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必修一(化学):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化合物 教案(共3套)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必修一(化学):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化合物 教案(共3套)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0-11-01 08:09:00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章 《金属化合物》
第二节第二课时《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实验认识铝的氧化物的两性,掌握铝的氢氧化物的制备及性质,提高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实验意识、操作技能。
(2)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学生个性、深化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务实求真的学习品质。
(3)通过探究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氢氧化铝的性质及其运用
教学难点
1、 氧化铝的两性概念的建立
2、 氢氧化铝的性质及其运用21世纪教育网
教学过程[引入]:以宝石引入,讲解氧化铝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板书]:铝的重要化合物
1、铝的氧化物
物理性质:白色粉末、难溶于水、熔点高、硬度大
[思考]:氧化铝难溶于水,能溶于酸吗?铝单质表层有致密的氧化膜,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这说明什么?
[分析]:氧化铝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碱溶液反应。
[板书]: 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酸性条件下生成Al3+
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碱性条件下生成AlO2-
[概念引入]:两性氧化物
[板书]:两性氧化物:能与酸与碱发生反应的金属氧化物是两性氧化物。
[思考]:离子反应方程式该如何书写呢?
2、铝的氢氧化物
[启发引入]:氧化铝难溶于水,那么该如何来制备氢氧化铝呢?
[板书]:氢氧化铝的制备
[分组讨论]21世纪教育网
可选择实验药品:硫酸铝溶液、氨水、 氢氧化钠溶液
[确定实验方案]:⑴硫酸铝溶液、氨水 ⑵硫酸铝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操作]、[观察现象]
[引导分析]: ①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用硫酸铝和氨水
②氢氧化铝溶解于强碱,但不溶于弱碱
[板书]:(由电脑展示)
化学方程式:Al2(SO4)3 + 6 NH3 H2O = 2 Al(OH)3↓+3 (NH4)2SO4
Al2(SO4)3 + 6NaOH = 2Al(OH)3↓ + 3Na2SO4
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小结]:
1、实验室用硫酸铝和氨水配制少量氢氧化铝。
2、氢氧化铝溶解于强碱,但不溶于弱碱(如氨水)。 
[板书]:氢氧化铝的性质 
[实验探究]:取少量氢氧化铝沉淀,滴加盐酸
[观察现象]:沉淀溶解[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板书]:(由电脑展示)
化学方程式: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引导分析]:氢氧化铝溶解于强碱,也能溶解于强酸。
[概念引入]:两性氢氧化物
[板书]:
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发生反应的金属氢氧化物是两性氢氧化物。
[小结]: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
[思考]:离子反应方程式该如何书写?
[练习]: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
①NaHCO3 ②Al ③Al2O3 ④ Al(OH)3 ⑤AlCl3 ⑥CuO
A、 ② ③ ④ ⑤ B. ① ③ ④ ⑥ C. ① ② ③ ④ D.全部
[小结]:引出 “铝三角”关系图
[用途]:由图片引入氢氧化铝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⑴用作胃药,可中和胃酸。
⑵可用来净水。常用明矾来净水。
[阅读思考]:为什么铝盐具有净水作用?(课本第59页)
[课后探究]:鉴定明矾中含有铝离子。
四、作业:课本71页11题
[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
铝的重要化合物
一、氧化铝:两性氧化物
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二、氢氧化铝:
1、制备: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
2、性质: 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21世纪教育网
第三章 《金属化合物》
第二节第二课时《铝的重要化合物》学案
教学目标:21世纪教育网
(1)通过探究实验认识铝的氧化物的两性,掌握铝的氢氧化物的制备及性质,提高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实验意识、操作技能。
(2)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学生个性、深化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务实求真的学习品质。
(3)通过探究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1世纪教育网
教学重点21世纪教育网
氢氧化铝的性质及其运用
教学难点
3、 氧化铝的两性概念的建立
4、 氢氧化铝的性质及其运用
教学过程
2、 铝的氧化物
1.物理性质:白色粉末、难溶于水、熔点高、硬度大
[思考]:氧化铝难溶于水,能溶于酸吗?铝单质表层有致密的氧化膜,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这说明什么?
