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同步辅导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同步辅导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0-10-14 20:5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三节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备课资源
下列物质之间能够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化学反应。合金由两种金属组成,取C溶液进行焰色反应则火焰呈黄色。在反应中产生的水均未在图中标出。
答案 (1)Na Al2O3 Fe(OH)3
(2)Fe、Al
(3)4Fe(OH)2+O2+2H2O===4Fe失去4×e-(O得到2×2e-H)3
(4)2Na+2H2O===2Na++2OH-+H2↑
AlO+H++H2O===Al(OH)3↓
解析 抓住两个关键点:一是LK(沉淀)D (溶液),可推测K为Al(OH)3,二是FG (沉淀)H(红褐色沉淀),说明F中含Fe2+,所以合金为Fe-Al。
9.为测定某铁铝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操作过程:称取该合金1.0 g,放入烧杯中加足量盐酸,盖上表面皿,使其充分反应;反应停止,经冷却后向其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充分静置后过滤,对滤出的沉淀经洗涤在空气中加热灼烧至恒重,得到固体物1.2 g。试思考:
(1)实验中以表面皿盖烧杯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过量NaOH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入NaOH溶液后充分静置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帮助他们计算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想一想,还可用什么方法来测定A
l的质量分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防止液体溅出,影响测定结果
(2)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使铝元素进入溶液而与Fe(OH)2分离
(3)保证Fe(OH)2被空气中的O2充分氧化为Fe(OH)3
(4)w(Al)=16%
(5)方案一:将一定质量的合金溶解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过滤、洗涤、干燥所得固体,最后称量即得Fe的质量,从而求出Al的质量
方案二:用排水量气法,准确测定一定质量的合金与足量的酸溶液或碱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体积,再进行计算
解析 设计的原理是根据Al(OH)3的两性使Fe转化为Fe2O3,通过测定Fe2O3的质量,进而求出Al的质量分数。(1)Fe、Al与盐酸的反应剧烈,能放出大量的热,所以目的是防止液体溅出,影响测定结果;(2)根据Al(OH)3的两性,加入过量的NaOH使铝元素进入溶液从而与Fe(OH)2分开;(3)Fe(OH)2被空气中的O2充分氧化为Fe(OH)3;
(4)n(Fe)=2n(Fe2O3)==0.015 mol,m(Fe)=0.015 mol×56 g·mol-1=0.84 g;l质量为:1.0 g-0.84 g=0.16 g,故Al的质量分数为16%。
(5)我们也可以利用Al与NaOH溶液反应的性质来设计如下方案:方案一:将合金溶解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过滤、洗涤、干燥所得固体,最后称量,即得Fe的质量。方案二:用排水量气法,测定合金与酸溶液或碱溶液反应放出的气体体积。
备课资源 将一定质量的Fe、Fe2O3、CuO的混合物放入体积为100 mL、浓度为2.2 mol·L-1的H2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896 mL(标况),得到不溶于水的固体1.28 g,过滤后,滤液中的金属离子只有Fe2+(假设滤液体积仍为100 mL)。向滤液中滴加2 mol·L-1的NaOH溶液至40 mL时开始出现沉淀。试求滤液中FeSO4的物质的量浓度(设滤液体积为100 mL)
答案 1.8 mol·L-1
解析 将题设过程统摄如下:
根据SO守恒得:n(H2SO4)=n(FeSO4)+n(Na2SO4),根据Na原子守恒得:n(Na2SO4)=n(NaOH)×,则0.100 L×2.2 mol·L-1=n(FeSO4)+×0.040 L×
2.0 mol·L-1
解得:n(FeSO4)=0.18 mol
则:c(FeSO4)==1.8 mol·L-1
备课资源 以下一些氧化物和单质之间可以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反应:
其中,氧化物(Ⅰ)是红棕色固体、氧化物(Ⅱ)、(Ⅲ)、(Ⅳ)在反应条件下都是气体。
(1)氧化物(Ⅰ)的化学式是         。
氧化物(Ⅱ)的化学式是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 (1)Fe2O3 CO
(2)Fe2O3+3CO高温,2Fe+3CO2
CO+H2O(g)高温,CO2+H2
H2O(g)+C高温,H2+CO
解析 因氧化物(Ⅰ)为红棕色固体,根据已学知识(Ⅰ)为Fe2O3,根据转化关系推知,氧化物(Ⅱ)为CO,氧化物(Ⅳ)为CO2,单质(Ⅰ)为Fe,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高温,2Fe+3CO2;由于氧化物(Ⅲ)在反应条件下为气体,且能与CO反应生成CO2和单质(Ⅱ),且与单质(Ⅲ)反应又生成氧化物(Ⅱ)(CO),则单质(Ⅲ)为碳,由水煤气的生成可以推得氧化物(Ⅲ)为H2O,单质(Ⅱ)为H2。
拓展延伸 置换反应比较多,注意分类归纳,如:
金属置换非金属Mg+2HCl===MgCl2+H2↑
金属置换金属Fe+CuSO4===FeSO4+Cu
非金属置换非金属C+H2OCO+H2
非金属置换金属H2+CuOCu+H2O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