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2011年(人教版)化学(课件+智能检测):第九章 有机化合物 第二讲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三2011年(人教版)化学(课件+智能检测):第九章 有机化合物 第二讲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0-09-29 22:24:00

文档简介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西气东输”就是将新疆等地的天然气通过管道输到长江三角洲
B.乙烯和苯是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有机物,它们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C.甲烷、乙烯和苯均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D.乙烯和氯乙烯都可以通过聚合反应得到高分子材料
【解析】 C选项中CH4为饱和烃,无法再加成。
【答案】 C
2.甲烷中混有乙烯,欲除去乙烯得纯净的甲烷,最好依次通过盛有何种试剂的洗气瓶(  )
A.澄清石灰水、浓硫酸 B.酸性KMnO4、浓硫酸
C.溴水、浓硫酸 D.浓硫酸、酸性KMnO4
【解析】 乙烯分子中存在双键,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而被除去。酸性KMnO4具有强氧化性,能将乙烯氧化成CO2混入CH4中使CH4不纯净。浓硫酸虽有强氧化性,但常温下却无法氧化乙烯,只能吸收乙烯中的水分。
【答案】 C
3.把m mol C2H4和n mol H2混合于密闭容器中,在适当条件下生成p mol C2H6,若将所得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则需氧气(  )
A.3.5p mol B.(3m+0.5n)mol
C.(3m+n)mol D.(3m+0.5n-3p)mol
【解析】 利用守恒法m mol C2H4需3m mol O2,n mol H2需0.5n mol O2,则共需用(3m+0.5n)mol O2。
【答案】 B
4.(2009年广州联考)向溴水中加入或通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后振荡,一定不能使溴水层颜色消失的是(  )
①苯 ②乙烯 ③乙醇 ④SO2 ⑤Mg ⑥CCl4 ⑦直馏汽油
⑧NaOH溶液 ⑨KI溶液
A.③⑨ B.③⑦⑨
C.③⑤⑦ D.⑤⑦⑨
【解析】 ②含碳碳不饱和键,可使溴水褪色;①⑥⑦均可使溴水分层,使水层颜色消失;④具有较强还原性,可将Br2还原;SO2+Br2+2H2O===2HBr+H2SO4,⑤⑧易与酸反应。
【答案】 A
5.(2009年莱芜模拟)下列现象中,不是因为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是(  )
A.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C.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
【解析】 A项中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由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变化。B项苯使溴水变成无色,是发生了萃取,是物理变化,由于溴易溶于苯,从而使水层接近无色。C项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发生加成反应,是化学变化。D项甲烷和氯气混合,在光照条件下发生了取代反应,所以黄绿色消失,是化学变化。
【答案】 B
6.(2009年海淀区质检)某单烯烃经氢化后得到的饱和烃是CH3CHCH3CH2CHCH3CH3,该烯烃可能的结构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解析】 采用倒推法,以该饱和烃的碳链为基础,在不同的CC之间去掉2个氢原子得到烯烃,只能得到两种。即CH2CCH3CH2CHCH3CH3和CH3CCH3CHCHCH3CH3。
【答案】 B
7.已知C—C键可以绕键轴自由旋转,结构简式为
H3CCH3CH3CH3的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中至少有9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B.分子中至少有11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C.分子中至少有16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D.该烃属于苯的同系物
【解析】 在苯分子中的12个原子,一定共平面,此分子中两个苯环以单键相连,单键可以旋转,所以两个苯环不一定共面,但苯环中对角线上的4个原子应在一条直线上,因此该分子中至少有11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B正确;该烃分子结构中有2个苯环,不属于苯的同系物,D不正确。
【答案】 B
8.苯环实际上不具有碳碳单键和双键的简单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有(  )
①苯的间位二取代物只有一种 ②苯的对位二取代物只有一种
③苯分子中碳碳键的长度均相等(即分子中两个成键的原子的核间距离) ④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⑤苯能在加热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 ⑥苯在FeBr3存在的条件下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
A.②③④ B.④⑤⑥
C.③④⑥ D.全部
