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考前强化记忆
一、离子方程式:
1、碳酸钙与盐酸 CaCO3+2H+==Ca2++H2O+CO2↑
2、钠和冷水反应 2Na+2H2O=2Na++2OH+H2↑
3、稀 H2SO4与铁粉反应:Fe+2H+=Fe2++3H2↑
4、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Cu2++Fe=Fe2++Cu
5、澄清的石灰水跟盐酸反应 H++OH- == H2O
6、硫酸铜与氢氧化钡反应:Cu2++SO42—+ Ba2++2 OH-==BaSO4↓+Cu(OH)2↓
7、氯气与水:Cl2+H2O H++Cl-+HClO
9、常温下氯气与烧碱溶液反应:Cl2 + 2OH - ══ Cl- + ClO- + H2O
10、铁粉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Fe +Cu2+=Fe2+ +Cu
11、氯化铁与铜:2Fe3++Cu=2Fe2++Cu2+
12、FeCl3溶液中加入KSCN:Fe3++3SCN一══Fe(SCN)3
13、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 3NH3·H2O ══ Al(OH)3↓+3NH4+21世纪教育网
14、铝片投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2Al + 2OH-+ 2H2O == 2A1O2- + 3H2↑
15、氯化铝溶液中加过量的氢氧化钠 A13++4OH—==A1O2-+2H2O
错误 :Al3+ + 3OH- = Al(OH)3↓
16、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HCO3- +OH ══ CO32-+ H2O
17、用强碱检验氯化铵溶液中铵根离子:NH4+ + OH- ══ NH3 ↑+ H2O
18、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C E
A.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 B.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C.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 D.氨水与盐酸
E、硝酸与氢氧化钾
解答:A氢氧化镁难溶解,B有BaSO4沉淀2H++SO42—+ Ba2++2 OH-==BaSO4↓+ 2H2O,D.氨水弱碱保留分子式
二、离子共存问题
1、生成难溶解物不共存 Ca2+ 、Ba2+ 与CO32— 、SO42— ; Fe3+、Mg2+ 、Cu2+与OH―
2、生成挥发性物质 H+与CO32—、HCO3—; NH4+与OH―
3、生成难电离物质 H+与OH-、ClO—、CH3COO—
三、物质的分离和鉴别
物质的分离
过滤 固体与液体不互溶的混合物 粗盐的提纯
结晶与重结晶 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溶剂中溶解度不同,包括蒸发溶剂结晶和降温结晶 提纯混有KCl的KNO3(降温结晶)
分液 两种互不混溶的液体混合物 CCl4和水的分离(分液漏斗)
萃取 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 利用CCl4从溴水(碘水)中萃取溴
蒸馏(分馏) 互溶液体沸点有明显差异(蒸馏烧瓶、冷凝管、温度计) 蒸馏水、石油的分馏CCl4和甲苯混合物的分离
离子的鉴别
离子 方法及现象
CO32- 与含Ba2+的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或盐酸),生成无色无气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
SO42- 先加稀盐酸,再加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Cl- 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NH4+ 与NaOH浓溶液反应,微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刺激性气味气体(NH3)。
Fe3+ KSCN 溶液变红色
四、物质结构
质子 Z
原子核
原子ZAX 中子
电子
质量关系: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电性关系:原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原子的互称 H:H H(D) H(T) ;35 Cl 37Cl
同素异形体:O2 O3 ; 红磷、 白磷 ; 金刚石 石墨 C60[
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结构式不同 CH3CH2OH CH3OCH3 ; 正丁烷 异丁烷
五、方程式:
电解食盐水: 2NaCl + 2H2O == 2NaOH + H2↑ +Cl2↑ 铁与Cl2反应:2Fe+3Cl2===2FeCl3
Cl2 与 水:Cl2+H2OHCl+HClO Cl2与NaOH:Cl2 +2NaOH=== NaCl+NaClO +H2O
碘的提取: 2KI + C12 ==2KCl + I2 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
溶解性 易溶(同温下,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 易溶
热稳定性 稳定 2NaHCO3△Na2CO3+CO2↑+H2O
