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2-31 13:31: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过着定居生活,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已广泛制作和使用陶器”,黄河流域最早体现上述特征的原始人类是( )
A. 河姆渡人 B. 山顶洞人 C. 半坡人 D. 大汶口人
2.一位同学在一本古书里看到这样的故事: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接替自己做部落联盟首领……这个故事描述了当时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那就是( )
A. 世袭制 B. 分封制 C. 禅让制 D. 科举制
3.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共同特征有( )
①使用磨制石器 ②挖掘水井 ③建造房屋 ④制作陶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4.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共同的表现包括( )
①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②饲养家畜 ③最早种植粟 ④过定居生活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③④
5.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城南30公里的九嶷山舜源峰下有一座舜帝陵。2006年舜帝陵庙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请指出舜是通过什么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领袖的( )

A. 世袭制 B. 武力夺取 C. 禅让制 D. 民主选举制
6.请根据“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等信息,判断描述的是哪一种原始居民的生活(  )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河姆渡原始居民 D. 半坡原始居民
7.下图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和草棚复原图,它说明河姆渡居民已经过着( )

A. 游牧生活 B. 定居生活
C. 生活不稳定 D. 与外地交换食品
8.小明特别爱看穿越剧,他想穿越到远古时代,回到原始社会去体验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的生活。那么他应该到(  )
A. 一百七十万年前的云南元谋县 B. 七十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
C. 三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 D. 七千年前的浙江河姆渡
9.“这是中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原始工具,发现于云南省。”该信息是在描述(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河姆渡人
10.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据考证,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  )
A. 三、四百万年前 B. 一百七十万年前
C. 七十万年----二十万年 D. 七千年前
11.炎帝和黄帝生活时代大约在( )
A. 距今四五千年 B. 距今五六千年
C. 距今六七千年 D. 距今七八千年
12.“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文中“轩辕”指的是
A. 黄帝 B. 炎帝 C. 秦始皇 D. 汉武帝
13.已经会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种的古人类是( )
A. 元谋人 B. 蓝田人 C. 北京人 D. 山顶洞人
14.目前我们对元谋人知道得不多,而对北京人的状况了解得较多,这是因为(  )
A. 元谋人离我们太遥远了
B. 北京人离我们较近
C. 北京人遗骨、遗物丰富
D. 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5.黄河、长江孕育了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耕居民的代表是(  )
A. 北京人 B. 河姆渡居民
C. 半坡居民 D. 大汶口居民
16.对于“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西方有“上帝创世纪”的故事,中国有“女娲抟土造人”的故事,这些故事都属于( )
A. 神话传说 B. 历史事实 C. 考古发现 D. 科学幻想
17.“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惟有我先。”孙中山先生这首诗歌颂的是( )
A. 黄帝 B. 炎帝 C. 尧 D. 舜
18.干栏式建筑形式是下列哪个远古人类或居民发明的(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居民 D. 河姆渡居民
19.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同民族,在长期的交流与碰撞中形成的。其中,汉民族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它的前身是( )
A. 炎黄族 B. 半坡氏族 C. 华夏族 D. 元谋人
20.在距今七千年的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稻秆、稻米,这足以证明( )
A. 河姆渡原始居民是当时最聪明的
B. 神农氏教人播种五谷的故事确有来源
C. 我国是较早种植稻谷的国家
D. 稻谷比较适合在南方种植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古穴居而野处(上古时代,人们住在野外的山洞里)。
材料二:

(1)从材料一文字叙述和材料二的图片中,你看出人类居住条件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中图一和图二分别是我国境内哪一条大河流域哪一个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
(3)是什么因素造成材料中两所房屋结构的不同?
22.许多外国朋友希望了解中国,喜欢到中国参观游览。请你当一名小导游,向你的客人介绍介绍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吧!
(1)第一站是浙江,你将会怎样介绍距离上海最近的原始居民的遗址呢?
(2)第二站是北京,在这里都有哪些远古人类遗址?
(3)第三站是陕西西安,在西安历史博物馆里,他们欣赏了当地原始居民遗址中出土的石器和彩陶。你知道这个原始居民遗址的名称吗?
(4)第四站是陕西黄陵县,在这里,他们集体祭拜和敬拜中华文明的始祖。你知道中华文明的始祖是谁吗?
23.历史文物的价值在于能够真实地反映当时的历史情境,为后人了解历史提供宝贵的资料。下图所示文物是在我国原始人类遗址中发掘出来的。请你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你知道它们是哪一原始人类曾经用过的吗?
