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 专题六 人口的数量与迁移变化(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 专题六 人口的数量与迁移变化(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1-07 10:40:27

文档简介





专题六 人口的数量与迁移变化(解析版)



(?http:?/??/?photo.blog.sina.com.cn?/?showpic.html" \l "blogid=5a18c50f0102y12b&url=http:?/??/?album.sina.com.cn?/?pic?/?001Eip7Fzy7mIfGa73A6a" \t "_blank?)

一、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不同,导致人口增长的速度不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同。这种影响有利有弊,如下图表所示:



人口增长模式 特征 利 弊
原始型 高高低模式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且人口波动较大。 满足农业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 人口波动,也容易出现劳动力不足。
传统型 高低高模式 高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快。 劳动力充裕,有力经济发展。 人口多,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大,社会负担重,造成贫困,引发各种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
现代型 低低低模式 少年儿童比例下降,老年人口比例上升。 人口压力减小,就业机会较多,利于经济水平的提高。 劳动力和兵源不足,社会养老压力大;出现老龄化问题。


2.人口构成
(1)职业构成:发展中国家一般第一产业人口比重大;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人口比重大,第一产业人口比重很小。
(2)性别构成:性别比=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出生性别比正常值为106(由于男性死亡率高,女性平均寿命长,最终男女两性基本上保持平衡)。
(3)年龄构成:某一时间各个年龄组人口在其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人口年龄构成类型分为三种:

注:幼年人口(0~14岁人口),老年人口(65岁以上人口)











3.主要人口问题
人口问题 人口老龄化 人口年轻化
出现地区 发达国家较普遍,问题也更突出(中国未富先老) 多出现发展中国家
影响 造成劳动力年龄结构老化,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国防兵源短缺;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与赡养等费用增加,医疗保健和精神孤寂问题严重等 降低人口总体拥有的资源量和各种服务的质量,导致资源、粮食和其他生活用品的供应满足不了人口增长的需要;出现严重的就业问题;人民生活贫困;限制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形成;产生持久的环境压力
对策 逐步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确保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和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适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努力发展经济,解决贫困;在发展经济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二、人口迁移及其影响
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不同历史阶段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有所不同,自然因素是人口迁移的基础,但目前社会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举例
自然环境因素 气候 通过影响人类生产生活而影响人口迁移 美国老年人向南方的“阳光地带”迁移
淡水 其分布变化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规模 人类早期逐水草而居的迁移
土壤 通过影响农业发展而影响人口迁移 农业社会人们为寻找新土地而迁移
矿产资源 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发生人口迁移 大量人口迁往矿产资源发现地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引起饥荒和生态恶化而迫使人们迁移 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人口迁移
社会因素 交通通信 其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促进了人口迁移 现代人口迁移量远大于过去
文化教育 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和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促进人口的迁移 中国大学毕业生愿意到南方经济发展快的地区去
宗教因素 不同的宗教信仰会引起人口的迁移 1947年的印巴分治促使上千万穆斯林从印度前往巴基斯坦
婚姻家庭 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对未成年人口、老年人口迁移起重要作用 夫妇一方到另一方的工作地去就业;孩子或老人迁移到父母或儿女的工作地
经济因素 ___________ 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宏观经济布局的调整也会造成大量的人口迁移 改革开放后,内地大量人口移往深圳
政治因素 政策 尤其是有关人口迁移的政策对人口迁移有重要影响 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
战争 战争破坏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并引发人口迁移 一战、二战、当代局部战争和冲突引起的人口迁移
政治变革 政治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常引起人口迁移 历史上我国都城变换和朝代更迭引起的人口迁移

2.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
(1)对迁出地的影响
①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民工的劳务收入、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改善了农村经济。
②缓解了农村的人地矛盾,可以更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农业土地资源,更好地保护农村的自然环境和资源。

