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温度与温度计 同步练习(基础+提升+综合)

文档属性

名称 12.1 温度与温度计 同步练习(基础+提升+综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1-02 14:5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
同步练习
1.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张课桌的高度约1.2m B.一般洗澡水的温度约为40℃
C.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约为37℃ D.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2m/s
2.一位护士用体温计给一个发烧病人测了温度,温度计示数是38℃,之后粗心的护士直接用这个温度计给一个体温大概是37.5℃和38.5℃病人测量体温,则她读出的结果应该是(  )
A.37.5℃和38℃ B.37.5℃和38.5℃
C.38℃和38.5℃ D.无法读数
3.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时,读数的准确程度取决于(  )
A.测量范围 B.测温物质的种类
C.零刻度线的位置 D.分度值
4.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  )
A.南极冰川的温度 B.正常人的体温
C.夏天,让人感觉舒适的房间温度 D.在龙岩地区,无盖锅中的沸水的温度
5.图中甲、乙温度计的示数叙述都正确的是(  )
A.12oC 38 oC B.28 oC 42 oC
C.﹣12 oC 38 oC D.﹣28 oC 42 oC
6.医用温度计是根据   的性质制成的。用它来测量人的体温时,一定要让它的玻璃泡与人体   。它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右上图中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
7.实验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原理制成的。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可知测哈尔滨冬天的气温应该用   温度计。
8.如图甲是一支体温计,它是利用水银的   性质制成的。该体温计的分度值是   ℃,该体温计此时的读数是   ℃;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
9.在使用温度计之前,应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   ,如图所示,甲的示数是   摄氏度,乙的示数是   摄氏度。
10.如图是一支水银体温计,它是利用   的   性质制成的。该体温计此时的读数是   ℃。
11.在测量水温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做法如图甲所示。该做法存在的错误是   。改正错误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水的温度   。
 
12.下面是某同学使用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的实验过程,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A.观察所要使用的温度计,了解它的测量范围和分度值
B.让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C.将温度计放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再读数
D.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取出拿到灯光下读数
13.为了提高液体温度计的灵敏度,下列结构改变中最合理的是(  )
A.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做大一些,把温度计的内径做粗一些
B.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做小一些,把温度计的内径做粗一些
C.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做大一些,把温度计的内径做细一些
D.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做小一些,把温度计的内径做细一些
14.物体温度比环境温度高时,就会向环境放热;温度越高,物体向环境放热越快。如果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热水,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每隔两分钟记录一次,下图能反应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的是(  )
A. B. C. D.
15.一只温度计的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将它放入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为97℃,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7℃,现把该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一杯水中,稳定后它的示数为61℃,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  )
A.61℃ B.60℃ C.67.8℃ D.63℃
16.东北地区,在寒冷的冬季,用手接触在室外的铁门和木门,感觉铁门更冰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冬季,室外铁门的温度比木门低 B.冬季,室外铁门的温度跟木门一样低
C.铁门更薄,所以感觉温度更低 D.用湿手接触室外的铁门,除了感觉较冰手,没有其他后果
17.有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将其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时,其示数是4℃,用它测得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96℃,当这支温度计的示数和所测水的实际温度相同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
A.45℃ B.50℃ C.54℃ D.60℃
18.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   和认清   。小明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分别进行了三次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图乙中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   ℃,水的温度是   ℃。
19.如图丙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   规律制成的。图甲温度计的读数是   ℃.图乙温度示数是   ,图丙体温计的示数是   。
20.如图1所示,两支温度计的液柱示数依次是   、   、图2体温计的液柱示数是   ,它们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   性质制成的。
21.普通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它是利用测温液体的   原理制成的;如图所示,a、b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a:   ℃,b:   ℃。
22.走进气象站,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百叶箱,箱内有两支温度计(测量并记录一天中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和最低气温的温度计)。
(1)百叶箱中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   规律制成的,图中是某次测量过程中温度计的情景,其读数为   ℃。
(2)测量最低气温的温度计应采用凝固点较   的液体作为测温物质,测量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应该和   (选填“体温计”或“实验室温度计”)的结构是相似的。
