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 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按要求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非选择题)的答案按要求填写在第Ⅱ卷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3.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Fe∶56 Zn∶65 Cl∶35.5 Mn∶55 Cu 64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 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事实不能用电化学理论解释的是
A.轮船水线以下的船壳上装一定数量的锌块
B.铝片不用特殊方法保护
C.纯锌与稀硫酸反应时,滴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后速率加快
D.镀锌铁比镀锡铁耐用
2. 在相同温度下,有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容器,甲容器中充入1g N2和1g H2,乙容器中充入2g N2和2g H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乙>甲 B.平衡后N2的浓度:乙>甲
C.H2的转化率:乙>甲 D.平衡混合气中H2的体积分数:乙>甲
3、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甲乙装置中锌片都作负极
B.甲乙装置中,溶液内的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21世纪教育网
C.甲乙装置中,锌片上发生的反应都是还原反应
D.甲装置中,铜上面有气泡生成,乙装置中铜片质量
减少 21世纪教育网
4、对可逆反应4NH3(g)+ 5O2(g)4NO(g)+ 6H2O(g)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升高体系的温度,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B.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大
C.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 ,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3υ正(NH3)= 2υ正(H2O)
5、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温度过高对合成氨不利
B.合成氨在高压下进行是有利的
C.高温及加入催化剂都能使合成氨的反应速率加快
D.增加N2的浓度可提高平衡混合物中NH3的含量
6、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Q2>Q1的是
A. 2H2(g)+O2(g)=2H2O(g); △H=-Q1
2H2(g)+O2(g)=2H2O(l); △H=-Q2
B. S(g)+ O2(g)=SO2(g); △H=-Q1
S(s)+ O2(g)=SO2(g); △H=-Q2
C. C(s)+O2(g)=CO2(g);△H=-Q1
C(s)+0.5O2(g)=CO(g); △H=-Q2
D. H2(g)+Cl2(g)=2HCl(g)△H=-Q1
0.5H2(g)+0.5Cl2(g)=HCl(g)△H=-Q2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增加,正极质量增加
B.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H >0
C.某温度下,在可逆反应中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K值越大
D.相同条件下,溶液中Fe3+、Cu2+、Zn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8、向2L密闭容器里充入2mol M和一定量的N,发生如下反应:M(g)+N(g) E(g)当反应进行到4min时,测知M的浓度为0.2mol/L;反应进行到2min时,密闭容器中M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等于0.6mol/L?????B .小于0.6mol/L C .等于0.8mol/L?????D .大于0.8mol/L
9、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如下的反应:H2(G+I2(g)2HI(g),在温度T1和T2时,产物的量彧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符合图象的正确的判断是( )
A.T1>T2,△H>0 B.T1>T2,△H<0
C.T1<T2,△H>0 D.T1<T2,△H<0
10、右图装置中,U型管内为红墨水,a、b试管内分别盛有食盐水和盐酸,各加入生铁块,放置一段时间。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生铁块中的碳是原电池的正极
B.红墨水柱两边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
C.两试管中相同的电极反应式是:Fe→Fe2+ + 2e-
D.a试管中发生了吸氧腐蚀,b试管中发生了析氢腐蚀
11、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
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Cd + 2NiOOH + 2H2OCd(OH)2 + 2Ni(OH)2。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 + OH—== NiOOH + H2O+e—
B.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C.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
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
12、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街常数 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C. 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2分)
13、(6分)下列方法可以证明2HI (g)H2(g)+I2(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的同时生成n mol HI; ②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 ;③反应速率v (H2)=v (I2)=0.5 v (HI)时; ④c(HI)=c (H2)=c (I2)=2∶1∶1 保持不变;⑤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⑥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⑦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⑧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14、(12分)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如右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 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①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在X极附近 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
②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
X电极的材料是 ___ __,电极反应式是
15、(14分)已知X、Y、Z、W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中的四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的原子形成的阳离子就是一个质子,Z、W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位置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试回答:
(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名称X 、Y 、Z 、W 。
(2)X单质和Z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E,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注明反应条件) 。
(3)仅由X、Z、W三种元素组成的某种盐是一种速效肥料,但长期施用会使土壤酸化,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
(4)这四种元素可组成原子个数比为5∶1∶1∶3的化合物(按X、Y、Z、W的顺序),该化合物的水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6、(9分) 反应①Fe(s)+CO2(g)FeO(s)+CO(g) ΔH=a kJ·mol-1,平衡常数为K;
反应②CO(g)+1/2O2(g)===CO2(g) ΔH=b kJ·mol-1
测得在不同温度下,K值如下:
温度/℃
500
700
900
K
1.00
1.47
2.40
(1)若500℃时进行反应①,CO2起始浓度为2 mol·L-1,CO的平衡浓度为________。
(2)反应①中的a________0(填大于、小于、等于)。
(3)700℃反应①达到平衡,要使得该平衡向右移动,其它条件不变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填序号)。
A.缩小反应器体积 B.通入CO2 C.升高温度到900℃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4)下列图像符合反应①的是________(填序号)(图中v是速率,φ为混合物中CO的含量,T为温度且T1>T2)。
(5)由反应①和②可求得:反应2Fe(s)+O2(g)===2FeO(s)的ΔH=_____________
17、(11分)接触法制硫酸工艺中,其主反应在450℃并有催化剂存在下进行:
2SO2 (g) +O2(g)2S03(g)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在一个固定容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 mol SO2和0.10mo l O2,半分钟后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含0.18mol S03,则=__________;若继续通入0.20mol SO2和0.10mol O2,则平衡______________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 或“不”),再次达到平衡后,________ mol[来源: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