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课件(26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课件(26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1-02 21:2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


1、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 )、( )简单的生物,它们用( )根本看不到,大多数要借助( )才可以看清楚,所以把它们叫做( )。
2、微生物是由( )的( )发现的。他的最大爱好是制作( )和( )。
微小
结构
微生物
肉眼
显微镜
荷兰
放大镜
列文虎克
显微镜


3、在( )、( )、(
)、( )都可以见到微生物。
4、( )、( )、(
)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5、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牛奶中含有( ),在适宜的( )下,( )可以使牛奶( )成酸奶。
空气中
水中
动植物的体表和体内
泥土里
乳酸菌
细菌

病毒
温度
乳酸菌
发酵

6、细菌三种基本形态( )、( )、( )。
7、细菌的特征是( )、( )、( )
8、(1)、细菌体积( ),( )细菌合在一起才有头发丝那么粗。
(2)、细菌都要( ),有的利用( )自己造食物,有的是从(
)( )。
杆菌
球菌
体积微小
螺旋菌
几万个
都要吃食物
微小
繁殖速度快
吃食物
阳光
动植物身上
吸收养料

(3)、细菌的繁殖速度( ),一个细菌常常在( )内繁殖( )后代。如第一代细菌是1个,第二代是2个,以此类推,第八代细菌有( )个。繁殖一代细菌需要20分钟,当繁殖到第21代细菌时,也就是7个小时以后,最初的一个细菌已经繁殖出了( )个后代。
9、霉也是一种( ),物体容易在( )( )条件下发霉。
很快
数小时
128
几百万甚至上亿个
1048576
微生物
温暖
潮湿


10、( )国( )发现青霉菌分泌的物质能杀死一些细菌,叫( )。现在人们还能用其它霉生产出治疗( )性疾病的多种( )。
11、生命体是由( )构成的,( )是构成生命体的( ),就像是搭建生命体的( )。它是由( )国的( )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的。

弗莱明
抗生素
青霉素
细菌
细胞
基本单位
细胞
积木

胡克

12、生命体的生长发育是( ),生命体的衰老死亡是由( )造成的。
13、古代人凭( )认识地球,提出了(
)学说。
14、我国古代科学家( )认为天如( ),地如( );古希腊学者(
)认为地球是个( )
;后来人们从( )现象中猜想地球可能是( )的;( )的航海学家( )证实了地球是个( );现在人们已经能在( )中观测地球了。
细胞的生长发育
细胞的衰老死亡
张衡
直觉
天圆地方
鸡卵
亚里士多德
卵黄
球体或近似球体
船进出港
球形
葡萄牙
麦哲伦
球体
太空

15、地球赤道周长是( ),半径是( ),如果人以每天32千米的速度绕地球赤道走一圈大约需要( )年。
16、地球表面( ),有( )、( )
、( )、( )、( )、( )等。
17、地球表面( )面积大,( )面积小。地球仪或地图上,用蓝色表示( ),用绿色表示( ),用黄色表示( ),用白色表示( ).
18、古代人用( )地图;20世纪70年代以前,人们利用( )地图;现在人们利用( )拍摄技术,拍摄的地球照片更
( )更( )。
40091千米
6378千米
高原
3.4
千姿百态
平原
峡谷
山地
海洋
冰川
海洋
陆地
海洋
平原和森林
沙漠和山地
冰川
手工绘制
航空拍摄
卫星
清晰
精确

19、现在科学家根据地震和核试验产生的(
)探测地球内部的信息,它在( )的岩石中传播速度快,在( )岩石中传播速度慢。
20、地球从外向内分( )( )( )三层,( )是地球的外壳,由一层层的( )组成,地球最厚的一层是( ),( )是地球的中心。
21、( )相互( )产生( ),( )突然断裂,( ),释放出( ),这就是( )。
地震波
坚硬
地壳
较软
地壳
岩石
地核
地幔
地壳中的岩层
挤压
褶皱
褶皱
大地剧烈震动
巨大的能量
地震
地幔
地核