23.有一支不准确的温度计(刻度均匀),将它插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稳定时为﹣5℃;将它插入沸水中(1标准大气压下),示数稳定时为105℃.若将它插入某杯水中,示数稳定时为28℃,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   ℃;这个温度计有一个温度是准确的,此温度是   ℃。
24.小科同学自制了一支温度计,把它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长5厘米;把它插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长25厘米。用这支温度计去测一杯水温度时,水银柱长为17厘米。则这支温度计显示的读数为(  )
A.35℃ B.60℃ C.68℃ D.85℃
25.图所示的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5.试按温度计的使用步骤,把下面的叙述依次排列为(  )
a.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b.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c.估计被测物体温度 d.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e.取出温度计。
A.a b c d e B.d c b a e C.c d b a e D.d c a b e
27.一只自制温度计有81根均匀刻线,若把它插入正在熔化的冰水混合物中,水银柱下降到第11根刻线,当把它插入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升高到第61根刻线。现选用摄氏温标,这个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  )
A.﹣5℃~110℃ B.﹣18℃~138℃ C.﹣20℃~140℃ D.﹣22℃~142℃
28.如图所示为寒暑表,40℃与10℃两条刻度线相距AB=6厘米,刻度线C与刻度线B相距BC=3厘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处应该刻上5℃ B.C处应该刻上﹣5℃
C.20℃刻度线距A处2厘米 D.20℃刻度线距B处3厘米
29.据厦门市气象部门发布的数据,2016年1月25日,岛内动渡观测站和同安莲花镇观测站测到的最低温度,分别创下了厦门市岛内、外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低值。你认为对应的值的温度分别是(  )
A.﹣8.8℃、0.1℃ B.0.1℃、﹣8.8℃ C.﹣0.1℃、8.8℃ D.8.8℃、﹣0.1℃
t/℃
40
48
52
60
68
72
T℃/
48
52
54
58
62
64
30.小芳在探究某个热学问题时,通过测量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温度T与温度t的关系:T=   。
31.小刚同学自制了一支温度计,但刻度标记不准确,小红同学为了检测将它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温度显示为6℃,将它放入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中显示为96℃,那么用此温度计测量某一物体温度显示为33℃,则该物体的真实温度是   ℃。
32.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规律制成的。小杨同学在测量室外温度时发现温度在不断升高,温度计内的水银柱慢慢升高,对于温度计内的水银柱而言,它的   在增大(选填“密度”或“质量”或“温度”)
33.伽利略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它的原理是   。如图所示A处是上午8点钟液面的位置,B处为第二天上午8点钟液面的位置,两次温度比较,   处的温度比较高(选填“A”或“B”)。
34.在我们的身边有着各种各样测量工具,了解并学会使用它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1)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   的规律制成的,如图所示体温计的量程为   ,分度值为   ℃,体温计显示的温度值为   ℃。
(2)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记录的测量结果分别为6.95cm、6.96cm、6.94cm、6.65cm,其中测量结果错误的是   cm,则该物体的长度为   cm,该同学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   。
35.一支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分度值为1℃),经校验不准确。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是4℃,放在1标准大气压下沸腾水中时温度为94℃。
(1)该不准确温度计的一小格(1℃)所表示的真实温度为   ℃(该小题结果用分数表示);
(2)用该温度计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为22℃,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   ℃;
(3)若用该温度计测量真实温度为50℃的温度时,则该温度计的示数为   ℃;
(4)当用该温度计测量时,被测量温度为   ℃时读数(测量值)和真实值相同。
36.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叫   ;它的示数是   ,它的测量范围为   ,最小刻度为   ,使用时,它   (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待测物体再读数。
37.某同学在家里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用温度计、玻璃杯、热水、电子表等仪器,测量了热水放在玻璃杯中每隔10分钟的温度,下表是他记录的
根据这些数据,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时间/分钟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温度/℃
98
84
71
61
52
44
37
32
28
25
24
24
(1)小姜现在手边有两个温度计,一个是水银温度计(量程是﹣33℃﹣﹣357℃)、一个是酒精温度计(量程是﹣117℃﹣﹣78℃),你认为在这个实验中应该用   温度计。
(2)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当时他家里的房间温度是   ℃;
(3)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热水在玻璃杯中经过   分钟以后就不再是“热水”了(一般认为低于体温时就不再是“热水”)。
38.2013年H7N9禽流感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建立起多部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全力做好患者救治,加强疫情监测和形势研判,我市很多学校都采取晨检,没有红外线测温仪器的学校都普遍使用普通体温计给学生测量体温。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体温计利用   原理制成。
(2)体温计和一般温度计构造有所不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体温计能准确到0.1℃B.体温计离开人体后还能显示人体的温度
C.体温计的刻度一般在35℃~42℃之间 D.用体温计也可以测量冰水的温度
(3)某位同学测量体温示数为38℃,他没有甩就给另一个同学测体温,测得的示数仍为38℃,则另一位同学的体温   
A.一定等于38℃B.一定低于38℃C.可能高于38℃D.一定不高于38℃
39.某同学自制了一只温度计,通过实验发现此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并不准确,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示的温度计示数(T)与实际准确温度(t)的关系图象。
(1)分析图象信息推出T与t的数学关系式;
(2)若将此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温度计的示数为多少;
(3)若用此温度计测出教室的气温为23℃,计算教室实际气温有多高。
40.一只玻璃管的内径和刻度都是均匀的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的温度读数是5℃,在沸水(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读书是95℃。
(1)这只温度计的分度值是多少?
