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预测卷
六年级语文
(测试时间:100分钟)
注: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所有题目写在相应的地方,参考答案超过边框或写错位置,参考答案无效。
一、语文基础(40分)
【题型】书写
1、写字测试。(把字写端正,写美观)(3分)
在《增广贤文》里,有一个句子是希望我们留存这方寸之地,给子子孙孙以耕种之用。请把这个句子默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知识点】文学常识
【参考答案】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解析】来源于单元四“日积月累”。
【题型】填空题
2、看拼音写汉字,把字写正确、写规范、写美观。(5分)
méng lóng( )的月色,明媚的阳光,jīng yíng( )的露珠,qiào lì( )的小花,chán chán( )的小溪,dǒu qiào( )的山峰,蓝天上的yōu yōu( )的白云、翱翔的xiónɡ yīnɡ( ),大地上奔驰的jùn mǎ( )、可爱的xiǎo lù( )……这一切都是大自然给我们的ēn cì( ),让我们拥抱大自然吧!
【知识点】字音
【参考答案】朦胧;晶莹;俏丽;潺潺;陡峭;悠悠;雄鹰;小鹿;恩赐。
【题型】匹配题
3、读一读,加点字念什么,在正确的音节下面画“_”。(4分)
镌刻(juān juàn)瘦削(xuē xiāo)扁舟(biān piān) 纤夫(qiān qiàn)
阻挠(náo ráo) 塑料(suò sù) 挫折(cuō cuò) 惩罚(chéng chěng)
【知识点】字音
【参考答案】juān;xuē;piān;qiàn;náo;sù;cuò;chéng。
【解析】每个空0.5分。出现读音错误的原因有:多音字、不常见字、口语字音等,前面六个属于多音字判断,后面两个“纤”“惩” 是口语易错音。
【题型】填空题
4、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4分)
( )( )乐道 ( )( )可亲 不拘( )( )( )( )匆匆
( )( )大悟 可见( )( ) ( )( )峭壁 ( )( )讥笑
【知识点】成语
【参考答案】津津、和蔼、一格、行色、恍然、一斑、悬崖、惹人。
【解析】易错字是:行、蔼、斑、崖……错音是同音字、形近字、马虎等等。
【题型】填空题
5、用“然”字组词,并分别填入下面的句子。(4分)
(1)岁月悠悠,唯有你( )如旧。
(2)爷爷今年八十岁了,他( )能爬上五指山顶峰。
(3)这种说法( )错了,所以大家都摇头。
(4)这事发生得太( )了,所以大家很难接受。
【知识点】词语
【参考答案】依然 居然 显然 突然
【解析】联系语境最重要,(1)看后面的“如旧”(2)“看八十岁了”和“五指山顶峰”(3)看“大家摇头”(4)看“很难接受”
【题型】填空题
6、关联词语填空。(2分)
(1)小甲虫( )迷了路,( )它一点儿也不慌乱,仍傲然地前进。
(2)( )作者进行了细致观察,( )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知识点】关联词语
【参考答案】(1)虽然…但是…(2)因为…所以……
【解析】分析前后分句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1)是转折关系,二是因果关系。
【题型】书写
7、按要求写句子。(6分)
(1)我敢保证,这次校运动会我们可能得冠军。(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改成反问句)
(3)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仿写句子。)
(4)小芳对我说:“请帮我拿本书。” (改为间接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桑娜不能看着孩子和死去的西蒙睡在一起。(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他是一个听话的孩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句式变化
【参考答案】(1)“可能”换成“一定能”;(2)信赖,难道不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信赖,怎能不创造出美好的境界?(3)浪潮向我们汹涌而来,就像一头头怒吼的狮子。(4)小芳对我说,让我帮她拿本书。(5)桑娜怎能看着孩子和死去的西蒙睡在一起呢?(6)没有人不说他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他不可能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他不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
【解析】(1)自相矛盾(2)(5)是改为反问句,注意一个要加否定,一个要去否定(2)注意句子的特点,很多同学不清楚(4)转述时,改人称,将“我”改为“她”,改标点,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引号,保留祈使语气。(6)确定双重否定词是难点。
【题型】填空题
8、根据自己的积累,请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语句。(6分)
(1)鲁迅先生曾经说过:“ ,俯首甘为孺子牛。”
(2)夕阳西下,晚霞下的老树上栖息着乌鸦,远处青山绿水,好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意图,我不禁想起了元代词人白朴的诗歌:“孤村落日残霞, ,
, , 。”
(3)老师教导我们,与人约好的时间,一时一刻都不能改,正如古语所言:“有所其约, 。”
【知识点】课内积累
【参考答案】(1)(1分)横眉冷对千夫指;(2)(4分)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3)(1分)时刻不易。
【解析】注意易错字:指、鸦、鸿,(3)容易写成前半句“纤毫必偿”。
【题型】判断题
9、判断句子正误,对的打“√”,错的打“×”。(3分)
(1)《穷人》的作者是列夫·托尔斯泰,课文主要写了“穷人”的穷。( )
(2)诗人臧克家为了纪念鲁迅逝世13 周年写了《有的人》这首诗。( )
(3)《月光曲》是贝多芬创作的唯——部乐曲。( )
【知识点】课文内容
【参考答案】(1)× (2) √ (3) ×
【解析】(1)是为了表现“穷人”的善良;(2)中的关键词是“13”(3)贝多芬创作的乐曲很多,仔细阅读《月光曲》后的“资料袋”可知。
【题型】书写
10、语文实践。(3分)
保护环境,珍惜资源,人人有责。我们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掌握的资料,写一写你是怎样在生活中珍惜资源的?