22、地下的( )在巨大的( )作用下,沿着( )( )而出,这就是( )。
23、我国当代发生的两次大地震分别是( )年( )月( )日发生在( )一带的( )大地震和( )年( )月( )日发生在( )一带的( )大地震。
熔融的岩浆
压力
火山喷发
地壳的薄弱地带
喷发
1976
28
7
河北省唐山丰南
唐山
2008
5
12
四川省汶川县
汶川

24、常见的地震有( )、( )
、( );火山有( )、( )、( )。
25、早在( )年前,我国的( )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监测地震的仪器是( )。
26、世界最高的山脉是( ),其最高峰是( ),海拔( )
。人们在这里发现了( )、( )、( )、( )的化石,推断这里曾经是( )。
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
死火山
塌陷地震
活火山
休眠火山
张衡
1800多
候风地动仪
喜马拉雅山
珠穆朗玛峰
8844.43米

鱼龙
海螺
海藻
海洋

27、我国北宋科学家( )在雁荡山考察时,根据( )和( )推断这里曾经是( ),他在晚年写的( )里有论述。
28、在长期的( )、( )、( )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风化。风化后的岩石被( )、( )、( )或( )( )( )的过程叫( )。
29、引起地表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 )、( )、( )、( )等。
沈括
螺蚌壳
《梦溪笔谈》
卵形砾石
海滨
风吹日晒
生物破坏
雨水冲刷



重力
磨蚀
搬运
侵蚀
地壳运动
火山地震
岩石风化
流水搬运
人类活动

30、物质的变化分( )大类,一类仅仅是( ),没有( ),如:( ) 、( )另一类是( ),这类变化可以从( )、( )、( )等现象表现出来,如 ( ) 、( ) 。
31、铁是( )色,锈是( );铁( ),锈( )。
32、一块铁完全生锈后,体积可胀大( )。

形态的变化
水结冰
产生新物质
蜡烛受热熔化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产生沉淀或气泡
颜色的改变
发光、发热
蜡烛燃烧
铁钉生锈
银白
红褐色
坚硬
松软
8倍


33、铁在( )的条件下容易生锈;在( )或(
)不容易生锈。
34、化学家们证明:在( )的空气中,铁放几年也不会生锈。另外,光有( )铁也不会生锈,人们曾把一块铁放在( )的、( )的( )瓶里,铁并不生锈。只有把铁放入含有( )或( )的水里,铁才会生锈
有水有空气
绝对没有水的空气
绝对无水
绝对没有空气的水中

密闭
煮沸的
蒸馏水
氧气
二氧化碳


35、防止生锈的方法有( )、( )、( )、( )、( )、( )等。
36、像白醋这样能使( )变
( )的物质叫( );像碱水这样能使( )变( )的物质叫( );像盐水这样能使( )( )的物质叫( );像紫甘蓝水这样的物质叫( )。
擦干水分
抹油
覆盖搪瓷
喷漆
电镀
紫甘蓝水
制成不锈钢

酸性物质
紫甘蓝水
绿
碱性物质
紫甘蓝水
不变色
中性物质
酸碱指示剂


37、杜鹃花喜欢呈( )性的土壤,如果叶子发黄发枯应喷洒( )的( )
;竹子喜欢呈( )性的土壤;盐碱地可以加( )来改良。
38、衣服上常见的污渍有( )、( )、( )、( )等。
39、墨水用( )容易洗干净,油污用( )容易洗干净。

酸性

硫酸亚铁
硫酸亚铁
墨水
汗渍
油污
果汁
洗衣粉
肥皂


40、对于油污,只用水是( )的,用( )可以洗净。这是因为溶解在水中的肥皂就像一个( ),一只手拉着( ),另一只手拉着( )。当我们揉搓衣物时,肥皂渗透到( )和( )中间,拉着油污投身到( )中。这样,原来不相溶的( )和( ),就变成( )了,随着多次的漂洗、拧干,衣服也就洗干净了。
洗不干净
肥皂



织物
油污



油水交融

41、1906年,( )的( )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他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到了月球表面的( )、( )、( )。
42、300多年来科学家一直以为环形山是因为( )形成的,直到大约( )年前,才得出结论:环形山是因为( )、( )( )形成的。
43、( )年( )国的( )位宇航员乘坐( )号飞船奔向月球,( )和( )驾驶( )成功的登上了月球。
意大利
伽利略
月海
环形山
高地
50
火山喷发
流星
陨石
撞击
1969


