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新课标人教版选修四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一课时)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推动力)
本章学习内容 化学反应的快慢(速率)
化学反应的限度(反应物能否全 部转变为产物)
学习目标
1、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重点、难点:
化学反应速率概念的理解和其表示方法
一、化学反应速率1、定义:是描述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
是指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mol) 的变化。
2、表示方法:用单位时间内某一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V=△C/△t
3、单位:mol/L.h 、mol/L.min 、mol/L.s
如反应方程式∶mA+nB=pY+qZ
则VA=△C(A)/△t, VB=△C(B)/△t,
VY=△C(Y)/△t, VZ=△C(Z)/△t。
学与问∶一个化学反应的速率用不同的反应物或生成物来表示,数值可能 但含意 , 速 率之比等 于该反应方程式中对应 之比。不同是一致的物质的系数4、各物质速率与化学计量关系一定条件下,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某反应的速率,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相同。且它们的数值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系数比。
如 N2+3H2=2NH3
1 3 2=1:3:2课堂练习在一定条件下2升的反应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H2发生下反应,N2+3H2=2NH3,5分钟后测的NH3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
NH3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
H2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05mol/(L·min)3/2× 0.05mol/(L·min)=0.075 mol/(L·min)课堂练习: (1)在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合成3H2+N2==2NH3,开始时测得[H2]=4mol/L ,[N2]=1mol/L,2S末,测得[N2]=0.9mol/L。求V H2为多大?
(2)向2L的密闭容器(内有催化剂)充入2mol的SO2和1molO2,经2S,测得容器内有1mol的SO3,则该反应的速率可怎样表示。0.15mol/L·s(4)在下列过程,需要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钢铁腐蚀 B、塑料老化 C、食物腐烂
D、工业炼钢
(5)某温度时,图中曲线X,Y,Z是在2L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由图中数据分析,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____;
反应从开始计时,2分钟
内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D3X+Y=2Z二、化学反应的速率是通过实验测定的。测定方法有∶
1、直接观察某些性质(如释放出气体的体积和体系压强);
2、科学仪器测定(如颜色的深浅、光的吸收和发射、导电能力等);
3、溶液中,常利用颜色深浅和显色物质浓度间的正比关系来跟踪反应的过程和测量反应速率。(实验2一1)实验分析∶反应物(指气体和液体,不含纯液体和固体)的浓度越大,反应时间越短,反应速率越快。注意问题∶(1)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的尺度,它与时间和浓度变化有关.
(2)在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物质来表示时,其数值可以不同,但都表示同一个反应的速率.因此,表示化学反应的速率时,必须说明反应物中哪种物质做标准.不同物质的速率的比值一定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3)一般来说,化学反应速率随反应的进行而逐渐减慢.因此,某一段时间内的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而不是指瞬时速率.
(4)化学反应速率一般不能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学生练习:1.把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加进四个盛有10mL浓度为2 mol·L-1 的盐酸的烧杯中,并都加水稀释至50mL,此时,X和盐酸缓慢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A)10 mL、2 mol·L-1 (B)20 mL、2 mol·L-1
(C)10 mL、4 mol·L-1 (D)20 mL、3 mol·L-1
答案:D 2.反应4NH3+5O2 = 4NO+6H2O,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υ(x)(表示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生成物的生成速率)为( )。
(A)υ(O2)=0.01 mol·L-1·s-1
(B)υ(NO)=0.008 mol·L-1·s-1
(C)υ(H2O)=0.003 mol·L-1·s-1
(D)υ(NH3)=0.002 mol·L-1·s-1 答案: CD3.反应4A(气)+5B(气)== 4C(气)+6D(气)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C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A)A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010 mol·L-1·s-1
(B)容器中含D的物质的量至少为0.45mol
(C)容器中A、B、C、D的物质的量比一定是4:5:4:6
(D)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一定增加了0.3mol
答案:B4.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υ(A)、υ(B)、υ(C)(mol·L-1·s-1)表示,且υ(A)、υ(B)、υ(C)之间有如下所示的关系: υ(B)=3υ(A); 3υ(C)=2υ(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A)2A+3B=2C (B)A+3B=2C
(C)3A+B=2C (D)A+B=C答案:B课后作业1、课本21页练习1一5题
2、预习 预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化学反应速率与分子间的有效碰撞频率有关。想一想,我们以前学过的、用过的和日常生活中改变速率的方法有哪些?
2、我们知道的改变反应速率的措施有∶加热、搅拌、增大反应物的浓度、使用催化剂、汽车加大油门、炉膛安装鼓风机、把煤块粉碎后使用、用冰箱保存食物、糕点盒装小包除氧剂等等。 谢谢!课件25张PPT。化学反应原理新课标人教版选修四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第一课时)复习回忆1、什么是有效碰撞?
引起分子间的化学反应的碰撞。
2、什么是活化分子?
具有较高能量,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3、什么是活化能?
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
复习回忆4、活化能和反应速率的关系:
活化能越小则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越容易,则活化分子越多,则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越多,则反应速率越快。
5、催化剂作用:
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也就等于提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提高了有效碰撞的频率.反应速率大幅提高.
分子运动相互碰撞分子具有足够的能量活化分子有 合 适 的 取 向有效碰撞发生化学反应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影响反应速率的条件影响反应速率的条件有内因和外因:
内因是反应自身的性质;
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主要有:
① 浓度 ② 压强 ③ 温度 ④ 催化剂等
一、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阅读课本实验2-2,总结出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现象及结论硫分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增大某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减小某反应物的浓度会减慢反应速率。
为什么?原因:反应物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一、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其它条件不变,增加反应物浓度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二、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质上是通过改变气体反应物的浓度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压强只对有气体参与的反应的速率才有影响。
通过如右图所示的有关 2H2S+SO2=3S+2H2O 的实验可知压强大的右边容器首先出现浅黄色固体,由此证明:
结论:对于气体反应来说,增大压强相当于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讨论]恒容条件下,往合成氨的反应N2+3H2=2NH3中充入He气,体系的压强如何改变?反应速率是否改变?对于压强的改变,只有引起反应体系中物质浓度的变化,才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讨论]如果反应物是固体、液体或溶液时,改变压强对它们又有什么影响?适用范围: 仅适用于反应体系中有气体物质的反应。课堂练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条件下,增大反应物的量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增大压强,肯定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碰撞为有效碰撞。
