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备战高考数学全国真题精练(2016-2018)第6章 第4节 推理与证明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备战高考数学全国真题精练(2016-2018)第6章 第4节 推理与证明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1-02 14:26:19

文档简介

2019年备战高考数学全国各地真题精练(2016-2018)
第6章 第4节 推理与证明
(学生版)
备战基础·零风险
1.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能利用归纳和类比等进行简单的推理,了解合情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
2.了解演绎推理的重要性,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模式,并能运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推理.
3.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4.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和特点.
5.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和特点.
推理
合情推理
归纳推理
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 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出 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简言之,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 、由个别到 的推理.
类比推理
由两类对象具有某些类似特征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称为类比推理.简言之,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 的推理.
合情推理
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都是根据已有的事实,经过观察、分析、比较、联想,再进行归纳、类比,然后提出猜想的推理,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合情推理.
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
从一般性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我们把这种推理称为演绎推理.简言之,演绎推理是由一般
到 的推理.
三段论
“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包括:
①大前提—— ;
②小前提—— ;
③结论—— .
证明
直接证明
综合法
①定义: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公理、定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综合法.
②框图表示:P?Q1→Q1?Q2→Q2?Q3→…→Qn?Q
(其中P表示已知条件、已有的定义、公理、定理等,Q表示要证的结论).
③思维过程:由因导果.
分析法
①定义: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为止.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分析法.
②框图表示:Q?P1→P1?P2→P2?P3→…→
得到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其中Q表示要证明的结论).
③思维过程:执果索因.
间接证明
反证法
假设原命题不成立(即在原命题的条件下,结论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原命题成立的证明方法.
备战方法·巧解题
规律
方法
1.三点提醒 一是合情推理包括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所得到的结论都不一定正确,其结论的正确性是需要证明的.
二是在进行类比推理时,要尽量从本质上去类比,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否则只抓住一点表面现象甚至假象就去类比,就会犯机械类比的错误.
三是应用三段论解决问题时,应首先明确什么是大前提,什么是小前提,如果大前提与推理形式是正确的,结论必定是正确的.如果大前提错误,尽管推理形式是正确的,所得结论也是错误的.
2. 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由归纳推理所得的结论不一定正确,通常归纳的个体数目越多,越具有代表性,那么推广的一般性命题也会越可靠,它是一种发现一般性规律的重要方法.
3. 在进行类比推理时,不仅要注意形式的类比,还要注意方法的类比,且要注意以下两点:①找两类对象的对应元素,如:三角形对应三棱锥,圆对应球,面积对应体积等等;②找对应元素的对应关系,如:两条边(直线)垂直对应线面垂直或面面垂直,边相等对应面积相等.
4.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其一般形式是三段论,应用三段论解决问题时,应当首先明确什么是大前提和小前提,如果前提是显然的,则可以省略.
5.两点提醒 一是分析法是“执果索因”,特点是从“未知”看“需知”,逐步靠拢“已知”,其逐步推理,实际上是寻找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
二是应用反证法证题时必须先否定结论,把结论的反面作为条件,且必须根据这一条件进行推理,否则,仅否定结论,不从结论的反面出发进行推理,就不是反证法.所谓矛盾主要指:①与已知条件矛盾;②与假设矛盾;③与定义、公理、定理矛盾;④与公认的简单事实矛盾;⑤自相矛盾.
6. 综合法往往以分析法为基础,是分析法的逆过程,但更要注意从有关不等式的定理、结论或题设条件出发,根据不等式的性质推导证明.
7.审题路线 从结论出发?观察不等式两边的符号?移项(把不等式两边都变为正项)?平方?移项整理?平方?移项整理可得显然成立的结论.
8. (1)逆向思考是用分析法证题的主要思想,通过反推,逐步寻找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正确把握转化方向是使问题顺利获解的关键.
(2)证明较复杂的问题时,可以采用两头凑的办法,即通过分析法找出某个与结论等价(或充分)的中间结论,然后通过综合法证明这个中间结论,从而使原命题得证.
9.用反证法证明不等式要把握三点:(1)必须先否定结论,即肯定结论的反面;(2)必须从否定结论进行推理,即应把结论的反面作为条件,且必须依据这一条件进行推证;(3)推导出的矛盾可能多种多样,有的与已知矛盾,有的与假设矛盾,有的与已知事实矛盾等,且推导出的矛盾必须是明显的.
小结
1.合情推理主要包括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数学研究中,在得到一个新结论前,合情推理能帮助猜测和发现结论,在证明一个数学结论之前,合情推理常常能为证明提供思路与方向.
2.演绎推理是从一般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的推理方法,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常用的一般模式是三段论.数学问题的证明主要通过演绎推理来进行.
3.合情推理仅是“合乎情理”的推理,它得到的结论不一定正确.而演绎推理得到的结论一定正确(前提和推理形式都正确的前提下).
4.分析法的特点:从未知看需知,逐步靠拢已知.
5.综合法的特点:从已知看可知,逐步推出未知.
6.分析法和综合法各有优缺点.分析法思考起来比较自然,容易寻找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缺点是思路逆行,叙述较繁;综合法从条件推出结论,较简捷地解决问题,但不便于思考.实际证题时常常两法兼用,先用分析法探索证明途径,然后再用综合法叙述出来.
7.利用反证法证明数学问题时,要假设结论错误,并用假设的命题进行推理,没有用假设命题推理而推出矛盾结果,其推理过程是错误的.
备战练习·固基石
一、单选题
1.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 ,则 、 全为0”,其反设正确的是(??? )
A.?、 至少有一个为0??????????????????????????????????????B.?、 至少有一个不为0 C.?、 全不为0?????????????????????????????????????????????????D.?、 中只有一个为0
2.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时,反设正确的是(??)
A.?假设三个内角都不大于60°??????????????????????????????????B.?假设三个内角都大于60° C.?假设三个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60°???????????????????????D.?假设三个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60°
3.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 ①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②演绎推理得到的结论一定是正确的; ③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是“三段论”形式; ④演绎推理得到的结论的正误与大前提、小前提和推理形式有关.