【知识点】语言运用
【参考答案】示例:保护环境,珍惜资源从节约做起,从我做起:①节约每一张纸。②在需要传达问候和祝福时,尽量不使用纸制的贺卡。③不使用一次性筷子。④节约每一滴水,保护长江水资源不受污染,不往江中扔垃圾。⑤不使用塑料袋,自觉抵制白色污染。
【解析】首先想我们可以珍惜什么资源,如,水、电、纸等,然后想想怎样做才能节约资源。
【题型】现代文阅读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课内阅读(10分)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11、这段话选择课文《 》,作者是 。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作品,如《 》《 》等。请你写出一句他的名言
(5分)
【知识点】内容理解
【参考答案】《少年闰土》、鲁迅、《故乡》《狂人日记》、浪费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
【解析】难点在于学生不熟悉鲁迅先生的作品。
12、这段话中描写闰土的外貌主要有三个特点。(3分)
【知识点】人物分析
【参考答案】健康、可爱、朴实
【解析】提高人物描写表现人物特点。
13、文段中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说明了( )(2分)
A.闰土知识丰富。 B.润土的父亲十分爱他。
C.闰土是个健康、朴实、可爱的农村少年。 D.闰土对我一点儿也不怕羞。
【知识点】内容理解
【参考答案】C
【解析】提高人物描写表现人物特点。
(二)课外阅读。(20分)
白雪塑像
夏夜,路灯下撒下了一片银光,人们在灯光下下棋,聊天,打扑克……
一个女人夹着一件上衣,寻寻觅觅走来,对一个观棋的中年男子说:“走吧!元元的作业写完了。”说着把上衣给他披在身上。
于是,男人跟着女人回家。
大约十五六平方米的屋子里,摆一张双人床,一张占地不大的学生桌,桌上放着元元的课本和作业。这是三口人的一个小家。
父母都是工人,这个家也来之不易。他们在此一住十几年,儿子元元已上初中三年级了。
儿子越大他们就越觉得这个小屋负荷太重,有点盛不下啦!
一张学生桌供儿子专用,幸亏他们都不是知识分子,没有伏案书写的需要,但爸爸不争气,患有北方常见病气管炎,一天到晚总咳嗽,他一咳嗽小屋都跟着震动,元元写作业聚精会神的思考就会被打乱。儿子苦恼,他也苦恼,可有啥办法呢?
爸爸嗓子一痒就赶紧躲到厨房里去,怎奈厨房连个门也没有,怎么隔音?有时他躺在床上用被子蒙住头,一咳照样满屋响……唉!为啥落下这么个毛病呢?
儿子很体谅爸爸:“爸爸,您咳吧,不要紧,我一样写作业。”
“唉,儿呵,爸爸这病影响了你……”他没读过书,当了一辈子睁眼瞎,就分外觉得读书重要,他很怕耽误了儿子的前程。
晚饭后儿子要写作业了,爸爸就该躲出去啦。这成了一种规律,一种习惯。
“爸爸,您别出去了。”元元阻拦爸爸。
“不,爸爸有点事。”
啥事?总在这个时候有?元元心里明镜似的。元元心疼爸爸,可又拗不过爸爸,元元知道为自己的学习,爸爸什么都豁得出来。元元是个懂事的孩子,一想到这里就心酸,眼泪直往肚里流。
北方的冬天来得早,这天晚饭后,爸爸说到对面楼里去会棋友杀两盘。元元临近期末,功课紧,作业多,他在这个温暖、宁静的小屋里,埋在作业堆中,不知不觉夜深了,他的作业也才做完。这时他精神松弛下来,忽然隐约听到窗外的咳嗽声,他凭窗望去,外边早已纷纷扬扬下起鹅毛大雪,雪中一个穿着棉大衣,戴着大口罩的人,周身皆白,成了个雪人啦!他像一下子被电着了,受到了极大的震撼,立刻泪流满面地跑了出去,大声呼唤:
“爸爸呀,爸爸……”话未出口竟止不住呜咽起来。
无声的雪花,如银如絮,立刻盖住了这对拥抱着的父子。静谧的街心便多了一座洁白的塑像……
14、下列各句没有运用比喻的一项是( )(2分)
A.无声的雪花,如银如絮。
B.戴着大口罩的人,周身皆白,成了个雪人啦!