(2)当它指示气温是32℃时,实际温度是多少?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 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故选:B。
【点评】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
2.【分析】体温计有一个特殊的结构,就是它的缩口。水银膨胀时可以通过缩口向上沿伸,但在收缩时却无法通过缩口回到液泡中,因此,示数为38℃的体温计,它的温度如果不甩,只能上升不会下降。
【解答】解:
体温计的缩口使水银不可能自已回到液泡中,因此只能升高,不会下降。用这支体温计测37.5℃的病人时,其示数仍为38℃,用它测38.5℃的病人时,则可以升温到38.5℃;
即示数分别为38℃和38.5℃。
故选:C。
【点评】认识体温计“缩口”这一特殊结构的作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3.【分析】使用测量工具或仪器仪表测量某一物理量时,读数的准确程度决定于测量工具、仪器、仪表的分度值,也叫最小刻度值。
【解答】解:
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时,读数的准确程度取决于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也就是分度值,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与测量的要求有关,测量能够达到的准确程度决定于测量工具的准确程度。
4.【分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或环境温度的认识,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温度单位摄氏度的认识,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解答】解:A、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区,南极冰川温度远低于0℃.故A不符合题意;
B、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B不符合题意;
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5℃左右。故C符合题意;
D、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一般沸水的温度应该在100℃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5.【分析】温度计读数时要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根据液柱上面对应的刻度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并注意分清零上还是零下。
【解答】解:由图知:
甲温度计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越往下示数越大,故液柱在0℃以下,所以温度低于0℃,为﹣12℃;
乙温度计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越往上示数越大,故液柱在0℃以上,所以温度为38℃。
故选:C。
【点评】在对温度计进行读数时,要首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并且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上表面持平。
6.【分析】(1)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等常用的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2)使用温度计测温时,玻璃泡要和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3)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分度值是0.1℃。
【解答】解:常用温度计大多是液体温度计,而液体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人的体温一般不会超过35℃~42℃的范围,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
体温计的一个大格是1℃,一个小格是0.1℃,即分度值为0.1℃;
图中体温计的示数位于37℃与38℃之间,37右第8个格处,而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体温计示数为:37℃+8×0.1℃=37.8℃。
故答案为:液体热胀冷缩;充分接触;35℃~42℃;0.1℃;37.8。
【点评】弄清液体温度计的原理、读数规则是本题考查目的。
7.【分析】(1)根据温度计的原理来作答;
(2)根据不同液体制成的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判断。
【解答】解: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在北方寒冷的地区,液体有凝固的可能,如果温度计中的液体凝固了,当然温度计就无法使用了,甚至温度计可能因此损坏,所以测哈尔滨冬天的气温最低达﹣40℃左右,故应使用凝固点在﹣40℃以下的液体温度计,即酒精温度计。
故答案为:热胀冷缩;酒精。
【点评】本题考查温度计的原理,同时了解凝固点不同制成的温度计的测量范围也不同。使用时就有所不同的。
8.【分析】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体温计的读数:首先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的示数,从小数字读向大数字。
【解答】解:
体温计是利用水银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甲图所示的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对应的读数为37.8℃;
乙图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温度在0℃以下,其示数为﹣16℃。
故答案为:热胀冷缩;0.1;37.8;﹣16。
【点评】本题考查体温计的原理和读数,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9.【分析】温度计读数时要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根据液柱上面对应的刻度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并注意分清零上还是零下。
【解答】解:温度计读数时要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甲温度计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越往上示数越大,故液柱在0℃以上,所以温度为24℃。