A.?1个???????????????????????????????????????B.?2个???????????????????????????????????????C.?3个???????????????????????????????????????D.?4个
4.下面给出了关于复数的四种类比推理: ①复数的加减法运算可以类比多项式的加减法运算法则; ②由向量的性质类比得到复数z的性质; ③方程ax2+bx+c=0(a,b,cR)有两个不同实数根的条件是b2-4ac>0可以类比得到:方程az2+bz+c=0(a,b,cR)有两个不同复数根的条件是b2-4ac>0; ④由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可以类比得到复数加法的几何意义 其中类比得到的结论错误的是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5.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已知 为非零实数,且 , ,求证 中至少有两个为正数”时,要做的假设是(??? )
A.? 中至少有两个为负数????????????????????????????????B.? 中至多有一个为负数 C.? 中至多有两个为正数????????????????????????????????D.? 中至多有两个为负数
6.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时,假设正确的是(?? )
A.?假设三内角都不大于60°?????????????????????????????????????B.?假设三内角都大于60° C.?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60°???????????????????????????D.?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60°
7.有一段演绎推理:“直线平行于平面,则平行于平面内所有直线;已知直线 平面 ,直线 ∥平面 ,则 ∥ ”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
A.?大前提错误??????????????????????B.?小前提错误??????????????????????C.?推理形式错误??????????????????????D.?非以上错误
8.甲、乙、丙、丁四人进行选择题解题比赛,已知每个选择题选择正确得 分,否则得 分.其测试结果如下:甲解题正确的个数小于乙解题正确的个数,乙解题正确的个数小于丙解题正确的个数,丙解题正确的个数小于丁解题正确的个数;且丁解题正确的个数的 倍小于甲解题正确的个数的 倍,则这四人测试总得分数最少为(?? )
A.??????????????????????????????????????B.??????????????????????????????????????C.??????????????????????????????????????D.?
9.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一起去向老师询问成语竞赛的成绩,老师说,你们四人中有2位优秀,2位良好,我现在给甲看乙、丙的成绩,给乙看丙的成绩,给丁看甲的成绩,看后甲对大家说:我还是不知道我的成绩,根据以上信息,则(?? )
A.?乙可以知道两人的成绩???????????????????????????????????????B.?丁可能知道两人的成绩 C.?乙、丁可以知道对方的成绩????????????????????????????????D.?乙、丁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
10.设a>0,b>0且ab-(a+b)≥1,则(? )
A.?a+b≥2( +1)????????????B.?a+b≤ +1????????????C.?a+b≤( +1)2 ????????????D.?a+b>2( +1)
11.“所有9的倍数都是3的倍数.某数是9的倍数,故该数为3的倍数,”上述推理(  )
A.?完全正确 ?B.?推理形式不正确
???C.?错误,因为大小前提不一致 D.?错误,因为大前提错误
12.已知 ? ,且a+b=2 ,则(??? )
A.????????????????????????????B.????????????????????C.????????????????????????????D.?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合情推理得出的结论一定是正确的??????????????????B.?合情推理必须有前提和结论 C.?合情推理不能猜想??????????????????????????????????????????????D.?由合情推理得出的结论无法判断正误
14.设a,b,c∈(0,+∞),则三个数a+ , b+ , c+的值(  )
A.?都大于2??????????????????B.?都小于2??????????????????C.?至少有一个不大于2??????????????????D.?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
15.老师在四个不同的盒子里面放了4张不同的扑克牌,分别是红桃 ,梅花 ,方片 以及黑桃 ,让明、小红、小张、小李四个人进行猜测: 小明说:第1个盒子里面放的是梅花 ,第3个盒子里面放的是方片 ; 小红说:第2个盒子里面饭的是梅花 ,第3个盒子里放的是黑桃 ; 小张说:第4个盒子里面放的是黑桃 ,第2个盒子里面放的是方片 ; 小李说:第4个盒子里面放的是红桃 ,第3个盒子里面放的是方片 ; 老师说:“小明、小红、小张、小李,你们都只说对了一半.”则可以推测,第4个盒子里装的是(?? ?)
A.?红桃 或黑桃 ??????????? B.?红桃 或梅花 ???????
C.?黑桃 或方片 ????????? ??D.?黑桃 或梅花
16.要证明+<2+所选择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其中合理的是(  )
A.?综合法????????????????????????????????B.?分析法????????????????????????????????C.?类比法????????????????????????????????D.?归纳法
17.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3+...+2n =2n-1+22n-1 时,假设n=k时命题成立,则当n=k+1时,左端增加的项数是(?? )
A.?1项????????????????????????????????????B.?k-1 项????????????????????????????????????C.?k 项????????????????????????????????????D.?2k 项
18.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如果可被5整除,那么,至少有1个能被5整除.”则假设的内容是????????(  ??)
A.?,都能被5整除???????? B.?,都不能被5整除???????
?C.?不能被5整除???????? D.?,有1个不能被5整除
19.已知 ,则 中(??? )
A.?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B.?至少有一个不大于1???????????C.?都不大于1???????????????D.?都不小于1
二、填空题
20.有三张卡片,分别写有1和2,1和3,2和3,甲乙丙三人各取走一张卡片,甲看了乙的卡片后说:“我与与的卡片不是2”,乙看了丙的卡片后说:“我与丙的卡片上相同的数字不是1”,丙说:“我的卡片上数字之和不是5”,则甲的卡片上的数字是________.
21.用反证法证明“若a+b+c<3,则a,b,c中至少有一个小于1”时,“假设”应为________?
22.已知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时,从“ 到 ”左边需增加的代数式是________.
23.“MN是经过椭圆 (a>b>0)的焦点的任一弦,若过椭圆中心O的半弦 ,则 .”类比椭圆的性质,可得“MN是经过双曲线 (a>0,b>0)的焦点的任一弦(交于同支),若过双曲线中心O的半弦 ,则________.”
