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本系列作品由利剑科学工作室原创,版权归21世纪教育网和编者(利剑科学)所有,谢绝一切形式的转载!如果资料中有问题,你可以联系编者(利剑科学)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提高!需要更多资料请关注“利剑科学文集”,请点击:
https://www.21cnjy.com/space.php?uid=5367292
也可关注“利剑科学工作室”,请点击:
https://book.21cnjy.com/book.php?mod=studio&op=detail&stid=7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A
A
A
B
D
A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B
B
B
D
C
D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四、解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25.方法一:
①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将鸡蛋淹没在水中,用色笔记下水面位置;
②将鸡蛋取出,水面下降;
③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V1)的水,往烧杯内倒水至标记处,量出此时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V2;
④鸡蛋体积=V1-V2。
方法二:①用量筒量出一满烧杯水的体积V1;
②将鸡蛋完全浸入盛满水的烧杯中,让水流出;
③再将鸡蛋拿出,测出剩余在烧杯中水的体积V2;
④鸡蛋体积=V1-V2。
26.将两卷细铜线分别紧密地缠绕在两支圆铅笔上。缠绕相同的长度L后,数出甲铜丝缠绕的圈数n1和乙铜线缠绕的圈数n2,因为L=D1n1,L=D2n2,所以没有标签的乙铜线的直径约为。
27.蚊香圆盘不是线段,不能直接利用刻度尺测量其长度,可以取易弯曲但弹性不大的细棉线,使其与蚊香圆盘完全重合,然后量出这段棉线的长度,蚊香的长度就等于这段棉线的长度。
28.(1)用刻度尺结合组合法测出圆的直径,记为D;
(2)用刻度尺结合滚轮法测出圆的周长,记为L;
(3)用公式:π=L/D 来计算出值。
精准测试:浙教版七上科学期末复习专题二(科学测量)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据观察,教室的宽度最接近于( )
A.60mm B.8dm C.8m D.60m
2. 测量一张课桌的宽度,应选用下面尺子中的( )
A. 量程是1米,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
B. 量程是30厘米,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
C. 量程是10米,最小刻度是厘米的刻度尺
D. 量程是12厘米,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
3. 准确量取45毫升水,应当选择下列仪器中的( )
A. 50毫升的量筒和滴管 B. 10毫升的量筒和滴管
C. 100毫升的量筒 D. 200毫升的量筒和滴管
4.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布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2.36cm B.2.357cm C.2.35cm D.2.4cm
5. 有甲、乙、丙三种量杯,它们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分别是:500毫升,10毫升;100毫升,1毫升;50毫升,2毫升。现要测量体积约为40厘米3的石块体积,应选择上述量杯中的( )
A. 甲 B. 乙 C. 丙 D. 三种都可以
6. 量筒内原有50毫升水,往里面放入一木块后,发现它的一半浸入水中,此时量筒的读数为56毫升。该木块的体积为( )
A.6厘米3 B.0.6分米3 C.12分米3 D.12厘米3
7. 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 )
A.发高烧时人体温度可达40℃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0℃
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50℃ 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 20℃
8.如图所示是温度计读数时的三种视线a、b、c.其中正确的视线方向为( )
A.a
B.b
C.c
D.都不正确
9.某同学测量一物体的长度,读数为14.25分米,则该读数的准确值和估计值各是( )
A. 14分米和0.25分米 B. 14.2分米和0.05分米
C. 14分米和0.05分米 D. 14.2和0.05
10. 下列测量锥体高度的方法正确的是( )
11.用量筒量水的体积,某同学仰视读数为80毫升,则读数会比实际体积( )
A. 偏大 B. 偏小 C. 不受影响 D. 很难确定
12. 我国北方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达-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如果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那么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是( )
A.4℃ B.0℃ C.-40℃ D.略高于-40℃
13. 春天是禽流感高发季节,发烧是感染禽流感的症状之一,小明同学重视对禽流感的预防,一次他用体温计测量出弟弟的体温为38℃,有点偏高,接着他忘记用力向下甩体温计就测自己的体温,结果也是38℃,那么他自己的真正体温是( )
A.一定是38℃ B.一定高于38℃ C.一定低于38℃ D.可能是38℃
14. 乐精彩同学用刻度尺去测量同一物体长度,先后四次测得的结果如下:l1=1.41m;l2=1.42m;l3=1.41m;l4=1.43m,乐菁才同学分析乐精彩的数据时,作出如下结论,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l1=l3说明这两次的测量是准确的 B.l4的数据最大,说明第四次测量是错误的
C.每次测量都有误差,不能说哪一些是准确的 D.该物体的长度应取1.4175m21
15. 小华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中考说明》的宽度,三次测量值分别是l1=18.46cm、l2=18.47cm和l3=18.45cm。取其平均值l=18.46cm作为测量结果.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01cm
B.l=18.46?cm的测量结果没有误差
C.第二次测量值18.47?cm中0.07cm是准确值
D.《中考说明》的宽度的真实值可能略小于18.46 cm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4. 某同学把温度计放入水中测量沸水的温度(如图),当水沸腾一段时间后,把温度计从沸水中取出来观察其温度。该同学在上述实验过程中有哪些操作错误?