乙温度计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越往下示数越大,故液柱在0℃以下,所以温度低于0℃,为﹣16℃;
故答案为:分度值;24;﹣16。
【点评】在对温度计进行读数时,要首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并且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上表面持平。
10.【分析】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体温计的读数:首先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的示数,从小数字读向大数字。
【解答】解:
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如图所示的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对应的读数为37.8℃。
故答案为:水银;热胀冷缩;37.8。
【点评】本题考查体温计的原理和读数,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11.【分析】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一是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二是温度计玻璃泡进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三是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
读数时首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要注意液柱在零刻度的上方还是下方。
【解答】解:
由图甲可知,温度计的玻璃泡未完全浸没到被测液体中;
乙图所示的温度计的刻度是越往上示数越大,因此对应的温度是零摄氏度以上的温度值,分度值为1℃,因此图甲中的温度值为22℃。
故答案为:温度计的玻璃泡未完全浸没到被测液体中;22℃。
【点评】此题考查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正确读数方法;特别要注意液柱在零刻度的上方还是下方
 
12.【分析】(1)温度计在使用前要先观察和了解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2)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一是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二是温度计玻璃泡进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三是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
【解答】解:A、温度计在使用前要先观察和了解它的量程和分度值,故A正确;
B、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故B正确;
C、温度计玻璃泡进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故C正确;
D、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不能从被测液体中拿出,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3.【分析】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玻璃泡中的液体遇热膨胀时,会在玻璃管中上升,升高相同的温度,体积膨胀相同,如果管越细,上升的刻度越多,越灵敏。
【解答】解:
玻璃泡容积越大,温度变化量相同时,液体总体积的变化量会更大,表现在毛细管中会更明显,灵敏度更高、准确程度更高,同时玻璃泡中的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体积膨胀相同,如果管越细,上升的刻度越多,越灵敏,所以内径要细一些,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玻璃管内径的粗细对灵敏度的影响。
14.【分析】热量可以从温度高的地方传递到温度低的地方,叫做热传递。温度差越大,热传递越快。
【解答】解:
倒入烧杯中热水的温度较高,周围空气温度较低,所以随着时间的增加,水的温度会减小,最终与室内温度相同;但降温速度不是均匀的,开始降温快,接近室温时降温慢。
故选:D。
【点评】存在温度差是发生热传递的条件,但热传递过程不一定是匀速的。
15.【分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一个标准气压下沸水温度是100℃.此温度计上用90格(97﹣7)表示,即1格表示(10/9)℃,再根据温度计在液体中的实际54格(61﹣7)得出液体的温度。
【解答】解:
温度计7℃时的实际温度是0℃,97℃时的实际温度是100℃。
所以1格表示的温度=℃/格=()℃/格
在此杯水中的格数=(61﹣7)格=54格,水的温度=54格=()℃/格=60℃。
水此时的温度是60℃。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温度的计算,关键是标准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沸水的温度应当记准确,有一定的难度。
16.【分析】导热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同的物体导热性能不同;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解答】解:ABC、冬天室外的物体温度应相同,但由于铁的导热性比木头强,手摸铁门时,铁很快将手上热量导走,使人感觉铁门更冰,故B正确,AC错误;
D、用湿手接触室外的铁门,手上的水由于温度降低会凝固成冰,使手粘在铁门上,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热传递的特点以及物质的物理特征的了解和掌握。
17.【分析】(1)摄氏温度是规定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零度,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度,中间100等份,每一份为1℃;
(2)找出不准确的温度计与准确的温度计的对应关系;根据温度计的读数方法,温度计读数时要注意分度值和0℃的位置;温度计的示数是玻璃管内液柱显示的高度值。
【解答】解:由题意知,该温度计0~100℃之间共有96格﹣4格=92格,所以每个格表示的温度是=℃,
设这支温度计的示数和所测水的实际温度相同时,温度计的示数为t,
则:=,
