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册第七章《力与运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册第七章《力与运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8-12-31 13:39: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章《力与运动》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现代汽车除了前、后排座位都有安全带外,还安装有安全气囊系统,这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身造成的伤害( )
A.汽车速度太慢 B.汽车转弯
C.汽车前端发生严重撞击 D.汽车突然启动
2.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F1=6N,F2=5N。如果这两个力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则它们的合力大小( )
A. 一定是11N B. 一定是1N C. 可能是6N或5N D. 可能是11N或1N
3.如图,斯诺克是一种很受欢迎的台球运动,下列关于台球受力及运动的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 台球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台球的支持力相互平衡
B. 球杆击球时,杆对球的力与球对杆的力是相互作用力
C. 击打球的不同部位,球的旋转方向不同,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 运动的台球在碰到桌边后会改变运动方向,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如图所示,原来静止的物体A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速度逐渐增大,则拉力F( )

A. 一定大于阻力Ff B. 一定等于阻力Ff
C. 可能等于阻力Ff D. 可能小于阻力Ff
5.下列不属于惯性现象的是(  )
A. B. C. D.
6.下列各种情况中,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是( )
A. 抛出去的铅球在空中飞行 B. 地球同步卫星随地球一起匀速运动
C. 火箭发射升空的过程 D. 小孩从平直的滑梯上匀速滑下
7.如图所示,墙受到压力的大小是(  )

A. 10N B. 40N C. 50N D. 60N
8.一重为50 N的矩形物体,如图甲,当竖立在水平面上时,用10 N的水平力推动可以使物块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当平放在同一水平面上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图甲的2倍,用F的水平推力推动可以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力F的大小是( )

A. 10N B. 20N C. 30N D. 50N
9.下列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 在空中自由下落的苹果 B. 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C. 正在草坪上越滚越慢的足球 D. 风中摇摆的树叶
10.关于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也会产生力的作用,说明力可以脱离物体存在
B. 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物体也可能受到力的作用
C. 施力物体先施加力,经过一段时间后受力物体才受到力
D. 受力物体只受力的作用,不对施力物体施加力的作用
11.下列物体在运动中,受到平衡力的是( )
A. 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 B. 加速运动的汽车
C. 减速运动的汽车 D. 正在拐弯的汽车
12.小明得到一个玩具吹镖(由一个细长筒和金属镖头组成),想试着用它去射地上的目标.他把重为G的小镖头以一定速度正对着目标A点吹出,如图.忽略镖头运动时所受的空气阻力,下列关于镖头能否射中A点的预测中,正确的是( )

A. 一定能够射中A点 B. 一定射在A点左侧
C. 一定射在A点右侧 D. 控制速度大小,以上都有可能
13.如图是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天舟一号”时的情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发射前,火箭静止在发射塔上,受平衡力,发射升空时,火箭受非平衡力
B. 发射时, 产生的巨大白气团是水汽化成的水蒸气
C. 发射时, 火箭喷出的燃气对空气施加的力的大小等于空气对火箭施加的力
D. 发射时,“天舟一号”飞船相对于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是静止的
14.教室的门关不紧,常被大风吹开,某同学在门与门框之间塞入硬纸片后,门就不易被风吹开了.对此现象的解释较合理的是( )
A. 门被风吹开,是因为门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B. 门没被吹开,是因为风吹门的力小于摩擦力
C. 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
D. 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
15.如图所示,木块放在表面光滑的小车上并随小车一起沿桌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遇障碍物而突然停止运动时,车上的木块将( )

A. 木块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而立即停下来
B. 木块具有惯性会立即向前倒下
C. 木块具有惯性会立即向后倒下
D. 仍继续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二、多选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
16.下列知识结构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17.压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B. 压力的大小一定与物体重力大小有关
C.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D. 压力属于弹力,它的产生一定是相互接触的两物体间要有挤压作用
18.某同学在科技馆参观时发现这样一展品,在水平轨道上有一列小火车,车厢顶部有两个孔P和Q,小火车在轨道上沿直线匀速运动,如图7所示,当小火车即将经过“∩”型框架的下方时,从Q孔中竖直向上弹出一个小球。不计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关于小钢球的落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球能落入P孔是因为小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受到水平向前的力大于惯性
B. 小球能落回Q孔是因为小球具有惯性,在水平方向保持与火车相同的速度
C. 若在小球弹出的同时,小火车突然加速运动,小球由于具有惯性,小球将落到Q孔后方的车厢顶上
D. 若在小球弹出的同时,小火车突然减速运动,小球由于具有惯性,仍能恰好落回原来的孔中
19.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木块B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木块A放在木块B上面,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空气阻力不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拉力F和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相等
B. 拉力F和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C. A对B的压力和地面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A受到的重力和B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20.如图所示,一木块立在光滑的水平平板小车上,并随小车一起沿粗糙的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突然加速,车上的木块将(  )

A. 也跟着小车加速运动
B. 向左平滑出小车,落地后向左倾倒
C. 木块未落地时,在小车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D. 向左平滑出小车,落地后向右倾倒


三、实验题
21.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如毛巾、棉布、木板等),让同一小车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小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

(1)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相同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 .
(2)通过比较图中小车在不同材料表面滑行的距离,可以得出水平面粗糙程度越小,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小车运动的越 .
(3)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它将保持 .
(4)由这个实验可以推理得出物理学的基本定律是 .
22.如图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实验装置.
长木板不同表面
木块不同侧面
弹簧测力计示数


一个木板
两个木板重叠

光滑表面








粗糙表面










(1)根据小明设计的实验记录表格(如上)可知,他是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作用于接触面积的压力、接触面积和   的关系.
(2)在实验中小明缓缓地   (选填“匀速”或“变速”)拉动木块,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只填序号).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3)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可知该次实验摩擦力大小为   N.

23.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钢球从斜面上某个高度由静止沿斜面滚下,在底部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发生碰撞,木块沿水平向右运动直至停止.

(1)实验中是通过观察__来判断钢球的动能大小.
(2)让同一钢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目的是探究钢球的动能大小与__的关系.
(3)木块最终会停下来的主要原因是__,在此过程中木块通过__方式把动能转化为内能.
(4)如果木块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阻力为0,木块将__.

四、计算题
24.小明骑车在某段平直的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共用时12s.如图是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小明在t=7s时刚好到达这段路程的中点。如图是动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

(1)在7﹣12s内,自行车所受的摩擦阻力是多少?
(2)自行车在0﹣7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25.如图,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已知汽车质量1.2t,汽车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3倍.求: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多大?

试卷第6页,总7页

参考答案
1.C2.D3.A4.A5.D6.D7.A8.A9.B10.B11.A12.C13.B14.C15.D
16.AD17.ABC18.BC19.AC20.CD
21.(1)速度;(2)小;远;(3)匀速直线运动;(4)牛顿第一定律
22.(1)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匀速;C;(3)2.4
23. 木块移动的远近 速度 受到阻力的作用 做功 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24.(1)30N;(2)4.29m/s。
25.3600N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