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乡间的小路课件(17张幻灯片)+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5.2 乡间的小路课件(17张幻灯片)+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8-12-28 19:11:49

文档简介

乡间的小路
教材分析:
《乡间的小路》是台湾著名音乐人叶佳修的代表作品,由内地首席女歌手朱逢博和我国美声唱法代表性歌唱家施鸿鄂先生引入大陆并唱响。《乡间的小路》是一首上世纪70年代流传甚广的台湾校园民谣,原作为叶佳修词曲兼演唱。当时“乡居岁月”是台湾校园民歌的一大主题,叶佳修是这一主题的领军人物。他以简约的曲调和歌词,歌咏乡间自然小景。在他的歌中涌动着欢乐与童真,他的嗓音,清澈透亮,全无做作,一派天真率性,如童真明晰清纯。《乡间的小路》曲调轻松活泼,描绘了一幅浪漫惬意的夕阳牧归图,如诗如画,令人沉醉。
教学目标:
聆听和演唱歌曲《乡间的小路》,探索、体验不同风格的家,根据《乡间的小路》进行创编,体会创编成功的快乐。
2、能清晰正确的演唱歌曲,并能边打拍子边唱歌曲,表达自己对农村的爱。
三、教学重点:
较熟练的演唱歌曲《乡间的小路》
四、教学难点:
理解、表现《乡间的小路》的情感内涵
五、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双向筒、碰钟、沙锤等
六、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一)播放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复习,全班一起合唱。
师:这首歌曲是我们本学期课本上第四课《可爱的家》里面的歌曲,歌曲的名字是《外婆的澎湖湾》,那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曲的词曲作者是谁吗?
生:叶佳修 ( 叶佳修出生于台湾花莲,是校园歌曲创作歌手,台湾校园民谣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代表作非常多,《外婆的澎湖湾》就是其一)
师: 刚才播放的图片同学们想到了什么?(回忆家乡,你回忆起了家乡的什么呢?)
生:家乡的小路,家乡的山,家乡的水.......
师: 老师也回忆起了自己的家乡,在老师的记忆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家乡的小路,每当夕阳西下,我们一群小伙伴儿背着书包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嬉笑打闹,路旁有美丽的小花,有牧归的老牛......, 那不知道叶佳修先生是怎样描绘他家乡的小路的呢?)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叶佳修先生的另一首代表作《乡间的小路》。
新课教授:
、初次听歌曲:
思考: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中描绘了哪些景象?
生:轻松、甜美,悠然自得,高兴......晚霞,晚风,小草,老牛、漂亮的野花......
师:老师也在路旁采了一些野花,哇,真的好香,我们一起来闻一闻吧。
生:在教师的带领下练习吸气和呼气。(师示范,生一起做,深吸一口气慢慢呼出来)
、再次听歌曲:
思考:歌曲的演唱顺序
教师指导认识“反复记号” 引出问题:歌曲分为几个乐段?
A B A
、第三次听歌曲
、要求:随歌曲旋律律动,自由发挥为歌曲伴奏(拍手、拍腿) 引出节奏练习:(注意:强弱)
、教师范唱歌曲,学生带入以上节奏为老师伴奏。
、学唱歌曲
1、教师用钢琴伴奏,学生用“啦”模唱。
2、教师用钢琴伴奏,学生试唱歌词,分段学唱:
A段 B段 A段
讲解“休止符”的唱法,O X :八分前休止的唱法,采用对比示范的方法 。
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段的演唱情绪是怎样的
A段——轻松自在,悠然自得, B段——情绪高昂,激情澎湃
全班完整的演唱一次歌曲。要求:歌曲强弱的处理,以及情绪的表达。
分组演唱 A段:男、女 + 啦 B段:合 间奏:噜 A段:男、女 + 啦
(七)、歌曲创编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分组:双响筒、沙捶(A组节奏) 碰钟、打响指(B组节奏)
2、为歌曲创编舞蹈动作。
拓展延伸
校园民谣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祖国宝岛台湾的大学生在“乡土文学”影响下,出现了一股“唱自己的歌”的热潮。这些青年作者所创作的一些表达他们思想感情的歌,被称为“校园民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另一首校园民谣《童年》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什么是校园民谣,也学习了叶佳修先生的另一首歌曲,希望大家要像叶佳修先生一样热爱自己的家乡。同学们在课堂当中表现的非常好,非常积极,谢谢大家。
课后作业:收集一些校园民谣,下节课一起和大家分享你收集的校园民谣歌曲。
课件17张PPT。乡间的小路
台湾校园民谣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他创作的青春校园歌曲,深受广大中小学生的喜爱,其中,《乡间的小路上》被选入苏教版五年级教材中。这个在今天显得有些陌生的名字,却是曾为华语流行音乐做出了极大贡献的人。叶佳修曾创作了《乡间小路》、《爸爸的草鞋》和《外婆的澎湖湾》等经典民谣。
叶佳修乡间的小路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
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
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
荷把锄头在肩上,
牧童的歌声在荡漾,
喔呜喔呜喔喔他们唱,
还有一支短笛也在吹响。