D、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叫活化分子。D 在C(固)+CO2(气)=2CO(气) 的反应中。现采取下列措施:
(1)增大压强 ;(2)增加碳的量
(3)通入CO2;(4)恒容下充入N2;
(5)恒压下充入N2
哪些措施能够使反应速率增大?为什么? 答案:(1)(3)课堂练习原因:反应物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一、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其它条件不变,增加反应物浓度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内容:复习回忆二、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对于气体反应来说,增大压强相当于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内容:原因:反应物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增大压强课堂练习: 如下图所示,相同体积的a、b、c三密闭容器,其中c容器有一活塞,a、b两容器为定容容器,起始向三容器中都加入相同量的SO2和O2使三容器压强相等,一定条件下
发生2SO2+O2=2SO3的反应。问:③ 如起始在a、c两容器中通入同量的N2, 则此时三容器起始压强为Pa ___Pb Pc;① 起始a、c两容器的反应速率大小关系为Va ___Vc;② 反应一段时间后a、c中速率大小关系为Va ___Vc ;=<> = = >起始反应速率关系为Va ___Vb ___Vc三、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由Na2S2O3+H2SO4=Na2SO4+S↓+SO2↑+H2反应同浓度下高温首先出现混浊,说明升温可加速反应。一般每升高10℃反应速率可增加2~4倍 阅读课本实验2-3,总结出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结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温反应速率增大,降温反应速率减小为什么?原因:温度升高分子获得更高的能量活化分子百分数提高有效碰撞次数提高反应速率加快课堂练习 右图表示Mg与某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与时间的关系曲线,试解释出现上述曲线的原因____________。温度、浓度因素四、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催化剂有加快反应速率的催化剂,也有减慢反应速率的催化剂,一般在没特殊指明的情况下都是指加快反应速率的催化剂。 一般催化剂参加反应,但在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阅读课本实验2-4,总结出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H2O2===2H2O+O2↑MnO2为什么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加入
催化剂反应活化能降低活化分子百分数提高有效碰撞次数提高反应速率加快原因:阅读P25科学探究 除上述四种因素外固体颗粒大小、各种光线、波、溶剂、搅拌等对化学反应速率都有影响。体会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总结论:向反应体系输入能量,都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原因:反应体系内活化分子数或活化分子百分数提高,有效碰撞次数增加,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已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2X+W=Y+Z Y+N= W+Z则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其中X、N为______ W为_______ Y为________。2X+N=2Z反应物催化剂中间产物课堂练习课堂练习要使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2A(气)+B(固)== 2C(气)+Q(Q>0)的正反应速率显著加快,可采用的措施是(不考虑固、气态间的接触面积)( )
A.降温 B.加入B
C.增大体积使压强减小 D.加入AD课堂练习容积固定的2L密闭容器中进行的某一可逆反应 A(气)+2B(气)= 2C(气)
以B的物质的量浓度改变表示的反应速度υ正,υ正、υ逆与时间的关系图如所示。已知反应速率υ的单位为mol·L-1·s-1,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可表示( )。
(A)A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少
(B)B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少
(C)C的物质的量增加
(D)B的物质的量减少B课件17张PPT。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回忆钠和钾分别与水反应的现象。 比较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与大理石反应的快慢。 不同的化学反应快慢是不一样的。怎么样来比较和描述不同反应的快慢呢? 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一个物理量。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浓度常用单位:mol/L时间常用单位:s 、 min、h化学反应速率常用单位:mol/(L·s) 或 mol/(L·min)表达式:v = △c/△t一、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v = △n/(V·△t)PS:1、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所以反应速率是正值。2、中学阶段的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3、浓度仅指溶液或气体的,固体、纯液体无浓度可言。【例题】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N2和3molH2,发生 N2+3H2 =?2NH3 ,在2s末时,测得容器中含有0.4mol的NH3,求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起始浓度(mol/L)2s末浓度(mol/L) 观察并回答,分别用三种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间有什么关系?问题1变化浓度(mol/L) 三步法0.51.500.20.20.30.10.41.2 同一个反应,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数值是不一样的,所以应注明是由哪种物质表示的。
同一反应中,各物质的速率之比等于他们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如在N2 + 3H2 =?2NH3 中, v(N2):v(H2):v(NH3)=1:3:2结论1常见题型例举1、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例1、反应4NH3 + 5O2 === 4NO + 6H2O 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30s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可表示为:
A、v (O2)=0.01 mol/L·s B、 v (NO)=0.008 mol/L·s
C、 v (H2O)=0.003 mol/L·s D、 v (NH3)=0.002 mol/L·s v (NO)=0.3/(5×30) =0.002 mol/L·s 2、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例2、反应A + 3B == 2C + 2D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 = 0.15mol·L-1·s-1 ②VB = 0.6mol·L-1·s-1
③Vc = 0.4mol·L-1·s-1 ④VD = 0.45mol·L-1·s-1
则该反应在不同条件下速率快慢顺序是 ④﹥ ②= ③﹥ ①结论2:在同一反应中,反应速率的大小不能单纯地看数值大小。应化为同一种物质的反应速率再进行比较。3、根据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写出化学方程式。例3、某温度下,浓度都是1mol/L的两种气体X2和Y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经过t min后,测得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X2)=0.4mol/L,c(Y2)=0.8mol/L ,c(Z)=0.4mol/L,则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3X2 + Y2 === 2Z3X2 + Y2 === 2X3Y习题:已知反应N2 +3H2 2NH3 ,根据下图判断1、A是______物质的量浓度变化情况2、C是______物质的量浓度变化情况3、2分钟内N2的平均速率是多少?H2NH30.5mol/(L· min )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 2、化学反应进行的时候,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在不断地变化,由于反应体系中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变化,必然引起其他物质浓度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化学反应速率只要用反应体系中任何一种物质(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来表示,一般以最容易测定的物质表示。3、在物质的诸多性质中,特别是在溶液中,当反应物或生成本身有比较明显的颜色时,人们常常利用颜色深浅和显色物质浓度间的正比关系来跟踪反应的过程和测量反应的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是通过实验测定的。 化学反应速率测定的基本思路:可用于化学反应速率测定的基本性质
①可直接观察的性质,如释放出的气体的体积和体系的压强
②依靠科学仪器才能测量的性质,如颜色的深浅、光的吸收、光的发射、导电能力
③在溶液中,当反应物或生成本身有比较明显的颜色时,人们常常利用颜色深浅和显色物质浓度间的正比关系来跟踪反应的过程和测量反应的速率.
