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物理试题(教科版)
(本试卷共32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得 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个小题,共计38分。1~16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17~18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选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1.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为75dm B.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60kg
C.学校同学100m短跑的最好成绩约为8s D.冬季教室里适宜的温度为37℃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声音不仅能够传递信息,还能传递能量
B.“声呐”主要利用了回声
C.课堂上能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D.“B超”是利用了次声波穿透力强的特点
3.用天平称出一块橡皮的质量,然后将其掰碎再放到天平上称。测得橡皮在形状变化前后的质量会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4.小明喜欢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与物理有关的现象。当他看到人们晒衣服时,为了衣服更快的晒干,总是把衣服展开晾晒在通风、温暖的地方。根据这一生活现象,他提出了下列问题,其中最具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物理问题是
A.为什么要把衣服晾晒在通风、温暖的地方?
B.晒衣服时中水去哪里了?
C.晒衣服过程中水发生的是什么物态变化?
D.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5.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只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B.光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比空气中的大
C.光从水中斜射到空气时折射光线会向水面偏折
D.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6.下列所描述的运动形式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花香四溢 B.车水马龙
C.种子萌芽 D.社会发展
下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8.下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9.上学前,小明对照镜子整理衣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他在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
B.他靠近镜面时,镜中的像变大
C.他远离镜面1米,像就会远离他2米
D.镜中的像与人左右颠倒
10.在下列几组物态变化的过程中,全部是放热的是
A.熔化、液化、汽化
B.液化、汽化、升华
C.熔化、汽化、升华
D.凝固、液化、凝华
11.我们生活的环境需要大家一起维护,下列做法会给我们生活环境造成危害的是
A.校园里种植树木
B.及时关紧食堂的水龙头
C.建筑物安装大面积的玻璃幕墙
D.用淘米水浇花
12.右图是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两列声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低
B.甲的响度比乙的响度大
C.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
D.甲的响度比乙的响度小
13.在观察了水沸腾的实验后,老师将一只装有水的试管放入烧杯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的水沸腾了,而试管中的水却不沸腾。做这个实验是为了说明
A.达到沸点,水不一定沸腾
B.水的沸点是不是100℃
C.试管里的水的沸点比烧杯中水的高
D.蒸发也是沸腾的一种形式
14.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1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错误的是
A.选取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进行实验
B.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C.在玻璃板后放一光屏,却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D.玻璃板是否竖直放置不会影响实验
16.在沙漠中,可以利用图所示的方法应急取水,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A.熔化 凝华 B.凝固 汽化
C.汽化 液化 D.熔化 液化[
117.(多选)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A.照相时,摄影师靠近被照者,则取景框中人像变大
B.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放大镜应尽量远离地图才会看得更清楚
C.用两个凸透镜可以组成一个简易望远镜
D.通过光学显微镜的目镜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18.(多选)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并描绘出V―m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
ρ甲>ρ乙
B. m甲>m乙
C.若V甲=V乙,则m甲<m乙
D.若m甲=m乙,则V乙<V甲
得 分 评卷人
二、作图、填空及简答题。 本题共8个小题;每空1分,每个作图3分;共 24分。
19.按要求完成作图
(1)有一束光斜射向平面镜,请你通过作图说明此束光会不会经过点S。
(2)眼睛能通过平面镜看到本来被桌子挡住的小球S,请你完成光路图。
(3)请在下图画出从点S发出的两束光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0. 如图所示,甲是正常眼睛对光的作用情况,则图乙是 眼(选填“近视”、“远视”或“正常”),应配戴用 制成的眼镜来矫正(选填“凹透镜”、“凸透镜”)。
21.(1)如下图所示,测量长度时,我们需要进行“估读”,目的就是为了更准确。下图中木块A的长度是_______cm。我们使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消除误差。
(2)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C。体温计利用了液体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22.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用来测量时间的仪器——日晷。日晷之所以能够利用铜针被太阳光照射时投在石盘上的影子记录时刻,是利用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3.用手电筒垂直照射一面透镜并使光束射入倒扣的烧杯中,通过观察上图可以确定这是_______(选填“凹”或“凸”)透镜。实验中光束很模糊,不容易观察,为了让实验现象更清晰,请你提出一个改进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一架客机以900km/h的速度匀速飞行,一辆汽车以9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如果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1,则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是__________。
25.我们可以利用身边的物体做物理小实验。比如,用力吹一根较长的塑料吸管的同时,用剪刀一小段一小段地剪短吸管,如右图所示,那么我们听到声音的____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变化了。
26.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墨子号”与“天宫二号”
