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自强”“求富”军事企业民用企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内外交困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学习西方技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学.科.网 右图是清末《时局图》,现在我们做一个假设:我们都生活于19世纪末这个动荡的年代,我们都是热爱祖国、关心中国前途命运的知识分子、爱国青年,你如何看待当前的时局?如何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之中?让我们一起进入第6课:戊戌变法的学习吧!八年级历史上册(RJ)
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第6课 戊戌变法 1.通过预习课本标注并能说出维新派代表及主要活动、“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等基本史实。
2.通过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找出维新变法运动的进步意义和失败原因,并在此过程中理解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增强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名人堂出生地:广东省南海县
职 业:革命家 教育家 思想家 政治家 文学家
信仰:建立君主立宪国家
主要成就:戊戌变法 广东新会人,青年时期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是戊戌变法领袖之一,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
1.维新变法运动的背景《马关条约》刺激列强侵略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时间地点代表目的结果1895年春北京 康有为、梁启超以及
各省1300多名考试的举人 请求拒和、迁都、变法失败。
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2.公车上书的经过3. 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组织学会创办报刊《时务报》 强学会强学会 《时务报》
《国闻报》 《国闻报》宣传思想 梁启超
(1873~1929年)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变亦变,不变亦变”
日本以变法而强大,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
—《变法通议》只有变法才能救中国百日维新1. 光绪帝同意变法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的诏书,宣布“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明定国是”诏的颁布,不仅表现了光绪帝变法的决心,也拉开了震惊中外的“百日维新”的序幕。 光绪为什么支持变法?①巩固封建统治,希望有所作为,不当亡国之君;
② 通过变法从慈禧太后手中夺回最高统治权;
③ 也有爱国、保国、抵制外强的思想。2. 百日维新的内容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文化方面军事方面1898.6.11-1898.9.213. 戊戌变法的失败 慈禧太后(1835—1908),1898年9月21日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逮捕了维新派人士,掌握清政府全权,戊戌变法失败。中南海瀛台,戊戌政变后,光绪帝被囚禁在这里。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谭嗣同康广仁杨锐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戊戌六君子
康有为 梁启超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而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谭嗣同材料一:变法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除慈禧控制的朝廷外,各省督抚大多持观望态度。
材料二:变法形势危急时,维新派势单力薄,只好把希望寄托在袁世凯的身上,结果被袁世凯出卖。
材料三:当慈禧太后把光绪帝囚禁后,他无奈的感慨:“朕虽有改革之心,却毫无实权,朕就是一个傀儡呀!”
材料四: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19世纪70年代才产生至戊戌变法时只有二十多年。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产生之初力量是非常微弱的而且还处于非法地位。甲午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虽然有了初步发展由于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主义的束缚力量仍然非常薄弱。 依据材料总结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势力强大袁世凯的出卖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资产阶级力量非常薄弱根本原因4. 戊戌变法的意义与教训 历史意义
1.在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的紧要关头,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爱国和进步的作用。
2.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3.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教训: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封建势力进行阻挠破坏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公车上书揭开序幕创办报刊建强学会百日维新实行变法戊戌政变变法失败教训: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一次摆脱民族危机,走向富强的机会。但是维新志士们满怀爱国热情,为变法奔走呼号,殚精竭虑,他们的行动符合历史潮流,是爱国的、进步的,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他们的爱国精神必将激励和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继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