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课件(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课件(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2-29 11:00: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请学生阅读材料如下,
国统区:
材料一: 国民党统治区的报纸时常宣传消灭“赤匪”(共产党)。人们称蒋介石集团为“五子登科”(指抢车子、房子、金子、女子、面子)、“三洋开泰”(指捧西洋、爱东洋、要现洋)。 《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9月13日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通过,同年10月10日公布施行。规定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没收地主的土地财产,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废除一切祠堂、庙宇、寺院、学校、机关团体的土地所有权和乡村在土地改革以前的一切债务;以乡或村为单位统一分配土地,数量上抽多补少,质量上抽肥补瘦,所有权归农户所有。 土改前的土地契约、债约一律缴销;工商业者的财产及其他营业受法律保护,不受侵犯。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1947年6月——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南京武汉西安郑州千里跃进大别山北平延安上海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标志着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武汉南京大别山为什么把大别山作为目标?  想想看,他们谁说的对? 因为威胁到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这个作用可真不小! 不对!是因为解放军开始向国民党统治区大举进攻了。   他们是分别从不同角度认识这个问题的。
女同学说对了一个方面: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作用相当大。
男同学说对了另一方面:解放军其他各战场同时也转入进攻,解放战争进入了新阶段。
综上所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人战略进攻的开始。  1.挺进大别山1、背景:战争形势的变化反攻条件具备2、概况:3、意义:① 时间:② 军队:1947年夏晋冀鲁豫解放军(刘伯承、邓小平)③ 建立大别山革命根据地揭开了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序幕是人民决战的条件国民党的力量严重削弱,共产党的力量显著增强,决战时机来到。国统区的饥民反饥饿游行示威2.三大战役解放军的坦克解放区青年踊跃参加解放军国民党靠“抓壮丁”补充兵源解放区人民踊跃支前分到土地后喜悦的解放区农民国统区学生的示威游行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三大战役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辽沈战役 三大战役 之1948年9月至1948年11月林彪、罗荣桓东北解放军解放长春、沈阳和东北全境东北 共歼敌47.2万人
淮海战役支援前线的农民陈毅司令员为什么这样说?请结合课文,以具体史实说明。
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是与人民群众对解放战争的全力支持分不开的。
北平天津张家口新保安 平津战役(1948.11.29--1949.1.31)指挥员:聂荣臻 罗荣桓 林彪 傅作义作用:华北全境基本解放。三大战役概况
1948年
9-11月
1948.11-1949.1
1948.11-
1949.1东北解放军中原野战军 华东野战军东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 林 彪
罗荣桓
刘伯承、邓小平、
陈毅、粟裕、
谭震林
47万
52万
55万
东北
全境
华北
全境
长江
中下游
林彪
罗荣桓等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③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 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④三大战役胜利的原因政 治:经 济:军 事:社 会:建立民主政权实行土地改革毛泽东等人高超的指挥艺术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 江阴3.渡江战役湖口解放战争胜利南京 1949年4月23日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解放军攻占总统府毛泽东手书七律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A.解放军打战勇敢
B.国民党指挥失当
C.毛泽东懂军事,蒋介石不懂军事
D.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解放东北全境淮海战役解放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平津战役华北全境基本解放渡江战役南京解放1949.4.23国民党政权垮台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进攻序幕课堂小结1.国民政府腐败反动失尽民心2.中共党的正确领导赢得民心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1.采用和平方式解放的大城市是( )
A.天津 B.沈阳
C.北平 D.徐州
2.三大战役按开始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
①平津战役
②辽沈战役
③淮海战役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CD课堂练习3.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是( )
A.北平解放 B.沈阳解放 C.上海解放 D.南京解放
4.淮海战役期间,中原、冀鲁豫等解放区共出动民工543万人,征集担架20万副,大小车88万辆,挑子30万副,牲畜76万头,总共筹运粮食达96000万斤。在战役的第三阶段,参战兵力与后方支前民工的比例大大超过了战役初期l:3的概算。这段材料最能说明解放战争的胜利是由于( )
A.国民党军队作战时物资匮乏
B.共产党军队深得民心,人民大力支持
C.国民党军队作战不够勇敢,妥协投降
D.共产党军事战术指挥得当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