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运载火箭将“墨子号”卫星发射升空,“墨子号”先在火箭强大推力的作用下加速上升,到达预定轨道后与火箭成功分离,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它是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仅隔1个月后的中秋夜22时04分,运载火箭携带“天宫二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随后与火箭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天宫二号”的主要任务是与“神州十一号”载人飞船交会对接,完成两名航天员进行30天中期驻留;与货运飞船交会对接,进行推进剂补加;在航天员驻留期间,开展维修性技术实验,及舱内其他实验项目;搭载14个科学实验,开展空间技术应用。它也担负着量子通讯实验的使命,量子通讯的信息传输速度尽管不会超过光速,但会大大加强通信的安全性。
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说,墨子最早提出光沿直线传播,设计了小孔成像实验,奠定了光通信、量子通信的基础。“墨子号”以中国古代伟大科学家墨子的名字命名,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1)火箭上升过程中,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火箭和卫星的_________能。
(2)“天宫二号”与货运飞船对接后,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货运飞船是______的;以地球为参照物,货运飞船是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3)请列举墨子的另外一项发现或发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 分 评卷人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27.如图所示,敲鼓时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上的纸屑会跳动,且扬声器开的音量越大纸屑跳得越高。根据上述现象可知:
(1)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__产生的;
(2)发声体振幅情况不容易直接观察,我们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来间接观察鼓面振幅的大小。这种物理研究方法就是转换法。
28.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以看出,该物质属于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这种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熔化过程所经历的时间约是________min。
2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下表是小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
实验次数 物距u/cm 像距v/cm
1 30 15
2 20 20
3 15 30
4 5 /
(1)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相同_______上。
(2)若图中光屏上成烛焰清晰的像,那么此像是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3)当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时,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屏上的像变大,应将蜡烛________透镜,并将光屏_______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
(4)第4次实验时所成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0.周末,小明跟着父母去唐河里捡拾了一块唐河玉石。他想知道这块玉石的密度,于是把玉石带到学校实验室。他发现量筒太细放不进玉石,于是就用烧杯、天平和水来测量。
(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首先把_______拨到零刻度线处,发现横梁左低右高,此时,他应该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选填“左”或“右”)。
(2)调节天平平衡后,他将玉石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添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天平右盘内所加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玉石的质量为________g。
(3)如图所示,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玉石浸没,在水面到达的高度做上标记;
取出玉石,让水尽量滴尽到烧杯,然后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27g;往烧杯中加水到标记,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9g。若水的密度按1.0g/cm3计算,则玉石的密度约为_______g/cm3(保留两位小数)。
测量结束后,同学们一起讨论测量的过程和结果。大家认为取出玉石时会带出部分水,就导致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得 分 评卷人
四、计算应用题。 本大题共2道小题,第31小题5分,第32小题3分,共8分。解答时,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只写出结果不得分。
31.超速是严重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A、B、C三辆汽车在限速90km/h的某段高速公路上行驶,路侧监控摄像机在间隔4s时间内先后拍摄了如图(一)、(二)所示的两张照片。已知公路旁相邻两盏路灯的间距均为50m。请问:
此段路程中,三辆汽车按行驶速度从小到大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观察图片,请通过计算说明此段路程中行驶最快的汽车有没有超速?
32.一个铝球的质量为270g、体积为200cm3。若铝的密度为2.7g/cm3,请通过计算判断这个铝球是空心还是实心?
八年级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个小题,共计32分。1~16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17~18小题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C D C B A C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C B A C D C ACD CD
二、作图、填空及简答题。 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空1分;每个作图3分;共 24分。
19.(1)
(2)
(3)
(忽略透镜内部传播路径)
20. 近视 凹透镜
21. (1)2.71~2.73(必须要有估读值) 不能 (2)2 热胀冷缩
22. 在均匀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23. 凸 在烧杯中充入烟雾(答案不唯一 ,合理即可)
24. 1:5
25. 音调
26.(1)机械 (2) 静止 运动 (3)答案不确定 (是墨子发现或发明的即可)
资料: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27. (1)振动 (2)纸屑跳动高低
28. 晶体 48 4
29. (1)高度
(2)放大
(3)靠近 远离
(4)正立、放大、虚像(答出一点即可)
30.(1)游码 右 (2)56.2 (3)2.55 (4)偏小
四、计算应用题。 本大题共两道小题,第31小题5分,第32小题3分,共8分。解答时,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只写出结果不得分。
31.(1)ABC …………1分
时间相同时,行驶路程越长,行驶速度越大。
(其他表述正确即可得分)……1分
(2)解:t=4s
高速所限制速度90km/h=25m/s
C车行驶的路程s=50m×3=150m
C车的平均速度………………2分
因为25m/s<37.5m/s,所以C车已经超速行驶。………………1分
(其他解法正确即可)
32.解:
假设铝球是实心的,则它的体积 …………2分
而铝球体积是200cm3,所以这个铝球是空心的。…………1分
(其他解法正确即可)
(
第
11
页
共
11
页
)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物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