24.设p , q均为实数,则“ q<0 ”是“方程 x2+px+q=0 有一个正实根和一个负实根”的________条件. (选填:充要、必要不充分、充分不必要、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25.甲、乙、丙三位同学被问到是否去过 , , 三个城市时, 甲说:我没去过 城市;乙 说:我去过的城市比甲多,但没去过 城市;丙说:我们三人去过同一城市. 由此可判断甲去过的城市为________
三、解答题
26.对于数列{xn},从中选取若干项,不改变它们在原来数列中的先后次序,得到的数列称为是原来数列的一个子数列.某同学在学习了这一个概念之后,打算研究首项为a1 , 公差为d的无穷等差数列{an}的子数列问题,为此,他取了其中第一项a1 , 第三项a3和第五项a5 . (1)若a1 , a3 , a5成等比数列,求d的值; (2)在a1=1,d=3 的无穷等差数列{an}中,是否存在无穷子数列{bn},使得数列(bn)为等比数列?若存在,请给出数列{bn}的通项公式并证明;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他在研究过程中猜想了一个命题:“对于首项为正整数a,公比为正整数q(q>1)的无穷等比数列{cn},总可以找到一个子数列{bn},使得{dn}构成等差数列”.于是,他在数列{cn}中任取三项ck , cm , cn(k<m<n),由ck+cn与2cm的大小关系去判断该命题是否正确.他将得到什么结论?
27.若a2+b2=c2 , 求证:a,b,c不可能都是奇数.
备战真题·勇闯天涯
一、单选题
1.(2017?新课标Ⅱ)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一起去问老师询问成语竞赛的成绩.老师说:你们四人中有2位优秀,2位良好,我现在给甲看乙、丙的成绩,给乙看丙的成绩,给丁看甲的成绩.看后甲对大家说:我还是不知道我的成绩.根据以上信息,则(??? )
A.?乙可以知道四人的成绩???????????????????????????????????????B.?丁可以知道四人的成绩 C.?乙、丁可以知道对方的成绩????????????????????????????????D.?乙、丁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
2.(2016?全国)某旅游城市为向游客介绍本地的气温情况,绘制了一年中各月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的雷达图,图中A点表示十月的平均最高气温约为15℃,B点表示四月的平均最低气温约为5℃,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各月的平均最低气温都在0℃以上???????????????????????B.?七月的平均温差比一月的平均温差大 C.?三月和十一月的平均最高气温基本相同???????????????D.?平均最高气温高于20℃的月份有5个
3.(2016?北京)袋中装有偶数个球,其中红球、黑球各占一半.甲、乙、丙是三个空盒.每次从袋中任意取出两个球,将其中一个球放入甲盒,如果这个球是红球,就将另一个球放入乙盒,否则就放入丙盒.重复上述过程,直到袋中所有球都被放入盒中,则(?? )
A.?乙盒中黑球不多于丙盒中黑球?????????????????????????????B.?乙盒中红球与丙盒中黑球一样多?? C.?乙盒中红球不多于丙盒中红球????????????????????????????D.?乙盒中黑球与丙盒中红球一样多
二、填空题
4.(2018?浙江)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张邱建算经》中记载百鸡问题:“今有鸡翁一,值钱五;鸡母一,值钱三;鸡雏三,值钱一。凡百钱,买鸡百只,问鸡翁、母、雏各几何?”设鸡翁,鸡母,鸡雏个数分别为 , , ,则 当 时, ________, ________.
5.(2017?上海)如图,用35个单位正方形拼成一个矩形,点P1、P2、P3、P4以及四个标记为“▲”的点在正方形的顶点处,设集合Ω={P1 , P2 , P3 , P4},点P∈Ω,过P作直线lP , 使得不在lP上的“▲”的点分布在lP的两侧.用D1(lP)和D2(lP)分别表示lP一侧和另一侧的“▲”的点到lP的距离之和.若过P的直线lP中有且只有一条满足D1(lP)=D2(lP),则Ω中所有这样的P为________.
6.(2016?全国)有三张卡片,分别写有1和2,1和3,2和3.甲,乙,丙三人各取走一张卡片,甲看了乙的卡片后说:“我与乙的卡片上相同的数字不是2”,乙看了丙的卡片后说:“我与丙的卡片上相同的数字不是1”,丙说:“我的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不是5”,则甲的卡片上的数字是________和________.
2019年备战高考数学全国各地真题精练(2016-2018)
第6章 第4节 推理与证明
(教师版)
备战基础·零风险
1.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能利用归纳和类比等进行简单的推理,了解合情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
2.了解演绎推理的重要性,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模式,并能运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推理.
3.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4.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和特点.
5.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和特点.
推理
合情推理
归纳推理
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简言之,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类比推理
由两类对象具有某些类似特征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称为类比推理.简言之,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合情推理
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都是根据已有的事实,经过观察、分析、比较、联想,再进行归纳、类比,然后提出猜想的推理,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合情推理.
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
从一般性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我们把这种推理称为演绎推理.简言之,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三段论
“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包括:
①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
②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
③结论——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作出的判断.
证明
直接证明
综合法
①定义: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公理、定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综合法.
②框图表示:P?Q1→Q1?Q2→Q2?Q3→…→Qn?Q
(其中P表示已知条件、已有的定义、公理、定理等,Q表示要证的结论).
③思维过程:由因导果.
分析法
①定义: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为止.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分析法.
②框图表示:Q?P1→P1?P2→P2?P3→…→
得到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其中Q表示要证明的结论).
③思维过程:执果索因.
间接证明
反证法
假设原命题不成立(即在原命题的条件下,结论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原命题成立的证明方法.
备战方法·巧解题
规律
方法
1.三点提醒 一是合情推理包括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所得到的结论都不一定正确,其结论的正确性是需要证明的.
二是在进行类比推理时,要尽量从本质上去类比,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否则只抓住一点表面现象甚至假象就去类比,就会犯机械类比的错误.
三是应用三段论解决问题时,应首先明确什么是大前提,什么是小前提,如果大前提与推理形式是正确的,结论必定是正确的.如果大前提错误,尽管推理形式是正确的,所得结论也是错误的.
