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4张PPT。课题2 分子和原子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1、一堆沙子是如何形成的?
2、一字粉笔能不能无限分割?
3、小实验:请同学们用手轻轻扇动,感受一下微粒撞击手的感觉。-、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粒子构成的1、物质是由无数微粒聚集而成的。
2、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二、分子的性质你能从上图中得到哪些信息?结论:分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思考:同体积的一袋玉米与一袋大米混合后是否可以装成两袋?
为什么会1+1≠2?演示实验1:酒精与水混合。结论:分子之间有间隔。演示实验2:教材P50“活动与探究”——氨水在空气中的扩散实验。
请同学们猜想:哪只烧杯中的溶液会变红?你能设计实验证实你的猜想吗?
结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思考:物质分子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演示实验3:品红在冷水、热水中的扩散实验。
结论:在受热的情况下,分子的能量增大,运动速度加快。
反思交流:氨水在空气中扩散实验中哪一步不必做?
思考问题:
1、实验中为什么氨分子可以运动到酚酞溶液中,那酚酞溶液的分子为什么没有运动到水中呢?
2、我们为什么能感知不同的气味,例如香和臭,水和糖?警犬为什么能追踪缉毒?
小结: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相同。练习巩固用分子的观点分析:
1、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香?
2、香水、汽油、酒精为什么要密封保存?
3、物质为何有三态变化?
4、以空气为例,说明混合物和纯净特有什么不同?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请问:这首诗中哪一句话包含了分子的性质?1.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在运动的是( )
A.湿衣服晾一段时间变干了
B.秋天校园内飘着桂花香
C.2005年3月西北地区发生沙尘暴
D.食盐在水中自然溶解
2.1994年,印度博帕杰毒气泄漏,很多人中毒。这说明了( )
A.分子可再分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很小 D.分子间有间隔
CB本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一、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粒子构成的
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
2、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3、分子之间有间隔;
4、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相同。课后作业1、《讲练测》P22页3、4、5、6题
2、巩固本堂课知识点。
3、预习下部分内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