2.化学性质:氧化铝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碱溶液反应。
[板书]: 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酸性条件下生成Al3+
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碱性条件下生成AlO2-
[思考]:离子反应方程式该如何书写呢?
3、铝的氢氧化物 1.氢氧化铝的制备
[分组讨论]
可选择实验药品:硫酸铝溶液、氨水、 氢氧化钠溶液
[确定实验方案]:⑴硫酸铝溶液、氨水 ⑵硫酸铝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操作]、[观察现象]
[引导分析]: ①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用硫酸铝和氨水
②氢氧化铝溶解于强碱,但不溶于弱碱
化学方程式:Al2(SO4)3 + 6 NH3 H2O = 2 Al(OH)3↓+3 (NH4)2SO4
Al2(SO4)3 + 6NaOH = 2Al(OH)3↓ + 3Na2SO4
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2.氢氧化铝的性质 21世纪教育网
[实验探究]:取少量氢氧化铝沉淀,滴加盐酸
[观察现象]:沉淀溶解
化学方程式: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板书]:
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发生反应的金属氢氧化物是两性氢氧化物。
[小结]: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
[练习]: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c )
①NaHCO3 ②Al ③Al2O3 ④ Al(OH)3 ⑤AlCl3 ⑥CuO
A、 ② ③ ④⑤ B. ① ③ ④ ⑥ C. ① ② ③ ④ D.全部
[小结]:引出“铝三角”关系图
21世纪教育网
[用途]:由图片引入氢氧化铝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⑴用作胃药,可中和胃酸。
⑵可用来净水。常用明矾来净水。
[阅读思考]:为什么铝盐具有净水作用?(课本第59页)
[课后探究]:鉴定明矾中含有铝离子。
四、作业:课本71页11题
All
Al2O3
Al(OH)3
AlO2-
Al3+
All
Al2O3
Al(OH)3
AlO2-
Al3+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章 《金属化合物》
第二节第三课时《铁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铁的氧化物,掌握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和性质;
能对铁的氢氧化物的变化进行探究;探究Fe3+的检验及了解Fe3+的氧化性
2、过程与方法
体验实验学习的一般方法:将实验探究与讨论交流密切结合;
学习运用比较、归纳、分析、综合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务实求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重点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精神
教材分析
重点: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 、亚铁盐和铁盐的鉴别和相互转化
难点: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 亚铁盐和铁盐的转化
教学仪器与试剂
教学仪器: 多媒体投影仪
实验仪器和试剂:试管、药匙、胶头滴管、氯化铁、硫酸亚铁、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氯水、硫氰化钾、铁粉、氧化铁
教学操作过程设计
1、 新课引入
利用问题引入课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1. 浏阳一中红墙上红色油漆中的红色物质是什么?
2. 红砖为什么呈现红色?[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学生自学铁的氧化物并加以归纳
【成果交流】
名 称 FeO Fe2O3 Fe3O421世纪教育网
颜色状态 黑色粉末 红棕色粉末 黑色晶体
俗称 铁红 磁性氧化铁
水溶性 不溶 不溶 不溶
与酸反应 FeO + 2HCl=FeCl2+ H2O Fe2O3 + 6HCl=2FeCl3+ 3H2O Fe3O4 + 8HCl=2FeCl3+ FeCl2 +4H2O
物质类别 碱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氧化物
3、 铁的氢氧化物
【讨论】利用离子反应的条件分析:制取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的实验原理
【实验探究1】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及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2】探究氢氧化亚铁的制备、氢氧化亚铁的化学性质
【实验总结】两种操作现象对比
【讨论】滴管为什么要伸入溶液内,强调其化学原理
【总结】制取氢氧化亚铁的正确操作(操作要领因情况而动)
【问题1】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得到较纯的Fe(OH)2,并且能较长时间保存?