笑意写在脸上,
哼一曲乡居小唱,
任思绪在晚风中飞扬。
多少落寞惆怅,
都随晚风飘散,
遗忘在乡间的小路上。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牧童的歌声在荡漾,
喔呜喔呜喔喔他们唱,
还有一支短笛也在吹响。乡间的小路 暮归的老牛 蓝天 夕阳 云彩 晚霞
牧童的歌声 吹响的短笛 请同学们用心去感受歌曲的意境,听过后用几句话描述内心的感受! 歌声中描绘了什么?
乡间的小路短笛隐约 在 吹 响?三连音 即是三等分1拍、2拍或4拍,每个音唱(奏)1/3拍、2/3拍或4/3拍。

也可以理解成三个音唱(奏)两个音的长度,乐曲进行时,突然的三连音将给人节奏“错位”、不稳定的感觉。
乐谱表示为连音线中间有个“3”的标记。难点解决
乡间的小路短笛隐约 在 吹 响歌曲分为几个乐段?A段和B段的情绪一样么?思 考歌曲可分为三个乐段 A → B → A A段: 娴舒 B段:飞扬
走 在 乡 间的 小 路 上, 暮 归的 老 牛是荷 把 锄 头 在 肩 上, 牧 童的 歌 声我 同 伴, 蓝天 配朵 夕 阳 在 胸 膛,在 荡 漾, 喔呜 喔呜 喔 喔 他 们 唱, 缤纷 的 云彩 是 晚霞 的衣 裳。第一乐段 笑 意 写在 脸上, 哼 一曲 乡居 小唱, 任 思绪 在 晚风 中 飞 扬。 多 少 落寞 惆怅 都 随 晚风 飘散 , 遗 忘在 乡 间的 小 路 上。第二乐段 X 0 | X 0 |X 0 | X 0 | X - | 0 0|X - | 0 0 |X xx|X xx|X xx|X xx|0 0 |X X| 0 0 |X X| 请用打击乐器和-节奏谱为歌曲配伴奏:创编活动第一乐段伴奏 第二乐段伴奏 上世纪70年代中期,台湾大学生在乡土文学的影响下,出现了一股“唱自己的歌”的热潮。校园歌曲就此诞生了。 随着校园歌曲在校园中的传唱,涌现了:《兰花草》、《捉泥鳅》、《外婆的澎湖湾》《流浪汉的独白》等大批作品,在校园中广泛传唱。这个时期是台湾校园歌曲的鼎盛时期。校园歌曲也被称为 “校园民歌”、“现代民歌”、“乐府民风”。校园歌曲在台湾常被称为校园民谣。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另一首校园民谣《童年》 拓展延伸同学们,每个时代都有它的流行歌曲,这是时代的记忆。尽管时间流失,尽管容颜改变,
但这清新自然的音乐依然会在我们的耳边回响。
?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什么 是校园民谣,也学习了叶佳修先生的另一首歌曲,希望大家要像叶佳修先生一样热爱自己的家乡课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