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Ⅱ岳麓版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课件(3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必修Ⅱ岳麓版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课件(32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2-31 20:0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修订意义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课程标准:
1.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2.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铁路最早是在什么时期出现的?谁发明的?
铁路在近代中国的发展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第一次工业革命
英国人史蒂芬孙
中国境内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
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
宫廷专用铁路-----“紫光阁铁路”
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京张铁路
全国铁路90%由外国修筑并控制
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
但铁路建设始终未入正轨。
一、交通的变化
1.近代中国铁路的发展状况
时 期 发 展 情 况




年 1876年
1881年
1888年
1909年
到1911年
民国时期
课堂辩论:
针对当时顽固派反对修铁路的理由,你认为有道理吗?
(1)反对阶段:
反对修铁路的理由有:①扰民②夺民生计③为外敌缩地④因雇洋匠而导致白银外流⑤ 破坏风水
火车会发出噪音
修建铁路会占用土地,铁路的出现导致传统的船夫、苦力和农民破产,促进小农经济解体
铁路快捷的运输便于列强侵略中国
封建迷信
合作探究一:
国人对铁路的认识经历了反对、接受、抢修三个阶段。
(2)接受阶段:为什么19世纪90年代已不反对?
列强争夺在华铁路修筑权
清政府放弃自主修路的权利
改变观念,认识到修路的急迫
救亡图存的强烈愿望:
修路,修更多的铁路!
(3)抢修阶段:中国抢修铁路的代表人物?抢修铁路反映了中国人的什么愿望?
材料1:由于淞沪铁路在江湾附近压死一人,很多人说这条铁路会破坏上海的风水,结果清政府以28.5万两白银赎回并掷入大海。
材料2:宫廷铁路落成后,慈禧迷信风水,害怕火车汽笛声会破坏京城“气脉”不用蒸汽做牵引动力。每车以内监四人拖拉。
群众迷信和清政府的迂腐。
结合课本和材料,分析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缓慢的原因。
合作探究二:
材料3:至1911年,全国90%的铁路由外国修筑并控制;北洋政府时期,外国攫取的路权达18000千米;1935年后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所攫取的新路权不下7000千米。
外国资本的挤压
材料4:北洋政府时期,除日本和奉系军阀在东北建造一系列铁路外,其他地区均是延续前一期未完成的工程。
军阀混战、经济凋敝
群众迷信
清政府的迂腐
外国资本的挤压
军阀混战、经济凋敝
你认为铁路业怎样才能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
一要实现民族独立
二要实现国家富强
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缓慢的原因
世界上第一艘蒸汽轮船由谁研制成功?
美国人富尔顿
那么中国近代的航运业又是怎样发展的?
中国新式航运业诞生—轮船招商局
民间兴办轮船航运公司艰难发展
水运依然艰难发展
外国轮船往来穿梭于中国内江和外海,逐渐挤占中国航运业
一、交通的变化
2.近代中国水运发展状况
时 期 发 展 情 况




年 鸦片战争
前后
1872年
1900年
前后
民 国
时 期
世界上第一架飞机是谁发明的?
真正起步------马尾造船厂开始研制
水上飞机
北洋政府设“筹办航空事宜处”,拟订以北京为中心的五大民航路线
较快发展
中国总共拥有70架各种型号的飞机
一、交通的变化
3.近代中国航空发展状况
时 期 发 展 情 况




期 1918年
1918年
1918年
后十年
解放前夕
话剧:情深深·雨蒙蒙
(1917年 上海 )
(餐厅内)
杜非:茹萍,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们中国近代第一家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终于成立了,以后啊,我们可以和那些西方国家的航运公司一较高下了。
茹萍:那真的是太好了,我爸爸的轮船公司这几年都亏本,我们全家都很担心。
(买单时)
杜非:Waiter! 买单!我们去找依萍他们去玩吧。
茹萍:不行,我想回去看看爸爸。因为他明天就要坐飞机去北京参加京张铁路的通车典礼。
请同学们找出下面由一位同学编写的话剧的几个错误之处。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唐朝诗人杜甫的这首诗反映了一种怎样的通讯方式?
此外,中国古代的通讯方式还有哪些?
中国古代驿站
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宫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
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
古代官府传递公文
往往靠“马上飞递”,一
般就是日行300—800里。
“大清邮政局”宣告成立
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
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
外国人在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邮政代办所
外国在华开办的客邮一律取消
二、通讯的变化
4.近代中国邮政发展状况
时 期 发 展 情 况
清朝末年

民国时期 鸦片战争后
1896年
1913年
1920年
1920年后
上海朱家角大清邮政局
大清邮票
中国自办电报开端------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
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得到改观
5.近代中国电报发展情况
时 期 发 展 情 况

末 1877年
民 国
时 期
1.结合前几课所学内容探讨:近代以来有哪些因素导致了中国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变化和发展?
合作探究三:

材料一: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交通为实业之母,铁道又为交通之母。”
材料二: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材料三:俄国外交大臣维持揭示列强争夺路权的奥秘说:“欧洲列强十分清楚,在中国保障经济势力的有利方法之一是将铁路建筑权抓在手里。
材料四:1882年顺天乡试发榜,《申报》记者以快马将两江地区中式名单送到天津,用电报传到上海,次日见报,江南士子仅隔24小时就获知考试结果。
2.结合下列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交通与通迅的变化给中国带来哪些影响?
(1)经济:
近代经济发展;自然经济瓦解
(2)政治:
增强世界联系;抵制外国侵略
(3)文化:
改变人们观念;加速文化传播
(4)生活:
生活多姿多彩;开阔人们视野
积极: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消极:便利列强侵华;造成环境污染
近代交通与通迅的变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1.下列关于我国近代交通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开平至胥各庄铁路于1881年建成通车
B.甲午战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修筑权,其实质是为其商品输出创造条件
C.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
D.到1911年,我国铁路总长9292公里,其中绝大部分是由外国修筑并控制
2.下列有关近代中国轮船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轮船逐渐挤占中
国航运业
B.19世纪60年代,民间商人曾建议买洋
船运送江南漕粮
C.归国留学生詹天佑上书当局,为设厂
造船献计献策,未引起重视
D.1872年,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标志
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
3.下列有关近代电讯事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
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 
B.南京国民政府于1933年部分收回了中
国电信主权
C.无线电报创设于1906年
D.民国时期,战乱频仍,无线电报难以
发展
4.近代中国新式水运业诞生的标志是
A.上海轮船招商局  
B.福州船政局
C.天津机器局    
D.怡和航运公司
5、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是
A.1876年的上海到吴凇铁路
B.1881年的唐山到胥各庄
C.1888年的宫廷铁路
D.1909年兴建的京张铁路
6、1887年,李鸿章办津通铁路引发了长达十余年的铁路之争,这说明
A.铁路违背历史潮流
B.铁路扰民、夺民生计
C.铁路触动了封建落后意识
D.铁路花费太高
课堂小结: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交通
通讯
铁路建设
经济发展
联系增强
观念更新
生活多彩
水运航空
驿传邮政
电报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