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意义>>学习方案设计
上课
年级
六年级
学科
数学
主题
比例的意义
导学教师
课时
1
课型
问题综合解决评价课
学习日期
?
学习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了解比和比例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
值,体验成功的快乐。
重难点点
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的组成比例。
关键问题
怎样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学习
方法
1.结构化预习法:采用阅读六字诀“查、划、写、记、练、思”进行预习
后(预习40页),独立完成导读评价单.
2.小组讨论学习法:采用“12345+2”策略,注意:预展、展写在此环节。
3.展示对话学习法:采用“展、思、论、评、演、记”等策略。
4.五级评价学习法: 五级评价。
?
教学
准备
《比例的意义》问题综合解决---评价单
《比例的意义》问题训练---评价单
学? 习? 过? 程? 设? 计
程序
(要素)
时间
创设
情境
教 师 行 为
期望的学生行为
一.
创设情境
呈现目标
?
1—2
分钟
?
创设
呈现
目标
情境
?
旁白(课件显示、教师展读,):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比例的意义》,目标是:????
1、理解比例的意义,了解比和比例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
成比例。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体验成功的快乐。
理解并识记目标,积极投入学习。
?
二.
预习评价,
生成问题
?
8-10
分
钟
?
创设
自主
学习
和评
价情
境
?
(一)课前结构化预习:
旁白(课件显示、教师展读):1.请大家看课本40页内容,划出重点内容。
2.认真读课本,理解例题的解题思路,回答书中所提出的问题。
3 .在不懂的地方打上问号或者写出自己的疑问。
(教师巡视指导,重点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
1.学生能正确理解比例的意义。
2.掌握比例的两种书写形式。
3.根据比例的意义会判断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
4.能在不懂的地方打上问号或者写出自己的疑问。
?
?
(二)预习评价:
【助理旁白】:
1.请同学们围绕预习评价进行小组讨论解决,,并在组内进行交流、纠错。
2.要求学生进行组内交流对改、讨论、纠错,并做好班级展讲准备。
3.请自主完成《问题综合解决-评价单》上的【预习评价】部分,并在组内进行交流、对改。(追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方法是什么?)
4.教师组织学生解决优化后的基础性问题,最终生成班级问题。(追问:已知两个比能组成比例,那么这两个比能组成几个不同的比例?已知四个数又能组成几个不同的比例?)
(教师巡视指导,重点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
?
1.进行组内交流对改、讨论、纠错,并做好班级展讲准备。
2.自主完成《问题综合解决-评价单》上的【预习评价】部分,并在组内进行交流、对改。
3.生成问题,在组内讨论解决,组内解决不了的,可以到其他组请教。
?
三.
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
?
15-20
分钟
创设
合作
探究
和展
示交
流情
境
?
【学术助理旁白】:
1.自主完成《问题综合解决-评价单》上的教师预设问题。
2.请学科长组织小组成员,在小组内对改、讨论、订正《问题综合解决-评价单》上的教师预设问题,并做好班级展讲的准备。(追问:如何找16的因数?)
3.教师对弱势组员进行关注,指导他大胆的、有理有据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
1.自主完成《问题综合解决-评价单》上的教师预设问题。
2.进行组内交流对改、讨论、纠错,并做好班级展讲准备。
3.下面由各小组派代表展示交流。助理点拨学生讲清解题思路,对重点、难点要求学生复述加强理解。
?
四.
问题训练,组间展评
?
8-12
分钟
创设
问题
训练
情境
?
【学术助理旁白】:
1.组织全体学生自主完成《问题综合解决-评价单》上的【问题训练】中的题目。
2.在小组间展示交流。助理点拨学生讲清解题思路,对重点、难点要求学生复述加强理解。
3.教师借助《问题综合解决-评价单》及本节的知识进行规范指导。
?
1.自主完成《问题综合解决-评价单》上的【问题训练】中的题目。
2.学科长组织在小组间展示交流。助理点拨学生讲清解题思路,对重点、难点要求学生复述加强理解。
3.学生在头脑中回想知识点,提炼方法,自主完成,实现审题划关健,做题写过程。
4.学科长组织组内进行交流评分。
5.用红笔分析错误原因,写出正确答案。
五.
归纳概括提升意义
?
3
分
钟
?
创设
反思
情境
?
教师围绕目标强调重点,评价本节课高效课堂效益(知识掌握、学生参与学习能力)。
?
1.总结知识点;
2.谈体会(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学科助理对学习小组进行总结性评价,一定评出学习小组。
评价
?
附件:1.《 比例的意义 》问题综合解决-评价单
2.《比例的意义? 》问题训练-评价单
参考文献:【1】韩立福:《韩立福有效教学法》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版。
【2】韩立福:《有效备课》?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
???????? 【3】《数学教学参考》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12
?
?
?
《比例的意义》问题综合解决—评价单
六年级数学组??????? 设计人:? 张文琴 申卫娟????????? 审核人:袁星星
班级:???????? 组名:???????? 姓名:????????? 时间:??? 年??? 月??? 日??
【学习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了解比和比例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
成比例。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体
验成功的快乐。
【重点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的组成比例。
【学法指导】结构化预习课本40页,完成做一做。运用展示六字诀进行讨论解决。
【知识链接】
??? 求出下面比的比值:12:16?????????????? 4.5:2.7?????????????? 10:6
【预习评价】
问题1.填一填
(1)表示两个比(???? )的式子叫作(????? ),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可
以看其比值是否(??????? )。
(2)在2:5和12:0.2两个比中,与5.6:14能组成比例的一个比是(??????? )。
问题2. 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6.9:2.3和 : (2) 0.2:0.8和0.9:2.7 (3)10:12和28:30
?
?
?
问题3.写出两个比值是0.6的比,并组成比例。
?
【教师预设问题】
问题1.比例的意义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
?
问题2.从16的因数中,任选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
?
?
问题3.玲玲买了6本笔记本,花了10.8元;妈妈买了8瓶可乐,花了14.4元。分别写出买笔记本的钱数与本数的比、买可乐的钱数与瓶数的比,它们能组成比例吗?若能,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
?
【五元评价】
自我评价
?
同伴评价
?
学科长评价
?
小组长评价
?
学术助理评价
?
?
《比例的意义》问题训练—评价单
六年级数学组??????? 设计人:? ??????? 审核人:
班级:???????? 组名:???????? 姓名:????????? 时间:??? 年??? 月??? 日??
?
【问题训练】(50分)
1.下面哪些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下来。(40分)
10:12和25:30 2:8和9:270.9:3和::和:
?
?
?
2.从24的因数中,任选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10分)
?
?
【五元评价】
自我评价
?
同伴评价
?
学科长评价
?
小组长评价
?
学术助理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