所以t=50℃。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不准确的温度计上的温度与真实温度的换算。解题的关键是找出两种温度计的对应关系。
18.【分析】(1)使用温度计前:首先看清它的量程,或者说要看清它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温度范围;然后看清它的分度值,也就是一个小格代表的值。
(2)使用温度计时:
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②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后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读数时先看清是零上还是零下的,然后认清量程和分度值,最后读出示数。
【解答】解: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要先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它的分度值;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瓶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离开液体读数,C符合这种情况;
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测量冰的温度时,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在0℃以下两格处,示数为﹣2℃;
测量水的温度时,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在80℃以上8格处,示数为88℃。
故答案为:量程;分度值;C;﹣2;88。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方法;温度计是初中物理最基本的测量工具,需要掌握。
19.【分析】(1)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要弄清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再去读数,温度计的读数,特别要注意是零摄氏度以下的读数。
【解答】解:
(1)温度计、体温计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图甲温度计温度计的刻度是越往上示数越大,因此对应的温度是零摄氏度以上的温度值,分度值为1℃,因此图甲中的温度值为39℃;
乙温度计的刻度是越往下示数越大,因此对应的温度是零摄氏度以下的温度值(也可以用负数来表示),分度值为1℃,因此图乙中的温度值为﹣14℃;
(3)由图可知,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故示数为37.8℃。
故答案为:热胀冷缩;39;﹣14℃;38.5℃。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温度计的原理和读数,它是初中物理中常见的测量仪器,要熟练掌握它的使用方法。
20.【分析】(1)首先确定零刻度,然后根据液柱是远离还是靠近零刻度,判断是零上还是零下。再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多少,读数时从小数字读向大数字;
(2)常用的温度计(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解答】解:
由图1左图可知,此温度计为体温计,分度值是0.1℃,示数为36℃+9×0.1℃=36.9℃;
右图,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且液柱在零刻度线的下方,示数为﹣8℃;
图2,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示数为37℃+6×0.1℃=37.6℃;
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故答案为:36.9℃;﹣8℃;37.6℃;热胀冷缩。
【点评】对于不完整的温度计的读数很容易出现错误,读数步骤如下:找零刻度确定零上还是零下;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代表的示数;从小数字读向大数字。
21.【分析】(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读取温度计或体温计的示数时,先要弄清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所对刻度相垂直,并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
【解答】解:
(1)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液体温度计就是根据液体的这一特性制成的;
(2)a体温计上1℃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0.1℃,即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此时的读数为37.6℃;
b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越往下刻度值越大,所以显示的温度低于0℃,其读数为﹣12℃。
故答案为:热胀冷缩;37.6;﹣1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温度计的原理,以及温度计和体温计的读数,是一道基础题。
22.【分析】(1)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根据温度计的分度值得出示数;
(2)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工作的,所以在使用过程中要保证温度计中的测温物质处于液态;根据测量最高气温的温度计要结论温度值进行分析。
【解答】解:(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数字10在0的下方,温度为零下,示数为﹣4℃;
(2)根据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可知,测量最低气温的温度计应采用凝固点较低的液体作为测温物质;为了记录一天中的最高温度值,测量最高气温的温度计的液柱要停留在最高温度值,所以它和体温计的结构是相似的。
故答案为:(1)热胀冷缩;﹣4;(2)低;体温计。
【点评】本题通过气象站的百叶箱、温度计的原理以及气象测温温度计的特点和绝对湿度,综合性强。
23.【分析】①定义以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凝固点为0℃,100℃和0℃之间有100等份,每一份代表1℃;而题文中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体的温度是﹣5℃,标准大气压沸水的温度是105℃,中间是105﹣(﹣5)=110个小格,首先求出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
