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4张PPT。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作者及背景介绍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6月6日生,福建泉州人,当代女诗人。1971年开始写诗,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福建文学》围绕她的诗作展开关于“朦胧诗”的讨论,当时争议很大,影响颇广。1980年到福建省文联创作室工作。现为中国作家协会福建分会理事。主要作品有:诗集《双桅船》(获全国优秀新诗二等奖)、《舒婷顾城抒情诗选》、《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她的《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获1979——1980年全国青年优秀诗歌奖。这首诗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诗人把压抑中释放出来的热情化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掌握下列字词的读音干瘪(bi?) 驳(bó)船 蜗(wō)行 胚(pēi)芽 迷惘(w?ng) 隧(suì)洞 绯(fēi)红 淤(yū)滩 纤(qiàn)绳听读课文录音,揣摩诗歌内在旋律:《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FLASH诵读全诗,思考:
1、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是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的?
2、第一诗节中,诗人创造了哪几个意象?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3、第二诗节中所表现的感情是单一的吗?
4、第三诗节的感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诗人是用哪些意象表达这种感情的?
5、第四诗节中,诗人抒发的感情与第三诗节有何异同?用自己的理解概括本节内容。 诗人抒发了与祖国骨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感情,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与祖国一起经受苦难,并在历史的机遇面前承担起为祖国取得“富饶”、“荣光”、“自由”的重任。
诗人通过一些具体事物来表现这种情感,如“老水车”、“矿灯”、“路基”、“驳船”等,象征着祖国饱经风雨而依然具有顽强活力的特点。 诗人创造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意象。这些意象象征着祖国落后的经济、落后的文化和多年蒙受的苦难,同时也展现了在灾难中艰难挣扎,缓慢前行的祖国的形象。 第二诗节既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又写出了人民的希望。“飞天”是宗教传说中能在天上飞舞的神,在民间备受尊崇,寄托着淳朴百姓对生活的祈愿。 第三诗节中的感彩由悲哀愁苦一变而欣喜亢奋。诗人用的意象有“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这显示出祖国摆脱束缚,蒸蒸日上的状态。 第四诗节中抒发的感情紧承上节,但程度有所加强,诗的感情达到了高潮。诗人将抑制不住的强烈感情化作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愿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取得她的“富饶”“荣光”和“自由”,去实现她的伟大理想。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使诗的思想为之升华。归纳出各诗节的大意:
第一节:回溯祖国数百年的贫困、落后的历史。
第二节:写人民的痛苦和希望。
第三节:描绘处于历史转折期的祖国的形象。
第四节:强调“我”与祖国不可分割的关系。 这首诗是以第一人称写的。诗中的“我”仅指作者一个人吗?“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明确: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以第一人称写成,以“我”向“你”(祖国)的倾诉,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是你……”或“我是……”句式反复出现,强调“我”和祖国一同走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风雨沧桑,“我”和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这个“我”代表着与共和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这一代人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他们将承担起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我”的形象,是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的。课堂小结:
同学们,从十年浩劫中生活过来,有着太多坎坷经历的诗人舒婷更能体会出祖国命运与个人命运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面对凝聚着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为个人不幸而悲伤、为祖国不幸而忧虑,同时又有对祖国和个人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忧患意识与历史责任感。《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就是表达诗人这种理念与心声的动人篇章。热爱祖国、歌颂祖国、不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更是民族振兴的精彩传唱。我们有理由、有信心唱的更响、更亮。课外延伸:
双桅船
舒婷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岸啊,心爱的岸 使我们再分东西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不怕天涯海角
今天你又在这里 岂在朝朝夕夕
明天我们将在 你在我的航程上
另一个纬度相遇 我在你的视线里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1979年8月
提示:这是一首朦胧诗,诗人借助“岸”“风暴”“灯”具体意象,并把这些具体形象加以组合,来暗示诗人的主观心态。“岸”象征着女性的爱情归宿、“风”即由时代紧迫感带来的前行的动力、“风暴”暗指诗人以及同时代的人们经历的时代风云、“灯”象征信念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