1、 下列反应中 2 SO2 + O2 2 SO3
起始浓度(mol/L) 0.4 0.2 0
2 s后浓度(mol/L) 0.2
求:V(SO2)、V(O2)、V(SO3)2、在500 mL的密闭容器中装入1.5 mol H2,0.5 mol N2和0.05 mol NH3。若该反应的反应速率 V(H2)= 0.3 mol/(L·min)时,求3分钟末时NH3的浓度? 3、把0.6molX气体的0.4molY气体混合于2L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3X+Y= nZ+2W。2min末已生成0.2molW,若测知V(z)=0.1mol/(L·min),则
⑴上述反应中Z气体的计量数n的值是( )
A.1 B.2 C.3 D.4
⑵上述反应在2min末时,已消耗的Y占原来的百分比是( )
A.20% B.25% C.33% D.50%DB4、在4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根据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 )
A.V(H2)= 0.1 mol/L·min
B.V(N2)= 0.2 mol/L·min
C.V(NH3)= 0.15 mol/L·min
D.V(H2)= 0.3 mol/L·min注:此类题均换算为同一物质的速率为标准比较 B5、一定温度下,向一个容积为2L的事先装入催化剂的真空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N2和3mol H2,3min末测此容器内压强是起始时压强的0.9倍。在此时间内用 H2的量的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 是(?? ) A、0.2 mol/L·min ? B、0.6 mol/L·min C 、0.1 mol/L·min ??? D、0.1 mol/L·minC6、将固体NH4Br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NH4Br(s) NH3(g)+HBr(g),
2HBr(g) Br2(g)+H2(g)
2min后,测知H2的浓度为0.5mol/L,HBr的浓度为4mol/L,若上述反应速率用V(NH3)表示,求V(NH3)7、某温度时,在2 L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由图中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开始至2 min,Z的平均反应速率? 由图知,2 min内X、Y、Z物质的量的变化为0.3 mol、0.1 mol、0.2 mol比值为3∶1∶2,可知
3 X + Y = 2 Z,
V(Z)= = 0.05 mol/(L?min) 课件17张PPT。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回忆钠和钾分别与水反应的现象。比较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与大理石反应的快慢。 不同的化学反应快慢是不一样的。怎么样来比较和描述不同反应的快慢呢?2CO+ 2NO = 2CO2 + N2现实生活中,汽车的尾气里会发生如下反应但反应速度非常缓慢,2H2 + O2 = 2H2O,反应在常温下就有发生的趋势,但反应速度太小,将氢气和氧气放在同一容器中,长久也看不到生成水的迹象。化学反应是否是越快越好呢?举例说明?橡胶老化,钢铁生锈。速度指单位时间内某种物理量的变化值。如:米/秒,千米/小时。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浓度常用单位 mol/L时间常用单位 s 或 min化学反应速率常用单位 mol/L·s 或 mol/L·min表达式: v = △c/△t一、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例题】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N2和3mol H2,发生 N2 + 3H2 =?2NH3 ,在2s末时,测得容器中含有0.4mol的NH3,求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N2 + 3H2 =? 2 NH3起始浓度(mol/L) 0.5 1.5 02s末浓度(mol/L) 0.21.20.4v(N2)= (0.5-0.4)/2=0.05mol/L·sv(H2)= (1.5-1.2)/2=0.15 mol/L·sv(NH3)= (0.2-0)/2=0.1mol/L·s 观察并回答,分别用三种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间有什么关系?问题1变化浓度(mol/L) 0.20.30.1 同一个反应,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数值是不一样的,所以应注明是由哪种物质表示的。
同一反应中,各物质的速率之比等于他们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如在N2 + 3H2 =?2NH3 中, v(N2):v(H2):v(NH3)=1:3:2 我们得到的速率是指什么时候的速率?结论2、我们所说的速率是指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率。且均为正值结论1问题2常见题型例举1、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例1、反应4NH3 + 5O2 === 4NO + 6H2O 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30s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可表示为:
A、v (O2)=0.01 mol/L·s B、 v (NO)=0.008 mol/L·s
C、 v (H2O)=0.003 mol/L·s D、 v (NH3)=0.002mol/L·s v (NO)=0.3/(5×30) =0.002 mol/L·s 2、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例、反应A + 3B == 2C + 2D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
分别为①VA = 0.15mol·L-1·s-1 ②VB = 0.6mol·L-1·s-1
③Vc = 0.4mol·L-1·s-1 ④VD = 0.45mol·L-1·s-1
则该反应在不同条件下速率快慢顺序是 ④﹥ ②= ③﹥ ①结论3、在同一反应中,反应速率的大小不能单纯地看数值大小,所以反应速率的大小不能单纯地看数值大小3、根据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写出化学方程式。例、某温度下,浓度都是1mol/L的两种气体X2和Y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经过t min后,测得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X2)=0.4mol/L,c(Y2)=0.8mol/L ,c(Z)=0.4mol/L,
则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3X2 + Y2 === 2Z3X2 + Y2 === 2X3Y习题1、把0.6molX气体和0.4molY气体混合于2L容器中,发生反应:3X(g) + Y(g) = n Z ( g) + 2W(g) .5min末已生成0.2molW,若测知以Z浓度的变化来表示平均速率为0.01mol/(L·min),则
(1) 上述反应Z气体的计量系数n的值是______
(2) 上述反应在5min末时,已用去的Y占原来物质的
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125%习题2:一定温度下,向一个容积为2L的事先装入催化剂的真空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氮气和3mol氢气,3min后测得容器内的压强是起始时压强的0.9倍,在此时间内,用氢气的量的变化来表示的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是:
A、0.2mol/(L·min) B、 0.6mol/(L·min)
C、 0.1mol/(L·min) D、 0.3mol/(L·min) C1、A是______物质的量浓度变化情况2、C是______物质的量浓度变化情况3、2分钟内N2的平均速率是多少?H2NH30.5mol/(L· min )根据下图回答:1、反应物是__________.2、2min内A的平均速率是________3、写出化学方程式A、B2.5mol/(L·s)5A + 4B 4C 化学反应的速率是通过实验测定的。测定方法有∶
1、直接观察某些性质(如释放出气体的体积和体系压强);
2、科学仪器测定(如颜色的深浅、光的吸收和发射、导电能力等);
3、溶液中,常利用颜色深浅和显色物质浓度间的正比关系来跟踪反应的过程和测量反应速率。(实验2一1)实验分析∶该实验所用的仪器和药品?锥形瓶分液漏斗玻璃导管乳胶管注射器(50ml)铁架台量筒(50ml)胶头滴管秒表锌粒、1mol/L硫酸、 4 mol/L硫酸分液漏斗注意:有两个塞子(旋塞和)分液漏斗使用注意事项:①分液漏斗使用前要将漏斗颈上的旋塞芯取出,涂上凡士林,插入塞槽内转动使油膜均匀透明,且转动自如。②检查是否漏水(旋塞和上口塞子)
③漏斗内加入的液体量不能超过容积的3/4
④放液时,上口塞子的凹槽和漏斗口颈上的小空要对准;
如分液,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放出。
⑤分液漏斗不能加热。用后要洗涤干净。
⑥长时间不用的分液漏斗要把旋塞处擦拭干净,塞芯和塞槽之间要放一纸条,以防磨沙处粘连。1、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思考??2、如果没有注射器,用什么来代替?反应物(指气体和液体,不含纯液体和固体)的浓度越大,反应时间越短,反应速率越快。3、你还能根据反应速率相关的哪些变化来测定该反应的反应速率?课件64张PPT。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三节 化学平衡(第一课时)复习:什么叫可逆反应?可逆反应有哪些特点? 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叫做可逆反应。思考:化学反应速率研究反应的快慢,研究一个化学反应还需要讨论哪些内容?可逆反应的特点:
①同一条件、同时反应、方向对立
②不可能完全转化还需要研究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化学平衡第三节 化学平衡讨论:可逆反应为什么有“度”的限制?“度”
是怎样产生的?分析:在一定温度下,将一定
质量的蔗糖溶于100mL水的过程如右图,蔗糖在溶解时,一方面,蔗糖分子不断离开蔗糖表面扩散到水中,另一方面,溶液中的蔗糖分子又不断在未溶解的蔗糖表面聚集成为晶体。蔗糖晶体 蔗糖溶液溶解结晶过程分析:①开始时,v溶解 —————,v结晶=———②然后, v溶解 —————,v结晶 ——————最大0逐渐减小逐渐增大③最后, v溶解 —— v结晶= 建立溶解平衡,形成饱和溶液,即溶解的蔗糖的质量与结晶的蔗糖质量相等,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了。讨论:在一定条件下,达到溶解平衡后,蔗糖晶体的质量和溶液的浓度是否变化?溶解和结晶过程是否停止?晶体质量和溶液的浓度不会发生改变,但溶解和结晶过程并未停止, v溶解=v结晶,蔗糖溶解多少则结晶多少。“度”(限度)的产生— 消耗量等于生成量,量上不再变化一、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在反应CO+H2O CO2+H2中,将0.01 mol CO和0.01 mol H2O (g)通入1L密闭容器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各物质浓度不变。1、反应刚开始时:
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 ,生成物浓度为————,逆反应速率为——。最大最大00逐渐减小逐渐减小逐渐增大逐渐增大2、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 ,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3、一定时间后,必然出现V正反应速率=V逆反应速率···4、t1时刻后, v正= v逆 ,即正反应消耗的反应物的量与逆反应生成的反应物的量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化学平衡二、化学平衡1、概念:
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的程度时,V正反应速率=V逆反应速率,化学反应进行到最大限度,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反应混合物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⑴反应条件:2、化学平衡的性质:温度、压强、浓度等不变可逆反应,不可逆反应一般不会出现平衡状态——条件不变是基础⑵研究对象:——可逆反应是前提⑶本质: v正= v逆