(2)对迁入地的影响
①为迁入地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发展。过度的人口迁移,一定程度上会引起或加剧迁入地的生态环境问题。
②大量的农村人口涌进城市,既积极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城市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三、人口分布和人口容量
1.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影响因素 人口分布 原  因
自然环境 地形 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平原 人类的生产、生活多集中于平原
气候 气温:8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温带。降水:较丰富地区 气温和降水会影响人口分布
水资源 干旱地区人口依水源呈点状、线状、片状分布 人口分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源分布
土壤 土壤肥沃地区人口密度也高 多通过农业生产间接影响人口分布
社会经济 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影响最为显著:农业社会居民点比较分散;工业社会人口迅速向城市集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 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文化教育使人口分布发生变化
政治、文化 人口大规模移动导致人口分布的变化 宗教、文化、科技发展水平、政策、历史因素改变人口分布状况

2.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



一、人口年龄金字塔图的判读方法





1.读构成
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所占人口的比例,以及男女比例差异。
2.定类型
人口金字塔图基本上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年轻型(增长型)——年轻人比重大,塔形下宽上尖 (图甲)。
②成年型(静止型)——除极老的年龄组外,各年龄组人数差别不很大,塔形较直,只在高龄部分(即塔尖)急剧收缩(图乙)。
③年老型(缩减型)——年轻人比重小,中年以上比重较大,塔形上下窄中宽(图丙)。
3.析变化
(1)从年轻型到年老型的正常转变(如上图):其变化主要是受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随着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现代型的不断转变而转变。
(2)异常变化:
a.某年龄段男女比例突然变小(如下图①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由于计划生育等原因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二是由于重大灾害等原因导致死亡率上升;三是人口的大量外迁。
b.某年龄段男女比例突然增加(如下图②处)。其变化可能是由于就业、升学等原因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
c.男女比例的明显失调(如下图③处)。可能是战争导致的大量男性死亡,也可能是钢铁、纺织等对职工性别有一定要求的工厂建设导致。



考点一、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典例1】下图为20世纪三个城市圈不同年代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选项最符合“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是
A.乙城市80年代 B.乙城市圈70年代
C.丙城市圈90年代 D.甲城市圈90年代
2.人口迁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过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90年代,与丙城市圈相比,甲城市圈城市化速度快、水平较低
B.乙城市圈6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商
C.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
D.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慢、水平低
【答案】(1).B (2).A
【解析】(1)通常判断三率的高低以0℅左右为低,1℅以下为较低,1-2℅为较高,2℅以上为高,依次可以看出甲城市80年,乙城市60年代和70年代可能属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增长模式。(2)从图中可以丙城市90年代人口迁移增长率为负值,人口不断在外迁,这代表了发达国家当前的城市化发展特点,而甲城市,人口迁移增长率大,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这表明城市化发展速度快,代表了发展中国家当前的城市化发展特点。
【典例2】读我国某省2003年与2030年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图,完成(1)-(2)题。

(1).2030年与2003年相比,下列说法最不可能的是( )
A.出生率下降 B.人口总数上升
C.自然增长率下降 D.死亡率下降
(2).近几年,该省可能面临的社会问题是( )
A. 劳动力短缺 B. 就业压力大
C.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D.养老负担重
【答案】(1)D(2)B
【解析】(1)从图中分析与2003年相比该省2030年老年人口数量明显增加,而70岁以上的人口与2003年相差不大,是死亡人口增加造成的,所以死亡率下降是最不可能的。(2)从图中分析2003年15岁~29岁左右的人口比重较大,近几年来青壮年就业压力是面临的社会问题。
考点二、人口迁移及其影响

【典例3】读“2013年俄罗斯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1)~(2)题。

(1).关于俄罗斯国内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伏尔加沿岸区人口迁移数量大于西北区
B.东部地区的人口都迁入中央区和西北区
C.中央区人口迁入数和迁出数都是最多的
D.东部地区以人口迁出为主,西部地区以人口迁入为主
(2).引起俄罗斯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A.西部地区资源缺乏,人口密度小
B.东部地区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C.东部地区地形崎岖,气候寒冷
D.俄罗斯鼓励人口向西部地区迁移
【答案】(1)A (2)C
【解析】(1)据图可看出,乌拉尔山脉以东的地区,都以人口迁出为主,西部的伏尔加沿岸区和北高加索区也以人口迁出为主,只有中央区、西北区和南方区三个区以人口迁入为主;中央区人口迁入数量最多,但人口迁出数量比伏尔加沿岸区少;东部地区的人口除迁入中央区和西北区之外,还有部分迁入南方区;人口迁移数既包括人口迁出量,也包括人口迁入量。选A。(2)俄罗斯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都位于中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但西部地区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温较东部高,而且东部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地形崎岖;俄罗斯提出了开发东部地区的资源,但由于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开发难度较大;俄罗斯人口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人口密度较大;俄罗斯鼓励人口向东部地区迁移。选C。

