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信息技术九年级第十六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机器人探险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九年级上
学习
目标
信息意识:在实施机器人走迷宫的过程中,理解左手法则的原理;
计算思维:机器人走迷宫算法的理解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学会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测障,提高复杂问题的分析能力
重点
探险机器人的搭建、红外线传感器作用
难点
左、右手法则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小时候都玩过走迷宫的游戏,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让我们聪明的机器人走迷宫,它能顺利走出来吗?
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看看机器人是怎么走迷宫的呢?
观看视频
通过观看机器人走迷宫的视频,提升学习自己动手的积极性
讲授新课
一、走迷宫其实是一项很有趣的活动,你是不是在惊叹机器居然能够如此快和准确的完成走迷宫的任务,那它是怎么做到的,你肯定疑惑机器人的眼睛在哪里呢?
人的眼睛是感觉之窗,人有80%以上的信息是靠视觉获取,能否造出“人工眼”让机器也能象人那样识文断字,看东西,这是智能自动化的重要课题。
机器认字
信件投入邮筒需经过邮局工人分拣后才能发往各地。一人一天只能分拣2-3千封信,现在采用机器分拣,可提高效率十多倍。机器认字的原理与人认字的过程大体相似。
机器识图
现有的机床加工零件完全靠操作者看图纸来完成。能否让机器人来识别图纸呢?这就是机器识图问题。
机器人识别物体
机器识别物体即三维识别系统。一般是以电视摄像机作为信息输入系统。根据人识别景物主要靠明暗信息,颜色信息,距离信息等原理,机器识别物体的系统也是输入这三种信息,只是其方法有所不同罢了。
目前,机器可以识别简单形状的物体。对于曲面物体,电子部件等复杂形状的物体识别及室外景物识别等研究工作,也有所进展。物体识别主要用于工业产品外观检查,工件的分选和装配等方面。但是我们走迷宫任务机器人并不是靠的眼睛,靠的什么呢?
我们就以这个迷宫为例,我们设计一个机器人从起点走到终点。
前面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机器人获取外部信息需要通过什么呢?
我们要获取前面的墙或者障碍信息需要一个什么传感器呢?根据设计一个机器人程序的步骤,我们首先来做问题分析,机器人走迷宫与人在漆黑的迷宫场地中寻找出口的情形类似,必须沿着迷宫的墙壁行走,机器人可以利用红外测障传感器来检测墙壁的位置(注:我们不需要碰撞到墙壁或障碍,所以用红外传感器)。
这里大家需要学习红外测障传感器的原理,以便以后再选择传感器时能够选择合适的传感器,红外测障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传感器的发射管主动向探测方向发射一定频率的红外信号,若接收管收到统一频率的红外信号,则表示探测方向有障碍物。
二、为了让大家机器人走迷宫的过程下面我们来亲自体验下这个过程:
如果一个人在漆黑的迷宫场地中寻找出口,怎么才能走出迷宫呢?一般的,人会通过手的触摸来寻找行走路线,沿迷宫围墙的某一侧行走可以使机器人走遍迷宫的每个地方,这是走迷宫的一般方法。我们称沿左侧墙壁行走的方法为左手法则,称沿右侧墙壁行走的方法为右手法则。假设机器人按左手法则行走,用左侧的红外去判断左侧的墙壁,以确定前进的方向,同时用前方的红外避免在前进的过程中撞到前方拐弯处的墙壁。
请两个同学来给大家展示,分别从讲台的一端走到另一端,为了模拟漆黑的迷宫,请两位同学闭上眼睛,靠你的左手或右手感知与墙面的距离,从起点走到终点
三、讲解左手法则、右手法则
前进方向的左侧墙面行走的方法为左手法则,沿前进方向的右侧墙面行走的方法为右手法则。
如果按左手法则行走,那么根据前方和左侧墙面的情况确定运动状态。
1、当前方有墙时,向右转; 2、当前方没有墙时,判断左侧是否有墙面,且距离适当,前进。如果靠左侧墙面太近,机器人容易墙面摩擦,影响速度,此时转向右前方。当离左侧墙面太远时,转向左前方,靠近墙面。
四、设计流程图
如图所示,我们要了解红外传感器的安装位置 根据安装位置,我们可以设计出机器人走迷宫的流程图:
用到了我们学习过的循环、分支结构。
四、项目实施
根据上述分析和流程图,结合下表准备机器人硬件、活动场地、编写程序、调试机器人,完成探险任务。
五、亲自动手,制作迷宫机器人
1、搭建机器人——要保存机器人文件
2、编写机器人——保存程序文件
3、机器人会碰到墙壁怎么办
4、仿真比赛——能完成任务吗?用时多少?