即同一物质消耗速率与生成速率相等——速率相等是实质⑷现象:反应混合物组成成分的浓度保持不变——浓度不变是标志注意:
平衡时,反应混合物各组成成分的物质的量浓度、百分含量恒定,但不相等。同时,平衡状态下,反应体系的压强恒定、 反应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恒定3、化学平衡的特征:逆、动、等、定、变、同⑴逆: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⑵动: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虽然达到平衡状,但正反应和逆反应并未停止,是一个动态平衡。⑶等:达到化学平衡时,v正= v逆>0⑷定: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一定。⑸变:化学平衡建立在一定条件下,条件改变时,平衡就会被破坏,变为不平衡,并在新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⑹同: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不论是从正反应还是逆反应开始,还是正逆反应同时开始,只要起始浓度相当,均可以建立相同的化学平衡。即平衡的建立与途径无关。4、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V正=V逆和反应混合物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是判断平衡的两大主要标志。⑴直接标志:①速率关系: v正= v逆应用:判断平衡时,要注意用“同”、“等”、“逆”的原则同:同一种物质的V正和V逆才能比较等:转化后的反应速率必须相等逆:反应方向必须对立②含量关系: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摩尔分数、体积分数、分子数之比保持不变以反应mA(g)+nB (g) pC(g)为例,达到
平衡的标志为: A的消耗速率与A的生成速率—————
A的消耗速率与C的———速率之比等于———
B的生成速率与C的———速率之比等于———
A的生成速率与B的———速率之比等于———相等消耗m :p生成n :p消耗m :n异边同向,同边异向,比例计量例1、一定条件下,反应A2(g)+B2(g) 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同时生成n molAB
B、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 同时生成n mol B2
C、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 同时生成n mol B2
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 同时消耗n mol B2 √√例2、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 2NH3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三个H-H键形成
B、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三个H-H键断裂
C、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六个N-H键断裂
D、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六个N-H键形成 √√在判断化学平衡时,要注意化学键数与反应物质的物质的量之间的联系,同时要注意成键、断键与反应方向之间的关系。⑵间接标志:以反应mA(g)+nB (g) pC(g)为例①混合气体的总压强、总体积、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改变而———,(适用于—————————————)改变m+n≠p 的反应②、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密度不随时间改变而————,(适用于—————————————)改变m+n≠p 的反应③各气体体积、气体分压、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随时间改变⑶、特殊标志:①对于有色物质参加反应,如果体系颜色不变,反应达到平衡②对于吸热或放热反应,如果体系温度不变,反应达到平衡 气体的总压、气体的总的物质的量、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混合气体的密度、反应混合物平衡时物质的量之比⑷在等系数的气体反应中不能作为平衡判据的是:例3、在一定温度下,向a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
气体和2mol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
X(g)+2Y(g) 2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
D、单位时间消耗0.1molX的同时生成0.2molZ√√课堂练习: 【1】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
A. C的生成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B.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A,同时生3n molB
C. 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D. A、B、C的分子数比为1:3:2AC【2】 下列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反应:
P(g)+Q(g) R(g)+S(g) , 在恒温下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反应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 P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
C. 反应容器内P、Q、R、S四者共存
D. 反应容器内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B 【3】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A(s)+3B(g) 2C(g)+D(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B的物质的量浓度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BC【4】 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g)+3B(g) 2C(g)+2D(s)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①C的生成 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A,同时生成3a molB
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A、B、C的分压强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⑦ A、B、C、D的分子数之比为1:3:2:2
A.② ⑦ B.②⑤⑦
C.①③④⑦ D.②⑤⑥⑦
( A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邵东一中 高二化学备课组2019年2月24日星期日第三节 化学平衡(第二课时)★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思考:反应条件改变是如何影响化学平衡?一定条件下的化学平衡v正= v逆,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恒定条件改变反应速率改变,且变化量不同非平衡状态平衡被破坏 v正≠ v逆,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不断变化一定时间后新条件下的新化学平衡v’正= v’逆,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恒定平衡状态Ⅰ平衡状态Ⅱ化学平衡的移动一、化学平衡的移动总结:化学平衡的研究对象是——————,化学平衡是有条件限制的————平衡,只有在————————时才能保持平衡,当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改变时,化学平衡会被————,反应混合物里各组分的含量不断—— — ——,由于条件变化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不同,致使v正—— v逆,然后在新条件下建立— ———可逆反应动态条件一定破坏发生变化新的平衡≠1、化学平衡移动的定义:
化学上把这种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的破坏、新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2、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的速率判断:⑴若外界条件变化引起v正> 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⑵若外界条件变化引起v正< v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⑶若外界条件变化引起v正= v逆:旧平衡未被破坏,平衡不移动二、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2-5】
【实验2-6】结论:增大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使化学平衡
向———反应方向移动正移动方向
速率变化减小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增大生成物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移动原因浓度变化对反应速率的影响v正首先增大v逆随后增大且v’正> v’逆正反应方向v逆首先增大v正随后增大且v’逆> v’正逆反应方向 v逆首先减小 v正随后减小且v’正> v’逆正反应方向v正首先减小v逆随后减小且v’逆> v’正逆反应方向结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化学平衡向————反应方向移动。正逆思考:某温度下,反应C(s)+H2O(g) CO(g)+H2(g)达到平衡后,增加或移去一部分碳固体,化学平衡移动吗?为什么?结论:平衡不移动,因为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是常数,其用量的改变不会影响v正和 v逆,化学平衡不移动强调:气体或溶液浓度的改变会引起反应速
率的变化,纯固体或纯液体用量的变化不会
引起反应速率改变,化学平衡不移动2、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讨论:压强的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如何影响?
v正和 v逆怎样变化?结论:压强增大, v正和 v逆同时增大,压强减小,v正和 v逆同时减小。问题:压强的变化如何改变不同反应的 v正和 v逆的倍数?N2(g)+3H2(g) 2NH3(g)反应中,压强变化和NH3含量的关系结论:压强增大, NH3%增大,平衡向
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方向移动。思考:对于等体积的气体反应,压强改变
将怎样影响化学平衡?结论:由于压强变化同时、同步、等倍数影响正、逆反应速率,v’正= v’逆,化学平衡不移动,但反应速率改变。例、在反应I2(g)+H2 (g) 2HI (g)中增大压强讨论:压强的变化不会影响固体或气体物质的反应速率,压强的变化会使固态或液态反应的化学平衡移动吗?结论:无气体参加的反应,压强的改变,不能使化学平衡移动强调:压强变化若没有浓度的变化,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不变不移动讨论:在N2(g)+3H2 (g) 2NH3 (g)密闭反应体系中,充入He气体:
⑴容积不变时,反应物质浓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⑵气体压强不变时,容器的体积________,各气体的浓度_____, 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向—————— 方向移动不变不变不移动减小增大逆反应减小3、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讨论:温度的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如何影响?
