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民族中学2010年下学期高二理科化学期中考试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张家界市民族中学2010年下学期高二理科化学期中考试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0-12-12 17:5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张家界市民族中学2010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二化学(理科)
本试卷满分100分 时量90分钟
第I卷(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符合
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①天然气 ②煤 ③石油 ④太阳能 ⑤生物质能 ⑥风能 ⑦氢能
A.①②③④ B.③⑤⑥⑦ C.④⑤⑥⑦ D.③④⑤⑥⑦
2、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3、已知:C(s,金刚石)=C(s,石墨) △H=-1.9KJ/mol
C(s,金刚石)+O2(g)=CO2(g) △H1 ; C(s,石墨)+O2(g)=CO2(g) △H2
根据已述反应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H1=△H2 B.△H1>△H2 C.△H1<△H2 D.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已知在298K时下述反应的有关数据:
C(s)+1/2 O2(g) =CO(g) △H1 = -110.5kJ/mol
C(s)+O2(g)=CO2(g) △H 2= -393.5kJ/mol
则C(s)+CO2 (g)=2CO(g) 的△H为
A.+283.5kJ/mol B.+172.5kJ/mol C. -172.5kJ/mol D.-504 kJ/mol
5、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的绝对值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
A.C(s) + 1/2 O2(g) = CO(g) △H= -110.5 kJ/mol
B.2H2(g) + O2(g) = 2H2O(l) △H= -571.6kJ/mol
C.CH4(g) + 2O2(g) = CO2(g) + 2H2O(g) △H= -802.3kJ/mol
D.CO(g) + 1/2 O2(g) = CO2(g) △H= -283.0kJ/mol
已知:4NH3(g)+5O2(g)4NO(g)+6H2O(g);△H=-1 025 kJ/mol,该反应是一个可逆
反应。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A. B.
C. D.
在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A + nB=pC。t秒末,A减少了1 mol,
B减少了1.25 mol,C增加了0.5 mol。则m ∶ n ∶ p应为
A.4∶ 5∶ 2 B.2∶ 5∶ 4 C.1∶ 3∶ 2 D.3∶ 2∶ 1
8、在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5 mol·L-1·s-1 B.v(B)=0.3 mol·L-1·s-1
C.v(C)=0.8 mol·L-1·s-1 D.v(D)=1 mol·L-1·s-1
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H2,经测定反应开始后的2s内氢气的平均速率:
ν(H2)=0.45mol/(L·s),则2s末NH3的浓度为
A.0.50mol/L B.0.60mol/L C.0.45mol/L D.0.55mol/L
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
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mol/L、0.1mol/L、0.2mol/L,当反应达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
据是
A.SO2为 0.4 mol/L、O2为0.2mol/L B.SO2为0.25mol/L
C.SO2、SO3均为0.15mol/L D.SO3为0.4mol/L
11、对某一可逆反应来说,使用催化剂的作用是
A.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B.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C.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 D.改变平衡混合物的组成
12、下列关于判断过程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焓变小于0而熵变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B、焓变和熵变都小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C、焓变和熵变都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D、熵变小于0而焓变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 。 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H2O CO2+H2
14、一定条件下反应A2(g)+B2(g)2AB(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2υ(正、A2)=υ(逆、AB)
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B的同时,生成n mol的B2
D.A2、B2、AB的反应速率比为2:2:1的状态
15、对于可逆反应,A2(g)+3B2(g)2AB3(g)(正反应放热),下列图像不正确的( )。
16、下列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加压或降温都能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2NO2 N2O4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C(s)+ CO2 2CO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N2 + 3H2 2NH3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H2S H2 + S(s)(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某温度下,在密闭固定的容器中,对于反应N2(g)+3H2(g)2NH3(g),N2和H2起始
的量分别为20mol和60mol,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30%。若从氨气开始进行化学反应,在
相同条件下欲使平衡时各成分的含量与前者相同,则起始时NH3物质的量和NH3的转化率分
别是
A.20mol和70% B.20mol和30% C.40mol和30% D. 40mol和70%
18、某温度下,向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A和1molB,发生如下反应
A(g) + B(g) C(g) + D(g) ,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mol/L。相同温度下,若向容器中通入6molA和3molB,则达到平衡后C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1mol/L B.1.5 mol/L C.2 mol/L D.3 mol/L