“阿波罗”
阿姆斯特朗
阿尔德林
登月舱

44、月球上没有( ),也没有( )
,它的表面温差( ),白天最高温度是( ),晚上最低温度是( ),相差( )。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 )
45、月球绕着( )转,绕一圈的时间是( );地球在( )的同时绕( )公转,绕一圈的时间为( )。
46、太阳系以( )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运行的( ),及绕行星运转的( )和许许多多的( )、( )等。
空气
液态水
100℃

-170℃
六分之一
270℃
地球
27.3天
自转
太阳
一年
太阳
八大行星
50多颗卫星
小行星
彗星

47、太阳系的行星有( )、( )、( )、( )、( )、( )、 ( )、( )。离太阳最近的是( ),表面温度( );离太阳最远的是( ),表面温度( );离地球最近的是( ),大气层由( )构成,表面温度( );( )与地球相似,白天也有明亮的( )、( )、( )和轻微的( ),但它比地球( )的多;最亮的是( );体积最大的是( )
48、太阳是一颗( )、( )的( ),被称为( )。
水星
金星
火星
地球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水星

海王星

金星
更高
厚厚的二氧化碳
火星
朝露
霜冻

金星
木星
炽热的
巨大
发光气体球
恒星
天空
薄云
海王星

49、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和行星公转的周期( ),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越近,行星公转的周期越( );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越远,行星公转的周期越( );
50、人们把星空分为( )个区域,称为( ),人们常根据神话中的( )和( )为其命名。
51、北斗七星属于( ),北极星是( )最( )的星。
有关

88

星座
人物
动物
小熊星座

大熊星座


52、银河在我国又称( ),它是由( )颗像太阳这样的( )构成的。在太空中俯视整个银河像( )。
53、我国第一次成功发射的宇宙飞船是( )年的( ),宇航员是( );他在空中飞行了( ); “神十”发射于( )年( )月( )日,宇航员是( )、( )( )。
天河
2000多亿
漩涡
恒星
2003
神舟5号飞船
杨利伟
2013
14圈
11
6
聂海胜
张晓光
王亚平

54、起初,人们只能站在地球上用( )观察太空,( )的出现让我们能看得更远;后来,人们更想冲出地球,飞向宇宙,( )和( )将人类带进了崭新的航天时代,探索更加遥远的的宇宙深处。
55、望远镜观测太空的技术不断更新,经历了以下几个变化过程:( )( )( )( )。( )望远镜专门接收天体发出的( ),它解释了( )望远镜无法解释的天文现象。
肉眼
望远镜
运载火箭
航天器
天文望远镜
光学望远镜
射电望远镜
太空望远镜
射电
无线电波
光学

56、冲出地球最大的困难是( )地球就像一个巨大的( ),牢牢的抓住
( ),只有当现代运载火箭的速度达到( )时,人类才能摆脱地球引力的束缚,逐级加速( )
就是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设计的。
57、( )和( )是科学探究重要的方法.
58、人类的( )总是驱使我们不断提出问题,并试图找到答案。
磁铁
无法克服地球引力的束缚
地表的各种物体
每秒7.9千米
多级火箭
好奇心
实验
假设

59、假设就是( )。( )是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步,许多重要的结论都是从( )开始的。
60、科学家收集证据是一个十分( )、( )的过程,需要( )、( )、( )。
61、( )国( )提出了“大陆漂移说”的假设。他在两块大陆上发现了( )化石
62、实验是科学探究中( )的方法,有( )种类型,即( )和( )。
有根据的猜测
艰苦
提出假设
坚强的意志
漫长
足够的耐心
敏锐的观察力
提出假设

魏格纳
模拟实验
常用
对比试验

中龙


63、有些实验是对事物的( )、( )进行模拟,叫做( );通过有意识的改变( )来证明( )和( )关系的实验叫( ),它是一种特殊的( )的方法,每次只能有( )个因素不同,其他因素应该( )
64、在同一个实验中既可能有( )
,又具有( )的性质。
内部结构
某个条件
运动变化过程
模拟实验
实验结果
对比实验
收集证据
1
保持一样
改变的条件
模拟实验
对比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