【解析】 抓住分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发挥空间想像能力。①苯分子结构中若单、双键交替出现,则苯的间位二取代物也只有一种结构RR,因此不能用以说明苯环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②如果苯环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其对位二取代物只有一种RR,所以②不可以作为证据;③如果苯环是单、双键交替的结构,由于碳碳单键的长度和碳碳双键的长度不等,所以苯环就不可能是平面正六边形结构。实际上,苯环中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共价键;④苯环中如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就存在CC,就会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实验证实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这就证明苯环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⑤苯与H2加成生成环己烷,可说明不饱和键的存在,不能作为苯环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的证明;⑥取代反应是饱和烃的特性,一般碳碳键难发生取代反应,易发生加成反应,这说明苯的碳碳键不同于普通的单键和双键,不具有单、双键交替出现的结构特点。
【答案】 C
9.两种气态烃以任意比例混合,在105 ℃时1 L该混合烃与9 L氧气混合,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原状态,所得气体体积仍是10 L。下列各组混合烃中不符合条件的是(  )
A.CH4、C2H4 B.CH4、C3H6
C.C2H4、C3H4 D.C2H2、C3H6
【解析】 因温度高于100 ℃,故产物H2O为气体,而燃烧前后气体体积没变化,因两种气态烃以任意比混合,所以只要保证原混合气体中两种分子的氢原子数均为4即可,故B、D不符合条件。
【答案】 BD
10.已知乙烯为平面结构,因此1,2-二氯乙烯可以形成两种不同的空间异构体:
CClHCClH和CClHCHCl
下列各物质中,能形成类似上述两种空间异构体的是(  )
A.1,1-二氯乙烯 B.丙烯
C.2-丁烯 D.1-丁烯
【解析】 要认识1,2-二氯乙烯有两种空间结构,必须清楚地了解乙烯分子的平面结构,以CC双键为对称轴平面上两个Cl原子分别分布在双键的同一侧和两侧,不难发现,只要“CC”同一个双键C上连有相同的两个基团时,就不能有两种结构。
【答案】 C
11.只含有C、H、O三种元素的有机物,完全燃烧时消耗的氧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比是1∶2,这类有机物中(  )
①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化合物的分子式是CH2O2 ②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化合物的分子式是CH2O ③含相同C原子数的各有机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之差是18的整数倍 ④含相同C原子数的各有机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之差是16的整数倍
A.只有①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 设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xHyOz,
CxHyOz+O2xCO2+H2O
据题意有:∶x=1∶2
整理得:x=z-
据此可知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化合物分子式为CH2O2;碳原子数相同时,每增加一个氧原子,要增加2个氢原子,即该类有机物可表示为(CO)m(H2O)n,其相对分子质量之差是18的整数倍。
【答案】 B
12.
100 ℃时,两种烃蒸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所得CO2和H2O的物质的量随混合烃的总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对该混合烃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甲烷
B.一定含有乙烯
C.一定含有苯
D.一定不含乙烯
【解析】 由图象中的线性关系,选取混合烃的总物质的量为1 mol作研究,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6 mol和2 mol,故其平均分子组成为C1.6H4,由于碳原子数小于1.6的烃只有甲烷一种,因此一定含有甲烷。CH4分子中含4个原子,故另一种分子中一定含4个氢原子,且其碳原子数大于1.6,故可能是乙烯,一定不含有苯。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3.现有CH4、C3H4、C2H4、C2H6、C3H6五种有机物。同质量的以上物质中,在相同状况下体积最大的是________;同质量的以上物质完全燃烧时耗去O2的量最多的是______;同状况、同体积的以上五种物质完全燃烧时耗去O2的量最多的是______;同质量的以上五种物质燃烧时,生成CO2最多的是________,生成水最多的是______。在120 ℃、1.01×105Pa状态下,有三种气态烃和足量的氧气混合点燃,相同条件下测得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发生变化,这三种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相同质量的烃耗氧量由决定,越大,耗氧量越大,且生成的H2O量越多,生成的CO2量越少;相同物质的量的烃耗氧量由决定,同碳(x)看氢(y),同氢(y)看碳(x),1个碳原子与4个氢原子耗氧量相同。在温度大于100 ℃条件下,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故y=4。
