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的表示(第一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反应的表示(第一课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0-11-10 21:3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化学反应的表示(第一课时)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鲁教版第四单元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第一课时),包括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质量守恒的原因及其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本节课的教学将引领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开始了从“质”到“量”的过渡,也为之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的教学构建了理论铺垫。所以本课内容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2、【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和原子的初步知识,对于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以及在此变化中原子的种类、个数均不会发生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没有就此上升到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发生改变这一层次上的思考。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2)、通过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特点,从微观角度理解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守恒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简单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会对数据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让学生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4、【教学重点、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5、【教学用品】烧杯、试管、锥形瓶、小试管、酒精灯、火柴、托盘天平、橡胶塞、玻璃棒。铁钉、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白磷、碳酸钠、稀盐酸
6、【教学流程】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进行实验探究→交流获的结论→新问题探究→→归纳与整理、得出结论→知识应用与理解→总结收获和疑问
7、【教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 " \t "_blank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设计意图
一、创设问题情景:1、复习提问:物质的变化有哪两种形式?化学变化的含义是什么?2、引入:同学们,一切化学反应都有新物质生,但你考虑过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没有变化呢?3、展示多媒体 表述感悟看录像、讨论 1、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或者说明确问题来源——从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引起认知冲突2、通过波义耳和拉瓦锡的“争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动机。激发探究意识
二、提出问题:【过度】在对这个问题做出假设前,为了使你的假设更科学严密?1、推荐化学反应实例: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煤在空气中燃烧;2、引导观察水电解过程模型图。 1、学生分析、感悟、思考2、简单议论后作出猜测3、部分学生陈述思维过程 引导以化学反应事实为依据才能做出合理猜测
三、实验探究学生陈述搜集证据的方法【过度】老师点拨提醒你想用实验探究的方法,为了保证实验的成功你还应该考虑下哪些因素是你的实验现象明显、合理科学呢?2、教师点拨、做出推荐3、教师简要说明药品用量、注意、安全因素4、巡回指导 发表意见学生讨论、交流,回报准备选取什么实验及理由。3、自己交流得出实验方案,一人汇报,许可后,分组独立完成,并记好原始记录。 指导如何搜集证据。指导学生选取现象明显操作简单的、有代表性的实验,养成科学的态度、方法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养成科学探究的良好习惯,学会分析问指导指导学生小心求证,保留最原始的记录的重要性让学生亲自操作、实践、体验、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
四、交流反思1、教师巡回指导,听取回报,了解学生2、提问各小组数据处理结果,及实验情况,指导学生科学的处理结果3、以铁与硫酸铜反应为例,进一步分析得出参加反应的铁和硫酸铜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铜与硫酸亚铁的质量总和,讲解科学处理方法。4、追问你能对化学反应过程中质量的规律归纳做出概括吗?5、教师追问:各组实验中异常的、不足的地方?改进的地方?更好的方法…… 1、讨论交流:实验现象组内对数据作出处理初步得结论2、汇报处理结果3、感悟科学方法4、学生归纳概括出质量守恒定律内容 5、实验不理想的组回报原因、想法 6、回头反思前面两位科学家的不足、成功之处,谈出自己的感想。 指导学生从非本质的东西中,概括出本质的规律,这体现着化学思维方法。指导学生获得新知引导学生对异常做出反思的好习惯。对待科学的态度
五、新问题探究1、提问:你能从道理上或本质上说明或证明你的假设成立吗? 2、教师出示水电解图 学生以水的微观分解为例,作出合理解释 指导学生从理论方面找证据。从微观寻找证据。
六、归纳整理得出结论【过度】我们对化学反应有了新的认识,谈一谈现在你对化学反应的认识?1、追问:同学的回答是从哪些方面?还欠缺什么?2、点拨:你能从定性、定量、宏观、微观角度认识?对化学变化做全面认识? 学生充分讨论初步得出守恒的涵义:“五个不变”。(反应物总质量等于生物总质量;反应前后各元素质量、种类不变;反应过程中,原子种类、质量、数目不变。) 指导学生从化学视角全面认识,形成良好的思维方法。
七、应用与理解现在你能解释下列有关问题了吗?1、铜丝在空气中加热后质量为什么增加。你有几种解释方法?2、煤块燃烧后,变成质量小的多的煤灰。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①10g食盐溶解在90g水中,形成100g食盐水,遵守质量守恒定律②煤块燃烧后,变成质量小得多的煤灰,说明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③碳在氧气中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比参加反应的碳的质量大【知识运用】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 ) A. 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没有变化 B.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变化 C.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没有变化 D. 反应前后的分子种类没有变化2.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 )A.比镁条质量小B.比镁条质量大C.等于参加反应镁条质量加上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D.等于的镁条质量加上参加反应的空气质量 学生抢答 形成能力
八、总结收获和疑问1、请同学们谈谈收获,疑问。2、结束语: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有什么重要意义?从量的方面指导研究化工生产有其重要意义,是化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学好用好意义很大!如何用“化学语言”表示出化学变化过程的全部信息,以便进行国际交流?搜集整理学过的化学反应达式,是否科学?试一试谁表示的最科学? 学生谈收获,提问题。说说自己在这一节课上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的收获。 反思的过程促使学生将自身作为建构对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引起认知冲突,指导学生转入新问题的学习。
【思维拓展】1.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有可能通过操纵单个原子来制造分子。若用这种方法制造葡萄糖(C6H12O6),则不需要的原子是( )A、碳原子 B、氧原子 C、氢原子 D、氮原子2.蜡烛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根 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___元素、___元素,可能含有_______元素。
布置作业 。
板书:1.质量守恒定律:
由分析水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得出质量守恒的微观解释:
板书:2. 质量守恒的微观解释:
⑴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⑵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⑶化学反应前后原子质量不变
3、守恒的含义:“五个不变”(宏观、微观)
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
反应前后各元素质量、种类不变;
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质量不变。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