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文档属性

名称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9.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0-09-26 21:00:00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 对于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在同学们的生活中,已经大量接触过。只不过你们没有注意运用分类、比较等方法,进行必要的学习研究,因此尚未了解其中的化学知识与技能。而实验是研究事物,认识并理解化学基础知识与技能的重要学习途径。引 子新起点辅导班课题1 物质的 变化和性质 自然界中各种物质间,既相互依存,也相互作用而发生着不断地变化。冰 水 水蒸气从生活中看化学从生活中看化学 钢铁制品在潮湿的地方会慢慢生锈。从生活中看化学 煤、木材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而发光放热。 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特点,对于了解自然现象和规律是至关重要的,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从生活中看化学 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特点,常常将一些典型事例引入实验室,通过实验来进行观察与分析。因此,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技能之一。 变化前观察 变化时观察 变化后观察有几种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的色、味、态。反应条件(加热、点燃等); 现象(发光、发热、生成沉淀或气体等)。有几种物质生成;生成物的色、味、态。一般从三个方面进行观察:从生活中看化学一、从实验中分析物质的变化沸腾时,管口出现水蒸气,水蒸气遇玻璃片又凝集成液体。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从实验中分析物质的变化块状固体变成粉末状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产生蓝色沉淀变化后有其他物质生成。一、从实验中分析物质的变化一、从实验中分析物质的变化试管里石块表面产生气泡,块状固体逐渐消失,烧杯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变化后有其他物质生成。浑浊的石灰水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有水蒸气放出遇冷变液体由块状变粉末有蓝色沉淀生成有气泡放出和石灰水变浑浊有有无无液态的水蓝色粉末的胆矾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二氧化碳气体等一、从实验中分析物质的变化一、从实验中分析物质的变化 ⑴ 在(实验1-1)和(实验1-2)中,物质的变化有什么特征?
  ⑵ 在(实验1-3)和(实验1-4)中,物质的变化有什么特征?
⑶ 这两种变化有什么区别? 提出问题,进行对比分析:物质在变化过程中,都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物质在变化过程中,都有其他物质生成。 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区别是有没有其他物质生成。一、从实验中分析物质的变化1、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1)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
(2)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
(3)纸张燃烧;
(4)瓷碗破碎;练一练物物化化(5)铁生锈;
(6)石蜡熔化;
(7)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前呼吸,玻璃上出现一层水雾;
(8)下雪天把一团雪放在温暖的房间里,雪融化。
物物物化2、为什么说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明确:点燃蜡烛时,石蜡首先熔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在此过程中没有其它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之后蜡烛被点燃,燃烧过程中有其它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所以说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二、从实验中分析物质的性质物 理 性 质化 学 性 质二、物质的性质1、化学性质:
2、物理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铁能生锈、铜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煤和木柴能燃烧等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有些可以通过感官直接感知,如颜色等,有些则需通过仪器检测,如熔点等,但物质都不需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常用的物理性质:常用的化学性质:二、从实验中分析物质的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稳定性(活动性)、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毒性、酸性、碱性、中性等。三、物质变化与性质的区分物质的变化:可在表达上加后缀“了”,表示某种变化已经发生。如:纸张燃烧——纸张燃烧了,瓷碗破碎——瓷碗破碎了等。
物质的性质:描述时,常在表达中有“能、能够、可、可以、会”等意愿动词存在,表示物质具有某种能力。如:纸张能燃烧、瓷碗会破碎等。下列哪些是物质的化学性质,哪些是物理性质?为什么?
1、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2、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
3、食物在人体中消化,最后能变成水、二氧化碳等。
4、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物性化性物性化性练一练5、铜的密度是8.9g/cm3,熔点是1083℃。
6、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7、酒精能燃烧。
8、酒精能挥发。化性物性物性化性二、从实验中分析物质的性质谁是氧气?谁是二氧化碳?二、从实验中分析物质的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
不易溶于水。无色无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能供呼吸;
能支持燃烧。既不能供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以及区别物质方案的设计。 本节都学习那些内容?谈一谈:变化组成结构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特征、
形式
判断方法定义、特征、
伴随现象
判断方法定义、范围
判断方法定义、范围
判断方法C练习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常伴随放热、发光等现象;
B.化学变化一定有其它物质生成;
C.化学变化一定比物理变化剧烈。
D.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2、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光照条件下,以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为原料合成淀粉、葡萄糖等有机物;动物的呼吸作用是在氧气的作用下,分解有机物,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由此可见,植物的光合作用是 _______变化,动物的呼吸作用是    变化。化学化学 DC3、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 ( )
A、蒸发 B、变形
C、水变成冰 D、物质燃烧
4、判断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产生红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无色气体二氧化碳 D、木炭消失5、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火药爆炸 B、煤的燃烧
C、矿石粉碎 D、钢铁生锈
6、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融化成水 B、钢铁生锈
C、钢锭轧成钢条 D、蜡烛熔化
CB7、下列变化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 )
A、从矿山上开采矿石,再将矿石粉碎 B、酒精挥发成酒精蒸气,酒精蒸气在空气中燃烧 C、钢锭轧成钢条,钢条又拉成钢丝 D、冰融化成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 B辨一辨:8、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
E、木棒受力折断。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化学变化物理性质物理变化再 见祝各位同学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