【答案】 CH4 CH4 C3H6 C3H4 CH4 CH4、C3H4、C2H4
14.已知H2CCH2CHCHCH2可简写为,降冰片烯的分子结构可表示为:
(1)降冰片烯属于________。
A.环烃 B.不饱和烃
C.烷烃 D.芳香烃
(2)降冰片烯的分子式为________。
(3)降冰片烯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含有一个六元环的单环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4)降冰片烯不具有的性质________。
A.能溶于水 B.能发生氧化反应
C.能发生加成反应 D.常温常压下为气体
【解析】 降冰片烯中有1个碳碳双键,故为环状烯烃,其含有六元环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CH3、CH3、CH3、CH3、CH2等。降冰片烯具有烯烃的性质;难溶于水、常温下为液体(碳原子数大于4),能发生加成反应,能被KMnO4(H+)氧化等。
【答案】 (1)AB (2)C7H10 (3)CH3
(4)AD
15.实验室用浓硫酸和乙醇制取乙烯时,常会看到烧瓶中液体变黑,并在制得的乙烯中混有CO2、SO2等杂质。某课外小组设计了如下装置,证明乙烯中混有CO2、SO2,并验证乙烯的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是乙烯的发生装置,图中一处明显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烧瓶中碎瓷片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检验A中所得气体中含有SO2,可将混合气体直接通入________(填代号,下同)装置;若要检验A中所得气体含有CH2CH2,可将混合气体先通过B装置,然后通入________装置,也可将混合气体干燥后,通入________装置。
(3)小明将从A出来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B、E、D、E,发现通入D之前的石灰水中无明显变化,通入D之后的石灰水变浑浊。请对出现该现象的原因进行合理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一次性将三种气体全部检验出来,气体被检验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制取乙烯是用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在170 ℃的温度下反应制得。由于测定的是混合液的温度,因此温度计必须插入液面以下。由此来看反应物只有液体,因此需要加入碎瓷片等固体,防止混合液暴沸。根据CO2、SO2和CH2CH2溶液反应,SO2和CH2CH2都能与溴水、酸性KMnO4溶液反应,但只有SO2能与品红溶液反应,只有CH2CH2能与溴的CCl4溶液反应,因此检验CO2前必先检验并除去SO2,检验SO2前必须检验并除去CH2CH2。第(3)小题中,使之后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只有CO2,但D之前的石灰水中无明显现象,说明CO2不是原来就有的,只能是新生成的,也只能是乙烯氧化后的产物。
【答案】 (1)温度计水银球部分没有插入液面以下 防止混合液在受热沸腾时剧烈跳动(暴沸)
(2)C D(或F或G) G
(3)乙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生成CO2
(4)乙烯 SO2 CO2
16.环丙烷可作为全身麻醉剂,环己烷是重要的有机溶剂。下面是部分环烷烃及烷烃衍生物的结构简式、键线式和某些有机化合物的反应式(其中Pt、Ni是催化剂)。
结构
简式
CH2CH2CH2CH2CH2CH2
CCH2CH2CH2H2
Br—CH2—CH2—
CH(CH3)—CH2—Br
键线式
(环己烷)
(环丁烷)
BrBr
①+H2
②+H2
③+H2
④+KMnO4COOH+O+Mn2+
回答下列问题:
(1)环烷烃与____________________是同分异构体。
(2)从反应①~③可以看出,最容易发生开环加成反应的环烷烃是________(填名称)。判断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__。
(3)环烷烃还可以与卤素单质、卤化氢发生类似的开环加成反应,如环丁烷与HBr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需注明反应条件)。
(4)写出鉴别环丙烷和丙烯的一种方法,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与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同分异构体、有机物命名和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等内容。(1)由表中结构简式可知环烷烃的通式为CnH2n,显然与碳原子个数相等的烯烃互为同分异构体。(2)比较①~③的反应条件(温度)知,①反应的温度最低,故环丙烷最易发生开环加成反应。(3)根据加成反应的实质,不难写出所求反应的方程式。(4)由反应④知环烷烃结构不与KMnO4(H+)反应,而碳碳双键易被氧化,故用KMnO4可将环丙烷和丙烯区别开。
【答案】 (1)同碳原子数的烯烃(或“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烯烃”)
(2)环丙烷 反应温度最低
(3)+HBr―→Br
(4)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丙烯,不褪色的是环丙烷
课件56张PPT。第2讲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1.了解乙烯的分子结构、主要性质和重要用途。