2. 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由归纳推理所得的结论不一定正确,通常归纳的个体数目越多,越具有代表性,那么推广的一般性命题也会越可靠,它是一种发现一般性规律的重要方法.
3. 在进行类比推理时,不仅要注意形式的类比,还要注意方法的类比,且要注意以下两点:①找两类对象的对应元素,如:三角形对应三棱锥,圆对应球,面积对应体积等等;②找对应元素的对应关系,如:两条边(直线)垂直对应线面垂直或面面垂直,边相等对应面积相等.
4.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其一般形式是三段论,应用三段论解决问题时,应当首先明确什么是大前提和小前提,如果前提是显然的,则可以省略.
5.两点提醒 一是分析法是“执果索因”,特点是从“未知”看“需知”,逐步靠拢“已知”,其逐步推理,实际上是寻找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
二是应用反证法证题时必须先否定结论,把结论的反面作为条件,且必须根据这一条件进行推理,否则,仅否定结论,不从结论的反面出发进行推理,就不是反证法.所谓矛盾主要指:①与已知条件矛盾;②与假设矛盾;③与定义、公理、定理矛盾;④与公认的简单事实矛盾;⑤自相矛盾.
6. 综合法往往以分析法为基础,是分析法的逆过程,但更要注意从有关不等式的定理、结论或题设条件出发,根据不等式的性质推导证明.
7.审题路线 从结论出发?观察不等式两边的符号?移项(把不等式两边都变为正项)?平方?移项整理?平方?移项整理可得显然成立的结论.
8. (1)逆向思考是用分析法证题的主要思想,通过反推,逐步寻找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正确把握转化方向是使问题顺利获解的关键.
(2)证明较复杂的问题时,可以采用两头凑的办法,即通过分析法找出某个与结论等价(或充分)的中间结论,然后通过综合法证明这个中间结论,从而使原命题得证.
9.用反证法证明不等式要把握三点:(1)必须先否定结论,即肯定结论的反面;(2)必须从否定结论进行推理,即应把结论的反面作为条件,且必须依据这一条件进行推证;(3)推导出的矛盾可能多种多样,有的与已知矛盾,有的与假设矛盾,有的与已知事实矛盾等,且推导出的矛盾必须是明显的.
小结
1.合情推理主要包括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数学研究中,在得到一个新结论前,合情推理能帮助猜测和发现结论,在证明一个数学结论之前,合情推理常常能为证明提供思路与方向.
2.演绎推理是从一般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的推理方法,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常用的一般模式是三段论.数学问题的证明主要通过演绎推理来进行.
3.合情推理仅是“合乎情理”的推理,它得到的结论不一定正确.而演绎推理得到的结论一定正确(前提和推理形式都正确的前提下).
4.分析法的特点:从未知看需知,逐步靠拢已知.
5.综合法的特点:从已知看可知,逐步推出未知.
6.分析法和综合法各有优缺点.分析法思考起来比较自然,容易寻找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缺点是思路逆行,叙述较繁;综合法从条件推出结论,较简捷地解决问题,但不便于思考.实际证题时常常两法兼用,先用分析法探索证明途径,然后再用综合法叙述出来.
7.利用反证法证明数学问题时,要假设结论错误,并用假设的命题进行推理,没有用假设命题推理而推出矛盾结果,其推理过程是错误的.
备战练习·固基石
一、单选题
1.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 ,则 、 全为0”,其反设正确的是(??? )
A.?、 至少有一个为0??????????????????????????????????????B.?、 至少有一个不为0 C.?、 全不为0?????????????????????????????????????????????????D.?、 中只有一个为0
【答案】B
【考点】反证法
【解析】【解答】原命题的结论为:“ 、 全为0”,反证法需假设结论的反面,其反面为“ 、 至少有一个不为0”.故答案为:B. 【分析】反证法证明命题时,应假设命题的反面成立,其反面为“a,b至少有一个不为0”
2.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时,反设正确的是(??)
A.?假设三个内角都不大于60°??????????????????????????????????B.?假设三个内角都大于60° C.?假设三个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60°???????????????????????D.?假设三个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60°
【答案】B
【考点】反证法
【解析】【解答】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的反面是三个内角都大于60°。 【分析】反证法是先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再进行反驳。当结论无法从正面得到证明时,常用此种方法。
3.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 ①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②演绎推理得到的结论一定是正确的; ③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是“三段论”形式; ④演绎推理得到的结论的正误与大前提、小前提和推理形式有关.
A.?1个???????????????????????????????????????B.?2个???????????????????????????????????????C.?3个???????????????????????????????????????D.?4个
【答案】C
【考点】演绎推理的意义
【解析】【解答】①③④正确,②错误的原因是:演绎推理的结论要为真,必须前提和推理形式都为真. 故答案为:C. 【分析】①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显然正确; ②演绎推理得到的结论不一定是正确的;故不正确; ③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是“三段论”形式;显然正确; ④演绎推理得到的结论的正误与大前提、小前提和推理形式有关,显然正确.
4.下面给出了关于复数的四种类比推理: ①复数的加减法运算可以类比多项式的加减法运算法则; ②由向量的性质类比得到复数z的性质; ③方程ax2+bx+c=0(a,b,cR)有两个不同实数根的条件是b2-4ac>0可以类比得到:方程az2+bz+c=0(a,b,cR)有两个不同复数根的条件是b2-4ac>0; ④由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可以类比得到复数加法的几何意义 其中类比得到的结论错误的是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答案】C
【考点】类比推理
【解析】【解答】复数的加减法运算可以类比多项式的加减法运算法则,①正确,由向量的性质| 2类比得到复数z的性质|z|2=z2 , 这两个长度的求法不是通过类比得到的.故②不正确, ③方程ax2+bx+c=0(a,b,c∈R)有两个不同实数根的条件是b2-4ac>0,可以类比得到方程az2+bz+c=0(a,b,c∈C)有两个不同复数根的条件是b2-4ac>0,数的概念推广后,原有的概念在新的领域里是不是成立属于知识应用的推广,不是类比,故合理错误;④由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可以类比得到复数加法的几何意义,由两者的几何意义知,此类比正确;综上,②③是错误的,故答案为:②③ 【分析】本题考查类比推理,是一个观察几个结论是不是通过类比得到,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对于所给的结论的理解
5.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已知 为非零实数,且 , ,求证 中至少有两个为正数”时,要做的假设是(??? )
A.? 中至少有两个为负数????????????????????????????????B.? 中至多有一个为负数 C.? 中至多有两个为正数????????????????????????????????D.? 中至多有两个为负数
【答案】A
【考点】反证法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用反证法证明某命题时,应先假设命题的否定成立, 而:“ 中至少有二个为正数”的否定为:“ 中至少有二个为负数”.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反证法证明某命题时,要假设命题的否定成立,即假设“ a,b,c 中至少有两个为负数”即可.