【成果交流】
Fe(OH)2 Fe(OH)3
制法 FeCl2 + 2NaOH = 2NaCl + Fe(OH)2↓(白色) FeCl3 + 3NaOH = 3NaCl + Fe(OH)3↓(红褐色)
色态 白色沉淀 红褐色沉淀
转化 4Fe(OH)2+ O2 +2H2O= 4Fe(OH)3
热分解 产物复杂 2Fe(OH)3 = Fe2 O 3 +3 H2O
与酸反应 Fe(OH)2 +2HCl = FeCl2 + 2H2O Fe(OH)3 + 3HCl = FeCl3 +3 H2O
4、 铁盐和亚铁盐
【提问】有哪些方法可以鉴别Fe3+和 Fe2+?
【讨论】根据前面的实验,归纳总结:二价铁盐、三价铁盐的鉴别方法
Fe3+ Fe2+
①水溶液的颜色 黄色 浅绿色
②加入NaOH溶液 红褐色沉淀 白色沉淀
【实验探究3】硫氰化钾溶液加入铁盐和亚铁盐溶液中的现象
滴入KSCN溶液后的现象
FeCl3溶液 溶液颜色变红
FeCl2溶液 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实验探究4】
FeCl3溶液中加入 现象 结论
铁粉,KSCN溶液 溶液无明显变化 2FeCl3+Fe=3FeCl221世纪教育网
氯水,振荡 溶液变成红色 2FeCl2+Cl2=2FeCl3
【小结】
【实验探究5】红砖中是否含有+3价的铁元素?
【问题2】朴雪(酱油)里面是否含有亚铁离子?
【问题3】铝盐和铁盐的净水作用的实验探究?
【作业】离子方程式的的巩固和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
三、铁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物
FeO FeO + 2HCl=FeCl2+ H2O
Fe2O3 Fe2O3 + 6HCl=2FeCl3+ 3H2O
Fe3O4(FeO ·Fe2O3) Fe3O4 + 8HCl=2FeCl3+ FeCl2 +4H2O
2、氢氧化物
FeCl3 + 3NaOH = 3NaCl + Fe(OH)3↓(红褐色)
FeCl2 + 2NaOH = 2NaCl + Fe(OH)2↓(白色)
Fe(OH)3 + 3HCl = FeCl3 +3 H2O
Fe(OH)2 +2HCl = FeCl2 + 2H2O
3、铁盐和亚铁盐
2FeCl3+Fe=3FeCl2
2FeCl2+Cl2=2FeCl3
第三章 《金属化合物》
第二节第三课时《铁的重要化合物》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铁的氧化物,掌握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和性质;
能对铁的氢氧化物的变化进行探究;探究Fe3+的检验及了解Fe3+的氧化性
2、过程与方法
体验实验学习的一般方法:将实验探究与讨论交流密切结合;
学习运用比较、归纳、分析、综合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务实求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重点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精神
教材分析
重点: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 、亚铁盐和铁盐的鉴别和相互转化
难点: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 亚铁盐和铁盐的转化
教学操作过程设计
一、利用问题引入课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1. 浏阳一中红墙上红色油漆中的红色物质是什么?
2. 红砖为什么呈现红色?
二、自学铁的氧化物并加以归纳
【成果交流】
名 称 FeO Fe2O3[来源:21世纪教育网] Fe3O4
颜色状态 黑色粉末 红棕色粉末 黑色晶体
俗称 铁红 磁性氧化铁[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水溶性 不溶 不溶 不溶
与酸反应 FeO + 2HCl=FeCl2+ H2O Fe2O3 + 6HCl=2FeCl3+ 3H2O Fe3O4 + 8HCl=2FeCl3+ FeCl2 +4H2O
物质类别 碱性氧化物 21世纪教育网 碱性氧化物 氧化物
2、 铁的氢氧化物
【实验探究1】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及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2】探究氢氧化亚铁的制备、氢氧化亚铁的化学性质
【成果交流】
Fe(OH)2 Fe(OH)3
制法 FeCl2 + 2NaOH = 2NaCl + Fe(OH)2↓(白色) FeCl3 + 3NaOH = 3NaCl + Fe(OH)3↓(红褐色)
色态 白色沉淀 红褐色沉淀
转化 4Fe(OH)2+ O2 +2H2O= 4Fe(OH)3
热分解 产物复杂 2Fe(OH)3 = Fe2 O 3 +3 H2O
与酸反应 Fe(OH)2 +2HCl = FeCl2 + 2H2O Fe(OH)3 + 3HCl = FeCl3 +3 H2O
3、 铁盐和亚铁盐
【提问】有哪些方法可以鉴别Fe3+和 Fe2+?