(2)根据这两件文物,你能推测出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哪些生产和生活的技能吗?说一说你判断的依据?
(3)要进一步探究这一原始人的生活情况,除了从出土文物中可以了解外,还有哪些途径?(举出两例即可)
24.观察原始社会房屋结构图,回答问题。

(1)左图是____________原始居民的房子,右图是____________原始居民的房子。
(2)造成左图和右图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生产工具 b.生产方式 c.人文环境 d. 自然环境
(3)假如你穿越时光隧道去左图中的原始居民家中做客,请你设想一下,他们会用什么饭菜招待你。
2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材料二:丹朱是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尧的长子。因为丹朱个性刚烈,欠和顺及政治智慧,尧把部落联盟首领之位传给了舜。
──根据《史记.五帝本纪》
(1)材料一中的“轩辕”指哪位历史人物?他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2)材料一中“平定蚩尤乱”的战役是什么?这一战役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3)材料二反映的是一种什么制度?
(4)上述材料中的“轩辕”、“尧”和“舜”的共同点有哪些?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黄河流域的半坡人过着定居生活,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已广泛制作和使用陶器,故选C。
2.【答案】C
【解析】推举即民主推选,舜“能力比较强,大家都信服”即德才兼备者。符合禅让制的特点。
3.【答案】C
【解析】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共同特征有使用磨制石器,建造房屋,制作陶器。会挖掘水井的只是河姆渡人,故选C。
4.【答案】A
【解析】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都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会饲养家畜,过定居生活。最早种植粟的是半坡人,河姆渡人最早种植水稻,所以①②④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共同的表现,故选A。
5.【答案】C
【解析】在禹以前都是通过禅让制的方式来传递王位的。所以答案选择C。当时还没有出现民主选举制。舜也不是通过武力、世袭的方式夺取王位的。
6.【答案】C
【解析】阅读题文关键信息:“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根据所学可知为河姆渡原始居民,故选C。
7.【答案】B
【解析】题干中图片是河姆渡时期的水井和草棚复原图,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河姆渡时期居民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因此B符合题意。而ACD的表述均不合题意。
8.【答案】A
【解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链接所学知识可知,发现于云南省元谋县的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故答案选A。
9.【答案】A
【解析】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它因发现于云南省元谋县而得名,元谋人会制造和使用原始工具,故选A。
10.【答案】C
【解析】三、四百万年前的是非洲南方古猿;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的是元谋人;距今约七千年前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ABD不符,排除。北京人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故选择C。
1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炎帝和黄帝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四五千年,黄河流域出现了两个著名的部落: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BCD不符合黄帝和炎帝的生活时间。故选A。
1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黄帝的有关知识。根据题干给出的“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可知文中“轩辕”指的是黄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3.【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据考古发现,在北京人生活的遗址处发现了大量用火的遗存和大量的灰烬,故可以了解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种。故选C项。
14.【答案】C
【解析】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北京人距今约20万年。首先就是元谋人离现在较北京人远;其次,对于元谋人的考古发掘也较北京人少,因此,我们对北京人的了解要多于元谋人。因此,答案为C。
15.【答案】B
【解析】过着原始农耕生活的原始人类,只有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所以此题选B。
16.【答案】A
【解析】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的,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只是它经过了“幻想”的加工,成为了想象中的“神化”了现实生活,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或社会)并征服自然(或社会)的愿望;因此它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作出符合实际的解释时代的产物。神话传说包括神话与传说两个部分。一个偏重于指关于人神起源万物初始的来历,一个偏重于口头流传的关于世界来源及英雄故事的说法,因此上帝和女娲造人说都属于神话传说。
17.【答案】A
【解析】相传黄帝又称“轩辕氏”,创造指南针,联合炎帝平定蚩尤部落,故选A。
18.【答案】D
【解析】干栏式建筑形式是河姆渡居民发明的,河姆渡聚落地处河湖密布、潮湿炎热的江南地区,干栏式结构高于地面,具有通风、防潮的性能,故选D。
19.【答案】C
