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化学平衡状态
【学习目标】
使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并通过分析化学平衡的建立,增强学生的归纳和形象思维能力。
【课前预习和回顾】
一、化学平衡状态
1、化学平衡的研究对象
2、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情景探究】在一固定容积的容器里,加2molSO2和1molO2,发生反应2SO2+O2 2SO3
【探究与讨论1】开始瞬间各种物质的浓度,正、逆反应速率各有什么特征?
【探究与讨论2】随着反应进行有什么变化?
【探究与讨论3】一段时间后又有什么变化?
【学生活动】画出时间—速率的图像:
【新课展开】
【归纳整理】整理预习内容
1、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5、判断可逆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方法和依据
反应 m A (g) + n B (g) p C (g) + q (D)
混合物体系中各组分的含量 ①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分数一定
②各物质的质量或质量分数一定
③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一定
④总体积、总压强、总的物质的量一定
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 ①单位时间内消耗m mol A的同时生成m mol A
②单位时间内消耗n mol B同时消耗p mol C
③v(A)︰v(B)︰v(C)︰v(D)=m ︰n ︰p ︰q
④单位时间内生成m mol A同时消耗p mol D
压强 ①m + n ≠ p + q时,总压强一定(其他条件不变)
②m + n = p + q时,总压强一定(其他条件不变)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①m + n ≠ p + q时,一定
②m + n = p + q时,一定
温度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体系温度一定时(其他条件不变)
体系中气体的密度 密度不变
其他 体系颜色不再变化
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小试牛刀】下列说法可以证明反应N2+3H2 2NH3 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形成
B.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
C.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
D.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形成
【新课讲解】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
⑴基本模式——“三态分析法”
⑵基本关系
⑶基本计算公式
【课堂巩固】
1、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生成n molA,同时生成3n molB。
C.单位时间生成B的速率,与生成C的速率相等。
D.单位时间生成n molA,同时生成2n molC。
2、可逆反应2NO22NO + O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 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 、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 ④ ⑥ B.② ③ ⑤ C.① ③ ④ D.① ② ③ ④ ⑤ ⑥
3、1体积SO2和3体积氧气混合后在450℃以上通过V2O5催化剂发生反应。若同温同压下测得反应前和反应后混合气体的密度比为0.9,则SO2的转化率为 ( )
A.90% B.80% C.45% D.10%
4、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 A2(g) + B2(g) 2C(g) 达平衡时,各物质的平衡浓度分别为c(A2)=0.5mol/L,c(B2)=0.1mol/L,c(C)= 1.6mol/L若用a、b分别表示A2、B2的起始浓度,则:
a、b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5、将固NH4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NH4I(s) NH3(g)+HI(g) 2HI(g) H2(g)+I2(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H2)=0.5mol/L,c(HI)=4mol/L,则NH3的浓度为( )
A.3.5mol/L B.4mol/L C.4.5mol/L D.5mol/L
6、在1大气压390℃时,可逆反应:2NO2 2NO+O2达到平衡,此时平衡混合气体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密度的19.6倍,求NO2的分解率。
【课后反思】我的问题与收获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