【讨论】根据前面的实验,归纳总结:二价铁盐、三价铁盐的鉴别方法
Fe3+ Fe2+
①水溶液的颜色 黄色 浅绿色[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②加入NaOH溶液 红褐色沉淀 白色沉淀
【实验探究3】硫氰化钾溶液加入铁盐和亚铁盐溶液中的现象
滴入KSCN溶液后的现象
FeCl3溶液 溶液颜色变红
FeCl2溶液 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实验探究4】
FeCl3溶液中加入 现象 结论
铁粉,KSCN溶液 溶液无明显变化 2FeCl3+Fe=3FeCl2
氯水,振荡 溶液变成红色 2FeCl2+Cl2=2FeCl3
【小结】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实验探究5】红砖中是否含有+3价的铁元素?
【问题2】朴雪(酱油)里面是否含有亚铁离子?
【问题3】铝盐和铁盐的净水作用的实验探究?
【作业】离子方程式的的巩固和课后习题
Cl2等较强氧化剂
Fe 2 + Fe3+
Fe、Cu等较强还原剂
Cl2等较强氧化剂
Fe 2 + Fe3+
Fe、Cu等较强还原剂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章 《金属化合物》
第二节第一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掌握过氧化钠的性质及其用途。
2、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用途。
3、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了解焰色反应,能用焰色反应判断某些金属元素(钠、钾)的存在。
[能力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实验,使学生初步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利用对比的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1、过氧化钠的性质
2、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
[教学难点]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 “吹气生火”实验
[引言]今天我们的题目是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一课时,首先给大家做个小魔术,怎样解开这个谜团呢?这就涉及我们今天所学习的内容。
[新课板书] §3—2 钠的重要化合物
[过渡]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不存在游离态的钠,钠元素都是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的。其中,氢氧化钠和氯化钠我们在初中已有所了解。
[板书] 一、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思考与交流]
1.回忆前面做过的实验,描述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颜色状态及生成条件。
2.氧化钠与水、CO2的反应和氧化钙与水、CO2的反应类似,请你写出氧化钠与水、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活动]填写表1,回答问题
[追问] Na2O2是否有相似的性质?
[学生实验探究] Na2O2与水反应(课本P55实验3-5)
把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的试管中,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用手轻轻摸一摸试管外壁,有什么感觉?然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有什么现象发生?得出什么结论?
[现象] 1 、剧烈反应,试管温度升高 2、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滴加酚酞试液变红、振荡后红色又褪去。
[结论] 过氧化钠有强氧化性、漂白性,用来漂白织物、麦秆、羽毛等。
[学生讨论] 比较“吹气生火”及实验3-5归纳总结过氧化钠的性质及用途,
填入表1。
表1: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比较
物质名称21世纪教育网 氧化钠 过氧化钠
化学式 Na2O Na2O2
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 淡黄色固体
生成条件21世纪教育网 常温 点燃[21世纪教育网
与水反应(方程式)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
与CO2反应(方程式) Na2O+CO2=Na2CO321世纪教育网 2Na2O2+2CO2=2Na2CO3+O2
用途 — 漂白剂、供氧剂
[展示] “呼吸面具”的种类
[过渡] 钠的化合物中,钠盐占了很大的比重。下面我们重点学习Na2CO3和NaHCO3的一些性质。
[板书]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过渡]我们初中学过了盐的溶解性,知道钾、钠、铵盐、硝酸盐都易溶于水。Na2CO3和NaHCO3是两种常见的钠盐它们的溶解性是怎样的呢?