6.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时,假设正确的是(?? )
A.?假设三内角都不大于60°?????????????????????????????????????B.?假设三内角都大于60° C.?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60°???????????????????????????D.?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60°
【答案】B
【考点】反证法的应用
【解析】【解答】用反证法证明命题时,应假设结论的否定成立,又“至少有一个”的否定是“一个也没有”,∴应假设为三角形的三内角都大于60°,故选B 【分析】反证法是从要证明的结论的否定出发,故正确假设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属基础题
7.有一段演绎推理:“直线平行于平面,则平行于平面内所有直线;已知直线 平面 ,直线 ∥平面 ,则 ∥ ”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
A.?大前提错误??????????????????????B.?小前提错误??????????????????????C.?推理形式错误??????????????????????D.?非以上错误
【答案】A
【考点】演绎推理的意义,进行简单的演绎推理
【解析】【解答】演绎推理,就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演绎推理一般有三段论形式,本题中直线平行于平面,则平行于平面内所有直线是大前提,它是错误的.故答案为:A. 【分析】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大前提“直线平行于平面,则平行于平面内所有直线",本身就是错误的.
8.甲、乙、丙、丁四人进行选择题解题比赛,已知每个选择题选择正确得 分,否则得 分.其测试结果如下:甲解题正确的个数小于乙解题正确的个数,乙解题正确的个数小于丙解题正确的个数,丙解题正确的个数小于丁解题正确的个数;且丁解题正确的个数的 倍小于甲解题正确的个数的 倍,则这四人测试总得分数最少为(?? )
A.??????????????????????????????????????B.??????????????????????????????????????C.??????????????????????????????????????D.?
【答案】C
【考点】进行简单的合情推理
【解析】【解答】设甲、乙、丙、丁做对题的个数,分别为 , 则 且 , 若总分最少,则 为相邻整数, 当 分别取 ,不满足 ; 当 分别取 ,不满足 ; 当 分别取 ,不满足 ; 当 分别取 ,不满足 ; 当 分别取 ,不满足 ; 当 分别取 ,不满足 ; 当 分别取 ,不满足 ; 当 分别取 ,满足 , 四人测试总得分数最少为 , 故答案为:C. 【分析】先设甲、乙、丙、丁做对题的个数,分别为 x , y , z , m ,则 且 ,若总分最少,则 为相邻整数,一一列出求解即可.
9.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一起去向老师询问成语竞赛的成绩,老师说,你们四人中有2位优秀,2位良好,我现在给甲看乙、丙的成绩,给乙看丙的成绩,给丁看甲的成绩,看后甲对大家说:我还是不知道我的成绩,根据以上信息,则(?? )
A.?乙可以知道两人的成绩???????????????????????????????????????B.?丁可能知道两人的成绩 C.?乙、丁可以知道对方的成绩????????????????????????????????D.?乙、丁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
【答案】D
【考点】进行简单的演绎推理
【解析】【解答】四人所知只有自己看到,老师所说及最后甲说话,甲不知道自己的成绩 乙丙必有一优一良,(若为两优,甲会知道自己的成绩;若为两良,甲也会知道自己的成绩) 乙看到了丙的成绩,知道自己的成绩 丁看到甲,丁也为一优一良,丁知道自己的成绩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老师的回答,由于甲并不能知道自己的成绩,推理出乙、丁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
10.设a>0,b>0且ab-(a+b)≥1,则(? )
A.?a+b≥2( +1)????????????B.?a+b≤ +1????????????C.?a+b≤( +1)2 ????????????D.?a+b>2( +1)
【答案】A
【考点】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及应用
【解析】解答:选A.由条件知a+b≤ab-1≤ -1, 令a+b=t,则t>0且t≤ -1, 解得t≥2+2 分析:要求a+b的范围,只要构造a+b的不等式即可,把ab利用基本不等式转化为a+b
11.“所有9的倍数都是3的倍数.某数是9的倍数,故该数为3的倍数,”上述推理(  )
A.?完全正确 ??B.?推理形式不正确
C.?错误,因为大小前提不一致 ??D.?错误,因为大前提错误
【答案】A
【考点】进行简单的演绎推理
【解析】【解答】∵所有6的倍数都是3的倍数,某数是6的倍数,则该数是3的倍数,
大前提:所有6的倍数都是3的倍数是正确的,
小前提:某数是6的倍数是正确的,
结论:该数是3的倍数是正确的,
∴这个推理是正确的,
故选A
【分析】要分析一个演绎推理是否正确,主要观察所给的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是否都正确,根据三个方面都正确,得到结论。
12.已知 ? ,且a+b=2 ,则(??? )
A.????????????????????????????B.??????????????C.????????????????????????????D.?
