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解质的电离

文档属性

名称 弱电解质的电离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0-11-18 09:20:00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弱电解质的电离”探究式教学说课湖南省汨罗市第一中学 黄宏伟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法学法
四、教学过程
五、教学反思“弱电解质的电离”探究式教学说课一、教材分析 承前:酸、碱、盐的概念及电离知识的深化和化学平衡理论知识的应用、延伸和拓展。
  启后:学生后面学习水的电离、盐类水解、电解等知识的基础和铺垫。 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2.三维目标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强弱电解质概念的教学,了解概念形成的一般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
(2)通过弱电解质的电离知识学习,加深对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和认识,完成“理论—实践—理论”的提升。
(3)通过合作学习,活动与探究,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知识与技能:
(1)认识电解质有强弱之分。?
(2)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物质间的相互联系的关系,了解由一般到特殊的辨证关系。
(2)通过实验探究、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总结归纳能力。 一、教材分析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教学难点: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其影响因素(1)变教师演示为学生分组实验
(2)增加课本实验,增加学生参与、设计实验4.实验改进部分一、教材分析知识层面:学生具有较好的知识基础,对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有了初步了解,对化学平衡有了更深的理解。
能力层面:学生的自学、观察、质疑能力有了很大进步,乐于展示自我,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容易展开。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
(1)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
(2)归纳概括有困难
(3)实验探究能力不强二、学情分析教师活动教学流程学生活动旧知新析
提出问题导入新课收集资料
复习旧知启发诱导
精讲点评问题探究实验探究
合作交流启发诱导
讨论归纳深入探究迁移归纳
实验探究分析综合
归纳点拨建构体系整合知识
建构体系点评归纳
突破难点巩固提高自主尝试
拓展迁移   【学生课前活动】
 1、调查家里清洗厕所及水垢的用品在市场上有哪些品牌,并了解其主要化学成分与化学反应原理等。
 2、调查家用食醋的主要成分及在生活中的用途。【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初步了解盐酸与醋酸的酸性强弱,联系生活为导入新课作准备。(一)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汇报调查结果并完成知识回顾: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及辨析(教师点评)交流、表达(一)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
1、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中都能电离出离子。不同电解质的电离程度是否有区别?
2、根据你的调查与分析,你认为醋酸和盐酸的酸性强弱如何?电离程度有无差异?1、【探究实验1】(二)问题探究-强、弱电解质的概念3、直观感悟: 观察HCl和醋酸在水中的电离示意图并播放其电离的Flash动画,从微观角度理解HCl分子是完全电离,CH3COOH分子只有部分电离。(二)问题探究-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图3-2 CH3COOH在水中电离示意图图3-1 HCl在水中电离示意图4、形成概念 
(1)、通过思考与讨论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及判断方法。
(2)、学生合作交流、上台展示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二)问题探究-强、弱电解质的概念讨论、交流、表达2、讨论分析: 
(1)、写出盐酸与醋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和醋酸的电离方程式。(微观)
(2)、填表并思考:醋酸在电离过程中各微粒浓度的变化会引起V(离子化 )和 V(分子化)怎样变化?(宏观)
(3)、描述CH3COOH在水中的电离情况?,并画出 v-t图。
3、形成概念: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根据化学平衡的含义理解电离平衡的含义。(三)深入探究-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1、【设疑 】醋酸的电离有何特点?V-t动画【设计意图】从微观与宏观建立醋酸电离可逆的观点,引出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体会图像与迁移法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4、巩固概念: 完成【思考与交流】
【归纳小结】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特征:
      逆、动、等、定、变(三)深入探究-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讨论、交流、表达5、深化概念:
【提出问题】?影响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移动的因素可能有哪些?如何设计实验探究?(三)深入探究-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探究实验2】稀释实验5、深化概念:讨论、交流、表达【探究实验3】酸液中加对应的盐5、深化概念:讨论、交流、表达【探究实验4】  【归纳小结】
  影响电离平衡移动的外界条件:溶液的浓度、温度等。5、深化概念:讨论、交流、表达【设计意图】了解由图表、动画和实验研究化学原理的方法,实现由实践到规律认识上的飞跃。同时,将电离平衡的知识与化学平衡紧密联系,形成平衡的知识体系。(四)建构体系2、写出能证明CH3COOH是弱酸的方法。 (五)巩固提高讨论、交流、表达       校本课程
小组合作课题  
电离平衡常数的化学含义、影响因素及应用(五)巩固提高【设计意图】利用校本课程指导有兴趣的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和迁移的方法拓宽视野,提高能力。五、教学反思 1 、特点:
(1)关注学生认识发展,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
(2)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如学案、投影仪、多媒体课件、图片、FLASH动画、有关实验的试剂和仪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有待思考的问题:本节课学生活动多,有问题讨论,实验探究,但学生实验基础薄弱,如何更好组导?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