2.初步掌握加成反应的概念。
3.初步认识有机化合物中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
4.了解苯分子的结构、主要性质和用途。
5.了解苯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1.烯烃:分子中含有 的烃类叫做烯烃。 是最简单的烯烃。
2. 乙烯的结构:乙烯的分子式为 ,结构式为 结构简式为 。
3.乙烯的化学性质
与只含碳碳单键的烷烃相比,乙烯分子中 的存在,使乙烯与 和 均能发生反应,表现出 的化学性质。这说明了分子结构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碳碳双键乙烯CH2===CH2碳碳双键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较活泼C2H4 一、乙烯 (1)乙烯的氧化反应
①乙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 且伴有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②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的反应说明了乙烯能被其氧化剂 ,利用这个反应可以鉴别甲烷和乙烯。 (2)乙烯的加成反应
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说明乙烯与溴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中,乙烯 中的 ,两个溴原子分别加在两个不饱和的碳原子上,生成无色的 液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明亮黑烟热量氧化褪色双键一个键断裂1,2-二溴乙烷褪色 加成反应:
叫加成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还可以与 、 、 、 等物质发生加成反应。
由乙烯之间的 可以得到聚乙烯。
4.乙烯的用途
乙烯是一种植物生长 ,还可以作为水果的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双键上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H2HClCl2H2O相互加成调节剂催熟剂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双键上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分子的反应二、苯1.苯的结构
苯的分子式是 ,它是一种 有机化合物,其结构式
为 。C6H6环状2.苯的物理性质
苯通常是 、 的液体,有毒,不溶于水,密度比水的小,熔点为 ,沸点为 ;如果用冰冷却,可 成无色晶体。
3.苯的化学性质
苯可以在空气中燃烧,但不能与 和 反应,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类似的 。苯分子中的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 和 之间的独特的键。苯的结构使苯的化学性质比烯烃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仍可以和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可以燃烧:燃烧时产生 的黑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无色带有特殊气味5.5__℃80.1__℃凝结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碳碳双键单键双键较多(2)苯的取代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苯可以与 、 等物质发生取代反应。
在 作用下,苯与溴发生反应,生成 ,它是 ,密度比水的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溴浓硝酸催化剂溴苯无色液体大在浓硫酸作用下,苯在 时可以与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0~60__℃硝基苯若加热到70~80 ℃时,苯还可以与浓硫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苯磺酸:(3)苯的加成反应
苯虽然 像烯烃一样典型的 ,但在特定条件下,仍能发生加成反应。
在 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苯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他含有苯环结构的化合物,都可以发生类似的反应。不具有碳碳双键镍烃燃烧的规律1.烃完全燃烧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1.烃完全燃烧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
CxHy+ O2 xCO2+ H2O
(1)燃烧后温度高于100 ℃时,水为气态:
ΔV=V后-V前=-1
①y=4时,ΔV=0,体积不变。
②y>4时,ΔV>0,体积增大。
③y<4时,ΔV<0,体积减小。(3)无论水为气态,还是液态,燃烧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都只与烃分子中的氢原子数有关,而与烃分子中的碳原子数无关。
2.烃类完全燃烧时所耗氧气量的规律
完全燃烧时的通式: (2)燃烧后温度低于100 ℃时,水为液态:
ΔV=V前-V后=1+ ,体积总是减小。 (1)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烃完全燃烧时, 值越大,耗O2量越大。
(2)质量相同的有机物,其含氢百分率(或 值)越大,则耗O2量越多。
