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
教学重点:乙醇的结构与性质。
教学难点:乙醇的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一、乙醇
(一)乙醇的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挥发性
溶解性
(二)乙醇的分子结构
动手组装乙醇的分子结构模型。
1.乙醇的分子式: 。
2.乙醇的电子式:
3.乙醇的结构式: (数字表示在反应过程中可能断键的位置)
4.乙醇的结构简式: 或 。
5.乙醇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 。
(三)乙醇的化学性质
1.与活泼金属作用
①.完成反应方程式,并分析在反应过程中乙醇分子发生断键位置。
Na + CH3CH2OH
Mg + CH3CH2OH
②.比较金属钠与水反应和与乙醇反应哪一个剧烈,并分析原因?
2.发生氧化反应
①.写出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②.写出乙醇在Cu或Ag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的方程式:
③.上述反应乙醇分子断键位置在何处?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教学设计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
2.年级:高一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三章第三节第1课时
5.教学时间:45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乙醇的组成、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主要化学性质;
(2)通过模型展示,推出乙醇的分子结构,并从化学反应中得出官能团和烃的衍生物概念;
(3)通过乙醇的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学习,充分理解官能团对性质的影响,学会由事物的表
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从乙醇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出发,初步学习由 “结构—性质—用途”研究烃的衍生物的方法;
(2)通过了解物质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推测其可能具有的物理、化学性质;
(3)通过实验,规范学生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本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获得和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会成功的获
得知识的乐趣;
(2)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3)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中第一课时乙醇的内容。在初中化学中,已介绍了乙醇的组成、乙醇的燃烧及乙醇的主要用途等知识,在此基础上,本节教材把知识的侧重点放在了乙醇的化学性质上,教材先介绍了乙醇的结构式,接着借助实验探究,重点介绍了乙醇的两个化学性质(与钠的反应、催化氧化),并通过钠分别与乙醇、水反应的对比实验,构建有机物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普遍性认知规律,从结构角度适当深化学生对乙醇的认识。通过乙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在学习烃的衍生物时,要紧扣官能团决定有机物性质这一全章主线,以官能团为切入点,加深对有机物和有机化学的整体认识。
乙醇是联系烃和烃的衍生物的性质的桥梁,它在有机物的相互转化中处于核心地位。学好本节课的内容对学习其他烃的衍生物的性质具有指导性作用。因此本节课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节课的重点是官能团的概念、乙醇的结构、乙醇的取代反应与氧化反应。
本节课的难点是从结构角度初步认识乙醇催化氧化的原理和实质。
3.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甲烷、烷烃、乙烯和苯等的学习以及初中有关有机化学的内容,已初步掌握了这一类物质的学习方法,本课时要指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来掌握乙醇的性质,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同时,学生动手能力还在形成过程中,本课时要指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观察、分析来认识乙醇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学生通过初中化学学习,只简单地了解乙醇的用途,但没有从结构角度认识其性质、存在和用途。又因本届高一学生化学基础较弱,实验动手能力不强,参差不齐。本节课首次提出了“官能团”的概念,围绕“官能团(结构)—性质”的关系来展开教学有一定的挑战性。
4.设计思路:
(1)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猜想,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利用图片、动画、模型和多媒体辅助,借助实验探究,采用分析、讨论、对比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和用途。通过乙醇的分子模型,从官能团人手,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和猜想,借助对比实验和兴趣实验开展探究活动,通过启发、讨论和对比,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与学习方法的培养,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情感,在探究中掌握知识,学会学习。
(3)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不仅是头脑思维的参与,更重要的是尽量动手参与。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由学生自己分析归纳得出相关规律;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练习巩固。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2分钟)
教师出示提示让学生猜谜:
提示一:燃料; 提示二:发酵;
提示三:饮料; 提示四:消毒。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
通过趣味游戏,
激发学生兴趣。
'实验探究
(5分钟)
教师讲实验目的、操作过程及注意点,巡回指导学生做以下实验:1、把70%的酒精滴到无水硫酸铜的粉未上观察颜色变化。2、把少量碘分加入水和乙醇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有何不同。3、使1ml苯和2ml无水乙醇混合振荡,观察现象。
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认识实验目的、知道实验过程、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学生通过亲手做实验,探究所学知识通过现象,探究本质。
归纳总结
(3分钟)
提示学生从色、态、味、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方面分析物理性质:1、通过实验总结乙醇的物理性质。2、怎样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水?
