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为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斗争。八年抗战,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迎来了全国的大解放,迎来了“开国大典”的盛况。从此,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26 开国大典R 五年级上册开国:建立新的国家。
大典:隆重的典礼。
开国典礼:庆祝建国的重大典礼。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 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3.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
课文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描述开国大典的盛况?分别写了几方面的内容?整体感知 本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主要写了开国大典之前、大典进行中、大典结束后三个方面。游行大典前 大典后入场典礼阅兵( )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 )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
( )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 )礼炮响起来。
( )下午三点整,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 )毛主席按动电钮,五星红旗徐徐上升。123456大典时:(1)典礼默读课文5——10节,按顺序排序。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排山倒海的掌声”“一齐投向”体现了什么?体现了人们对领袖的无限热爱,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 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这句话有着伟大的历史意义,它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新中国诞生了,中国人民从此当家做了主人。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欢悦起来。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三十万人以及全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欢欣鼓舞的心情。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礼炮的响数有什么深层含义,为什么是28响呢? 五十四门礼炮代表我国54个民族(我国现有56个民族,54是当时的统计数字),二十八响标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了28年。 文中对阅兵式的哪些兵种进行了具体描写?从中能够感受到什么?(2)阅兵 文中用“开头”“接着”这些表示顺序的词语,详细地介绍了“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师、空军”这些部队在阅兵式上的出色表现。让我们看到了人民军队威风凛凛、纪律严明、渗透着人民对人民军队的赞美和自豪的感情。海军步兵炮兵战车(装甲车、坦克)骑兵空军 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这句话采用了什么手法,体现了什么? 夸张手法,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于子弟兵的无比信赖与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也说明了人们的心情欢快、激动到了极点。开国大典前大典进行中大典结束后看向随堂演练
(1)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 、
、 三个方面的内容。
(2)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投向”可以换成 ,但“投向”更能反映人们
毛主席的心情。迫切希望见到随堂演练写法点拨 场面是在一定时间、一定环境中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场面描写就是对这个特定的时间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要选好角度,分清主次;注意点面结合,既简单地写出整个场面的全景,又有选择地具体描写出主要人物的活动;用多种方法写出特定场合的气氛。注意事项:1、背诵第七自然段。
2、查一查有关我国国庆阅兵的视频,认真观看。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