(3)1 mol 有机物每增加一个CH2,耗O2量多1.5 mol。
(4)1 mol 含相同碳原子数的烷烃、烯烃、炔烃,耗O2量依次减少0.5 mol。3.碳的质量分数w(C)相同的有机物(最简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只要总质量一定,以任意比混合,完全燃烧后产生的CO2的量总是一个定值。
4.不同的有机物完全燃烧时,若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相同,则它们分子中C原子与H原子的原子个数比也相同。
5.含碳量高低与燃烧现象的关系
含碳量越高,燃烧现象越明显,表现在火焰越明亮,黑烟越浓,如C2H2(92.3%)、C6H6(92.3%)、C7H8(91%)燃烧时火焰明亮,伴随大量浓烟;而含碳量越低,燃烧现象越不明显,往往火焰不明亮,无黑烟,如CH4(75%)就是如此;对于C2H4及其他单烯烃(均为85.7%),燃烧时火焰较明亮,并有少量黑烟。 (2009年济南)现有CH4、C2H4、C2H6三种有机物:
(1)等质量的以上三种物质完全燃烧时耗去O2的量最多的是________;
(2)同状况、同体积的以上三种物质完全燃烧时耗去O2的量最多的是________;
(3)等质量的以上三种物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最多的是________,生成水最多的是________;
(4)在120 ℃、1.01×105Pa下时,有两种气态烃和足量的氧气混合点燃,相同条件下测得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发生变化,这两种气体是________。【导航】 解答有关燃烧问题,分析依据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应根据题意用最少的未知数,写出燃烧方程式。 【解析】 (1)等质量的烃完全燃烧时,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越大,耗氧量越大,CH4、C2H4、C2H6中的 依次为 ,H4耗O2最多;(2)等物质的量的烃CxHy完全燃烧时, 的值越大,耗氧量越大,CH4、C2H4、C2H6的x+ ,依次为1+ =2、2+ =3、2+ =3.5,故C2H6耗O2最多;(3)n(CO2)=n(C)= ×1、 ×2、 ×2,×2最大,故C2H4生成的CO2最多 (4)温度≥100 ℃条件下,当烃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时,该烃完全燃烧前后气体体积不变,y=4的为CH4、C2H4,故答案为CH4、C2H4。【答案】 (1)CH4 (2)C2H6 (3)C2H4 CH4 (4)CH4、C2H4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的比较【注意】 有机物间的反应关系,不像无机物间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那样完全并列。在诸多有机反应中,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是重要的两类。饱和烃的特征反应是取代反应,不饱和烃的特征反应是加成反应。 苯和溴的取代反应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A为具支试管改制成的反应容器,在其下端开了一小孔,塞好石棉绒,再加入少量铁屑粉。填写下列空白:
(1)向反应容器A中逐滴加入溴和苯的混合液,几秒内就发生反应。写出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C中苯的作用是
反应开始后,观察D和E两试管,看到的现象为
(3)反应2~3 min后,在B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4)在上述整套装置中,具有防倒吸的仪器有________(填字母)
(5)该实验除①步骤简单,操作方便,成功率高;②各步现象明显;③对产品便于观察这三个优点外,还有一个优点是【导航】 实验题的解答,要明确实验目的。围绕实验原理落实各方面的问题。
【解析】 苯与液溴剧烈反应生成 和和HBr气体,从导管出来的气体中会混有一定量的溴蒸气,混合气体进入C可将气体中的溴蒸气除去(利用相似相溶原理)。气体在通过D、E两装置时,分别可以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AgNO3溶液中有浅黄色沉淀生成,装置F是尾气吸收装置,以防污染环境。(2)除去HBr气体中混有的溴蒸气 D试管中石蕊试液慢慢变红,并在导管口有白雾产生,然后E试管中出现浅黄色沉淀
(3)在溶液底部有无色油状液体
(4)DEF
(5)充分吸收有毒气体,防止污染大气有机物分子中原子共直线、共平面问题分子里的原子共线、共面的问题,其实就是分子的构型问题。大多数有机物分子的构型很复杂,但总是与下列简单分子的几何构型相联系:CH4正四面体形,CHCH直线形,CH2CH2平面四边形,平面正六边形,H2O呈V字形。在共价型分子里,形成共价单键的原子可以绕键轴旋转,形成双键、三键及其他复杂键的原子不能绕键轴旋转。以上述分子结构为原型和思维起点,把组成与结构较为复杂的分子分解成几个部分,借助一定的几何知识和想像能力进行分析,再予以综合,便能得出分子中在同一直线上或同一个平面内的原子数目,突破这一难点。例如: 分子里最多共有7个C原子在同一平面内,包括C、H原子在内,最多共有13个原子在同一个平面内,最多有4个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
最多有6个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最多有15个原子在同一个平面内。 至少有8个C原子在由一个苯环所确立的平面内。

至少有9个C原子在一个苯环所确定的平面内。