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回答,组间点评。
教师略讲,
评价激励。
练习巩固
(3分钟)
引导学生写分子式和结构式分子结构(动画):乙醇分子结构模型,书写乙醇的分子式、结构式。
学生练习,组内检测。
教师点拨,突破难点。
'实验探究
(11分钟)
教师讲实验目的、操作过程及注意点,巡回指导学生做以下实验:1、比较钠和无水乙醇反应与钠跟水反应的速率。2、观察酒精灯火焰的颜色。分别用干燥的烧杯和内壁上蘸有澄清石灰水烧杯罩在火焰上,验证反应产物。 3、把螺旋铜丝烧到红热插入无水乙醇中(反复几次),观察铜丝颜色变化及液体气味的变化。
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认识实验目的、知道实验过程、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学生通过亲手做实验,探究所学知识通过现象,探究本质。
归纳总结
(3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从乙醇的结构及实验事实推断乙醇的化学性质。1、从乙醇的结构式分析乙醇的化学性质。2、根据上面所做的实验归纳乙醇的化学性质:①与活泼金属反应。 ②氧化反应:A 燃烧 B催化氧化。
根据所做实验归纳乙醇的化学性质。
教师点拨,启发学生思考。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练习巩固
(3分钟)
教师巡回检查,个别指导。巡视指导探究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与钠反应。2、乙醇燃烧。3、乙醇催化氧化。
一学生上台板书,其他学生评价。
巩固知识,并反馈学习情况。
思考交流
(5分钟)
教师设问,引导学生分析问题。1、从结构上分析钠跟乙醇的反应速率比钠跟水反应速率小的原因。 2、乙醇催化氧化反应中有那些键发生断裂。
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合作能力。
练习巩固
(8分钟)
课堂练习。
做练习。
巩固知识,并反馈学习情况。
知识小结
(2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阅读归纳本节知识要点。
促使学生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实践活动
(课后进行)
提出课题并指导研究方法课后讨论:酒量是天生的吗?
课后调查,
查找文献,
撰写论文。
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加强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反思
1、在教学中设计了学生分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合作精神,但是高一学生的动手能力相对而言还是较弱,所以,在课堂分组实验中,必须要注意实验安全和实验纪律,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评价,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实验效果和教学效果。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乙醇的主要性质知识,而且让学生感知了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初步建立了“(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利用实验探究法,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展示乙醇的球棍、比例模型,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让化学走进生活,通过图片、动画、录像渗透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和人文教育,教学效果好。在教学过程中,也暴露出少数学生的探究能力不强,在实验中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弱,有待于今后教学中不断地培养。
3、必修1、必修2最大教学难点是教学深广度的把握。我认为在本节的教学中我们并不需要去追求知识的系统性,亦不需要过多的知识迁移,不需要强化有机物的衍生转化关系,这些工作留待学生选修《有机化学基础》模块后再去做。我们只需踏踏实实地按课本设置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学好,与生活多联系。多留一点时间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多留一点时间让学生去体验、感知学习化学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附板书设计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一、乙醇
1、乙醇的物理性质
2、乙醇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C2H6O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3CH2OH或C2H5OH
烃的衍生物:烃分子里氢原子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有机化合物
官能团:决定有机化合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
3、乙醇的化学性质:特征基团:—OH 羟基
(1)与金属钠反应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2)氧化反应
CH3CH2OH + 3O2 2CO2 + 3H2O
2CH3CH2OH+O2 2CH3CHO+2H2O
课件20张PPT。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 猜一猜提示一:燃料提示二:发酵提示三:饮料提示四:消毒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乙 醇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啤酒含酒精
葡萄酒含酒精
黄酒含酒精
白酒含酒精医用酒精含乙醇