已知可逆反应aA(g)+bB(?)cC(g) ΔH>0(B物质的状态未确定)。关于该反应的描
述正确的是
A.加压若平衡正向移动,则a>c
B.加入一定量的B,平衡一定正向移动
C.缩小容器的体积,各物质的浓度一定增大
D.升高温度,平衡一定正向移动,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的变化不能确定
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不溶性盐都是弱电解质,可溶性酸都是强电解质
B.强酸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一定大于弱酸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
C.二氧化硫和乙醇均属共价化合物,是非电解质
D.NaOH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氨水溶液的导电性强
21、用水稀释0.1mol L-1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大而增大的是
A.c(OH- )/c(NH3 H2O) B.c(OH-)
C.c(H+)和c(OH-) 的乘积 D.c(NH3 H2O)/ c(OH-)
22、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比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中pH盐酸比醋酸大
B.与足量的锌粉反应产生的氢气体积相同
C.与足量锌粒反应时,一开始盐酸的速率快
D.中和NaOH溶液的能力醋酸较弱
在0.1mol L-1的醋酸溶液中,要使醋酸的电离程度和pH都减小,同时又使醋酸根离子浓
度增大,可加入的试剂是
A.CH3COONa浓溶液 B.1mol L-1氨水
C.1mol L-1 H2SO4 D.2mol L-1CH3COOH
24、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H3COONH4 CH3COO-+NH4+ B.HI==H++I-
C.H2S2H++S2- D.NaHCO3 == Na++H++CO32-
在甲烧杯中放入盐酸,乙烧杯中放入醋酸,两种溶液的体积和pH都相等,向两烧杯中同
时加入质量不等的锌粒,反应结束后得到等量的氢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比乙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大
B.甲烧杯中的酸过量
C.两烧杯中参加反应的锌等量
D.反应开始后乙烧杯中的c(H+)始终比甲烧杯中的c(H+)大
高二期中考试化学(广益理科)答卷
一.选择题答题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第II卷(共50分)
二、非选择题
26、(6分)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
(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3)设反应前溶液的平均温度t1,反应后溶液的平均温度为t2 ,则该实验所求得的
中和热△H= kJ/mol。(2分)
(4)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1的盐酸跟50 mL 0.55 mol·L-1的NaOH溶液进行反
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
中和热_________ (填“相等”或“不相等”)。
(8分)把空气中久置的铝片5.0g投入盛有500mL0.5mol/L
的硫酸溶液的烧杯中,该铝片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与反
应时间可用图所示的坐标曲线来表示。
(1)曲线0→a段不产生H2的原因 ,
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曲线a→c段,产生氢气的速率增加较快的主要原因 。
(3)曲线c段以后,产生氢气的速率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 。
28、(10分)有下列几种物质A:NH3 B:HClO C:HBr D:AgCl E:C2H5OH F:Br2
G:H2SO3 H:HCOOH I:Fe(OH)3
其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有: (填编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有 ;
写出些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B:
C:
G:
29、(8分)一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N2(g)+3H2(g)2NH3(g);ΔH<0下图是某一时间段中
反应速率与反应进程的曲线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t1、t3、t4时刻,体系中分别是什么条件发生了
变化?
t1___________________t3___________________
t4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时间段中,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
A.t0~t1 B.t2~t3 C.t3~t4 D.t5~t6
30、(6分)在稀氨水中存在平衡:NH3+H2ONH+OH-,如进行下列操作,则NH3、NH、H+、
OH-浓度如何变化?试用“增大”“减小”“不变”填写。
(1)通适量HCl气体时,c(NH3) ,c(H+) 。
(2)加入少量NaOH固体时,c(NH) ,c(OH-) 。
(3)加入NH4Cl晶体时,c(NH3) ,c(OH-) 。
(12分)恒温恒容下,将2 molA气体和2 molB气体通人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
反应:2A(g)+B(g) x C(g)+2D(s),2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剩余1.2 mol B,
并测得C的浓度为1.2 mo1·L—1。
(1)从开始反应至达到平衡状态,生成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2)x = 。
(3)A的转化率与B的转化率之比为 。
(4)下列各项可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 。
A.压强不再变化 B.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C.气体平均相对分于质量不再变化 D.A的消耗速率与B的消耗速率之比为2∶1
(5)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充人2molA和2molB气体,达到新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为 。
(6)欲使反应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分数与上述平衡相等,起始加入A、B的物质的量n(A)和n(B)之间应满足的关系为 。
能量
A. 反应过程
反应物
生成物
能量
B. 反应过程
反应物
生成物
能量
C. 反应过程
反应物
生成物
能量
D. 反应过程
反应物
生成物
C(CO2) C(H2)
C(CO) C(H2O)
催化剂
高温
班级: 学号 : 姓名: 第 考室 号
――――――――――――――――――密―――――――――――――――――封――――――――――――线―――――――――――――――
温度计
硬纸板
碎纸条
v
v正
v逆
v正
v逆
时间
t0
t1
t2
t3
t4
t5
t6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