【答案】C
【考点】分析法和综合法
【解析】【解答】由a+b=2,可得ab≤1,又a2+b2=4-2ab , ∴a2+b2≥2.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析法与综合法,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根据a+b=2,结合基本不等式性质得到ab≤1,根据a2+b2=4-2ab分析计算即可.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合情推理得出的结论一定是正确的??????????????????B.?合情推理必须有前提和结论 C.?合情推理不能猜想??????????????????????????????????????????????D.?由合情推理得出的结论无法判断正误
【答案】B
【考点】进行简单的合情推理
【解析】【解答】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都是根据已有的事实,经过观察、猜想、比较、联想,再进行归纳、类比,然后提出猜想得推理。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合情推理。故选B。 【分析】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都是根据已有的事实,经过观察、猜想、比较、联想,再进行归纳、类比,然后提出猜想得推理。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合情推理。
14.设a,b,c∈(0,+∞),则三个数a+ , b+ , c+的值(  )
A.?都大于2??????????????????B.?都小于2??????????????????C.?至少有一个不大于2??????????????????D.?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
【答案】D
【考点】进行简单的合情推理,反证法
【解析】【解答】解:假设3个数a+<2,b+<2,c+<2,则a++b++c+<6, 利用基本不等式可得a++b++c+=b++c++a+≥2+2+2=6,这与假设所得结论矛盾,故假设不成立, 所以,3个数a+ , b+ , c+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 故选:D. 【分析】利用反证法,即可得出结论.
15.老师在四个不同的盒子里面放了4张不同的扑克牌,分别是红桃 ,梅花 ,方片 以及黑桃 ,让明、小红、小张、小李四个人进行猜测: 小明说:第1个盒子里面放的是梅花 ,第3个盒子里面放的是方片 ; 小红说:第2个盒子里面饭的是梅花 ,第3个盒子里放的是黑桃 ; 小张说:第4个盒子里面放的是黑桃 ,第2个盒子里面放的是方片 ; 小李说:第4个盒子里面放的是红桃 ,第3个盒子里面放的是方片 ; 老师说:“小明、小红、小张、小李,你们都只说对了一半.”则可以推测,第4个盒子里装的是(?? ?)
A.?红桃 或黑桃 ?? ?B.?红桃 或梅花 ??????
C.?黑桃 或方片 D.?黑桃 或梅花
【答案】A
【考点】类比推理
【解析】【解答】因为四个人都只猜对了一半,故有一下两种可能: ⑴当小明猜对第1个盒子里面放的是梅花A时,第3个盒子里面放的不是方片A,则小李猜对第4个盒子里面放的时红桃A,小张猜对第2个盒子里面放的是方片A,小红猜对第3个盒子里面放的是黑桃A; ⑵若小明猜对的是第3个盒子里面放的是方片A,则第1个盒子里面放的不是梅花A,小红猜对第2个盒子里面放的是梅花A,小张猜对第4个盒子里面放的是黑桃A,小李猜对第3个盒子里面放的是方片A,则第一个盒子只能是红桃A,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意由类比推理逐一判断即可得出结论。
16.要证明+<2+所选择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其中合理的是(  )
A.?综合法????????????????????????????????B.?分析法????????????????????????????????C.?类比法????????????????????????????????D.?归纳法
【答案】B
【考点】分析法和综合法
【解析】【解答】解:要证明+<2+ , 需证(+)2<(2+)2 , 即证10+2<10+4 , 即证<2 , 即证21<24,显然成立. 故用分析法比较合理. 故选:B. 【分析】要证+<2+ , 需证(+)2<(2+)2 , 即证…,显然用分析法最合理
17.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3+...+2n =2n-1+22n-1 时,假设n=k时命题成立,则当n=k+1时,左端增加的项数是(?? )
A.?1项????????????????????????????????????B.?k-1 项????????????????????????????????????C.?k 项????????????????????????????????????D.?2k 项
【答案】D
【考点】数学归纳法的证明步骤
【解析】【解答】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因此选择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数学归纳法,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根据数学归纳法结合所给式子分析即可
18.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如果可被5整除,那么,至少有1个能被5整除.”则假设的内容是????????????????? (  ??)
A.?,都能被5整除???? B.?,都不能被5整除?
?C.?不能被5整除?? ?D.?,有1个不能被5整除
【答案】B
【考点】反证法
【解析】【分析】反证法证明是否定原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直接写出假设的内容即可. 【解答】由于反证法是命题的否定的一个运用,故用反证法证明命题时,可以设其否定成立进行推证. 命题“m,n∈N,mn可被5整除,那么m,n中至少有一个能被5整除.”的否定是“m,n中都不能能被5整除”. 故选B.
19.已知 ,则 中(??? )
A.?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B.?至少有一个不大于1??????????????C.?都不大于1???????????D.?都不小于1
【答案】B
【考点】反证法
【解析】【解答】解:假设 , , , 三式相乘得 , 由 ,所以 ,同理 , ,则 与 矛盾,即假设不成立,所以 不能同时大于 ,所以至少有一个不大于 , 故答案为: 【分析】假设三式均大于1,构造不等式( 2 ? a ) b ? ( 2 ? b ) c ? ( 2 ? c ) a > 1 是本题的关键,再由 a , b , c ∈ ( 0 , 2 )推出矛盾,得出正确答案。
二、填空题
20.有三张卡片,分别写有1和2,1和3,2和3,甲乙丙三人各取走一张卡片,甲看了乙的卡片后说:“我与与的卡片不是2”,乙看了丙的卡片后说:“我与丙的卡片上相同的数字不是1”,丙说:“我的卡片上数字之和不是5”,则甲的卡片上的数字是________.
【答案】1和3
【考点】进行简单的合情推理,进行简单的演绎推理
【解析】【解答】 根据丙的说法知,丙的卡片上写着 和 ,或 和 ; ⑴若丙的卡片上写着 和 ,根据乙的说法知,乙的卡片上写着 和 ; 所以甲的说法知,甲的卡片上写着 和 ; ⑵若丙的卡片上写着 和 ,根据乙的说法知,乙的卡片上写着 和 ; 又甲说:“我与乙的卡片上相同的数字不是 ”; 所以甲的卡片上写的数字不是 和 ,这与已知矛盾; 所以甲的卡片上的数字是 和 . 故答案为:1和3. 【分析】根据丙的说法知,丙的卡片上写着 1 和 2 ,或 1 和 3,分两种情况再作推理.
21.用反证法证明“若a+b+c<3,则a,b,c中至少有一个小于1”时,“假设”应为________?