工业酒精约含乙醇 以上多种多样的酒3%~5%6%~20%8%~15%30%~70%(以上均为 分数)(3°~5°)(6°~20°)(8°~15°)(30°~70°)体积75%95% 实验探究一 1、把70%的酒精滴到无水硫酸铜的粉未上观察颜色变化。
2、把少量碘分加入水和乙醇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有何不同。
3、使1ml苯和2ml无水乙醇混合振荡,观察现象。 无 色特殊香味液 体比水小跟水以任意比互溶
能够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易挥发状 态:颜 色:挥发性:密 度:溶解性:气 味:乙醇的物理性质结合刚才的实验及生活经验,谈谈你对酒精的认识乙醇的分子结构羟基烃的衍生物CH3CH2OH或C2H5OH
结构简式 从结构上看,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决定有机化合物的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 官能团 实验探究二 1、比较钠和无水乙醇反应与钠跟水反应的速率。
2、观察酒精灯火焰的颜色。分别用干燥的烧杯和内壁上蘸有澄清石灰水烧杯罩在火焰上,验证反应产物。
3、把螺旋铜丝烧到红热插入无水乙醇中(反复几次),观察铜丝颜色变化及液体气味的变化。 钠沉在液面下,反应速率比钠与水反应慢,没有熔成光亮的小球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壁上出现液滴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壁上出现液滴,石灰水不浑浊钠浮在水面上,四处游动,熔成光亮的小球,发出咝咝的响声。H—O—H钠分别与水、乙醇反应的比较2Na + 2 H ?O?H == 2NaOH + H2↑(1) 乙醇与钠反应乙醇的化学性质① 乙醇的燃烧(2) 乙醇的氧化反应 ② 乙醇的催化氧化(2) 乙醇的氧化反应 Cu+ CH3CHO+ H2OCu动画演示22222想一想CDCu乙醇乙醛氧原子水动画演示: H—C—C—OHHHHHH—C—C—OHHH氢原子碳原子2把质量为m g的铜丝灼烧变黑,立即放入下列物质中,能使铜丝变红,而且质量仍为m g的是( )
A.稀硫酸
B.C2H5OH
C.稀硝酸
D.COBD想一想3.下列有关乙醇的物理性质的应用中不正确的是( )
A.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乙醇中的水可以通过
分液的方法除去
B.由于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用
乙醇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
C.由于乙醇能够以任意比溶解于水,所以酒厂可以勾
兑各种浓度的酒
D.由于乙醇容易挥发,所以才有熟语“酒香不怕巷子
深”的说法A4、比较乙烷和乙醇的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两个碳原子都以单键相连
B.分子里都含有6个相同的氢原子
C. 乙醇可以看成是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
取代后的产物
D.乙醇与钠反应非常平缓,所以乙醇羟基上
的氢原子不如水中的氢原子活泼 B 一、乙醇的物理性质:
二、乙醇的结构:
三、乙醇的化学性质:
1、乙醇与活泼金属反应
2C2H5OH+2Na→2C2H5ONa+H2↑
2、乙醇的氧化反应
①燃 烧:
②催化氧化:
小结Cu作业小组合作,查找文献,组间交流,进行科普讲座。酒量是天生的吗?谢谢指导【课时作业】
第3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第1课时 乙醇
班级 姓名 学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1.若要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少量水,可选用的试剂是( )
(A)生石灰 (B)金属钠 (C)浓硫酸 (D)无水硫酸铜
2.制取无水酒精时,通常需向工业酒精中加入下列物质,并加热蒸馏,该物质是( )
(A)无水硫酸铜 (B)浓硫酸 (C)新制的生石灰 (D)碳化钙
3.下列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其化学反应类型属于加成反应又叫还原反应的是( )
(A)氢气和苯 (B)乙炔和氯化氢 (C)乙醇和浓硫酸 (D)甲烷和氯气
4.下列物质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是 ( )
A.甲烷 B.乙醇 C.乙酸 D.苯
5.用硫酸酸化的CrO3遇酒精后,其颜色会从红色变为蓝绿色,用这个现象可以测得汽车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CrO3+3C2H5OH+3H2SO4 == Cr2(SO4)3+3CH3CHO+6H2O 此反应的氧化剂是( )(A)H2SO4 (B)CrO3 (C)Cr2(SO4)3 (D)C2H5OH
6.将W1 g光亮的铜丝在空气中加热一段时间后,迅速插入下列物质中,取出干燥,如此反复几次,最后取出铜丝用蒸馏水洗涤、干燥、称得其质量为W2 g。实验时由于所插入的物质不同,铜丝的前后质量变化可能不同,下列所插物质与铜丝的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 )
(A)石灰水W1 (C)NaHSO4 W1 >W2 (D)乙醇溶液 W1 7.禁止用工业酒精配制饮料酒,这是因为工业酒精中常含有会使人中毒的( )
(A)乙醚 (B)乙二醇 (C)丙三醇 (D)甲醇
8.现有一瓶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和物,已知它们的性质如下表,据此,将乙二醇和丙三醇互相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
物质
分子式
熔点℃
沸点℃
密度(g/cm3)
溶解性
乙二醇
C2H6O2
-11.5
198
1.11
易溶于水和乙醇
丙三醇
C3H8O3
17.9
290
1.26
能跟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
(A)萃取法 (B)结晶法 (C)分液法 (D)分馏法
参考答案:
1.D。2.C。3.A。4.B。5.B。6.C。7 D。 8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