v正和 v逆怎样变化?结论:温度升高, v正和 v逆同时增大;温度降低,v正和 v逆同时减小。问题:温度的变化如何改变不同反应的v正和 v逆的倍数?【实验2-7】2NO2 N2O4 △H<0实验现象:温度升高,混合气体颜色加深,——————————,平衡向—————— 方向移动;温度降低,混合气体颜色变浅,
————————————,平衡向—————— 方向移动NO2浓度增大逆反应NO2浓度减小正反应结论: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移动,吸热反应方向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移动,放热反应方向
4、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浓度、温度、压强等),化学平衡就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①此原理只适用于已达平衡的体系②平衡移动方向与条件改变方向相反。ps:③移动的结果只能是减弱外界条件的该变量,但不能抵消。讨论:反应N2(g)+3H2 (g) 2NH3 (g) △H<0 ,达到化学平衡,改变下列条件,根据反应体系中的变化填空:①若N2的平衡浓度为a mol/L,其他条件不变时,充入N2使其浓度增大到b mol/L后平衡向——————方向移动,达到新平衡后, N2的浓度为c mol/L,则a、b、c的大小为———————;
②若平衡体系的压强为P1 ,之后缩小反应体系体积使压强增大到P2 ,此时平衡向——————方向移动,达到新平衡后 体系的压强为P3 ,则P1 、 P2、 P3 的大小为——————————;
③若平衡体系的温度为T1 ,之后将温度升高到 T2 ,此时平衡向——————方向移动,达到新平衡后 体系的温度为T3 ,则T1 、 T2、 T3 的大小为——————————。正反应 a< c < b正反应P1 < P3< P2逆反应T1 < T3< T25、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讨论:催化剂怎样改变v正和 v逆?小结:同步、等倍数改变v正和 v逆结论:催化剂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不能改变反应混合物的百分含量;但可以改变达到平衡的时间。1.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 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② 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③ 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④ 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⑤ 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 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
A、 ① ② B、② ⑤ C、 ③ ⑤ D、 ④ ⑥
B2.恒温下, 反应aX(g) bY(g) +cZ(g)达到平衡后, 把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且达到新平衡时, X的物质的量浓度由0.1mol/L增大到0.19mol/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b+c B. a<b+c C. a=b+c D. a=b=c A3、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已达平衡的
可逆反应2A(g) 2B+C(△H>0),若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B和C可能都是液体
B、B和C肯定都是气体
C、B和C可能都是固体
D、若C为固体,则B一定是气体D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邵东一中 高二化学备课组2019年2月24日星期日第三节 化学平衡(第三课时)三、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常数: 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也无论反应物起始浓度的大小,最后都能达到平衡,这时各种生成物浓度的系数次方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系数 次方的乘积所得的比值。它是个常数,用K表示,例如:mA + nB pC + qD化学平衡常数同阿伏加德罗常数以及物理中
的万有引力常数一样都是一个常数,只要温
度不变,对于一个具体的可逆反应就对应一
个具体的常数值。1.使用化学平衡常数应注意的问题:
(1)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或
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2)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有固体和纯液体存在时,由于其浓度可看做常数“1”而不代入公式
(3)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若反应方向改变,则平衡常数改变。若方程式
中各物质的系数等倍扩大或缩小,尽管是同一个反应,平衡常数也会改变。2.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1)化学平衡常数值的大小是可逆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它能够表示出可逆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一个反应的K值越大,说明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越大,反应物的浓度越小,反应物转化率也越大。可以说,化学平衡常数是一定温度下一个反应本身固有的内在性质的定量体现。
(2)可以利用平衡常数的值做标准,判断正在进行的可逆反应是否平衡及不平衡时向何方进行建立平衡。如:对于可逆反应
mA(g) + nB(g) pC(g) +qD(g) ,在一定温度的任意时刻,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如下关系:Qc ,叫做该反应的溶液商。Qc 〈 K,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Qc = K,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Qc > K,反应向逆方向进行3.利用K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四、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的计算关系n1n200 ax bxcxdxn1-ax n2-bxcxdx单位
统一已知条件计量系数之比加、减计算⑴、物质浓度的变化关系:①、反应物:平衡浓度= ————————————————起始浓度-变化浓度②、生成物:平衡浓度= ————————————————起始浓度+变化浓度③、各物质的变化浓度之比= ————————————————反应式计量系数之比⑵、反应物的转化率: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百分率解:∵mol20.1×5×4133422①、 ∵2 : x = 2 : (0.1×5×4)∴ x = 2 解析:这是一个连续平衡的计算,计算思路为:第一个反应的平衡量作为第二个反应的起始量∴解:∵mol400 x x x4- x x x x 0 xyyy x - yy x +y x – y = 1.62 x +y = 4.50解得: x = 3.06 mol y = 1.44 mol 故:C N2O5 = (4 – 3.06) mol / 1L=0.94 mol/L C N2O = 1.44 mol / 1L=1.44 mol/L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邵东一中 高二化学备课组2019年2月24日星期日第三节 化学平衡(第四课时)一、等效平衡⑴定义:
化学平衡的建立与反应途径无关,可逆反应在相同状况下,不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或者正逆反应同时进行,只要初始时有关物质的量“相当”,它们即可以达到相同平衡状态,称为“等效平衡”。此时,等效平衡中各物质的百分含量相等。 无论平衡从哪个方向建立,在判断时都可根据题给条件和反应计量系数把生成物全部推算为反应物或把反应物全部推算成生成物再与原平衡加入的物质的量相比较,若物质的量“相当”,则为等效平衡,推算式为:某反应物的物质的量(mol)+变成生成物而消耗的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mol)=原来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mol)⑵等效平衡的解法 — 极值转换法 二、等效平衡的分类①恒温、恒容时,只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相当(反应物换算成生成物或生成物换算成反应物后与原起始量相同)则为等效平衡例1、在一定温度下,将2mol N2和6mol H2充入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 N2(g)+3H2(g) 2NH3(g),达到化学平衡后,若保持温度不变,令a、b、c分别为N2、H2、NH3的物质的量,重新建立平衡,混合物中个物质的量仍和上述平衡相同,填空
⑴、若a=0,b=0,则c=———
⑵、若a=1, c =2,则 b =————
⑶、若a、 b 、 c取值必须满足的一般条件为(用两个式子表示,一个只含a和c,一个只含b和c ————————、 ————————4 3a+c/2 = 2b+3c/2 = 6例2、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和1molB,发生 2A(g)+B (g) 3C(g) +D(g) ,达到化学平衡时,C的浓度为w mol/L。若保持温度容积不变,改变起始物质的用量,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 w mol/L的是:
A.4molA+2molB B.1molA+0.5molB+1.5molC+0.5molD
C.3molC+1molD+1molB D.3molC+1molD√√②恒温、恒容时,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等计量系数)的可逆反应,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比例与起始状态相等,则二平衡等效。③恒温、恒压时,改变起始加入量,只要按化学计量数换算成平衡式左右两边同一边物质的量之比与原状态相同,则二平衡等效。例3、温度压强不变时,将1molN2和4molH2充入一个装有催化剂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N2(g)+3H2(g) 2NH3(g),达到化学平衡后生成a mol的NH3,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保持平衡时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变,填表:1.5a00.52(n-4m)(n-3m)a1.在一定温度下,把1 mol CO和2 mol H2O通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CO(g)+H2O (g) CO2(g)+H2(g),一定时间后达到平衡,此时,CO的含量为p%,若维持温度不变,改变起始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平衡时CO的含量仍为p%的是( )
A.1molCO2 、2molH2
B. 0.2molCO2 、0.2molH2 、
0.8molCO 、 1.8molH2O
C.1molCO2、1molH2O
D.1molCO2 、1molH2 、1molH2OBD2. (98全国)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都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O2 2SO3,并达到平衡。在这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 )
A、等于p% B、大于p%
C、小于p% D、无法判断B3.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 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和4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 )
A.均减半 B.均加倍
C.均增加1mol D.均减少1molC4.将2mol SO2气体和2mol SO3气体混合于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2SO2(g) + O2(g) 2SO3(g)。达到平衡时SO3为n mol。在相同温度下,分别按下列配比在相同密闭容器中放入起始物质,平衡时SO3等于n mol的是( )
A.1.6molSO2+0.3molO2+0.4molSO3 B.4molSO2+1molO2
C.2molSO2+1molO2+2molSO3 D.3molSO2+1molO2+1molSO3
B课件12张PPT。第三节 化学平衡
(第一课时)主要研究可逆反应的规律、程度(反应物的转化率)、反应条件的影响等。溶解平衡特征:
V(溶解)= V(结晶)≠0化学平衡状态定义
—— 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化学平衡状态特征
逆: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
等:V(正)=V(逆)≠0
动:动态平衡
定: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不
再变化
变:外界条件改变,平衡发生移动难点突破 例1: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g)+I2(g) 2HI (g) 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 HI的生成速率和分解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内生成1molH2同时分解2molHI
C.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H2同时反应了amol I2
D. H2、I2、HI的浓度不再变化
E. H2、I2、HI的分子数之比为1:1:2
F.1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2个H—I键形成
G.1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1个I—I键形成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点突破 例1: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g)+I2(g) 2HI (g) 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H.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I.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J.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K.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L.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结论
——如果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不等,达到平衡状态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总压强、总体积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如果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 (即体积不变的反应),从开始到平衡状态,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总压强、总体积始终不变难点突破等效平衡 科学家的发现 1.等效平衡原理:
对于同一个可逆反应,在相同的条件下(恒温恒容或恒温恒压),不管是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或从正反应和逆反应同时开始,都可以建立同一平衡状态。即化学平衡状态与条件有关,而与建立平衡的途径无关这就是“等效平衡”。 2.等效平衡规律:
恒温恒容时,判断哪些是等效平衡?
