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7张PPT。认 识 空 气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认识空气》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空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以空气为研究对象,认识空气的基本性质,并培养学生初步获得通过实验探究事物性质的能力。本课通过观察和实验,帮助学生认识空气的存在和基本性质。
教材安排了三部分。第一部分:找空气第二部分:
比较空气和水第三部分:
空气占据空间吗?(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知道我们周围到处有空气。
(2)运用感官感知周围有空气存在 ,并且还占据空间,从而对空气形成多方面的感性认识。
(3)能具体说出空气具备的基本性质。 2、过程与方法:
引领学生经历运用感官或借助实验的方法观察与探究空气的过程,让他们充分感知空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积极的探究欲,并愿意把自己对空气的感知、认识与同学们交流分享。
2、能认识到科学探究过程中要用实验证明自己猜想的正确性,通过合作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质疑的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3.渗透科学的思想和方法,逐步发展科学探究的乐趣和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认识空气的基本物理性质。
2、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教师应把握好尺寸,给学生提供必要指导和帮助。(四)教具准备演示实验用:
泡泡水、面纸、水槽、烧杯、注射器。
分组实验材料:
水槽 1个,粉笔、塑料袋、吸管、扇子、气球。
二、教学理念 本课教学,我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精心设计有关空气的探究活动,强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经历、调查研究和讨论交流来学习科学。并通过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发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力、思维能力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 三、教法学法分析(一)说教法
根据《认识空气》这一课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层面,让学生轻松地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确定以下教学方法:1、问题探究模式 采用问题探究模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应该学着像科学家那样做探索大自然秘密的探索者。 2、分组讨论法 分组讨论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使他们乐于交流,并能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
(二)说学法 根据新教材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作启发式点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组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增强自身的科学素养。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人入胜。设计理念:在一堂课中,良好的导入能促进整堂课的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课我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猜谜语”引出“认识空气”这个教学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新课的学习做了铺垫。猜猜看看不见,摸不着,
不香不臭没味道,
说它宝贵到处有,
万物生存离不了。
——空气 2、提出问题,明确目标。通过交流了解学生对空气的认识程度,并让学生提出对空气感兴趣的问题。
设计理念:明确探究的目的,选择合适的探究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实验探究 ,指导交流。 活动一:“找空气”
让学生利用准备的教具自己找空气,让学生用自己想出的各种方法观察空气,边观察边记录 ,既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你能用什么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呢?(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通过哪些实验方法可以找到空气?
方法一:用塑料袋装空气
方法二:把粉笔、土块放入水中观察冒出的水泡。
方法三:用吸管向水中吹气。
方法四:用扇子扇风。……
设计理念:
科学课堂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教师引导学生亲历实验,将科学知识产生的过程和方法同学习过程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理解科学的本质。
生活中在哪里可以找到空气?活动二、“比较空气和水 ” 学生回忆水的性质, 运用对比的实验方法找到水和空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用合适的探究方法——用感官认识事物,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教师引导使学生推理并归纳总结出空气的性质,得出正确结论。
培养学生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三、空气占据空间吗?
1.质疑:演示水能够占据烧杯的空间,那么空气是否占据烧杯空间呢?
2.猜想: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你认为空气是否占据空间,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3.设计实验:选择多种方法和材料,证明自己的猜想。向办法让小组同学都能观察到实验的现象。
4. 师生互动小魔术“不会湿的纸”学生通过交流、总结得出空气占据空间。
5.按照小组的设计进行实验,交流讨论后填写实验报告,培养学生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纸团不会湿。因为杯子里空间被空气占据着,空气出不来,水就进不去,所以纸湿不了 小魔术:从杯口冒出气泡,那是空气跑出来了;杯子里的空气占据的空间一让出来,水就进入杯子了,纸团就被水浸湿了如果杯子倾斜着放呢?又会产生什么现象? 4、归纳总结、整合信息利用板书对全篇课文进行归纳总结、整合信息,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给予肯定。 一、找空气二、比较空气和水 三、空气占据空间 板书设计认识空气 5、交流收获、拓展提高教师提出问题:
(1)通过这节课,你 有什么收获?
(2)你对空气还有什么疑问没有解决,大家可以带着这些问题在课后通过询问、看书、实验来探究。
设计理念;通过拓展和延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保 护 空 气
保 护 大 自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