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选修5课堂自主练习( 糖 类)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选修5课堂自主练习( 糖 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0-12-12 18:4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自主广场
基础达标
1.下列对葡萄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葡萄糖是一种多羟基醛 B.葡萄糖是一种有甜味的物质
C.葡萄糖能水解生成乙醇 D.葡萄糖是一种还原性糖,能发生银镜反应
答案:C
2.下列关于蔗糖、麦芽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B.二者均能水解,且产物相同
C.二者都是还原性糖,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D.蔗糖能水解,麦芽糖不能水解
答案:A
3.下列关于淀粉和纤维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淀粉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种子和块根里
B.纤维素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
C.淀粉和纤维素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淀粉和纤维素的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也完全不相同
答案:D
4.下列有关单糖、二糖和多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单糖比多糖甜 B.单糖、二糖和多糖都易溶于水
C.多糖和单糖具有相同的实验式 D.多糖能水解,二糖则不能水解
答案:A
5.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水解只能得到一种化合物的是( )
A.蔗糖 B.淀粉 C.麦芽糖 D.乙酸乙酯
答案:C
6.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还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 )
A.乙醇 B.乙醛 C.葡萄糖 D.丙烯酸
答案:C
7.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这种试剂是( )
A.氢氧化钠溶液 B.氢氧化铜悬浊液
C.石蕊试液 D.碳酸钠溶液
答案:B
8.向淀粉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加热使淀粉水解,为测定其水解程度,必须使用下列试剂中的( )
①氢氧化钠溶液 ②银氨溶液 ③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 ④碘水
A.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③④
答案:C
9.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
①甲酸甲酯 ②蔗糖 ③葡萄糖 ④麦芽糖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10.对于下列反应,葡萄糖不能发生的是( )
A.酯化反应 B.氧化反应 C.还原反应 D.水解反应
答案:D
11.蔗糖里加入稀硫酸或加入浓硫酸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
答案:蔗糖里加入稀硫酸会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果糖;蔗糖里加入浓硫酸会发生碳化,因为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12.某同学做蔗糖水解实验时,取一半水解液与银氨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取另一半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也没有明显现象,该同学说蔗糖水解产物中不含葡萄糖。你认为这个结论对吗?为什么?
答案:不对;因为该同学未将蔗糖水解液用碱中和,故未有明显现象。
能力提高
1.从食品店购买的蔗糖配成溶液,做银镜反应实验,往往能得到银镜,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蔗糖本身有还原性 B.蔗糖在实验过程中被还原了
C.在实验过程中蔗糖发生了水解 D.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蔗糖有部分水解
答案:D
2.将淀粉水解,并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其水解产物的实验中,要进行的主要操作是( )
①加热 ②滴入稀硫酸 ③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 ④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A.①②③④① B.②①④③①
C.②④①③① D.③④①②①
答案:B
3.把2 g甲醛气体溶于6 g冰醋酸中,再加入4 g甲酸甲酯和9 g葡萄糖,得到混合物,此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20% B.35% C.40% D.55%
答案:C
4.某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 200,由此推知,此种淀粉的分子可以水解成葡萄糖的分子个数为( )
A.45 B.50 C.90 D.100
答案:D
5.某学生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的水解情况。
(1)方案甲:
淀粉液水解液中和液溶液变蓝。结论:淀粉没有水解。
(2)方案乙:
淀粉液水解液无红色沉淀。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
(3)方案丙:
淀粉液水解液中和液有红色沉淀。结论:淀粉已水解。
(4)方案丁:
结论:淀粉部分水解。
以上四种方案的设计及结论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简述理由。
答案:(1)方案甲设计正确,但结论不正确。因为淀粉可能部分水解。
(2)方案乙设计不正确,结论也不正确。因为在酸性条件下,Cu(OH)2选择与残留的H2SO4反应,而不能与葡萄糖反应。
(3)方案丙设计和结论都正确。
(4)方案丁设计和结论都正确。
6.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透明液体,分别是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和淀粉溶液,简述如何用实验方法将它们鉴别出来?
解析:淀粉的特性是遇I2变蓝,葡萄糖为还原性糖,蔗糖无还原性。
答案:分别取少量三种溶液,加入碘水,变蓝的是淀粉,取另两种溶液少量,加入新制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的是葡萄糖溶液。(其他方法也可以)
7.某种白色粉末状物质A,难溶于冷水,在热水中形成糊状物,滴入碘水即呈蓝色,在一定条件下与水作用生成B。经测定已知B分子中氢、氧原子数之比为2∶1,碳原子比氢原子数少10个,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2,B能溶于水并能发生银镜反应。B在一定条件下水解生成C,C也能发生银镜反应。判断A、B、C各是什么物质?
