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之 硝 酸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之 硝 酸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0-11-02 12:4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74张PPT。第3讲 硝 酸基础盘点一、硝酸
自我诊断
1.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酸的挥发性和不稳定性有何区别?
(2)酸性和氧化性有何统一和区别?
(3)在浓、稀硝酸中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各有
什么现象发生?
(4)“浓HNO3与Cu反应产生NO2,稀HNO3与Cu反
应产生NO,则稀HNO3氧化性更强。”这种说法对
吗?为什么?答案 (1)二者有着本质区别。酸的挥发性是一
种物理性质,指的是酸以分子状态离开溶液逸出。
一般低沸点酸挥发性强。而不稳定性指化学性质,
指的是酸分子分解生成新的物质。
(2)酸性指酸中H+表现出的性质;氧化性有时
是H+表现出的性质,有时指酸根离子表现出的,即
其中心原子被还原,此时不生成H2。
(3)浓、稀硝酸均具有酸的通性,所以都可以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但二者又都具有氧化性,
且浓硝酸氧化性强于稀硝酸,所以浓硝酸中红色
迅速褪去,且产生红棕色气体NO2,对稀硝酸加
热可出现类似现象。(4)不对。在跟金属反应时,浓硝酸一般被还原为
NO2而稀硝酸一般被还原为NO的原因,可作如下简
单解释:硝酸越浓,氧化性越强,反应中即使生成
了氮的低价化合物,也会被浓HNO3氧化为氮的较
高价氧化物——NO2;硝酸较稀时,氧化能力较
弱,生成氮的较低价氧化物——NO,NO不会被稀
HNO3进一步氧化。
基础回归
1.硝酸的物理性质
色味态: ;挥发性:
;水溶性: ;发烟硝酸:

2.硝酸的化学性质
(1)具有酸的通性,但考虑其酸性时需首先考虑到
其强氧化性。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挥发与水以任意比互溶质量分数大于98%的硝酸特别提醒 ①常温下,浓、稀HNO3对紫色石蕊试液作用,前者使之先变红后褪色,后者只使之变红。
②金属与HNO3反应不产生H2。
③比较HNO3与Na2CO3和Na2SO3的反应。(前者为复
分解反应,后者为氧化还原反应。)
(2)不稳定性:浓硝酸显黄色,是因为 ,说明浓硝酸具有
性,化学方程式为 。解产生的NO2溶解在硝酸中HNO3分不稳定4HNO3△4NO2↑+O2↑+2H2O(3)强氧化性
①与金属的反应
a.除Pt、Au外,大部分金属均能与HNO3反应。
b.Cu与浓、稀HN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c.Fe、Al遇冷的浓HNO3或浓H2SO4能发生 ,
故可以用铁、铝容器贮存冷的浓HNO3、浓H2SO4。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钝化②与非金属反应
与浓HNO3反应时,非金属单质一般被氧化为最高
价氧化物或最高价含氧酸,如碳与浓HNO3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③与某些还原性化合物或离子的反应,例如:H2S、
SO2、HBr、HI、FeCl2等。
④王水
王水由 与 按体积比1∶3混合所得,
具有更强的氧化性,能使Au、Pt溶解。C+4HNO3(浓) CO2↑+4NO2↑+2H2O浓硝酸浓盐酸思维拓展 硝酸与有机物的反应
①硝化反应(如与苯反应);
②酯化反应(如与纤维素反应);
③颜色反应(如与蛋白质反应)。C 易 无 222碱性、中性 酸要点精讲B D C n(Cu) 对点训练B AB A D B 定时检测A A C D B C B A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