②将温度计插入水中,结果示数是28℃,距离﹣5℃有28﹣(﹣5)个小格,求出28﹣(﹣5)个小格表示的温度加上温度计显示为﹣5℃时的实际温度0℃,就是水的实际温度;
③若这支温度计测量水温时,其示数与水的实际温度相同,此温度是准确的,设此温度为x℃,根据题意列关系。
【解答】解:①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
②温度计显示温度为28℃时,水的实际温度℃×[28﹣(﹣5)]+0℃=30℃;
③若这支温度计测量水温度时,其示数与水的实际温度相同,即此时温度计是准确的。设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t℃,
则有℃×[t﹣(﹣5)]+0℃=t℃,
解得,t=50,所以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50℃。
故答案为:30;50。
【点评】对于温度计不准的读数问题,我们要先求出温度计一小格表示的温度,然后乘以温度计的水银柱相对于0℃上升了多少格,求出物体的实际温度。必要时可根据关系式列方程。
24.【分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是100℃,此温度计上用20cm(25cm﹣5cm)表示,即1cm表示5℃,再根据温度计在液体中的实际长度17cm得出液体的温度。
【解答】解:
水银柱5cm时的温度是0℃,25cm时的温度是100℃,所以1cm水银柱表示的温度=5℃/cm;
在液体中水银柱的长度上升了17cm﹣5cm=12cm,液体的温度:12cm×5℃/cm=60℃,故B正确。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温度的计算,关键是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沸水的温度应当记准确,本题有一定的难度。
25.【分析】对比图中正确与错误的操作可以得出使用温度计时的注意事项。
【解答】解:
A图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错误;
B图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错误;
C图的玻璃泡全部浸入到被测液体中,且没有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正确;
D图的玻璃泡没有浸入被测液体,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温度计使用方法的了解和掌握,熟悉温度计的使用规则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26.【分析】根据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进行排列。
【解答】解: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的步骤:
c、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d、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b、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a、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e、取出温度计。所以正确顺序为:cdbae。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根据待测物体温度变化范围,选择合适 量程的温度计;
(2)使用前认清温度计 最小刻度值,以便正确读数;
(3)使用时应把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体 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的 侧壁或底部,待温度计的示数 稳定后方可读数;
(4)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 被测物体,视线必须与温度计的 上表面持平。
27.【分析】首先明确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0℃~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然后结合题中自制温度计沸水和冰水混合物对应的格数,就可求出每小格表示的温度值。再根据总格数求出自制温度计的测量范围。
【解答】解:因为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为100℃,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则该温度计每一格表示的温度为:=2℃;
由于该温度计第11根刻线下面有10根刻线,故则该温度计最下面的刻度对应的温度是:﹣(2℃×10)=﹣20℃;同理,第61根刻线上面还有20根线,即最上面的刻度对应的温度是:100℃+2℃×20=140℃,所以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20℃~140℃。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温度的计算,关键是标准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沸水的温度应当记准确,本题有一定的难度。
28.【分析】根据40℃与10℃两条刻度线相距AB=6cm算出1cm的温度,再判断出BC为3cm时的温度值和20℃刻度线距AB处的距离。
【解答】解:
AB、因为40℃与10℃两条刻度线相距AB=6厘米,所以两条刻度线相距1cm温度差为5℃,当BC=3厘米时,温度相差3×5℃=15℃,又因为寒暑表越往上示数越大,故A示数为40℃,B示数为10℃,C的示数为10℃﹣15℃=﹣5℃,故A错误,B正确;
CD、20℃与30℃相差10℃,相隔=2cm,即在B的下面2cm处或A下面6cm+2cm=8cm处,故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温度计的构造,掌握温度计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9.【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气温高低的认识和数据的大小,可知动渡观测站和同安莲花镇观测站冬季的最低温度。
【解答】解:
厦门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冬季最低气温不会低于0℃.同安莲花镇海拔1050米,冬季最低气温可以达到﹣10℃左右,所以B符合实际。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数据,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30.【分析】这是个实验题,根据复杂的数据表中利用数学的归纳知识,找到相关的数学解析式。