已知 分子内的4个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则 分子里的18个原子都可能在同一个平面内。 下列关于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碳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B.最多只可能有9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有7个碳原子可能在同一直线上
D.只能有5个碳原子一定在同一直线上
【导航】 原子共面、共线问题的分析,首先要选定一个基准,然后向外扩展。便于解决问题。 【解析】 试将该烃分子中的碳原子编号为
。根据甲烷、乙烯、乙炔、苯的分子结构特点,乙炔为直线形结构,则1~3号碳原子肯定在同一平面上;苯分子为平面结构,则3~8号碳原子肯定在同一平面上;乙烯分子为平面结构,则6、9、10、11号碳原子肯定在同一平面上;而单键又具有旋转性,因而当2号碳与3号碳的单键、6号碳与9号碳的单键旋转到上述三个平面再共平面时,则所有的碳原子就都在同一平面上了,同理可得1、2、3、6、9号碳原子,无论单键如何旋转,一定在同一直线上,即【答案】 AD1.(2009年山东理综)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CCl4可由CH4制得,可萃取碘水中的碘
B.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C.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
D.苯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解析】 苯虽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但能与O2在点燃的情况下燃烧,发生氧化反应,故D项错。
【答案】 D2.(2009年重庆理综)下列对有机物结构或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一定条件下,Cl2可在甲苯的苯环或侧链上发生取代反应
B.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生成苯酚,则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弱
C.乙烷和丙烯的物质的量共1 mol,完全燃烧生成3 mol H2O
D.光照下2,2-二甲基丙烷与Br2反应,其一溴取代物只有一种
【解析】 B项,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生成苯酚,恰恰说明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强。
【答案】 B3.(2009年海南单科)下列化合物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
A.甲苯          B.硝基苯
C.2-甲基丙烯 D.2-甲基丙烷
【解析】 甲苯、硝基苯中的碳原子都在苯环的平面上,2-甲基丙烯中的所有碳原子都在双键的平面上,而2-甲基丙烷中的碳原子所形成的化学键的空间排列为四面体,碳原子是锯齿状排列的。所以,在2-甲基丙烷中的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答案】 D4.(2008年海南化学)下列有机反应中,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 +Cl2 +HCl
B.2CH3CH2OH+O2 2CH3CHO+2H2O
C.ClCH2CH CH2+NaOH HOCH2CHCH2+NaCl
D. +HONO2 NO2+H2O【解析】 CH3CH2OH转化成CH3CHO属于氧化反应。
【答案】 B5.(2009年海南单科)某含苯环的化合物A,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4,碳的质量分数为92.3%。
(1)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2)A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
请写出A与稀、冷的KMnO4溶液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一定条件下,A与氢气反应,得到的化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85.7%,写出此化合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一定条件下,由A聚合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A分子中含碳原子个数:
104×92.3%÷12=8,含氢原子个数:104-12×8=8,故只能含C、H两种元素,且分子中有8个H原子,A的分子式为C8H8。(4)A与H2反应后C、H为原子个数比为: =1∶2,故最简式为CH2,分子式为C8H16,为乙基环己烷。
【答案】 (1)C8H86.(2009年北京理综)丙烯可用于合成杀除根瘤线虫的农药(分子式为C3H5Br2Cl)和应用广泛的DAP树脂:已知酯与醇可发生如下酯交换反应:RCOOR′+R″OH RCOOR″+R′OH(R、R′、R″代表烃基)(1)农药C3H5Br2Cl分子中每个碳原子上均连有卤原子。
①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丙烯生成A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2)A水解可得到D,该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C蒸气密度是相同状态下甲烷密度的6.25倍,C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碳60%,氢8%,氧32%。C的结构简式是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填序号字母)________。
a.C能发生聚合反应、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
