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发展、口号及抗击八国联军的有关史实
2.理解“扶清灭洋”、义和团失败的原因
3.理解《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二、重难点
重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难点:《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三、知识导图
(
义和团运动
)1.背景: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民族生死存亡
2.兴起:义和拳等发展而来,1898年。
(
抗击八国联军
)3.发展:义和团控制京津地区,1900年夏
4.口号:扶清灭洋(进步性和局 限性)
1.联军目的:镇压义和团运动,进一步瓜分中国
(
抗击八国联军
)2.经过:开始:英、法、俄、美等八国联军进犯北京1900年6月
战役:廊坊战役 大沽炮台战役 天津保卫战等
结束:北京陷落,联军暴行 1900年8月
3.结果:义和团运动失败,清政府与11国签订《辛丑条约》 1901年 内容
4.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四、学习提纲
义和团运动
1.兴起:??????、 ????一带。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逐渐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组织。
2.发展:清政府由“剿灭”变为“招抚”,义和团运动迅猛发展。1900年夏,义和团已经控制了京津地区。
3.斗争方式——粘贴文告;捣毁教堂、拆毁铁路、砍断电线等
4.口号:“??????????”
评价:“灭洋”——表达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扶清”——前期有利于得到清政府的支持发展壮大,但对清政府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
5.性质:??????????运动
6.影响: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抗击八国联军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时间:????????
参与国:?????、?????、?????、?????、法、德、意、奥
直接目的:镇压义和团运动
路线:廊坊——大沽——天津——北京
2.义和团与爱国清军抗击八国联军
①????????大捷
②义和团在北京的战斗:????????教堂、东交民巷使馆区
③天津保卫战:老龙头火车站、紫竹林租界。(聂士成殉国)
3.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携????????西逃,并下令剿杀义和团。
结果:义和团在??????????????????的联合镇压下失败。
意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4.八国联军的暴行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采取报复性的屠杀、劫掠,充分暴露侵略者的凶恶本质。
?
《辛丑条约》的签订
1.时间:????????
2.国家: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
3.内容:
①“赔”:清政府赔款白银????????,分39年还清,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
②“禁”: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活动(最能体现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
③“拆”: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④“划”: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东交民巷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⑤“改”:改总理衙门为??????????,班列六部之前
4.影响: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五、课堂练习
1.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经历过这次国耻,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2.卢沟桥事变是因日本驻军在北平附近宛平城外进行演习、无理挑衅引起的。该事件的发生与清政府签订的某一不平等条约中“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地区”有密切联系。该条约( )
A. 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 是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
C. 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D. 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3.下列组合中,因果关系错误的一组是( )
A. 第一次鸦片战争——林则徐虎门销烟
B. 第二次鸦片战争一一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C. 甲午中日战争——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4.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清政府( )
A. 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
B. 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C. 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
5.下图漫画所体现的行动,是为了镇压( )
A. 禁烟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 C. 左宗棠收复新疆 D. 义和团运动
6.迫使清政府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辛丑条约》
C. 《马关条约》 D. 《北京条约》
7.《辛丑条约》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完全确立的标志,主要原因是因为该条约的签订导致了( )
A. 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B. 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
C. 清政府军事上直接受帝国主义的威胁 D. 清政府财政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
8.清末一位小商贩说:“在北京东交民巷这地界,咱们这些个卖瓜的、卖菜的不能随便出入,更不要说居住了。听说是皇上把这地界划给了洋人。”这一情景的出现是因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A. 《辛丑条约》 B. 《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北京条约》
9.中国近代史上俄国是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之一。下列外国列强侵华史实中俄国参与的有(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对新疆的争夺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0.“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这里的“简短一章”主要是指( )
A. 文艺复兴 B. 新航路开辟
C. 宗教改革 D. 工业革命
11.“赔偿白银4.5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以上内容出自哪份文件(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2.率领八国联军进犯北京的是( )
A. 华尔 B. 西摩尔 C. 瓦德西 D. 阿古柏
13.有人认为:“《辛丑条约》的签订,一定意义上讲是列强鉴于中国人民反抗使瓜分企图破产的事实,对侵华政策的调整。”这里所说的“中国人民的反抗”是指( )
A. 虎门销烟 B. 左宗棠收复新疆
C.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 D.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