【答案】a,b,c都大于或等于1
【考点】反证法
【解析】【解答】用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时,应先假设命题的反面成立,
而命题:“a,b,c中至少有一个小于1”的否定是:“a,b,c都大于或等于1”,
故答案为:a,b,c都大于或等于1.
【分析】根据用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的步骤,应先假设命题的反面成立,求出要证明题的否定,即为所求。
22.已知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时,从“ 到 ”左边需增加的代数式是________.
【答案】
【考点】数学归纳法的证明步骤
【解析】【解答】解:当 时,左端 ,
当 时,左端 ,
所以当 到 “”左端需要增加的代数式为 .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推理与证明中的数学归纳法的证明应用,重点考察从 n = k这一步到下一步n = k + 1的证明过程,也就是这道题左端需要增加的代数式。
23.“MN是经过椭圆 (a>b>0)的焦点的任一弦,若过椭圆中心O的半弦 ,则 .”类比椭圆的性质,可得“MN是经过双曲线 (a>0,b>0)的焦点的任一弦(交于同支),若过双曲线中心O的半弦 ,则________.”
【答案】
【考点】类比推理
【解析】【解答】由于在椭圆中 ,在双曲线中和变为差,所以类比结果应该是 【分析】本题考查类比推理等基础知识,意在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推理能力.
24.设p , q均为实数,则“ q<0 ”是“方程 x2+px+q=0 有一个正实根和一个负实根”的________条件. (选填:充要、必要不充分、充分不必要、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答案】充要
【考点】分析法和综合法
【解析】【解答】∵q<0,∴Δ=p2-4q>0. ∴“方程x2+px+q=0有一个正实根和一个负实根”成立. ∵“方程x2+px+q=0有一个正实根和一个负实根”成立,∴q<0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析法与综合法,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根据所给条件q<0,可得Δ=p2-4q>0,然后分析判断即可.
25.甲、乙、丙三位同学被问到是否去过 , , 三个城市时, 甲说:我没去过 城市;乙 说:我去过的城市比甲多,但没去过 城市;丙说:我们三人去过同一城市. 由此可判断甲去过的城市为________
【答案】A
【考点】合情推理的含义与作用,进行简单的合情推理
【解析】【解答】由甲说:我没去过C城市,则甲可能去过A城市或B城市,
但乙说:我去过的城市比甲多,但没去过B城市,则甲只能是去过A,B中的任一个,
再由丙说:我们三人去过同一城市,
则由此可判断甲去过的城市为A(因为乙没有去过B).
故甲去过的城市为A,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乙丙和甲的关系逐步推断即可.
三、解答题
26.对于数列{xn},从中选取若干项,不改变它们在原来数列中的先后次序,得到的数列称为是原来数列的一个子数列.某同学在学习了这一个概念之后,打算研究首项为a1 , 公差为d的无穷等差数列{an}的子数列问题,为此,他取了其中第一项a1 , 第三项a3和第五项a5 . (1)若a1 , a3 , a5成等比数列,求d的值; (2)在a1=1,d=3 的无穷等差数列{an}中,是否存在无穷子数列{bn},使得数列(bn)为等比数列?若存在,请给出数列{bn}的通项公式并证明;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他在研究过程中猜想了一个命题:“对于首项为正整数a,公比为正整数q(q>1)的无穷等比数列{cn},总可以找到一个子数列{bn},使得{dn}构成等差数列”.于是,他在数列{cn}中任取三项ck , cm , cn(k<m<n),由ck+cn与2cm的大小关系去判断该命题是否正确.他将得到什么结论?
【答案】解:(1)由题意可得a32=a1a5 , 即(a1+2d)2=a1(a1+4d),解得d=0. (2)由题意可得an=1+3(n﹣1),如bn=4n﹣1便为符合条件的一个子数列. 下面证明:因为bn=4n﹣1=(1+3)n﹣1=1+3+32+…+3n﹣1=1+3M, 这里M=+3+…+3n﹣2为正整数, 所以,bn=1+3M=1+3[(M+1)﹣1]是{an}中的第M+1项, (3)该命题为假命题. 由已知可得,,, 因此,又, 故 =aqk﹣1(1+qn﹣k﹣2qm﹣k), 由于k,m,n是正整数,且n>m,故n≥m+1,n﹣k≥m﹣k+1, 又q是满足q>1的正整数,则q≥2, ∴1+qn﹣k﹣2qm﹣k≥1+qm﹣k+1﹣2qm﹣k=1+qqm﹣k﹣2qm﹣k≥1+2qm﹣k﹣2qm﹣k=1>0, 所以,ck+cn>2cm , 从而原命题为假命题
【考点】合情推理的含义与作用
【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得(a1+2d)2=a1(a1+4d),解之即可; (2)可举bn=4n﹣1 , 然后结合二项式定理证明即可; (3)命题为假命题,由不等式的性质可证ck+cn>2cm , 故不成等差数列.
27.若a2+b2=c2 , 求证:a,b,c不可能都是奇数.
【答案】证明:假设a,b,c都是奇数,则a2 , b2 , c2都是奇数, 得a2+b2为偶数,而c2为奇数,即a2+b2≠c2 , 这与a2+b2=c2 相矛盾, 所以假设不成立,故原命题成立.
【考点】反证法的应用
【解析】【分析】假设a,b,c都是奇数,则a2 , b2 , c2都是奇数,得a2+b2为偶数,而c2为奇数,即a2+b2≠c2 , 这与a2+b2=c2 相矛盾.