b.C含有2个甲基的羧酸类同分异构体有4个
c.D催化加氢的产物与B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
d.E具有芳香气味,易溶于乙醇(5)E的水解产物经分离最终得到甲醇和B,二者均可循环利用于DAP树脂的制备。其中将甲醇与H分离的操作方法是______。
(6)F的分子式为C10H10O4。DAP单体为苯的二元取代物,且两个取代基不处于对位,该单体苯环上的一溴取代物只有两种。D和F反应生成DAP单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首先,不要指望只以题干就能得出各种物质是什么,各个设问给了些已知信息,且前面的设问是后面设问的已知条件步步深入。其次,要看信息应用在何处:C+CH3OH―→D+E,D+F―→DAP单体+CH3OH。 (1)C3H5Br2Cl分子中每个碳原子上均连有卤原子,且其不饱和度为零,故丙烯+Cl2―→A的反应为:(2)A水解得D,则D为CHCH2CH2OH。
(3)C的相对分子质量=16×6.25=100,则C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00×60%÷12=5,100×8%÷1=8,100×32%÷16=2,则C的分子式为C5H8O2,C能发生酯交换反应,则C为酯类,且C由丙烯制得,C的另一不饱和度是碳碳双键形成的,则C的结构简式为CH3COOCH2CH===CH2。 (4)由C的结构及所属类别,知a、c、d正确。对于b项,碳链的可能结构有:第2、3种碳链可得出符合题意的羧酸分别为1种、1种,共2种。
(5)H为CH3COONa,属于盐,沸点高,CH3OH沸点较低,用蒸馏法分离。
(6)F应为酯,F的不饱和度为6,一个苯环的不饱和度为4,另2个不饱和度为酯基体现,由F苯环上一溴代物只有两种,两个取代基不处于对位,只有一种情况:两个取代基相同,且处于邻位,可推知F的结构。【答案】 (1)①CH2===CHCH2Cl 碳碳双键、氯原子
②取代反应(2)CH2===CHCH2Cl+H2O CH2===CHCH2OH+HCl
(3)CH3COOCH2CH===CH2
(4)acd
(5)蒸馏
(6)2CH2 === CHCH2OH+
7.(2009年上海单科)尼龙-66广泛用于制造机械、汽车、化学与电气装置的零件,亦可制成薄膜用作包装材料,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中间产物E给出了两条合成路线)。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反应类型:反应②__________;反应③__________。
(2)写出化合物D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一种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化合物中能与E发生化学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NaOH b .Na2CO3
c.NaCl d.HCl
(6)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合物B的另一种制备方法(原料任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可采用倒推的方式来解。根据尼龙-66的结构简式可推出C、E分别是:HOOC(CH2)4COOH、H2N(CH2)6NH2。根据题给信息可知A为由CHCH2CHCH2到A应是1,3-丁二烯与Cl2的1,4-加成。B是环己醇,由应属于醇的氧化。(3)关于C的同分异构体,符合题意的有很多,常见的有两类:一类是将—COOH拆成—CHO和—OH,另一类是将—COOH改成HCOO—(既甲酸酯类)。
(5)H2N(CH2)6NH2有碱性,能与HCl发生反应。【答案】 (1)氧化反应 缩聚反应
(2)H4NOOC(CH2)4COONH41.(2008年宁夏理综)在①丙烯 ②氯乙烯 ③苯 ④甲苯四种有机化合物中,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 本题要求学生掌握典型有机代表物的空间结构,并具有拓展同系物空间构型的能力。在①丙烯CH2===CH—CH3和④甲苯C6H5—CH3中—CH3是一个空间立体结构(与甲烷类似),这四个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②氯乙烯和乙烯相同,是六原子共面结构,③苯是十二个原子共面。
【答案】 B2.有A、B两种烃组成的混合物,当混合物总质量一定时,无论A、B以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为一恒量。对A、B两种烃有下面几种说法,可能的结论是(  )
①互为同分异构体;②互为同系物;③具有相同的最简式;④烃中的碳的质量分数相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
【解析】 同分异构体肯定满足条件,而A、B若均为烯烃(互为同系物),则一定有相同的最简式,因为A、B均为烃,所以碳的质量分数相同,则氢的质量分数也相同,则也有相同的最简式,在总质量一定时,能满足条件,故选A。
【答案】 A3.有一种有机物,因其酷似奥林匹克旗中的五环(如下图),科学家称其为奥林匹克烃。下列有关奥林匹克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烃属于苯的同系物
B.该烃的一氯代物只有1种
C.该烃分子中只含非极性键
D.该烃完全燃烧生成H2O的物质的量小于CO2的物质的量
【解析】 苯的同系物分子中必有一个苯环,A错误;只有一个对称轴,其一氯代物有7种,B错误;C项分子中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C错误;从所给图示可看出,该烃高度缺氢,故D项成立。
【答案】 D4.下列芳香烃在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跟溴反应,苯环上的氢原子被取代,所得一溴代物(C8H9Br)有2种同分异构体的是(  )【解析】 不同位置的氢决定取代后的同分异构体种类。A有3种不同的氢,同分异构体有3种,同理,B、C、D分别为3种、1种、2种。
