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晒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海水晒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0-10-19 15:3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海水“晒盐”(第1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知道蒸发结晶是结晶的一种途径。
2、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会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3、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条件。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培养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1、“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条件。
2、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蒸发结晶的理解
难点: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
[学习准备]实验准备:饱和溶液的配制与蒸发结晶
媒体运用:影片资料“闪闪的红星”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歌曲《大海》的音乐,问:大海里有哪些资源,介绍食盐的作用“化学工业之母”。
问:可以从哪些地方提取食盐呢?
一、前置预习
1、“盐田法”(也称“太阳能蒸发法”)提取食盐的步骤有哪些?
2、食盐能无限量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剂中吗?
3、什么是饱和溶液?什么是不饱和溶液?
4、结晶的定义?“海水晒盐”所用到的结晶方法是?
二、交流反馈
1、 展示预习成果,交流你的思考和疑惑。
(1)教师展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定义。
实验:配制食盐的饱和溶液。
教师提示: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时应注意:①首先,应明确“一定温度” 和“一定量的溶剂”,因为改变温度或溶剂量,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互相转化②其次应明确“某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例如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溶解NaCl,可继续溶解蔗糖,此时的溶液是NaCl的饱和溶液,对蔗糖来说,就是不饱和溶液了。
2、 讨论:通过预习你想了解学习哪些知识?
三、讨论质疑:
讨论:
1、现有一瓶食盐的溶液,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检验它是否为饱和溶液?
(1)一般地,只要看在一定温度下,是否有不能继续溶解的剩余物质存在.
(2)在一定温度下,溶质从溶液里析出后的剩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3)往溶液中加入该物质,看是否溶解
2、在NaCl的饱和溶液中还可以再溶解其它物质吗?
3、如何把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学生把前面做的食盐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如何操作呢?
4、如何把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讨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中应注意的三个问题:(1)一定温度?(2)一定量的溶剂? (3)这种溶质达到饱和时,其他物质可以溶解。
四、展示点拨
播放影片《闪闪的红星》片段,说一说提取食盐的原理。
介绍:“盐田法”,探究:(1)“盐田法”晒盐与你制盐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成份上有什么区别?
(2)什么样的自然条件下有利于海水晒盐?
五、课外提升:苦卤的再利用
问:你们有什么想法,如何对苦卤进一步加工,发挥它的更大价值,更好地利用呢?
六、巩固落实
1.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
A、浓溶液 B、稀溶液 C、不能继续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D、还能继续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2.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
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同种溶质;④加溶剂;⑤恒温蒸发溶剂。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⑤
3.向一杯接近饱和的KN03溶液中,逐渐加入KN03晶体,下图符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4.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得到食盐 B、利用海风降温析出食盐晶体
C、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D、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应制得食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