、 。
15.如图,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 ,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
16.原量筒中盛有10mL水,细线系好一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后,量筒中水上升至如图甲所示位置,该量筒的最小刻度值为 ,所测的小石块体积为 。
17. 如图甲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 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 尺不正确。该物体的长度为 。
18. 如图是测某种矿石的体积的示意图,其中甲图是装入水时的示意图,A、B、C分别可能是10、20、30毫升的某个数值;乙图是放入矿石后的示意图,D、E、F分别可能是30、40、50毫升的某个数值,则该量筒的最小刻度是 ,该矿石的体积是 。
19. 如图所示是温度计所指示的温度,其中甲是 ,乙是 。
20. 某同学在做测圆周长度的实验时,把一条矩形纸条包在圆柱体外面,纸条的边没有与圆柱体的轴垂直(如图),然后在纸条重叠部分用针扎个孔,把纸条展开,再用刻度尺测出两孔间的距离,如此测出的周长的方法是否正确? ,若与纸条的边与圆柱体的轴时的测量值相比,哪个大?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21.仔细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小明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如图甲)测量一课本每张纸的厚度(不计封面,共200页),由此可知每张纸的厚度大约是 毫米。
(2)小刚同学在测金属丝直径时,他采用了如图乙的方法进行测量。将细钢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17圈后用刻度尺测量,测得这个线圈的长度是____毫米,细金属丝的直径是____毫米。
22. 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体积,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如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那么矿石的体积是 厘米3;由于取出矿石时会带出一些水,由此导致矿石体积的测量值 真实值。
23.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
甲同学: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总体积V2,计算石块的总体积为V2-V1。
乙同学: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再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后,记下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
(1)如果你做此实验,将选择 (填“甲”或“乙”)同学的方法。
(2)如果两同学的读数都是正确的,两同学计算出的石块体积可能不相等,比较大的是____(填“甲”或“乙”)同学。
(3)如果甲同学的实验读数如图所示,则这个小石块的体积是 厘米3。
24. 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第 (填字母)次实验测量是没有必要的,石蜡的体积是 。
四、解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25. 给你一只量筒、一只烧杯、一支色笔、足够的水,利用这些器材,怎样测量一只鸡蛋的体积(已知量筒较小,鸡蛋放不进去)?请简要写出测量的主要步骤。
26. 甲、乙两卷粗细不同的细铜线,甲铜线标签上注明直径是D1=0.8mm,乙铜线的标签已经模糊不清了。不用刻度尺,可以再另选一种物品,你用什么简易办法可以求出乙铜线的直径?(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和乙铜线直径D2与D1的关系式)
27. 小霞的妈妈买了一盒新蚊香,蚊香盒上写着广告语“2015新款:加大圆盘”。小霞将其和该品牌的旧款蚊香(如图)做了比较。发现新款蚊香圆盘确实加大了,每盒仍然为4盘,蚊香条的粗细没有变化、但每盘蚊香的圈数减少了。给你一把刻度尺,请你再添加适当辅助器材设计实验来判断到底新款蚊香有没有加量,请写出方案。
28. 1500多年前,我国数学家祖冲之就用数学知识推算出圆周率π的值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比西方人早了1000多年。祖冲之究竟用了什么数学方法推算出了这样精确的结果,没有给后人留下任何记载。学习了科学测量的一些知识之后,你能否借助于简易的器材和一把刻度尺来“量出”π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