【解答】解:①当t=40℃,T=48℃时,符合的数学关系式:0.5×40℃+28℃=48℃;
②当t=48℃,T=52℃时,符合的数学关系式:0.5×48℃+28℃=52℃;
③当t=52℃,T=54℃时,符合的数学关系式:0.5×52℃+28℃=54℃;
余下的组数据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因此温度T与温度t的关系:T=0.5t+28℃。
故答案为:0.5t+28℃。
【点评】依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题利用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的关系式为简单的一次函数,此类题考查多年,学生练习比较多,是学生较为熟悉的题型。
31.【分析】(1)题目中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体的温度是6℃,1标准大气压沸水的温度是96℃,中间是90个小格,首先求出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
(2)用它测得某一物体温度为33℃时,距离6℃有27个小格,求出27个小格表示的温度加上温度计显示为6℃时的实际温度0℃,就是物体的真实温度。
【解答】解: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等于℃=℃;
用它测得某物体的温度为33℃时,
物体的真实温度为℃×(33﹣6)+0℃=30℃。
故答案为:30。
【点评】本题考查摄氏温度及其计算方法,解题的关键是算出这支温度计的1摄氏度等于标准温度计的多少摄氏度。
32.【分析】(1)常用的温度计(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2)物体的质量、物质的比热容与温度无关,物质的密度、内能与温度有关。
【解答】解:
(1)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它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物体所含物质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质量大小与温度无关;
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温度计内的水银柱慢慢升高,说明温度计内水银柱的温度升高;
温度升高,水银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根据ρ=可知密度变小。
故答案为:热胀冷缩;温度。
【点评】本题是对温度的测量工具和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这个知识点的考查;本题同时考查了温度对物理量的影响,属于基本的物理知识,平时要注意掌握和积累。
33.【分析】此温度计不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它是靠气体作为膨胀物质,液体的受热膨胀忽略不计。
【解答】解:
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细管中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增大,管中液面将向下运动;当外界温度降低时,细管中的气体遇冷收缩,体积减小,管中的液面上升。
故答案为:气体热胀冷缩;B。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气体温度计的原理,膨胀物质不是液体,而是气体,依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34.【分析】(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要弄清楚体温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再去读数。知道其一个大格和一个小格分别表示多少,再根据液柱的位置去读数;
(2)多次测量时,每次的测量值相差不大,如果所测某一数据与其它数据偏差较大,则该数据是错误的,应舍去;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测量误差。
【解答】解:
(1)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如图所示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一个大格表示1℃,里面有10个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为0.1℃;图中体温计显示的温度值=37℃+0.6℃=38.6℃;
(2)测量结果6.65cm与其它测量值相差较大,所以此数据是错误的,应去掉;
则该物体的长度为L==6.95cm;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为了减小测量误差。
故答案为:(1)热胀冷缩;35℃~42℃;0.1;38.6;
(2)6.65;6.95;减小误差。
【点评】本题考查温度计的原理读数以及长度测量误差的分析,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
35.【分析】(1)(2)先求出温度计上的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值,再看温度计上的22℃相对于温度计上的4℃(实际温度是0℃)上升的实际温度,就是这杯水的实际温度;
(3)根据物体的实际温度和显示温度的关系,求出温度计示数;
(4)要使测量误差最小,就是要物体的实际温度和显示温度是相等的,设这个温度是t,列一个方程,求出这个温度。
【解答】解:(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所以温度计示数由4℃到94℃,实际温度变化了90℃,
故温度计上的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值:
=,
(2)这杯水的实际温度为:
(22﹣4)×℃=20℃。
(3)如果实际温度为50℃,与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相比,液柱升高小格数为:=45℃,
显示示数:T′=45℃+4℃=49℃。
(4)设实际温度与原刻度值相同的是实际温度为t′,
由题意知,=,
解得:t′=40℃。
故答案为:(1); (2)20;(3)49; (4)40。
【点评】这是一道温度计读数修正问题,难度较大。要解答此题。本题考查摄氏温度及其计算方法,解题的关键是算出这支温度计的1摄氏度等于标准温度计的多少摄氏度。
36.【分析】(1)本题要从体温计的读数、分度值、读数时能否离开被测物体以及温度计原理来解答。
(2)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根据分度值和液面位置可以读出温度值,由于体温计液泡上方有缩口,所以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量程为35℃~42℃。
