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 1945年9月3日,中国国民党发表《告全国同胞书》。重庆举行庆祝胜利典礼。重庆《新华日报》发表毛泽东题词:“庆祝抗日胜利, 中华民族解放万岁!” 。合作
(1924-1927)对峙
(1927-1937)再合作
(1937-1945)???国共关系发展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解放战争第23课 内战爆发了解重庆谈判、全面内战爆发、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等基本史实,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坚持独裁、发动内战的本质;
2.通过分析讨论重庆谈判,初步掌握解释和回答历史问题的方法;
3.认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中国强盛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23课 内战爆发学习目标第23课 内战爆发一、山城风云谋“未来”——重庆谈判1、背景中国的老百姓,足足有三十多年没有享受过和平的日子,一面受敌人的侵略,一面不断内战,……我们对于战后和平的期望,就象饥饿的人等饭吃那样的急迫……我们反对内战,不管用什么法律来解释,我们还是要反对,如果内战,全中国人民都要遭受无穷的损害 ……
——1945年8月,《新华日报》 我们这次大会是关系全中国4.5亿人民命运的一次大会,我们的任务就是应当用全力去争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运,反对另一种黑暗的前途和命运。
——1945年4月,中共七大开幕词争取和平、民主(共产党)渴望和平(人民) 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日本是我们外部的敌人,中共是我们国内的敌人,只有在消灭中共才能完成我们的任务!
——1945年5月,国民党六大蒋介石讲话
(美国)在中国所追求的长远目标是推动建立一个稳定、统一的亲美政府,而短期目标首先是“阻止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
———《美国外交文集》
独裁、内战(国民党)扶蒋反共(美国)杜鲁门
(美国总统)蒋介石渴望和平争取和平、民主独裁、内战扶蒋反共道不同,是否可谋?材料一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于。
——蒋介石致毛泽东未寒电(1945年8月14日)材料二 来电诵悉,期待正殷,而行旌迟迟未发,不无歉然······大战方告终结,内争不容再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从事建设。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则受益拜惠,岂仅个人而已哉!特再驰电奉邀,务恳惠诺为感。
——蒋介石致毛泽东哿电(1945年8月20日)材料三 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至为欣慰。唯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周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能迅速解决。兹已准备飞机迎迓,特再驰电速驾。
——蒋介石致毛泽东梗电(1945年8月23日)三次电邀,体现诚意?2、目的材料四 “民主改革等问题不解决,“一切谈判都将是空的,毛先生出来也没有用。因为政府当局是否肯实行民主,不决定于毛先生,如果政府当局肯真正实行民主,那么,即使毛先生不出来,问题也一样可以解决”。
—— 《新华日报》1945年8月24日假和平、真内战!第三方评估材料五 梗电诵悉。甚感盛意。鄙人亟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之大计,俟飞机到,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晤教有期,特此奉复。
——毛泽东致蒋介石敬电(1945年8月24日)毛泽东高瞻远瞩胆魄惊人 “八月间充满了伟大的日子,伟大的新闻。本报发表了毛泽东同志来渝的消息,重庆市民间是如何的激动,如何的洋溢着喜悦啊!本报门市部挤满打听消息的热心的读者”。而在机场,“人们在酷热中等候了两个钟头,但是每个人都遮掩不住由衷而发的喜色”。”
—— 《新华日报》1945年8月28日 “毛泽东先生,五十二岁,灰色通草帽,灰蓝色的中山装,蓄发,似乎与惯常见过的肖像相似,身材中上,衣服宽大得很”;“‘很感谢’,他几乎是用陕北口音说这三个字”;“他的手指被香烟烧得焦黄。当他大步走下扶梯的时候,我看到他的鞋底还是新的。无疑,这是他的新装”。
——《大公报》记者1945年8月28日 “毛泽东到了重庆,并且开始了国共两党领袖的直接谈判。对于中国人民,这是一个比之日本突然宣布无条件投降更使人欣喜的消息”,并判断“毛泽东重庆之行,将可能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
——《华西晚报》1945年8月28日 “好像在阴暗的天空中忽然放出来一道光明,不禁使人手舞足蹈,为国家的前途祝福!自日本投降后,这真是最令世人兴奋的消息!”并相信“这是‘新中国’的发轫,这是全世界和平的福音,建国大业可能因此而提前完成二十年,历史家必将大书而特书!”
——《秦风日报、工商日报联合版》1945年8月28日为和平、团结与民主而奋斗的诚意和决心3、时间1945年8月29日-10月10日(43天)4、结果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双十协定”)重庆谈判期间蒋介石日记(抄录)9月8日,《上星期反省录》云:“共毛各种无理要求与不法行动,自受俄之主使,余亦惟有一意忍耐处之。”
9月11日日记云:“余今日对俄、对共,惟有以诚与敬对之,未知果能收效否?”
9月12日正午,蒋介石约毛泽东、周恩来到林园共进午餐。日记云:“余示以至诚与大公,允其所有困难无不为之解决,而彼尚要求编其二十八师之兵数耳!”
9月20日日记云:“目前最重大问题为共毛问题。国家存亡,革命成功,皆在于此。”“不能不为国相忍,导之以德,望能感格也。”
9月22日《上星期反省录》云:“中共阴谋与野心虽被阻制,但险象仍在,不可稍忽,事已到了最大限度,彼仍不接受,则惟置之不理,任其变化,以此时主动全在于我也。”笑脸相迎阴谋敌意一、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二、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邀请各党派代表和社会贤达协商国是,讨论和平建国方案。
三、······1946年1月10日
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第23课 内战爆发二、敌强我弱破“阴谋”——内战初期的战局 《七律·忆重庆谈判》
毛泽东(1946年)
有田有地皆吾主,无法无天是为民。
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屎不黄金。
炸桥挖路为团结,夺地争城是斗争。
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1946年1月《新华日报》1、全面内战爆发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获得什么信息?敌强我弱学法小贴士:
图形(图表):主题、内容变化、数据对比材料一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
——毛泽东:《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1946年8月6日)材料二 3.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
4.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
······
7.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
——1947中共中央会议《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运动战2、自卫反击增强信心 张冠道中
毛泽东1947
朝雾弥琼宇,征马嘶北风。
露湿尘难染,霜笼鸦不惊。
戎衣犹铁甲,须眉等银冰。
踟蹰张冠道,恍若塞上行。 李先念
(中原解放区司令员)1947年3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开始发动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时空感知在地图册上找出延安及重要战役地点五律·喜闻捷报
毛泽东(1947年) 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 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 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 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 重温那个年代(一)青化砭战役沙家店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重温那个年代(二)黄埔四期 陈嘘云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山东的重点进攻“这场战役中国有两个人没有想到,一个是蒋介石,另一个就是我毛泽东。”
——毛泽东 黄埔四期 张灵甫ABCD思考在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能够粉碎敌人进攻的原因有哪些?学法小贴士:
战争胜败的原因:战争性质、领导者、
战争策略、突出优势(弱点)……人心向背
战略战术
军队士气
……主要因素丹阳老兵 姜炳耀【老兵档案】
姜炳耀,1929年生,丹阳导墅镇小华村人。1944年参加革命,先后参加导墅西村战役、武进夏溪战役、夏张桥战役、苏中七战七捷、淮安保卫战、涟水保卫战、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等,曾立二等功一次。我们在思考……合作
(1924-1927)对峙
(1927-1937)再合作
(1937-1945)再对峙
(1946-1949)国共关系发展80年,与历史同行193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