C.元元开始写作业了,他又像往常一样出去了。
【知识点】修辞手法的运用
【参考答案】C
【解析】“像”在这儿不是比喻词,相当于“和”、“同”等意思。
17、第6自然段中“爸爸不争气”的意思是( )(2分)
A.家中地方小,爸爸没有能力为孩子买大房子。
B.爸爸患有气管炎,一天到晚总咳嗽。
C.爸爸晚饭后总到外面去,有时还要妈妈往回叫。
D.爸爸不是知识分子,没有伏案写作的必要。
【知识点】内容理解
【参考答案】B
【解析】联系上文内容可知
18.作者是怎样介绍小屋的,把文中相关的语句抄写在下面,并写下作者介绍小屋的作用。(4分)
【知识点】结构作用
【参考答案】找出介绍小屋的句子:大约十五六平方米的屋子里,摆一张双人床,一张占地不大的学生桌,桌上放着元元的课本和作业;作者介绍小屋的作用(3分):为下文作铺垫(1.5分),小屋是如此的小,爸爸有咳嗽的病,他为了儿子的学习总是在晚上躲出去。在大雪天,成了个雪人。
【解析】首先找出介绍小屋的句子,找多了或找少了酌情扣分(2分):大约十五六平方米的屋子里,摆一张双人床,一张占地不大的学生桌,桌上放着元元的课本和作业。 作者介绍小屋的作用(3分):为下文作铺垫(1.5分),小屋是如此的小,爸爸有咳嗽的病,他为了儿子的学习总是在晚上躲出去。在大雪天,成了个雪人。
19.“儿子苦恼,他也苦恼,可有啥办法呢?”这句话中的“他”指的是谁?这
两个人“苦恼”的内容分别是什么?(5分)
【知识点】内容理解
【参考答案】爸爸;儿子为爸爸出去而苦恼;爸爸为自己咳嗽影响儿子而苦恼。
【解析】“他”指的是爸爸。(1分)儿子为爸爸出去而苦恼;(1.5分)爸爸为自己咳嗽影响儿子而苦恼。(1.5分)
20、请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4分)
【知识点】内容概括
【参考答案】元元家的屋子特别小,元元爸爸有气管炎,一天到晚总是咳嗽,打乱元元写作业的思考。爸爸为了不影响元元的学习,总是在晚饭后儿子写作业时躲出去。在雪夜,爸爸在街心成了一个雪人。
【解析】起因:元元家的屋子特别小(1分),经过:元元爸爸有气管炎,一天到晚总是咳嗽,打乱元元写作业的思考(1分)。爸爸为了不影响元元的学习,总是在晚饭后儿子写作业时躲出去。(1分)结果:在雪夜,爸爸在街心成了一个雪人。(1分)
21、结尾“静谧的街心便多了一座洁白的塑像……”中“一座洁白的塑像”在文中指什么?末尾用省略号作结尾,有什么作用?(3分)
【知识点】结构作用
【参考答案】指“拥抱着的父子”;省略号表示语言的省略;言已尽而意无穷,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解析】指“拥抱着的父子”。(1分)省略号表示语言的省略(1分),言已尽而意无穷,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1分)
【题型】写作
三、习作(30分)
22、习作(30分)
题目:第一次
要求:不同的第一次常常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泪水;有满足,也有遗憾……但无论怎样,都是令我们难忘的第一次。请你选择印象深刻的第一次写下来,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书写工整。题目自拟,字数在400字以上。
【知识点】作文
【参考答案】略
【解析】补充题目,占2分。
一类文(28—30):切题,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具体,层次清楚,语句通顺,标点使用比较正确,错别字少,卷面清洁。
二类文(25—27):切题,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比较具体,层次较清楚,语句通顺,标点使用比较正确,错别字少,卷面整洁。
三类文(22—24):基本切题,思想健康,中心基本明确,内容欠具体,层次不够清楚,语句基本通顺,标点使用大体正确,错别字较多。
四类文(18—21):合题意,但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太具体,层次不太清,语句较通顺,标点错误和错别字多。
五类文(0—17):内容有错误,语句表达很差,不会使用标点,错别字很多。
每四个错别字扣1分。习作中的错别字最多扣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