N2 + 3H2 2NH3 A. 1mol 3mol 0mol B. 0mol 0mol 2mol
C. 0.5mol 1.5mol 1mol D. 1mol 3mol 2mol
E.0.75mol 2.25mol 0.5mol等效平衡2.等效平衡规律:
(1)恒温恒容时:对各不相同的起始状态,可以把一边“归零”,通过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比换算成同一半边物质的物质的量,如果数值与原平衡相同,则两平衡等效。2.等效平衡规律:
恒温恒压时(即体积可变) ,判断哪些是等效平衡?
N2 + 3H2 2NH3
A. 1mol 3mol 0mol B. 2mol 6mol 0mol
C. 0mol 0mol 4mol D. 0.5mol 1.5mol 1mol
E. 1mol 3mol 2mol2.等效平衡规律:
(1)恒温恒压时(即体积可变):对各不相同的起始状态,也可以把一边“归零”换算成同一半边,只要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相同,则两平衡等效。 课件36张PPT。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参加反应的物质本身的化学性质。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2)外因:(1)内因(主要因素) :
参加反应物质的性质①浓度:②压强:③温度:④催化剂:
⑤其他因素:光、颗粒大小、溶剂等。没合适的取向没足够的能量足够的能量 +合适的取向类比法:借鉴投篮 碰 撞 理 论 分子
运动分子具有
足够能量有合适的取向1、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原因: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对某一反应来说,活化分子百分数是一定的,即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与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所以当反应物的浓度增大时,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增多,活化分子数也相应的增多,有效碰撞几率提高,反应速率也必然增大。 规律: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减小化学反应的速率。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n总↑T不变,活%不变→有效碰撞↑→V↑ a、此规律只适用于气体或溶液的反应,对于纯固体或液体的反应物,一般情况下其浓度是常数,因此改变它们的量一般不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b、随着化学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会逐渐减小,因此一般反应速率也会逐渐减小。注意:?应用1:
一定条件下,在CaCO3(块状)+2HCl=CaCl2+H2O+CO2?
反应中,为了加快反应的速率,下列那些方法可行:
A、增加HCl的浓度 B、加水
C、增加同浓度盐酸的量 D、改加CaCO3粉末 应用2:如反应:3KSCN+FeCl3= Fe(SCN)3+3KCl
? 若在上述反应体系中加入KCl晶体,会不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应用3:
若将物质的量相等的HI气体分别放在等容积的两个针桶中,一个保持体积不变,另一个压缩为原来的1/2。其它条件不变,则HI的分解反应速率谁快?2、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思考:可通过那些途径增大压强? 原因:对气体来说,若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就是增加单位体积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即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因而可以增大化学反应的速率。 规律: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若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气体体积缩小,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压强增大 → 体积减小
其他条件不变→V↑ 压强对于反应速率的影响是通过对浓度的影响实现的
P增大→C成比例增大,P减小→C成比例减小
压强只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的速率有影响(紧扣对C的影响)发散思考:压强对于任意化学反应的速率都有影响吗?思考:在N2+3H2 ? 2NH3中,当其他外界条件不变时:
?减小体系压强,该反应的速率怎么变?
?在反应中保持体系容积不变,充入N2 ,反应的速率怎么变?
在反应中保持体系容积不变,充入He,反应的速率怎么变?
在反应中保持体系压强不变,充入He,反应的速率怎么变?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对于气体有下列几种情况:1、恒温时:增大压强→体积减少→C增大→反应速率增大2、恒容时:A、充入气体反应物→反应物浓度增大→总压增大→反应速率增大;B、冲入“无关气体”(如He等)→引起总压增大,但各反应物的分压不变,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3、恒压时:冲入“无关气体”(如He等)→引起体积增大, →各反应物浓度减少→反应速率减慢。例3、对于反应N2+O2=2NO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哪些不能加快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
A、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
B、体积不变充入 N2 使压强增大
C、体积不变充入 O2使压强增大
D、使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倍
E、体积不变充入氦气使压强增大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E 3、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原因:(1)浓度一定时,升高温度,分子的能量增加,从而增加了活化分子的数量,反应速率增大.(2)温度升高,使分子运动的速度加快,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次数增加,反应速率也会相应的加快。前者是主要原因。 规律: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降低温度,可以减慢反应速率。 一般说来,温度每升高10℃,速率增加2-4倍。T↑→普通分子变为活化分子→活%↑→ n活↑→V↑友情提醒: 温度对任何反应的反应速率皆有影响,但对于吸热或放热反应影响的程度不同,对吸热反应影响程度较大。即对可逆反应来说,升温吸热反应比放热反应增加的程度要大;降温,吸热反应速率减小的程度比放热反应减小的程度要大。4、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原因:改变反应路径,使发生反应所需的活化能降低,使更多的反应物分子成为活化分子,大大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因而使反应速率加快。正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V↑→活%↑
n总不变 ?凡是能改变反应速率而自身在化学变化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
?使用催化剂同等程度的增大(减慢)正逆反应速率,从而改变反应到达平衡所需时间。
?没特别指明一般指正催化剂
?催化剂只能催化可能发生的反应,对不发生的反应无作用
?催化剂一定的具有选择性
?催化剂中毒:催化剂的活性因接触少量的杂质而明显下降甚至遭到破坏,这种现象叫催化剂中毒。
友情提醒: 其他因素如光照、反应物固体的颗粒大小、电磁波、超声波、溶剂的性质等,也会对化学反应的速率产生影响。5、其它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速率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有较碰撞的次数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单位体积内反应物分子数活化分子百分数浓度气压催化剂温度1909年 W. 奥斯特瓦尔德(德国人)
从事催化作用、化学平衡以及反应速度的研究
1929年 A. 哈登(英国人),冯·奥伊勒 – 歇尔平(瑞典人)阐明了糖发酵过程和酶的作用
1963年 K. 齐格勒(德国人)、G. 纳塔(意大利人)发现了利用新型催化剂进行聚合的方法,并从事这方面的基础研究
1967年 R.G.W.诺里会、G. 波特(英国人) M. 艾根(德国人)发明了测定快速 化学反应的技术
1997年 P.B.博耶(美国人)、J.E.沃克尔(英国人)、J.C.斯科(丹麦人)
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
2001年 威廉·诺尔斯、巴里·夏普莱斯(美国人) 、野依良治(日本人)
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与化学反应速率相关的诺贝尔化学奖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因增加增加不变增加加快增加不变增加加快不变增加增加增加加快不变增加增加增加加快小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内因:物质本身的性质
外因:见表。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一般是:
催化剂>温度>浓度。练习:对于在溶液间进行的反应,对反应速率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温度 B、浓度 C、压强 D、催化剂练习:下列条件的变化,是因为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而增加单位体积内的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致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
A、增大浓度 B、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 D、使用催化剂CD练习: 设NO+CO2 2CO(正反应吸热)反应速率为V1;N2+3H2 2NH3(正反应放热)反应速率为V2。对于前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变化情况为( )
A、同时增大 B、 同时减小
C、 V1减少,V2增大 D、 V1增大,V2减小A练习:KClO3和NaHSO3间的反应生成Cl-和SO42-离子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反应速率随c(H+)的增加而加快,试说明 (1)为什么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增大? (2)反应后期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反应速率时间 取2g干燥Al粉和3g碘粉小心混匀,分四堆,往混合物上分别加0.5g水、1g胆矾、1g无水CuSO4。