考点三、人口分布和人口容量
【典例4】
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
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

A.甲省 B.乙省 C.丙省 D.丁省
【答案】 C
【解析】 影响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尤其是资源的短板。丙省单位面积水资源是最少的,即丙省的人口容量最小。故C正确。


读图1,回答1、2题。

1.该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素质低 B.人口老龄化 C. 就业压力大 D.人口增长快
2.与俄罗斯相比,属于图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亚洲某国家,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是
A.大气污染 B.能源短缺 C.水土流失 D.淡水匮乏

1选B, 2选B。
第1题,截止2010年,该地区人口总数达到约600万人,而65岁及以上的达约150万,占总人口的40%,出现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A项人口素质低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该地区30年间人口增长不到50万,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1%,而且老龄化现象严重,因此人口增长慢,就业压力小。第2题,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的关键词“与俄罗斯相比”、“属于图示人口再生产类型”、“资源环境问题”等关键词。俄罗斯能源资源丰富,是世界上资源能够自给的国家之一。通过上题分析,图示人口再生产类型应为现代型,亚洲为人口增长现代型的国家有中国、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这些国家与俄罗斯相比,共同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是能源短缺。

读“某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图4),完成3、4题。
3.可知该市
A. 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B. 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
C. 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
D. 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
4.可推测该市
A. 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
B. 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C. 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
D. 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

3选D ,4选B。
第3题,从图中可知,该城市中心区为人口净迁出区,且数量最多达30.7万,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既有人口净迁出也有人口净迁入,近郊区净迁入人口最多为47.5万。所以D正确。第4题,该城市中心区和城区边缘区大量人口迁出,而近郊区则有大量人口迁入,因此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所以B正确,A错误。城市空心化是指城市中的大量城市居民选择到城市的近郊或远郊居住,从而出现住宅郊区化和城市空心化的现象,从图中可知,尽管有大量人口从城市中心区迁出,但城市中心区是否出现空心化却不能判断,所以C错误;该城市有一些人口从远郊区迁往城市,城市人口还在增加,可见城市人口规模在逐渐扩大,所以D错误。




人类密集地区称人类大陆。读图完成5-6问题。

5.在人类大陆图上,世界人口的分布
A. 平原比山区多
B. 欧洲比亚洲多
C. 西过意不去比东半球多
D. 高纬度比低纬度多
6.关于图①-④人口密集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人口增长率高,迁入人口比重大
B. ②城市化水平高,逆城市化表现明显
C. ③第二、三产业比重大,水陆交通便捷
D. ④制造业发达,是产业转移的承接区

5.选A 6.选C
第5题,在人类大陆图上,世界人口的分布平原比山区多,平原地区自然条件好,交通便利,
适宜生活居住,A对。欧洲比亚洲人口少,B错。西半球比东半球人口少,C错。高纬度比
低纬度人口少,D错。第6题,图①-④人口密集区中,①人口增长率较高,人口多,迁入
人口比重小,A错。②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没有逆城市化现象,B错。③主
要是发达国家,第二、三产业比重大,水陆交通便捷,C对。④制造业发达,是产业转移的
迁出区,D错。
点睛:世界人口的分布平原比山区多,平原地区自然条件好,农业发达,交通便利,适宜生活居住。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劳动力充足,是人口迁出区。城市化水平低,没有逆城市化现象。发达国家是产业迁出区。


读某国人口资料,回答下列7—8题。

指标 全国 总人口 城镇 人口 乡村 人口 男性 女性 0—14 岁人口 15—59 岁人口 60岁以上人口
年末数 (万人) 131448 57706 73742 67728 63720 25961 90586 14901