【解答】解:
(1)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叫体温计;量程为35℃~42℃,体温计分度值可以从35﹣﹣36℃之间有10个小格得出,每个小格为0.1℃,这就是分度值;
(2)图中体温计的示数为37.2℃;
(3)由于体温计液泡上方有缩口,所以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故答案为:体温计;37.2℃;35℃~42℃;0.1℃;可以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液体温度计的原理、体温计的分度值、读数,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最好和实验室温度计对比记忆。
37.【分析】(1)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要超过温度计的量程;
(2)要知室内温度,需要看温度不再降时的温度,由图可看出分别下降的温度;
(3)水温低于体温时就不再是“热水”。
【解答】解:(1)由表格数据知,水的最高温度是98℃,98℃一定要在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内;
水银温度计,量程为﹣33℃~357℃,98℃在水银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内;酒精温度计(量程为﹣117℃~78℃),98℃不在酒精温度计测量范围内;
故选择水银温度计;
(2)玻璃杯水温降低到24℃,不再降了,故室温是24℃;
(3)到60分钟时水温降到37℃,故经过60分钟以后不再是热水。
故答案为:(1)水银;(2)24;(3)60。
【点评】本题考查温度计的使用,室温的确定,生活中的冷水和热水的区别,在做题时一定要联系生活熟练掌握。
38.【分析】(1)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2)(3)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的区别有三个:一是量程不同,由于体温计是测量人体的温度,所以测量范围是35℃~42℃;二是它的分度值不同,一般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它的分度值是0.1℃;三是它的构造不同,它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遇热液柱可以通过缩口上升,遇冷液柱会在缩口处断开而不能自行下降,使用之前必须用手向下甩,才能使停在玻璃管内的水银回到玻璃泡内;
【解答】解:
(1)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体温计能准确到0.1℃,体温计离开人体后还能显示人体的温度,体温计的刻度一般在35℃﹣42℃之间,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不能用体温计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故选项D错误;
(3)某位同学没有甩,直接用一只示数为38℃的体温计,测量另一位同学的体温,若这位同学的体温低于38℃,玻璃管中的水银柱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8℃;若这位同学的体温高于38℃,玻璃管中的水银上升,显示的是实际的体温值。而此时测得的示数仍为38℃,则可推知另一位同学的体温可能等于38℃,也可能低于38℃.故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1)热胀冷缩;(2)D;(3)D。
【点评】此题考查了体温计的制作原理、体温计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考试经常考到的知识点。
39.【分析】虽然这支温度计的示数不准确,但它的刻度是均匀的,这样我们就可以找出这支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的示数与实际准确温度的关系了。
由图可知:32℃﹣14℃=18℃,对应的实际温度差是30℃﹣10℃=20℃,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同样,我们发现50℃﹣14℃=36℃,对应的实际温度差是50℃﹣10℃=40℃,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然后我们就可以找出测量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关系是T=0.9t+5℃。
【解答】解:(1)测量温差:32℃﹣14℃=18℃,实际温差:30℃﹣10℃=20℃,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分析图象可以发现:14℃﹣0.9×10℃=5℃,32℃﹣0.9×30℃=5℃,由此得出测量的温度值与实际温度值的关系为:T=0.9t+5℃;
(2)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该温度计的示数就是:T=0.9×0℃+5℃=5℃;
(3)将23℃代入T=0.9t+5℃,可得:23℃=0.9t+5℃,则0.9t=23℃﹣5℃,所以t=20℃。
答:(1)分析图象信息推出T与t的数学关系式T=0.9t+5;
(2)若将此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温度计的示数为5℃;
(3)若用此温度计测出教室的气温为23℃,计算教室实际气温为20℃。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于要找出测量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关系,而这也正是该题的难点。虽然测量的温度值和实际温度值不相同,但它们的变化温度是相同的,利用图中相对应的几个数据就可以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40.【分析】(1)摄氏温度是规定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零度,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度,中间100等份,每一份为1℃,根据这种思路即可得出这只温度计的分度值。
(2)通过分析题意可以得出实际温度与测量温度之间的关系式,通过代入数据,得出当该温度计指示5℃时的实际温度是多少。
【解答】解:
(1)因为玻璃管的内径和刻度都是均匀的,这个温度计在5℃~90℃之间一共是90格,表示0℃~100℃,这只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2)当它度数是32℃时,实际的温度应该是(3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