首先加水那堆冒火花,发生剧烈反应;
其次是加胆矾的;
最难反应的是加无水CuSO4的那堆。
1)铝和碘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三堆混合物发生反应的先后顺序说明_______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使反应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 )
对于气体参与体系增大压强使反应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
升高温度使反应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
使用催化剂使反应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
A、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但提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总数
B、 增大分子的运动速率而使有效碰撞增加
C、 升高反应物分子的能量,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加
D、降低反应所需的能量,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AAC D外在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综合——理论分析类1、将一定浓度的盐酸倒入碳酸钙中,若作如下改变的情况,其中能使最初的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 )
A、盐酸的浓度不变,而使盐酸的用量一倍
B、盐酸的浓度增大一倍,而使盐酸的用量减少到原来的一半
C、盐酸的浓度和用量都不变,增加碳酸钙的量
D、盐酸和碳酸钙不变,增大压强一倍
E、加入CaCl2溶液
F、加入CaCl2固体
G、将CaCO3用CaCO3粉末代替BG2、硫代硫酸钠( Na2S2O3)与稀硫酸发生如下反应: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外在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综合——实践应用类 下列四种情况中最早出现浑浊的是: ( )
(1)10℃时0.1 mol /L Na2S2O3和0.1 mol /L H2SO4各 5 mL
(2)10℃时0.1 mol /L Na2S2O3和0.1 mol /L H2SO4 各5 mL,加水10mL
(3) 20℃ 时0.1 mol /L Na2S2O3和0.1 mol /L H2SO4各 5 mL
(4) 20℃ 时0.2mol /L Na2S2O3和0.1 mol /L H2SO4各5 mL,加水10 mLC 解析:本题是一道化学与数学、物理学科间知识渗透试题,它主要考查学生“将化学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利用数学工具通过计算和推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因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加为原来3倍,如升高的温度为△t,则反应速率增加为原来的3 倍,反应由10℃升至40℃,反应速率增加为原来的3 =33倍,完成反应的10%所需时间为54min/33=2min。 设10℃时反应速度为v,则由题意40℃时反应速率为27v,故 v×54min=27v·t t=2min4.在10℃时某化学反应速率为0.1 mol/(L?s),若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加到原来的2倍。为了把该反应速率提高到1.6 mol/(L?s),该反应需在什么温度下进行?( )
A、30℃ B、40℃
C、50℃ D、60℃
cV×倍数值(t2-t1)/10 = 变化后的反应速率
即:V2/V1 = 倍数(t2-t1)/101.100 mL 6mol/L硫酸溶液与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
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
A、碳酸钠 B、水
C、硫酸钾溶液 D、烧碱溶液BC 5.NO和CO都是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地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对此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使用适当的催化剂不改变反应速率
B 降低压强能提高反应速率
C 升高温度能提高反应速率
D 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C、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分子间的碰撞为有效碰撞
D、加入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B1、下列条件的变化,是因为增加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而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
A、增大浓度 B、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 D、使用催化剂
2、在CO(g)+H2O(g) CO2(g) +H2(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中,改变下列条件,不能使V正增大的是( )
A、升高温度 B、使用催化剂
C、降低温度 D、增大容器体积
3、实验室用铁和硫酸制取氢气的实验中,下列那些条件加快反应速率( )
A、升高温度 B、改用浓硫酸
C、加入硫酸铜溶液 D、改用浓硫酸并加热CDCDAC1、实验室用纯锌和醋酸制取氢气的实验中,下列那些条件加快反应速率( )
A、升高温度 B、将醋酸改为稀硝酸
C、将纯锌改为粗锌 D、加入醋酸钠溶液
课件15张PPT。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复习:化学平衡所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化学平衡的特征是什么呢?逆动定等变 同 【练习一】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
A(固)+3B(气) 2C(气)+D(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B的物质的量浓度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BC——【练习二】 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气)+3B(气) 2C(气)+2D(固)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①C的生成 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同时生成3amolB
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A、B、C的分压强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⑦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A,同时生成 3amolB
⑧A、B、C、D的分子数之比为1:3:2:2
A.②⑧ B.②⑤⑧ C.①③④⑦ D.②⑤⑥⑧(A )如果我们改变一个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的条件,该反应还能继续保持平衡吗?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呢?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你认为哪些因素可以改变化学平衡?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化学平衡移动定义:旧的化学平衡的破坏,新的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一、浓度对于化学平衡的影响FeCl3溶液与KSCN溶液的反应实验中观察到什么现象,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呢?从化学反应速率的角度来分析,其原因是什么?用v-t图来表示上述变化。(红色)增大反应物浓度如果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平衡向什么方向移动?结论: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结论:减小反应物浓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思考:如果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平衡向什么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浓度结论:增大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思考:如果增大生成物的浓度,化学平衡向什么方向移动?减小生成物浓度V正结论:减小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思考:如果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化学平衡向什么方向移动?总结:增大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增大生成物浓度减小反应物浓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增大生成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趋势趋势结论: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进行。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几个注意点①对平衡体系中的固态和纯液态物质,其浓度可看作一个常数,增加或减小固态或液态纯净物的量并不影响V正、V逆的大小,所以化学平衡不移动。②只要是增大浓度,不论增大的是反应物浓度,还是 生成物浓度,新平衡状态下的反应速率一定大于原平衡状态;减小浓度,新平衡状态下的速率一定小于原平衡状态。③反应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 增加一种物质的浓度, 该物质的平衡转化率降低, 而其他物质的转化率提高。(1)增大水蒸气浓度(3)加入更多的碳(2)增加H2浓度通入O2加入NH4Cl晶体加入HCl2、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使合成氨的转化率尽可能的提高?3、在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过程中,应该怎样通过改变浓度的方法来提高该反应的程度?课件28张PPT。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 在通常情况下,Na与水的反应和Mg与水的反应哪个剧烈(反应速率快)?为什么?