[板书] (1)溶解性
[学生活动]实验探究Na2CO3和NaHCO3在水中的溶解性。(课本P56科学探究)
①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各约1g)观察二者外观上的细小差别。分别加入3滴水,振荡试管,观察现象,用手摸一摸试管底部。
②继续向试管内加入2滴管的水,用力振荡。
③向试管内加入2滴酚酞试液。
④记录实验现象并得出初步结论。
步 骤 Na2CO3 NaHCO3
步骤①现象 白色粉末,加水结块变成晶体;放热 细小白色粉末,加水部分溶解;感受不到热量变化
步骤②现象 可溶解 未全溶解
步骤③现象 溶液变红(较深) 溶液变微红
初步结论 Na2CO3加水先变成含结晶水的晶体,溶解度较大,碱性比NaHCO3强
[追问]
1、向碳酸钠粉末中加入少量水得到的块状晶体是什么?答:Na2CO3 .xH2O
2、Na2CO3和NaHCO3都属于盐类,为什么称其为食用碱?答:水溶液呈碱性。
[板书] (2)热稳定性
[学生实验探究]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
[思考]1、加热时试管内固体有什么变化?21世纪教育网
2、加热时试管壁有什么物质生成?
3、澄清的石灰水有什么变化? 将答案填入下表中:
现象 化学方程式 结论
Na2CO3 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 受热不分解
NaHCO3 固体减少,试管壁上有水珠,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NaHCO3 ===Na2CO3 + H2O + CO2↑[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受热易分解
[板书] (3)与酸反应
[学生活动]写出Na2CO3和NaHCO3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O32- + H+ === HCO3-
HCO3- + H+=== H2O + CO2↑
[问题探究]
Na2CO3和NaHCO3与稀盐酸反应,哪一个较快?[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展示]动画
[小结] 表2: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
碳酸钠 碳酸氢钠
化学式 Na2CO3 NaHCO3
俗名 纯碱或苏打 小苏打
颜色状态 白色粉末 细小的白色晶体
水溶性 易溶于水 溶解度比Na2CO3小
与酸反应:(反应剧烈程度) CO32- + H+ === HCO3- HCO3- + H+=== H2O + CO2↑剧烈 HCO3- + H+=== H2O + CO2↑更剧烈
热稳定性 稳定,不分解 2NaHCO3=Na2CO3+H2O+CO2↑
[过渡] 如何验证钠元素的存在呢
[板书]三、焰色反应
[学生活动]将一根火柴点燃,透过蓝色钴玻璃,你看到了什么?21世纪教育网
[讲述]阅读课本P57相关内容及实验3-6思考前两个问题。
[思考]1、焰色反应定义?
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热时使火焰呈特殊颜色。
钠 黄色 钾 紫色 ;
2、步骤:干烧→蘸烧→洗烧
3、焰色反应的应用:焰色反应用于检验某些微量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也可用于节日燃放焰火。。
[学生活动]实验探究课本P57实验3-6
把焊在玻璃棒上的铂丝放在酒精灯外焰里灼烧,至与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时为止。用铂丝蘸取碳酸钠溶液,在外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
铂丝用盐酸洗净后,在外焰上灼烧至没有颜色时,再蘸取碳酸钾做同样的实验,此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的颜色。
[小结]一、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三、焰色反应
[随学随用]向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保持温度不变)有晶体析出,这是为什么?提示:Na2CO3 +CO2+H2O===2NaHCO3
答:a.生成的NaHCO3的质量b.反应中消耗了水c. NaHCO3的溶解度较小
三方面原因导致NaHCO3晶体析出。
[随堂检测]
1.关于过氧化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
A. 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氧气 B. 是强氧化剂
C.能于CO2反应生成盐和氧气   D.是白色固体
2.物质放置在空气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的是( C)
A.Na2O B.NaOH C.Na2O2 D.NaCl
3.下列物质中,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A )
A. 碳酸氢钠 B. 氢氧化铝 C.氧化钙 D.、 碳酸钡
4.检验烧碱溶液里是否含有少量纯碱的方法是( B )
A.加少量的盐酸看是否有气体产生
B.加过量的盐酸看是否有气体产生
C.加热看是否有气体生成
D.加入氯化镁溶液看是否有沉淀产生
[课后作业]基础训练习题
[课后探究]1、如何鉴别固体NaCl、Na2CO3和NaHCO3?
