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学设计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0-09-22 20:5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
盐城市义丰初级中学 王诗龙
课题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总课时 2 第 1 课时
教材分析 1.学生已对氧气性质有所掌握,,对学习二氧化碳性质有帮助。2.二氧化碳的性质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很广,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反应的生成物不易理解,这一节课,我们让学生做实验的同时运用多媒体模拟一些实验过程,激发了他们的做实验的兴趣,为实验的成功提供了保证。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化学知识积累,对二氧化碳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对学习特别是实验探究有较浓厚的兴趣。本课的重点是二氧化碳的性质,学生可以通过探究、分析总结得出。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认识二氧化碳,掌握其重要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物理性质。(2)懂得设计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去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3)经过亲自动手实验,让学生懂得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碳酸。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密度以及水溶性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思维的严密性。(2)通过用浸过石蕊溶液的小花来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总结归纳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方法及设计意图 实验探究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探究法、归纳法等。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积极参与指导、确立学生在化学教育中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图及目标达成预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份之一,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二氧化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它的性质。请每位同学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 全班同学分组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在上课前完成。 1、回顾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二、探究二氧化碳的颜色、气味、状态。 让学生观察气体的颜色、状态,并闻一闻气体的气味,作好记录,准备回答。 培养学生观察、基本实验操作能力。
三、探究二氧化碳的密度。请同学们看一段动画,然后学着做实验。提醒学生的倾倒气体的方法 让学生分组做实验 让学生从实验中得到,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讨论题:我们还能找到其它能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依据吗? 1.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大。2.盛放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是正放的。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四、探究二氧化碳的溶解性。请同学们做实验。 利用刚才收集到的二氧化碳,请同学们参照书上114页图6---13,自己动手做一做。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实验中得到二氧化碳溶于水。
五、讨论题:假如老师给你二氧化碳气体和一定量的水,你能自己设计一个方案来证明二氧化碳的确溶于水吗? 1.向集气瓶中倒入一定量的水,盖上玻璃片充分振荡,用手试试玻璃片是否容易拿开?2.向集气瓶中倒入一定量的水,盖上玻璃片充分振荡,将集气瓶倒置,看玻璃片是否掉下来? 通过让学生讲述自己的设计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并使学生初步学会评价和改进实验设计;通过赞美学生的设计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讲解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易升华。看一段flash动画。 看flash动画(关于二氧化碳升华实验的动画) 用动画解决在课堂上无法完成的实验。
七、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能也不支持燃烧)请同学们看一段动画,然后学着做实验。实验前让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猜想;实验后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什么性质。 请同学们参照书上114页图6-12,自己动手做做。学生可能的猜想:1.二氧化碳会熄灭,而且是下面的先熄灭上面的后熄灭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实验中得到二氧化碳不能也不支持燃烧。
1.讨论题: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的深井之前,如何检验这些场所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会对进入人的生命构成胁 ?2.看一段flash动画。 灯火实验看flash动画(关于灯火实验的动画)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用动画解决在课堂上无法完成的实验。
八、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与石灰水反应)仔细回忆我们是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并请同学们做一做实验。实验现象是什么,为什么有这个实验现象,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 实验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澄清的石灰水中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白色碳酸钙沉淀。 联系以前所学知识,从实验中得到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练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九、讲解:二氧化碳能够与水反应。但它们的生成物到底是什么,由你们去进行实验探究。投影并讲解:石蕊是一种植物的色素,能在酸性、中性及碱性环境下显现出三种不同的颜色。 学生实验:把浸过石蕊试液的4朵小花分别进行实验对比:(1)喷醋酸(2)喷水(3)直接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4)喷水后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5)把(4)中的小花放在电吹风下烘烤。分析有关实验现象并获知: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该酸性物质不稳定,受热很容易分解。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学会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讲解: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的化学方程式。以及碳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抄写、记忆
十、课堂小结 归纳本节课所学知识(二氧化碳的物理化学性质。 对本节课知识总结。
十、课堂练习与课堂知识有关的检测题。 做好练习,准备回答。 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十一、课后作业 课本 120页 第3、4、7、9题 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板书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一课时)一 二氧化碳的性质(一)物理性质1 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2 密度比空气大。3 能溶于水。4 固态叫干冰,易升华。    (二)化学性质1 通常状况下,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2 与石灰水反应。。3 分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教学反思该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在活动与探究中,引导学生认真完成实验和做好结果记录,对实验现象进行思索归纳,并与同学、教师进行交流和讨论,得出结论。这些实践活动不但有利于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也培养了学生认真扎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索的学习方法。
生活事例链接
1.北方的农村,许多人家里都设有地窖用来贮存蔬菜。由于 致使里面含有大量的 气体,因此,人们在进入地窖之前,往往会做一个“灯火实验”:就是把燃着的 先放入地窖里,如果看到 ,证明里面聚有大量的 气体,不宜进入;当看到 ,证明里面的 气体较少,可以进去。
2.为了让用石灰浆[Ca(OH)2]抹的墙壁快点干燥,人们常在室内生个炭火盆,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变潮湿了?
3.在意大利有一个奇怪的山洞,人称“死狗洞”。人如果牵着一只狗进去的话,狗很快就会昏迷,但人却安然无恙,你能猜想这是为什么吗?
课后小探究家庭小实验:请你利用家庭中的一些小物品来制造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