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和原子中考试题汇编

文档属性

名称 分子和原子中考试题汇编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0-11-01 19:5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分子原子中考试题汇编涪陵十四中 谭明勇1.(10福建省福州3.)图l所示实验主要说明( )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分成原子B2.(10南昌市)6.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 —— 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B.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 —— 分子在不断运动
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 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D.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 —— 温度升高,分子变大D(10南昌市)7.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的一种常见的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氮气中只含氮元素,属于单质
B.氯酸钾中含有氧元素,属于氧化物
C.过氧化氢溶液属于纯净物
D.高锰酸钾加热后的剩余物质属于纯净物A(10南京市)9.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氧化物的是( )
A.A12O3 B.HgO
C.HNO3 D.H2OC3.(10南京市)10.右图表示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示意图 (该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煮沸后,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在这 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B4.(10揭阳)2.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可能存在下图所示的关系,对下列概念说法正确的是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 )
B.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并列关系
C.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D.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D5.(10揭阳)3.“拯救生命是第一位的”。图为4月15日来自广东的消防官兵手提生命探测仪,在废墟中搜索生命的信号。为搜索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还用了许多搜救犬。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搜救犬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
( )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的不断运动
C.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D.分子间有间隙B6.(10,娄底3)吸烟有害健康,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吸烟者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的质量很小A7.【10桂林18.】从下列图片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C.受热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D.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B8.【10桂林23.】水电解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 ①②④③     D. ①④③② A9.(10龙岩市9).如下图所示,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X个乙分子和Y个丙分子,则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
A.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中未发生了改变
B.反应生成的物质丙属于单质
C.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D.X与Y之比等于1:3B10.(10无锡6)搜寻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埋在地震废墟中的幸存者,这能说明
A. 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可以再分 D.分子比原子大
11.(10贵港4) 10mL水与10mL酒精混合,所得液体体积小于20mL,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
A. 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可以再分 D.分子比原子大11.当同学们进入食堂时,饭菜的香味扑鼻而来,这说明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是原子构成的
13.(10成都3)“南澳一号”考古中,潜水员携带压缩空气瓶进行水下探宝。空气可被压缩说明( )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加压时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更多氧气
C.分子体积很小 D 分子间有间隔12(2010·辽宁鞍山,7)右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分子间存在一定的空隙
C.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
D.该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13.(2010·辽宁鞍山,6)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
B.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而在氧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和氧气中的氧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C.变瘪的乒乓球放人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D.降温能使水结成冰,是因为在低温下水分子静止不动14【10福建宁德】12.下列是汽车尾气处于过程中发生的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表示碳原子,○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分子发生了改变 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该反应中最后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