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西高2010年11月高一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Na -23 C-12 O- 16 Cl-35.5 K-39 I-127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各项中的物质能导电且属于电解质的是
A. 固态氯化镁 B. 液态氯化镁 C. 氨水 D. 液态HPO
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水作为氧化剂的是
A. CO + HO (g)CO+ H B. 3NO+ HO====2HNO+ NO
C. 2NaO+2HO====4NaOH + O D. 2F+ 2 HO====4HF + O
3.能用于区别NaCO溶液与Al(OH)胶体的物理方法是
A. 观察比较法 B. 丁达尔现象比较法
C. 加盐酸比较法 D. 静置比较法
4.蒸发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使蒸发皿盛满滤液,用小火加热 B.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
C.待溶液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D.将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
5.下列属于非均匀混合物的分散系是
A.氢氧化铁胶体 B.酒精和水经充分搅拌
C.铁粉和硫粉经充分研磨 D.CO2和H2混合后长时间放置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
B.12 kg12C约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
C.使用物质的量时,需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
D.1mol H2的质量是1 g,它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
7.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H+、NO3-、Fe2+、Na+ B.Ag+、NO3-、Cl-、K+
C.K+、Ba2+、OH-、SO42- D.Cu2+、NH4+、Br-、OH-
8.某粒子用符号M表示,下列关于该粒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含质子数为(A-n) B.所含中子数为(A-Z-n)
C.所含电子数为(Z+n) D.中子数—电子数=A-2Z+n
9.不符合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基本规律的是
A.核外电子总是优先排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上
B.K层是能量最低的电子层
C.N电子层为次外层时,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18
D.各电子层(n)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n2
10.某金属的硝酸盐受热分解生成NO2、O2和该金属的氧化物。已知NO2和O2的分子个数比为4:1,则在分解过程中该金属的化合物将
A.无法确定 B.升高 C.不变 D.降低
11.在3NO2+H2O = 2HNO3+NO↑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分子数之比为
A.2∶1 B.1∶2 C.3∶1 D.1∶3
12.苹果汁中含有Fe2+,它是人们喜欢的一种补铁饮料,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逐渐变为棕黄色。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以防止这种现象发生。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A.还原性 B.氧化性 C.碱性 D.酸性
13.已知 2Fe3+ +2I- =2Fe2+ +I2 2Fe2+ +Cl2 =2Fe3+ +2Cl-
则有关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Cl->Fe2+>I- B. Fe2+>I->Cl- C.I->Fe2+>Cl- D.Fe2+>Cl->I-
14.为检验试管中少量白色晶体是否为铵盐,下列四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四种方案,其中最好的方案是
A.加入1 mLNaOH溶液,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
B.加入1 mLNaOH溶液,将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
C.加入1 mLNaOH溶液,加热试管,将蓝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
D.加入1 mLNaOH溶液,加热试管,将湿润的红色pH试纸靠近试管口
15.用玻棒蘸取新制氯水滴在pH试纸中部,观察到的现象是
16.实验室用KClO3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化学方程式为:KClO3+6HCl=KCl+3Cl2↑+3H2O 若生成71g氯气,则被氧化的氯化氢
A、 73g B、 ×36.5g C、 3×36.5g D、 ×36.5g
17.如果a 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式中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 L B. L C. L D. L
18.某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
A.一定被氧化 B.一定被还原
C.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D.没被氧化还原
19.标准状况下,两个容积相等的贮气瓶,一个装有O,另一个装有CH,两瓶气体具有相同的
A. 质量 B. 原子总数 C. 密度 D. 分子数
20.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滴有酚酞的饱和食盐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阳极上产生氢气 B.阴极上产生氯气
C.阴极附近溶液呈红色 D.溶液中的阳离子向阳极移动
21.在标准状况下,将V L气体(摩尔质量是M g/mol)溶于0.1 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d g/mL,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B. C. D.
