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平型关大捷与百团大战等史实,知道抗日根据地建立与发展情况。能够对历史史实进行正确的理解和判断。
二、过程与方法:
识读《平型关战斗示意图》《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形势图》《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百团大战形势示意图》等地图,提高学生通过地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
教学重点: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
教学难点: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平型关大捷
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太原。1937年9月向太原的门户平型关进发,一场伏击战即将开始。
(1)时间:1937年9月
(2)领导人: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林彪
(3)结果:经过一天的激战,歼灭日军1000多人。
平型关大捷
晋察冀
延安
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指挥中枢
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
建立抗日根据地
地道战
地雷战
夜袭战
麻雀战
2.开展人民游击战争
枣庄:
铁道游击队
百团大战
1940年下半年
华北
彭德怀领导100多个团
百团大战
时间
地点
指挥
主要目标
彭德怀(1898—1974)八路军副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955)。军事家。
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政治家,
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之一;
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国防及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1940年下半年
华北
彭德怀领导100多个团
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百团大战
时间
地点
指挥
主要目标
战役时间
战斗次数
毙伤俘日伪军数
破坏交通线
拔掉据点
3个半月
1800多次
4万多人
2000多公里
近3000个
1941年8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报复性“扫荡”。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某部第7连的5位战士,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宁死不屈,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这是“狼牙山五壮士”中的葛振林(右)和宋学义(左)。
八路军进入反“扫荡”作战
平型关大捷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百团大战
有力地打击了日军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全民族抗战以来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1.中国共产党最早举起抗日救国旗帜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光辉战绩
3.中国共产党发布在抗战时期的重要文献在全国产生的重大影响
4.中国共产党诚心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中华民族的抗日力量
1.中国共产党最早举起抗日救国旗帜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光辉战绩
3.中国共产党发布在抗战时期的重要文献在全国产生的重大影响
4.中国共产党诚心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中华民族的抗日力量
1.中国全民族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 徐州会战 D. 百团大战
A
3.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土地政策是( )
A.实行减租减息 B.开展大生产运动
C.采取地雷战、地道战 D.发动农民起义
A
2.抗日战争时期,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的重要城市是( )
A.太原 B.延安
C.长沙 D.台儿庄
B
5.下列有关百团大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目的是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封锁
B.发动的时间是1940年下半年
C.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胜利
D.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的威望
C
4.百团大战的主要作战目标( )
A.显示中国人民强大的武装力量
B.阻止日军对正面战场的进攻
C.坚定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
D.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D
关于抗战精神
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