2、将等物质的量的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放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中,产生CO2的速率哪个较快?为什么?
3、石油的形成要多少年?炸药的爆炸呢?
以上说明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参加反应的物质本身的化学性质。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2)外部因素:(1)内部因素(主要因素) :
参加反应物质的性质①浓度:②压强:③温度:④催化剂:
⑤其他因素:光、颗粒大小、溶剂等。没合适的取向没足够的能量足够的能量 +合适的取向类比法:借鉴投篮 碰 撞 理 论 n活=n总×活%活化分子百分数: (活化分子数/反应物分子数)×100%化学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所有能够改变内能,运动速率,以及碰撞几率的方法,都可以用来改变、控制反应的速率。一个反应经历的过程普通
分子活化
能活化
分子合理
取向的
碰撞有效
碰撞新物质能量有效碰撞的几率一、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n总↑T不变,活%不变n活增大→有效碰撞↑→V↑1、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实验2-2结论:浓度大的H2C2O4(aq)先褪色2KMnO4 + 5H2C2O4 +3H2SO4=K2SO4 +2MnSO4 +10CO2↑+8H2O规律: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减小化学反应的速率。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本质原因反应物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的频率增加,反应速率增大。 a、此规律只适用于气体或溶液的反应,对于纯固体或液体的反应物,一般情况下其浓度是常数,因此改变它们的量一般不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c、随着化学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会逐渐减小,因此一般反应速率也会逐渐减小。注意:?应用1:
一定条件下,在CaCO3(块状)+2HCl=CaCl2+H2O+CO2?
反应中,为了加快反应的速率,下列那些方法可行:
A、增加HCl的浓度 B、加水
C、增加同浓度盐酸的量 D、改加CaCO3粉末 b、一般来说,固体反应物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固体反应物表面积越小,反应速率越小。原因:对气体来说,若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就是增加单位体积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即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因而可以增大化学反应的速率。2、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请试根据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推出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情况 规律: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若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气体体积缩小,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压强增大 → 体积减小
其他条件不变→V↑→C增大 压强对于反应速率的影响是通过对浓度的影响实现的
P增大→C成比例增大,P减小→C成比例减小
压强只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的速率有影响发散思考:压强对于任意化学反应的速率都有影响吗?思考:在N2+3H2 ? 2NH3中,当其他外界条件不变时:
Ⅰ减小体系压强,该反应的速率怎么变?
Ⅱ在反应中保持体系容积不变,充入N2 ,反应的速率怎么变?
Ⅲ在反应中保持体系容积不变,充入He,反应的速率怎么变?
Ⅳ在反应中保持体系压强不变,充入He,反应的速率怎么变?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压强影响反应速率,必须伴随有压强改变时体积的改变现象。否则,压强的变化并没有作用到反应的体系上。即压强变则体积变,实际是浓度的变化。若容器的体积不变,因为各气体的浓度没有变,则速率不变。如在密闭容器中通入惰性气体。注意:对于气体有下列几种情况:1、恒温时:增大压强→体积减少→C增大→反应速率增大2、恒容时:
A、充入气体反应物→反应物浓度增大→总压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B、冲入“无关气体”(如He、N2等)→引起总压增大,但各反应物的分压不变,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3、恒压时:冲入“无关气体”(如He等)→引起体积增大, →各反应物浓度减少→反应速率减慢。例:对于反应N2+O2=2NO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哪些不能加快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
A、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
B、体积不变充入 N2 使压强增大
C、体积不变充入 O2使压强增大
D、使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倍
E、体积不变充入氦气使压强增大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E三、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2-3结论:温度高的溶液先出现浑浊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1、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T↑→普通分子变为活化分子→活%↑→ n活↑→V↑2、一般说来,温度每升高10℃,速率增加2-4倍。V×倍数值(t2-t1)/10 = 变化后的反应速率3、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规律,对吸热反应,放热反应都适用。4、反应若是可逆反应,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四、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2-4结论:加入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的速率使用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所需的能量,这样会使更多的反应物的分子成为活化分子,大大增加单位体积内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所占的百分数。因而使反应速率加快。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自身的化学组成和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减慢化学反应速率注:不说明指正催化剂四、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能量反应过程E1E2反应物生成物活化分子活化能活化分子变成生成物分子放出的能量反应热没加催化剂加了催化剂 ?凡是能改变反应速率而自身在化学变化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
?使用催化剂同等程度的增大(减慢)正逆反应速率,从而改变反应到达平衡所需时间。
?没特别指明一般指正催化剂
?催化剂只能催化可能发生的反应,对不发生的反应无作用
?催化剂一定的具有选择性
?催化剂中毒:催化剂的活性因接触少量的杂质而明显下降甚至遭到破坏,这种现象叫催化剂中毒。
注意:五、其他如光照、反应物固体的颗粒大小、电磁波、超声波、溶剂的性质等,也会对化学反应的速率产生影响。 各条件对速率的影响大小是:
催化剂 >>温度>浓度=压强(体积变化引起的)。
各种影响都有其局限性,要针对具体反应具体分析。总结:
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总结)增加不变不变不变不变不变增加增加增加增加增加增加增加增加增加不变练习1:对于在溶液间进行的反应,对反应速率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温度 B、浓度 C、压强 D、催化剂练习2:下列条件的变化,是因为降低反应所需的能量而增加单位体积内的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致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 A、增大浓度 B、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 D、使用催化剂√√练习3: 设NO+CO2 2CO(正反应吸热)反应速率为v1;N2+3H2 2NH3(正反应放热)反应速率为v2。对于前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变化情况为( ) A、同时增大 B、 同时减小 C、 v1减少,v2增大 D、 v1增大,v2减小√练习4:在密闭容器里,通入x mol
H2和y molI2(g),改变下列条件,
反应速率将如何改变?
(1)升高温度 ;
(2)加入催化剂 ;
(3)充入更多的H2 ;
(4)扩大容器的体积 ;
(5)容器容积不变,通入氖气 。 练习5:KClO3和NaHSO3间的反应生成Cl-和H+、SO42-离子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反应速率随c(H+)的增加而加快,试说明:(1)为什么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增大? (2)反应后期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反应速率时间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使反应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 )
对于气体参与体系增大压强使反应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
升高温度使反应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
使用催化剂使反应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
A、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但提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总数
B、 增大分子的运动速率而使有效碰撞增加
C、 升高反应物分子的能量,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加
D、降低反应所需的能量,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AAC D练习6: 将一定浓度的盐酸倒入碳酸钙中,若作如下改变的情况,其中能使最初的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 )
A、盐酸的浓度不变,而使盐酸的用量一倍
B、盐酸的浓度增大一倍,而使盐酸的用量减少到原来的一半
C、盐酸的浓度和用量都不变,增加碳酸钙的量
D、盐酸和碳酸钙不变,增大压强一倍
E、加入CaCl2溶液
F、加入CaCl2固体
G、将CaCO3用CaCO3粉末代替BG练习7:硫代硫酸钠(Na2S2O3)与稀硫酸发生如下反应: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 下列四种情况中最早出现浑浊的是: ( )
A、10℃时0.1 mol /L Na2S2O3和0.1 mol /L H2SO4各 5 mL
B、10℃时0.1 mol /L Na2S2O3和0.1 mol /L H2SO4 各5 mL,加水10mL
C 、20℃时0.1 mol /L Na2S2O3和0.1 mol /L H2SO4各 5 mL
D、 20℃ 时0.2mol /L Na2S2O3和0.1 mol /L H2SO4各5 mL,加水10 mLC练习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