碱性 碱性(相同浓度时,碳酸钠水溶液的PH比碳酸氢钠的大) 碱性
盐酸 生成CO2 生成CO2 比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剧烈: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鉴别
固体:加热产生气体的是NaHCO3 溶液:加BaCl2产生沉淀的是Na2CO3
Al与强碱反应 2Al + 2 NaOH + 2H2O===2NaAlO2+3H2↑(唯一的一个)
氧化铝(Al2O3):溶于强碱Al2O3 + 2 NaOH = 2NaAlO2 + H2O
离子方程式 Al2O3 + 2OH-= 2AlO2-+ H2O
氢氧化铝和强碱反应 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Fe3+检验:溶液中加入KSCN Fe3++3SCN一══Fe(SCN)3
Cl2与FeCl2反应:2FeCl2+Cl2==2FeCl3
FeCl3 与铁反应 : 2FeCl3 +Fe==3FeCl2
FeCl3 与铜反应:Cu+2FeCl3==CuCl2+2FeCl2
钢铁:电化学腐蚀,碳铁形成原电池
金属防腐的方法1.表面覆盖保护层, 2.改变内部结构; 3. 电化学保护法
SiO2与碱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 实验室装NaOH的试剂瓶用橡皮塞不用玻璃塞
二氧化硅的用途:SiO2是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
硅酸盐工业:水泥的原料是黏土和石灰石 玻璃的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 (都有石灰石)
普通玻璃成分为Na2SiO3 、CaSiO3 、 SiO2 陶瓷原料 :黏土
Cu与浓H2SO4反应 : Cu+H2SO4(浓)====CuSO4+SO2↑+2H2O
C与浓 H2SO4反应:C+2H2SO4(浓)====CO2↑+2SO2↑+2H2O
铵盐的性质:①易溶于水②与碱反应放出氨气③受热易分解④与碱反应放出氨气
HNO3强氧化性: Cu + 4HNO3(浓) = Cu(NO3)2 + 2NO2 + 2H2O
3Cu + 8HNO3(稀) = 3Cu(NO3)2 + 2NO + 4H2O
C + 4HNO3(浓) = CO2 + 4NO2 + 2H2O
钝化作用:常温下, 浓HNO3使Fe、Al钝化。
六、元素周期律
同周期,从左到右 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原子半径减小
同主族,从上到下 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原子半径增大
Na Mg Al Si P S Cl 金属性:Na>Mg>Al
金属性逐渐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Cl>S>P>Si,
①元素的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碱性越 强,反之也如此。金属性:Na>Mg>Al,氢氧化物碱性强弱为NaOH > Mg(OH)2> Al(OH)3。
②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越 强 ,反之也如此。
非金属性:Si
七、电子式
物质的电子式:N2 CO2 H2O
NaCl MgCl2 NaOH Na+
物质的形成过程:
(1)H Cl : (2)NaCl:
八、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速率: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温度: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加压强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浓度: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催化剂:使用正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 吸热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锌--铜原电池
负极: Zn-2e==Zn2+ 氧化反应 电子:负极→正极 电流:正极→负极
正极: 2H++2e=H2↑ 还原反应 (有气泡)
总反应:Zn+2H+==Zn2++H2↑ 溶液质量增加 PH增大
九、有机化学
石油的裂解已成为生产乙烯的主要方法
乙烯分子式:C2H4 结构简式:CH2==CH2 结构式
乙醇分子式:C2H6O 官能团-OH 结构简式:CH3CH2OH 结构式
乙酸分子式:C2H4O2,结构式:结构简式CH3COOH
加成反应:CH2=CH2+H2OCH3CH2OH CH2=CH2+Br2→CH2BrCH2Br
加聚反应
2CH3CH2OH + O2 2CH3CHO + 2H2O
CH3CH2OH + CH3COOH CH3COOCH2CH3 + H2O
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 检验葡萄糖(1)银镜反应 (2)与新制Cu(OH)2反应砖红色沉淀
油脂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
蛋白质 Na2SO4 、(NH4)2SO4 盐析 蛋白质 强酸 强碱 加热 重金属盐 乙醇 福尔马林 变性
△
△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