【解析】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汉民族”、“前身”,结合课本所学分析,炎黄部落走向联合,占据了中原地区并不断繁衍,形成了华夏族的主体,这就是汉族的前身。故答案为C。
20.【答案】C
【解析】在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稻秆、稻米,这说明了河姆渡人会种植水稻,这足以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稻谷的国家,故选C。
21.【答案】(1)由穴居到半穴居到盖房定居。
(2)图一: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图二: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
(3)自然地理环境因素。
【解析】(1)图二的房子是半地穴式房屋。半地穴式建筑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最早的半地穴式建筑出现在半坡遗址。这种建筑有利于防寒保暖,图一是的房子是干栏式房屋。干栏式房子是指在木(竹)柱底架上建筑的高出地面的房子。这种建筑适合那些居住于雨水多且比较潮湿地方的人。图二到图一,可以看出人类由穴居到半穴居到盖房定居的变化,应该说居住条件在不断的提高。
(2)半坡聚落位于黄河流域陕西西安附近半坡村,居住区内有一座很大的长方形房屋,是氏族成员共同活动的场所。半坡居民居住的房屋大多是半地穴式的。干栏建筑是南方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最早的干栏式建筑是河姆渡干栏式建筑。古时流行于南方百越民族的居住区,这种建筑以竹木为主要建筑材料,主要是两层建筑,下层放养动物和堆放杂物,上层住人。 这种建筑适合那些居住于雨水多比较潮湿地方的人。
(3)以河姆渡人为代表的南方居民居住在干栏式的房子,是因为南方多雨潮湿,天气也较闷热,住这样的房子,可以利于通风,躲避虫蛇野兽等,有利于减少风湿病,对人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而半坡人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是因为北方天气干燥,冬天寒冷,夏天住地穴里较为凉爽,冬天则较为暖和。南北方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先民们采取不同的居住方式。
22.【答案】(1)河姆渡原始居民,
(2)北京人遗址和山顶洞人遗址,
(3)半坡居民遗址,
(4)黄帝
【解析】(1)在浙江距离上海最近的原始居民是河姆渡原始居民。
(2)北京的远古人类遗址有北京人遗址和山顶洞人遗址。
(3)在陕西的原始居民遗址是半坡原始居民遗址。
(4)陕西黄陵县是黄帝的陵墓。
23.【答案】(1)山顶洞人
(2)制作这样的装饰品和骨针都需要一定的磨制和钻孔技术。这就表明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这些技术,骨针和装饰品的出现进一步说明山顶洞人已学会用骨针缝制衣服,还懂得爱美等。
(3)上网查找、去图书馆查找、访问、参观历史博物馆等。
【解析】第(1)问和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山顶洞人的有关知识。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已经会人工取火。在山顶洞人遗址,曾发现两件火石石器和待加工的燧石石片及其他一些石器。山顶洞人已经比较普遍地掌握和运用磨和钻的技术。这些,都可以间接推断他们在不断磨擦和钻孔的基础上,也同时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方法。骨针和装饰品的出现进一步说明山顶洞人已学会用骨针缝制衣服,还懂得爱美等。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探寻原始人的生活情况方法的理解。我们了解和探究原始人的生活情况的方法有很多。历史文物是我们了解离我们很遥远的原始人生活情况的方法,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方法,如可利用网络查找,到历史博物馆查询资料,去图书馆查阅有关的历史书籍等。
24.【答案】(1)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
(2)d
(3)主食:粟。副食:白菜、芥菜、猪肉、狗肉、鱼肉。
【解析】(1)从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左图为半坡原始居民所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子,右图为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居住的干栏式房子。
(2)依据图片信息及地理知识,南方降雨较多,适合住干栏式房子,上面住人,下面还可以养牲畜,北方寒冷干燥,适合住半地穴式房子,屋内有灶坑,可以供炊煮和取暖用,所以造成左图和右图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环境,答案选D。
(3)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半坡原始居民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此外半坡原始居民还饲养猪狗等动物,还用骨制箭头、鱼叉、渔钩打猎捕鱼,还会种植蔬菜白菜、芥菜等,食物种类大大丰富了,假如你穿越时光隧道去左图中的原始居民家中做客,他们可以用于招待的食物有:主食:粟。副食:白菜、芥菜、猪肉、狗肉、鱼肉。
25.【答案】(1)黄帝;人文初祖。
(2)涿鹿之战。历史影响: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3)禅让制。
(4)共同点:传说中的人物;生活在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有高尚的品质,受到百姓爱戴及后人敬仰。(任意一点即可)
【解析】(1) “轩辕”是指黄帝,打败蚩尤之后,炎黄两部落联合,在中原地区不断繁衍,形成了华夏族的主体。黄帝也被尊称为“人文初祖”。
(2)黄帝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此后炎黄两部落联合,在中原地区不断繁衍,形成了华夏族的主体,所以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3)所谓禅让,指尧舜禹时期,以民主的方法推举贤能的人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尧把部落联盟首领之位传给了舜,而不是传给自己的儿子。可见应该是禅让制。
(4) “黄帝”、“尧”和“舜”都是传说中的人物;都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都由于品德高尚而受到后人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