备战真题·勇闯天涯
一、单选题
1.(2017?新课标Ⅱ)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一起去问老师询问成语竞赛的成绩.老师说:你们四人中有2位优秀,2位良好,我现在给甲看乙、丙的成绩,给乙看丙的成绩,给丁看甲的成绩.看后甲对大家说:我还是不知道我的成绩.根据以上信息,则(??? )
A.?乙可以知道四人的成绩???????????????????????????????????????B.?丁可以知道四人的成绩 C.?乙、丁可以知道对方的成绩????????????????????????????????D.?乙、丁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
【答案】D
【考点】进行简单的合情推理
【解析】【解答】解:四人所知只有自己看到,老师所说及最后甲说话, 甲不知自己的成绩 →乙丙必有一优一良,(若为两优,甲会知道自己的成绩;若是两良,甲也会知道自己的成绩) →乙看到了丙的成绩,知自己的成绩 →丁看到甲、丁中也为一优一良,丁知自己的成绩, 故选:D. 【分析】根据四人所知只有自己看到,老师所说及最后甲说话,继而可以推出正确答案
2.(2016?全国)某旅游城市为向游客介绍本地的气温情况,绘制了一年中各月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的雷达图,图中A点表示十月的平均最高气温约为15℃,B点表示四月的平均最低气温约为5℃,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各月的平均最低气温都在0℃以上???????????????????????B.?七月的平均温差比一月的平均温差大 C.?三月和十一月的平均最高气温基本相同???????????????D.?平均最高气温高于20℃的月份有5个
【答案】D
【考点】进行简单的合情推理
【解析】【解答】解:A.由雷达图知各月的平均最低气温都在0℃以上,正确 B.七月的平均温差大约在10°左右,一月的平均温差在5°左右,故七月的平均温差比一月的平均温差大,正确 C.三月和十一月的平均最高气温基本相同,都为10°,正确 D.平均最高气温高于20℃的月份有7,8两个月,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根据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的雷达图进行推理判断即可.本题主要考查推理和证明的应用,根据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的雷达图,利用图象法进行判断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2016?北京)袋中装有偶数个球,其中红球、黑球各占一半.甲、乙、丙是三个空盒.每次从袋中任意取出两个球,将其中一个球放入甲盒,如果这个球是红球,就将另一个球放入乙盒,否则就放入丙盒.重复上述过程,直到袋中所有球都被放入盒中,则(?? )
A.?乙盒中黑球不多于丙盒中黑球?????????????????????????????B.?乙盒中红球与丙盒中黑球一样多?? C.?乙盒中红球不多于丙盒中红球????????????????????????????D.?乙盒中黑球与丙盒中红球一样多
【答案】B
【考点】进行简单的演绎推理
【解析】【解答】取两个球往盒子中放有 种情况: ①红+红,则乙盒中红球数加 个; ②黑+黑,则丙盒中黑球数加 个; ③红+黑(红球放入甲盒中),则乙盒中黑球数加 个; ④黑+红(黑球放入甲盒中),则丙盒中红球数加 个. 因为红球和黑球个数一样,所以①和②的情况一样多,③和④的情况完全随机. ③和④对B选项中的乙盒中的红球与丙盒中的黑球数没有任何影响. ①? 和②出现的次数是一样的,所以对B选项中的乙盒中的红球与丙盒中的黑球数的影响次数一样. 综上,选B 【分析】分析理解题意:乙中放红球,则甲中也肯定是放红球;往丙中放球的前提是放入甲中的不是红球,据此可以从乙中的红球个数为切入点进行分析
二、填空题
4.(2018?浙江)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张邱建算经》中记载百鸡问题:“今有鸡翁一,值钱五;鸡母一,值钱三;鸡雏三,值钱一。凡百钱,买鸡百只,问鸡翁、母、雏各几何?”设鸡翁,鸡母,鸡雏个数分别为 , , ,则 当 时, ________, ________.
【答案】8;11
【考点】进行简单的合情推理
【解析】【解答】详解: 【分析】直接利用方程组以及z的值,求解即可.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方程组的解法.
5.(2017?上海)如图,用35个单位正方形拼成一个矩形,点P1、P2、P3、P4以及四个标记为“▲”的点在正方形的顶点处,设集合Ω={P1 , P2 , P3 , P4},点P∈Ω,过P作直线lP , 使得不在lP上的“▲”的点分布在lP的两侧.用D1(lP)和D2(lP)分别表示lP一侧和另一侧的“▲”的点到lP的距离之和.若过P的直线lP中有且只有一条满足D1(lP)=D2(lP),则Ω中所有这样的P为________.
【答案】P1、P3、P4
【考点】进行简单的合情推理
【解析】【解答】解:设记为“▲”的四个点为A,B,C,D,线段AB,BC,CD,DA的中点分别为E,F,G,H, 易知EFGH为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 四边形ABCD两组对边中点的连线交于点P2 , 即符合条件的直线lP一定经过点P2 , 因此:经过点P2的直线有无数条; 同时经过点P1和P2的直线仅有1条, ?同时经过点P3和P2的直线仅有1条, 同时经过点P4和P2的直线仅有1条, ?所以符合条件的点为P1、P3、P4 . 故答案为:P1、P3、P4 . 【分析】根据任意四边形ABCD两组对边中点的连线交于一点,过此点作直线,让四边形的四个顶点不在该直线的同一侧,那么该直线两侧的四边形的顶点到直线的距离之和是相等的;由此得出结论.
6.(2016?全国)有三张卡片,分别写有1和2,1和3,2和3.甲,乙,丙三人各取走一张卡片,甲看了乙的卡片后说:“我与乙的卡片上相同的数字不是2”,乙看了丙的卡片后说:“我与丙的卡片上相同的数字不是1”,丙说:“我的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不是5”,则甲的卡片上的数字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1;3
【考点】进行简单的合情推理
【解析】【解答】解:根据丙的说法知,丙的卡片上写着1和2,或1和3;(1)若丙的卡片上写着1和2,根据乙的说法知,乙的卡片上写着2和3; ∴根据甲的说法知,甲的卡片上写着1和3;(2)若丙的卡片上写着1和3,根据乙的说法知,乙的卡片上写着2和3; 又甲说,“我与乙的卡片上相同的数字不是2”; ∴甲的卡片上写的数字不是1和2,这与已知矛盾; ∴甲的卡片上的数字是1和3. 故答案为:1和3. 【分析】可先根据丙的说法推出丙的卡片上写着1和2,或1和3,分别讨论这两种情况,根据甲和乙的说法可分别推出甲和乙卡片上的数字,这样便可判断出甲卡片上的数字是多少.;考查进行简单的合情推理的能力,以及分类讨论得到解题思想,做这类题注意找出解题的突破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