六、拓展思考:迷宫机器人和循迹机器人结合可以完成哪些任务?
搬东西、灭火等
聆听、思考
传感器
碰撞传感器
红外传感器
两位同学上台演示过程,其他同学观看,并表述行走的过程
聆听 回顾过程理解左手法则的过程
小组通过仿真软件搭建机器人、完成走迷宫任务
通过一个迷宫任务的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理解红外传感器的原理
通过亲身实现或演示,更深刻体会机器人走迷宫的过程
理解左手法则
通过比赛的形式促进小组合作完成走迷宫任务
给机器人走迷宫增加任务,引出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机器人灭火
课堂小结
板书
课件16张PPT。第十六课
机器人探险信息技术浙教版 九年级上新知导入机器人走迷宫机器人能看见迷宫的路吗?视野拓展---机器人眼睛 人的眼睛是感觉之窗,人有80%以上的信息是靠视觉获取,能否造出“人工眼”让机器也能象人那样识文断字,看东西,这是智能自动化的重要课题。
机器认字
信件投入邮筒需经过邮局工人分拣后才能发往各地。一人一天只能分拣2-3千封信,现在采用机器分拣,可提高效率十多倍。机器认字的原理与人认字的过程大体相似。
机器识图
现有的机床加工零件完全靠操作者看图纸来完成。能否让机器人来识别图纸呢?这就是机器识图问题。
机器人识别物体
机器识别物体即三维识别系统。一般是以电视摄像机作为信息输入系统。根据人识别景物主要靠明暗信息,颜色信息,距离信息等原理,机器识别物体的系统也是输入这三种信息,只是其方法有所不同罢了。
目前,机器可以识别简单形状的物体。对于曲面物体,电子部件等复杂形状的物体识别及室外景物识别等研究工作,也有所进展。物体识别主要用于工业产品外观检查,工件的分选和装配等方面。新知讲解 走迷宫是一项很有趣的游戏,以如图所示的迷宫为例,让机器人从迷宫的起点出发,寻找终点,走出迷宫。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机器人走迷宫问题分析 机器人走迷宫与人在漆黑的迷宫场地中寻找出口的情形类似,必须沿着迷宫的墙壁行走,机器人可以利用红外测障传感器来检测墙壁的位置。 红外测障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传感器的发射管主动向探测方向发射一定频率的红外信号,若接收管收到统一频率的红外信号,则表示探测方向有障碍物课堂活动 亲身体验:为了让同学们感受机器人走迷宫的过程,我们来模拟一个漆黑环境中的迷宫场地,我们在讲台上设置一定的障碍物,请两位同学上讲台来闭上眼睛从讲台的一端走都另一端(门口),并表述过程。 前进方向的左侧墙面行走的方法为左手法则,沿前进方向的右侧墙面行走的方法为右手法则。
如果按左手法则行走,那么根据前方和左侧墙面的情况确定运动状态。 1、当前方有墙时,向右转;
2、当前方没有墙时,判断左侧是否有墙面,且距离适当,前进。如果靠左侧墙面太近,机器人容易墙面摩擦,影响速度,此时转向右前方。当离左侧墙面太远时,转向左前方,靠近墙面。左手法则机器人行走示意图设计流程图项目实施 根据上述分析和流程图,结合下表准备机器人硬件、活动场地、编写程序、调试机器人,完成探险任务。拓展提高亲自动手:制作迷宫机器人1、搭建机器人——要保存机器人文件
2、编写机器人——保存程序文件
3、机器人会碰到墙壁怎么办
4、仿真比赛——能完成任务吗?用时多少?拓展思考:迷宫机器人和循迹机器人结合可以完成哪些任务?课堂总结课堂总结课堂总结二、左手法则,右手法则板书设计机器人探险一、红外传感器
原理:传感器的发射管主动向探测方向发射一定频率的红外信号,若接收管收到统一频率的红外信号,则表示探测方向有障碍物。
二、左手(右手法则)
前进方向的左侧墙面行走的方法为左手法则,沿前进方向的右侧墙面行走的方法为右手法则。
三、机器人完成走迷宫任务
问题分析 设计流程图 项目实施
作业布置采用右手法则,完成本课中机器人探险任务的设计过程。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