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高中必修二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全章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课标高中必修二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全章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0-11-07 13:02:00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重庆兰州一、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1、城市形态是指占据一定空间的城市所具有的特定的外部轮廓形状。 据3图讨论1:城市外部轮廓形状的形成因素?(地形、水系、交通线等)平原
山区或丘陵
谷地团块状
分散型
条带状2.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土地利用的分类:
(1)商业用地
(2)工业用地
(3)政府机关用地
(4)住宅用地
(5)休憩及绿化用地
(6)交通用地
(7)农业用地
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文化区文化用地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行政用地土地利用方式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集聚效应功能区………文化区行政区……… 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就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 2、功能区的概念 城市中各项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就形成了功能区。如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主要功能区肇庆东堤湾住宅区:一般占40%-60%,地价较低,污染较小高级 低级住宅区成都著名商业街春熙路商业区:占地较小,呈点状或带状分布,位于市中心城市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知识拓展:
中心商务区(CBD):指集中了大量金融、商业、贸易、信息及中介服务结构,拥有大量商务办公、酒店、公寓等配套设施,具备完善的市政交通与通讯条件,便于现代商务活动的场所。
中心商务区的特征1.经济活动最为繁忙
2.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白天多,夜晚少)
3.建筑物高大密集
4.内部分区明显。(特别是在垂直方向)思考:P20读图思考题.主要功能区上海罗伊尔工业园工业区:占地居中,集聚性强,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向交通干线集聚.1)分布: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向
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2)专业化程度高,集聚性强,沿主要交通干线两侧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运输量大降低成本、保护环境三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各种功能区分布和组合城市地域结构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①都以商业区为中心②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共同点(1)经济因素(主要因素)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距市中心远近交通便捷程度(交通通达度)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商业区OA住宅区AB工业区BC1、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市中心远近的变化有何异同?2 、如果由各类用地的付租能力来决定土地的用途,那么OA最有可能成为那一类功能区?AB和BC呢?
参考:由市中心向外,
地租随距离增加而递减。
商业变化最陡,说明其
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最
快,住宅次之,工业最慢
(二)其他因素社会因素(收入、知名度、宗教与民族)历史因素(早期土地利用、历史背景)行政因素(引导或划分不同功能区) 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制定政策和城市规划,干预城市社会经济的自由发展,通过合理引导,明确划定不同职能区,如住宅区、商业区、文化区、工业区、行政区等。无论是旧城改造还是新城建设,行政干预有可能促成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的分化居住区四周被工业用地包围工业“三废”污染严重;交通拥堵较为合理居住地较分散,降低居住密度,缓解了交通压力;污染相对较轻。城市规划一般原则●商业区:位于交通便利的市中心
●工业区:有污染的,位于河流的下游和远离住宅区的下风向;污染小的可布局在住宅区附近
●住宅区:低级的,位于内城、工业区附近附近;高级的,位于城市的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环境好
●住宅区和工业区有防护带
社会因素天安门广场
交通便捷,
却没有高楼
大厦,为什
么?北京是中国的古都,天安门广场、故宫都是具有
悠久历史的古老建筑。如果在广场周围建筑起高
楼大厦,必然会破坏这一古老建筑的风格。——保护历史遗留痕迹课件11张PPT。 第三节 城市化上海城市用地的变化城市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城市化的动力:社会经济的发展缓慢发展加速发展空前发展产业革命以前生产力较低产业革命后生产力得到发展第三次技术革命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小结:城市化水平的高低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早晚慢快高低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2、关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20分
①城市化水平低,1990年城市人口比重只有33% ②城市化起步晚,发展不合理 ③城市化起步早 ④出现逆城市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 ) 10分
A 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B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C 乡镇企业规模的扩大
D 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B B4、世界城市化的速度最快的时期是在:( ) 10分
A 产业革命后 B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C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D 20世纪70年代以后
3、下列关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20分
①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一般都已经达到70%左 右 ②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主要是由于交通工具的现代化 ③ 大城市发展迅速和中小城市发展缓慢是当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点 ④ 英国是世界上城市化发展最早的国家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CC课件26张PPT。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一、城市的不同等级1、城市等级的划分(1)划分标准:城市人口规模(2)等级类型:城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2、城市的服务功能和服务范围范围通常不固定,也没明确界限3、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中国书P25-26活动小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较小;
大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相对较大。4、城市服务范围大小的影响因素书P26案例2中国城市的等级划分:特大城市分布我国一些城市的分布特点:南方城市
——河流汇合处(如:宜宾、重庆、武汉)
北方城市
——大道汇合处(如:邯郸)读图分析:株洲得以发展的原因是什么?读图分析:我国城市的分布与交通的关系攀枝花城市兴起的原因是什么?在煤矿开发前,河谷地带未出现城市(A图)。为什么随着对煤矿的大规模开发城市开始兴起?(B图) 矿产分布一、城市的不同等级1、城市等级的划分2、城市的服务功能和服务范围3、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4、城市服务范围大小的影响因素 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或丰富的资源条件支撑——是城市等级提升和服务范围扩大需要的基本条件。 但是,城市等级提升和服务范围扩大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以上只是提供了条件,而不是决定因素,并不是每一个城市都能逐渐提升其等级的。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1、城市等级体系:2、为什么选德国南部作为分析对象? 德国中小城市特别发达,并分散在全国。约有8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人口分布比较均匀。其城市系统有代表性。 是指一定区域空间内,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 不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和相互距离不同。
数目:等级越高数目越少,等级越低数目越多。
距离:等级越高距离越远,等级越低距离越近。 就整个区域而言,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3、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的嵌套规律慕尼黑斯特拉斯堡斯图加特纽伦堡法兰克福思考书P28读图思考?广东地图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1、同级别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的形成2、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层层嵌套关系的形成①观测:每个高级城市周围包含有几个低级城市服务范围,为什么? 六个,六边形服务范围造成的。②为什么城市总是分布于中心地区? 最大限度的满足周边服务范围内居民。③为何把服务中心叫中心地?3、城市服务范围的嵌套理论 嵌套理论:整个区域,不同的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相互重叠、交错,层层嵌套的。小结:不同等级城市之间有什么关系?1、每个高等级的城市周围总是分布有多个等级较低的城市。
2、高等级的城市服务范围大,包含了多个等级较低的城市的服务范围。
3、同等级的城市,其服务范围彼此独立、相互排斥。
4、就整个区域而言,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相互重叠、交错,层层嵌套的。书P29案例3读图2.16,回答问题
1、图中共有几级居民点?最高级的是 ,共有 个,
最低级的是 ,共有 个。
2、图中数目最多的是 级居民点,服务范围最广的
是 级居民点。 3、图中高一级居民点的位置与低一级居民点的位置
关系如何?同级居民点之间的距离关系如何?为什么这样设置?安徽省市县分布图(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