解析:可由题中给定物质的性质推断物质的组成。题中给定的数据可供验证推导的结论。
(1)因为能遇碘水变蓝的物质只有淀粉,故白色粉末状物质A是淀粉。
(2)淀粉在一定条件下与水作用可水解产生麦芽糖,而麦芽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2,分子式为C12H22O11,氢氧原子数之比为2∶1,氢原子数比碳原子数多10个,且能溶于水并能发生银镜反应,故B一定是麦芽糖。
(3)麦芽糖在一定条件下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葡萄糖也能发生银镜反应,故C一定是葡萄糖。
也可以根据题中给定的B的化学组成的条件,计算确定B的化学式,再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推导。
(1)因为A难溶于冷水,在热水中形成糊状物,滴入碘水呈蓝色,A一定为淀粉。
(2)根据题意,设B的分子式为CmH2nOn,则
2n-m=10,m=2n-10 12×(2n-10)+1×2n+16n=342
42n=462 n=11,m=12
故B的分子式为C12H22O11。又由于B能发生银镜反应,所以B是麦芽糖。
(3)B在一定条件下水解生成C,C也能发生银镜反应,B是麦芽糖,故C一定是葡萄糖。
答案:A:淀粉;B:麦芽糖;C:葡萄糖。
8.在啤酒生产过程中,发酵是重要环节。生产过程大致如下:将经过灭菌的麦芽汁充氧,接入啤酒酵母菌菌种后输入发酵罐。初期,酵母菌迅速繁殖,糖度下降,产生白色泡沫,溶解氧渐渐耗尽。随后,酵母菌繁殖速度迅速下降,糖度加速降低,乙醇浓度渐渐上升,泡沫不断增多。当糖浓度下降一定程度后,结束发酵。最后分别输出有形物质和鲜啤酒。
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1)该过程表明啤酒酵母菌异化作用的特点是___________。
(2)初期,酵母菌迅速繁殖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测定酵母菌消耗的糖中,98.5%形成了酒精和其他发酵产物,其余1.5%则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由麦芽糖→葡萄糖→酒精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
(5)如果酵母菌消耗的糖(设为麦芽糖,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42)有98.5%(质量分数)形成了乙醇(相对分子质量为46.0)和其他发酵产物。设有500 t麦芽汁,其中麦芽糖的质量分数为8.0%,发酵后最多能产生乙醇浓度为3.20%(质量分数)的啤酒多少吨?
解析:解答该题的思路是,在认真阅读本题的基础上,针对问题,确定涉及的知识范围,然后结合有关知识,针对本题设置的问题,充分利用所给资料分析解答。
(1)该过程表明啤酒酵母菌异化作用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应该想到,生物的异化作用是指生物体在同化作用的基础上,分解自身的原生质,释放能量,把其中产生的代谢废物排除体外的过程。异化作用方式有两种类型,一是必须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摄取氧气来氧化分解自身的组成物质,释放能量,并排除二氧化碳,这种异化类型称为有氧呼吸型;另一种是在缺氧的条件下,依靠酶的作用使有机物分解,这种异化类型称为无氧呼吸型。本题所给的资料指出,“将经过灭菌的麦芽汁充氧,接入啤酒酵母菌菌种后输入发酵罐。初期,酵母菌迅速繁殖,糖度下降,产生白色泡沫”,可见酵母菌在有氧的环境中,消耗了有机物,并迅速繁殖,表明此期的异化作用为有氧呼吸型;资料又指出,当氧气耗尽后,“糖度加速降低,乙醇浓度渐渐上升,泡沫不断增多”,分解有机物不但没有停止,反而加速分解,同时乙醇开始产生,表明异化作用的无氧呼吸型在加强。因此,从啤酒发酵过程可以表明啤酒酵母菌的异化作用的特点是: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
(2)初期,酵母菌迅速繁殖的主要方式是什么?此问相对简单,酵母菌可以通过出芽生殖迅速繁殖,在教材中有该知识点。
(3)经测定,酵母菌消耗的糖中,98.5%形成了乙醇和其他发酵产物,其余1.5%则是用于什么?解释该现象,考生必须理解异化作用和同化作用的关系。在异化作用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一部分成为终产物排出体外,还有一部分中间产物在异化作用所释放能量的推动下,用于自身物质的合成(同化作用),使自身生长和繁殖。
(4)麦芽糖是一个二糖,用酸水解或麦芽糖酶水解得到两分子葡萄糖,葡萄糖可被酶分解得到乙醇和CO2。
C12H22O11+H2O2C6H12O6
麦芽糖 葡萄糖
C6H12O62CH3CH2OH+2CO2↑
葡萄糖 乙醇
(5)将题设的数据组成方程式可算出乙醇的质量:
500 t×8.00%×98.5%×=21.2 t
但啤酒中乙醇的质量分数仅为3.20%,因此可产啤酒=662 t。
答案:(1)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
(2)出芽生殖
(3)酵母菌自身的生长和繁殖
(4)C12H12O11+H2O2C6H12O6
C6H12O62C2H5OH+2CO2↑
(5)C2H5OH、C12H22O11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6.0和342,生产啤酒的质量为:500 t×800%×98. 5%××=662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