2、Na2CO3和NaHCO3怎样相互转化?
3、Na2CO3和NaHCO3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第三章 第二节第一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掌握过氧化钠的性质及其用途。
2、通过对比实验,初步掌握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用途。
3、了解焰色反应,能用焰色反应判断某些金属元素的存在。
[教学重点]
1、过氧化钠的性质
2、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
[学习过程]
一、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思考与交流]
1.回忆前面做过的实验,描述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颜色状态及生成条件。
2.氧化钠与水、CO2的反应和氧化钙与水、CO2的反应类似,请你写出氧化钠与水、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填入表1
表1: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比较[学生活动]
物质名称 氧化钠 过氧化钠
化学式
颜色状态
生成条件
与水反应
与CO2反应
用途
[实验探究]
Na2O2与水反应(课本P55实验3-5)
现象: 。
结论: 。
[讨论] 比较“吹气生火”及实验3-5归纳总结过氧化钠的性质及用途,填入表1。
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1)溶解性
[实验探究]
Na2CO3和NaHCO3在水中的溶解性。(课本P56科学探究)
步 骤 Na2CO3 NaHCO3
步骤①现象
步骤②现象
步骤③现象
初步结论
[思考]:
1、向碳酸钠粉末中加入少量水得到的块状晶体是什么?
2、Na2CO3和NaHCO3都属于盐类,为什么称其为食用碱?
(2)热稳定性
[学生实验探究]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
[思考]1、加热时试管内固体有什么变化?
2、加热时试管壁有什么物质生成?
3、澄清的石灰水有什么变化?
将答案填入下表中:
现象 化学方程式 结论
Na2CO3           
NaHCO3 △2NaHCO3====Na2CO3 + H2O + CO2↑[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3)与酸反应
[讨论]写出Na2CO3和NaHCO3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问题探究]
Na2CO3和NaHCO3与稀盐酸反应,哪一个较快?答: 。
表2: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
碳酸钠 碳酸氢钠
化学式
俗名
颜色状态
水溶性
与酸反应:
热稳定性
三、焰色反应
[学生活动]将一根火柴点燃,透过蓝色钴玻璃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活动]实验探究课本P57实验3-6
阅读课本P57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思考]1、焰色反应定义? ,
焰色: 钠 钾 ;
2、步骤: → → ;
3、应用: 。
[随学随用]向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保持温度不变)有晶体析出,这是为什么?提示:Na2CO3 +CO2+H2O===2NaHCO3
答: 。
[随堂检测]
1.关于过氧化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氧气 B. 是强氧化剂
C.能于CO2反应生成盐和氧气   D.是白色固体
2.物质放置在空气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的是( )
A.Na2O B.NaOH C.Na2O2 D.NaCl
3.下列物质中,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
A. 碳酸氢钠 B. 氢氧化铝 C.氧化钙 D.、 碳酸钡
4.检验烧碱溶液里是否含有少量纯碱的方法是( )
A.加少量的盐酸看是否有气体产生
B.加过量的盐酸看是否有气体产生
C.加热看是否有气体生成
D.加入氯化镁溶液看是否有沉淀产生
[课后作业]基础训练习题
[课后探究]1、何鉴别固体NaCl、Na2CO3和NaHCO3?
2、Na2CO3和NaHCO3怎样相互转化?
3、Na2CO3和NaHCO3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