7.如果a、b、c分别代表该国0—14岁、15—59岁、60岁以上人口比重,图8中符合该国人口年龄构成比重状况的点是( ) ( )
A.① B.②
C.③ D.④
8.有关该国人口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国应在一定的时期继续保持人口低自然增长率状况
B.该国人口问题的主要任务是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 图8
C.该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有利于安排就业
D.流动人口持续增加,有利于城市公共资源合理配置

7.选A 8.选A
第7题,由表格中可知0-14岁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为19.75%;15-19岁的占人口比重约为68.91%;60岁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11.33%;所以选A;第8题,从0-14岁和15-19岁的人口的占比结构可以看出,该国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不高,所以自然增长率也较低;至于人口老龄化加速本题看不出;人口多,不利就业压力大安排;流动人口增加,给城市公共资源配置带来压力。




右图为某国人口年龄结构图。读图回答9~8题。
9. 由图中数据可知(  )
A. 该国男女性别比例失衡
B. 外来移民人口数量超过本国人口数量
C. 该国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
D. 移民缓解了该国人口老龄化趋势
10. 导致外来人口迁入该国的主要因素是(  )

A. 气候   B. 经济
C. 政治   D. 家庭

9. 选D 10.选 B
第9题,从图中看出,外来移民多是年轻人口,而该国的人口老龄化严重。第10题,吸引移民的主要因素是该国经济发展水平高,能为移民提供充足的就业。

下图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读图完成11~12题。

11、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
A、人口性别比 B、老年人口比重
C、青壮年人口比重 D、少儿人口比重
12、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率方案( )
A、a方案较合理 B、b方案较合理
C、c方案较合理 D、均不合理

11.选D 12.选B
第11题,a、c方案中人口金字塔图均左右对称,则性别比差异不大,排除A选择项;a、c方案人口金字塔图65岁以上人口和青壮年比重差别不大,排除B、C选项;0-14岁人口a方案呈收缩状态少年儿童所占比重小,c方案呈扩张状态少年儿童所占比重大,所以少儿人口比重差异最大,选D。第12题,a方案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c方案老年人和儿童比重大,社会负担更重,所以选择B。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13-14题。
“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7年来此过冬养老人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下图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表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












13.概括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及其他地理原因。
14.大量外来人口对攀枝花“阳光花城”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

13.气候条件:冬季气温较高;晴天多,光照充足。其他条件: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
14.促进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当地的消费,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得分要点:13.气温较高,2分;降水少,晴天多或光照充足,2分;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各2分。14.从答案给出的5个要点中任意答出4点,即可得8分,注意要表述准确完整,如促进产业发展要列举出具体产业。
解析:第13题,从气温和光照来分析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结合图文材料从交通、环境、旅游资源等角度归纳作为养老目的地的其他条件。第14题,从经济(产业发展、结构调整、消费)、社会(文化交流)、生态等角度分析大量外来人口对攀枝花“阳光花城”兴起的积极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5-17问题。
材料一 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的刘易斯拐点已经来临,人口结构正在向不利于经济增长的方向转变,主要表现为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不断增加,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龄化形势严峻。

材料二 “人口红利期”是指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形成了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的时期。据报道2015年我国劳动人口将开始下降,老龄人口加速上升,一直要到2039年才会开始下降,也就是说我国的人口红利期即将结束。下图为我国不同年龄段人口比例随时间变化图(含预测)。


15.我国人口增长的刘易斯拐点出现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6.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什么?如何解决我国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17.据图指出我国最大人口红利期出现的年份,并提出适度延长我国人口红利期的措施。

15.老龄人口比重上升,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比重降低,社会抚养比增加。
16. 特点:来势猛,速度快;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社会养老负担重。解决措施:延长退休年龄;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适当调整生育政策。
17. 2010年。调整人口政策,提高生育率和增加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等。
第15题,由材料可知,刘易斯拐点出现主要反映在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不断增加,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由此导致劳动力比重降低,社会抚养比增加。第16题,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可从图中获知,解决措施主要从延长退休年龄、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调整生育政策等方面分析。第17题,由人口红利期的定义可知,最大人口红利期应该是15—64岁人口所占比例最高的时候,即2010年。提高生育率和增加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可以延缓我国人口红利期,调整人口政策可以提高生育率,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可以增加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





















































15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