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同学们听过这首歌吗?这是什么歌呢?
阎维文的《小白杨》
白杨
白杨树:
落叶乔木,高15~30米,树皮灰白色,是一种很普通的树。生存能力极强,大路边,田埂旁,有黄土的地方,就有它的存在。用途多样,可以当柴烧,打家具,做屋檩(lǐn)栋梁,制作农具。共有4个亚种。
晰 伞
抚 绍
疆 陷
(fǔ)
(xī)
(清晰)
(sǎn)
(雨伞)
(安抚)
生字学习
(jiāng)
(新疆)
(xiàn)
(shào)
(介绍)
(陷入)
戈壁 插嘴 分辩
清晰 大伞 抚摸
介绍 边疆 陷入
浑黄一体 高大挺秀
háng 一行 cháng 长征
行 xíng 行走 长
zhǎng 成长
多音字
默读课文,圈出课文的生字。并思考: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围绕白杨,先从列车窗外的白杨引出两个孩子( ),然后写爸爸( ),最后写爸爸看( )。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对于白杨的争论
对白杨特点的介绍
几棵小白杨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文中出现的三个问句并用“——”画出来。
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
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
默读课文,找到三个问题的答案。
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联系课文中语句,想想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 ?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戈壁是荒漠的一个类型。蒙古人称沙漠地区,这种地区尽是沙子和石块,地面上缺水,植物稀少。
白杨与戈壁的关系
由于我国北方气候干旱,戈壁滩众多,因此极其缺水,一般植物很难生存。而白杨树又是能够防风固沙的植物,在恶劣的条件下也能生长,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就在戈壁滩广泛种植白杨树。
2、 作者写了哪些地方的白杨树? 有什么特点
哪里的白杨树 有什么特点 朗读时的语气
窗外
高大挺秀
赞美
妹妹眼中的
大伞
疑惑
哥哥眼中的
高、直
惊讶
爸爸眼里的
直 坚强 不软弱 不动摇
坚定 赞美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 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他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树干挺直
适应力强
生命力强
从这段话里你读懂了白杨的什么特点?
高大挺秀
卫 士
生命力强
坚强不屈
爸爸就像白杨一样,戈壁需要他,他就来到戈壁,不怕困难,顽强不屈地建设戈壁。爸爸决心扎根戈壁,希望孩子们也象他一样,所以把孩子们也带来。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
不是
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爸爸表达的是怎样的心?
爸爸与白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服从需要、扎根边疆、无私奉献地建设边疆
外在特点
内在精神
高大挺秀
生命力强
坚强不屈
一、忠诚无私, 尽职尽责;
二、不怕困难,坚强执著。
借物喻人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
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
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可是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去新疆工作?做什么工作?
可是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要把他们接到新疆念书?
可是他们不知道新疆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只知道
只知道
只知道
你知道吗?
默读最后一段话,思考:
(1)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指谁?几棵小树指谁?
(2)爸爸为什么开始沉默,后来又微笑?
(3)爸爸的心愿能实现吗?为什么?
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1)爸爸望着窗外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爸爸会想些什么?
(2)为什么爸爸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爸爸自己扎根边疆,献身边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才,反映了老一辈的西部开拓者“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博大胸怀。
神情变化
→
微笑
→
严肃
↓
沉思
↓
微笑
出神、沉思
小练笔:
用上“哪儿……哪儿……” “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
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作者以白杨为线索,从在西行列车上看见窗外的白杨,到讨论白杨的特点和爸爸借白杨言志,最后画面又回到窗外的白杨。由树及人,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另外,本文在人物描写上也很有特色。通过对兄妹二人几句简短对话的描写,就凸显了不同的性格特征,而对爸爸的描写则抓住了神情的变化,来暗写他心理的变化、志向与心愿。
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即讲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
白杨{不择环境,不惧困难,坚强执着,无私奉献}边疆建设者。
托物言志 借物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