【答案】 D5.在20 ℃时,某气态烃与O2混合,装入密闭容器中,点燃爆炸后,又恢复到20 ℃,此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为反应前的一半,经NaOH溶液吸收后,容器内几乎真空,此烃的化学式可能是(  )
A.CH4 B.C2H6
C.C3H8 D.C2H4
【解析】 由题意可知,烃与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是烃与O2的一半, 由CxHy+ O2 xCO2+H2O,
得x=1+ ,讨论得C2H4、C3H8合理。【答案】 CD 6.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烯烃,它们分子里的碳原子数相等。将1.0体积这种混合气体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2.0体积的CO2和2.4体积的水蒸气(气体体积均在相同状况下测定),则混合气体中烷烃和烯烃的体积比为(  )
A.3∶1 B.1∶3
C.2∶3 D.3∶2【解析】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相同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可知1 mol混合烃充分燃烧后生成2 mol CO2和2.4 mol H2O,则混合烃的平均分子组成为C2H4.8。又知烷烃和烯烃分子里的碳原子数相同,可以判定它们分别是C2H6和C2H4。无论C2H6与C2H4以怎样的体积比混合,它们平均碳原子个数都是2。因此符合题意的烷烃和烯烃的体积比,将由它们分子里所含的氢原子个数决定。可用十字交叉法求解:【答案】 C7.(2009年广东汕头模拟)A~G是几种烃的分子球棍模型(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常温下含碳量最高的气态烃是(填对应字母)________;
(2)能够发生加成反应的烃有(填数字)________种;
(3)一卤代物种类最多的是(填对应字母)________;
(4)写出实验室制取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5)写出F发生溴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解析】 由球棍模型可知:A为CH4,B为C2H6,C为C2H4,D为C2H2,E为C3H8,F为 ,G为 。【答案】 (1)D (2)4 (3)G8.(1)某烯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这种烯烃与氢气完全加成后,生成有3个—CH3的烷烃,则烯烃的分子式为________,其可能的结构简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苯的同系物的分子式为C11H16,经测定数据表明,分子中除含苯环外不再含其他环状结构,分子中还含有两个—CH3,两个—CH2—和一个CH。则该分子由碳链异构所形成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种。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该烯烃为C5H10,由于加成得到的烷烃含有3个甲基。则其结构简式为CH3CHCH3CH2CH3,其双键位置有3处。(2)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状物,由于其余的端基恰好组成一个烷基,说明苯环上只有一个支链。实验室里用乙醇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乙烯,接着再用溴与乙烯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在制备过程中由于部分乙醇被浓硫酸氧化还会生成CO2和SO2,并进而与Br2反应生成HBr等酸性气体。
(1)以上述三种物质为原料,用下列仪器制备1,2-二溴乙烷。如果气体流向为从左到右,则正确的连接顺序是(短接口或橡皮管均已略去):________经A(1)插入A中,________接A(2),A(3)接________接________接________接________(填大写字母代号)。(2)在三颈烧瓶A中进行的主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3)在反应管E中进行的主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4)温度计水银球的正确位置是______________。
(5)反应管E中加入少量水及把反应管E置于盛有冷水的小烧杯中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D装置“恒压滴液漏斗”中连接上下之间的一段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在分析过程中主要抓住两点:其一是必须除去混在乙烯中的气体杂质,尤其是SO2气体,以防止SO2与Br2发生反应SO2+Br2+2H2O===2HBr+H2SO4,影响1,2-二溴乙烷产品的制备;其二是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组装题给的不太熟悉的实验仪器(如三颈烧瓶A、恒压滴液漏斗D、安全瓶C),反应管E中冷水的作用是尽量减少溴的挥发,仪器组装顺序是:制取乙烯气体(用A、B、D组装)→安全瓶(C,兼防堵塞)→净化气体(F,用NaOH溶液吸收CO2和SO2等酸性杂质气体)→制备1,2-二溴乙烷(E)→尾气处理(G)。【答案】 (1)B D C F E G(4)插入至液面以下
(5)液溴易挥发,以便减少溴的挥发损失
(6)构成一个连通器,上下压强相等,便于浓硫酸与乙醇混合物顺利滴加。课时作业
点击进入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