22.已知氨水的密度为0.99g/cm时,NH的质量分数为2%,氨水的密度为0.93g/ cm
时,NH的质量分数为18%. NH的质量分数为a %和5a %的氨水按等体积混合均匀后,混合溶液中NH的质量分数为
A. 3a % B. 6a % C. >3a % D. <3a %
23.已知NaCl、Na2SO4、Na3PO4三种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1:1:2,三种溶液的体积比为2:2:1,则这三种溶液中Na+个数比是
A.3:2:1 B.1:2:3 C.9:3:1 D.1:3:9
24.标况下,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NH3气体,另一个盛有N2和H2的混合气体。若两容器内的气体具有相等的电子数,则混合气体中N2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4:1 B. 1:2 C. 2:1 D.1:4
25.右图是模拟氯碱工业生产中检查氯气是否泄漏的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烧瓶中立即出现白烟 B.烧瓶中立即出现红棕色
C.烧瓶中发生的反应表明常温下氨气有还原性 D.烧杯中的溶液是为了吸收有害气体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26.(10分)(1)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i) 工业制氯气
(ii) 实验室制氯气
(2)用双线桥表明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配平下列氧化还原反应:
(i) K2Cr2O7+HCl —KCl+Cl2+CrCl3+H2O
(ii) C+S+KNO3 —K2S+CO2+N2
(3)已知KClO3+NH4NO2 —KCl+NH4NO3
(i)指出以上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 ,被氧化的元素是 ▲ 。
(ii)配平上述反应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
27.(6分)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里的电离方程式:
(1)①NaHC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KHS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有人说可将无机化合物KHSO与NaHCO归为同一类别,你认为他的理由主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人说可将无机化合物KHSO与HSO归为同一类别,你认为他的理由主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8分)向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许后滴加氯水,层变成紫色。如果继续向试管中滴加氯水,振荡,层会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
完成下列填空:
1) 写出并配平层由紫色变成无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果系数是1,不用填写):
2)整个过程中的还原剂是_ __。
3)把KI换成KBr,则层变为_ _色:继续滴加氯水,层的颜色没有变化。 、、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 ____。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
29.(4分)通常情况下,微粒A和B为分子,C和E为阳离子,D为阴离子,它们都含有10个电子;B溶于A后所得的物质可电离出C和D;A、B、E三种微粒反应后可得C和一种白色沉淀。请回答:
(1)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4种微粒:A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30.(10分)在实验室里可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氯酸钾、次氯酸钠和探究氯水的性质。
图中:①为氯气发生装置;②的试管里盛有15 mL 30% KOH溶液,并置于水浴中;③的试管里盛有15 mL 8% NaOH溶液,并置于冰水浴中;④的试管里加有紫色石蕊试液;⑤为尾气吸收装置。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制取氯气时,在烧瓶里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通过_____________(填写仪器名称)向烧瓶中加入适量的浓盐酸。实验时为了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可在①与②之间安装盛有_______(填写下列编号字母)的净化装置。
A.碱石灰 B.饱和食盐水 C.浓硫酸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2)比较制取氯酸钾和次氯酸钠的条件,二者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完毕经冷却后,②的试管中有大量晶体析出。下图中符合该晶体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填写编号字母);从②的试管中分离出该晶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填写实验操作名称)。
(3)本实验中制取氯酸钾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可观察到④的试管里溶液的颜色发生了如下变化,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实验现象 原因
溶液最初从紫色逐渐变为_______色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使石蕊变色
随后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溶液从无色逐渐变为_______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31.K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黄绿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其变化可表述为: 2KClO3+4HCl(浓)=2KCl+2ClO2↑+1Cl2↑+2H2O
(1)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填写编号,多选倒扣)。
①只有还原性 ②还原性和酸性 ③只有氧化性 ④氧化性和酸性
(2)产生0.1molCl2,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为_________mol。
(3)ClO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因此,常被用作消毒剂,其消毒的效率(以单位质量得到的电子数表示)是Cl2的_______倍。
32.(6分)现有含Cu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200mL,其中CuSO4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H2SO4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若用此溶液、水及密度为1.84g·cm-3、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成0.2 mol·L-1 CuSO4和1 mol·L-1 H2SO4的混合溶液。
试求:(1)所得溶液的体积是多少mL
(2)需加入密度为1.84g·cm-3、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多少mL?(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杭西高2010年11月高一化学答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Na -23 C-12 O- 16 Cl-35.5 K-39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B A B B C C A D D C
题 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 案 B A C D B B B C D C
题 号 21 22 23 24 25
答 案 B D B C B
①
②
③
④
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