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欧姆定律
[学科素养与目标要求]
物理观念:1.进一步体会比值定义法,理解电阻的定义.2.掌握欧姆定律,知道什么是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
科学探究:能进行分组分层自主合作实验,经历探究过程,综合信息得出通过电阻的电流和两端电压的关系,体会利用I-U图象处理、分析实验数据.
科学思维:1.通过对比思维找出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的区别.2.能根据I-U图象或U-I图象求导体的电阻.
一、欧姆定律
1.电阻: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之比.
(1)定义式:R=.
(2)单位:欧姆(Ω),常用的单位还有千欧(kΩ)、兆欧(MΩ),且1 Ω=10-3 kΩ=10-6 MΩ.
(3)物理意义:反映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
(1)表达式:I=.
(2)适用范围:适用于金属导电、电解液导电的纯电阻电路(不含电动机、电解槽等的电路),而对气体导电、半导体导电不适用.
二、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1.伏安特性曲线:用纵坐标表示电流I,用横坐标表示电压U,这样画出的导体的I-U图象叫做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2.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
(1)线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直线,欧姆定律适用的元件,如金属导体、电解质溶液.
(2)非线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曲线,欧姆定律不适用的元件.如气态导体(日光灯、霓虹灯管中的气体)和半导体元件.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由R=知,导体的电阻由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决定.( × )
(2)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及流过导体的电流的大小无关.
( √ )
(3)对于确定的导体,其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它的电流的比值等于它的电阻值.( √ )
(4)线性元件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 )
(5)电阻的I-U图象和U-I图象为直线时,两种图象的斜率均表示电阻的倒数.( × )
2.如图1是某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由图可知,此导体的电阻是 Ω.
图1
答案 25
一、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现有两个导体A和B,利用如图2所示的电路分别测量A和B的电压和电流,测得的实验数据见下表.
U/V
0
2.0
4.0
6.0
8.0
导体A
I/A
0
0.20
0.42
0.60
0.78
导体B
I/A
0
0.13
0.26
0.40
0.54
图2
(1)在坐标系中,用纵轴表示电压U、用横轴表示电流I,分别将A和B的数据在图3坐标系中描点,并作出U-I图线.
图3
(2)对导体A(或导体B)来说,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U与I的比值怎样?
(3)对导体A、B,在电压U相同时,谁的电流小?谁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
答案 (1)U-I图线如图所示
(2)对导体A(或导体B),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导体A或导体B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是个定值,但两者的比值不相等.
(3)电压相同时,B的电流小,说明B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
1.I=是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表示通过导体的电流I与电压U成正比,与电阻R成反比,常用于计算一段电路加上一定电压时产生的电流,适用条件是金属或电解液导电(纯电阻电路).
2.R=是电阻的定义式,比值表示一段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对给定的导体,它的电阻是一定的,与导体两端是否加电压,导体中是否有电流无关.因此,不能说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例1 若加在某金属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时,导体中的电流减小了0.4 A.如果所加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则导体中的电流是多大?
答案 2 A
解析 由欧姆定律得:R=,电压变化后有:R=,解得I0=1 A.电压加倍后同理可得R==,所以I2=2I0=2 A.
1.欧姆定律I=仅适用于金属导电及电解液导电.
2.对R=,R与U、I无关,导体电阻R一定时,U和I成正比,R=.
针对训练 (多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由I=知,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B.由I=可知,通过一段导体的电流跟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由R=可知,I一定时,导体的电阻R与U成正比,U一定时,导体的电阻R与I成反比
D.对给定的导体,在温度没有显著变化时,比值是个定值,反映了导体本身的性质
答案 ABD
二、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法,可以用列表法,还可以用图象法.分析图4中甲、乙两电学元件的I-U图象,我们可以得出两元件的电流和电压有怎样的关系?
图4
答案 甲为非线性关系;乙为线性关系,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1.I-U图象与U-I图象的区别
(1)坐标轴的意义不同:I-U图象中,横坐标表示电压U、纵坐标表示电流I;U-I图象中,横坐标表示电流I,纵坐标表示电压U.
(2)图线斜率的意义不同:I-U图象中,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U-I图象中,斜率表示电阻,如图5所示,在图甲中R2<R1,图乙中R2>R1.
图5
2.I-U图象是曲线时,导体某状态的电阻RP=,即电阻等于图线上点P(UP,IP)与坐标原点(0,0)连线的斜率的倒数,而不等于该点切线斜率的倒数,如图6所示.
图6
例2 (多选)如图7所示是某一导体的I-U图象,图中α=4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7
A.通过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此导体的电阻R=2 Ω
C.I-U图象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所以R==1.0 Ω
D.在R两端加6.0 V电压时,每秒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是3.0 C
答案 ABD
解析 由于导体的I-U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故通过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选项A正确;I-U图象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即k==,故R== Ω=2 Ω,不能利用R=求电阻,选项B正确,C错误;在R两端加6.0 V电压时,每秒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q=It=t=×1 C=3.0 C,选项D正确.
例3 (多选)如图8所示为某一金属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由图象可知( )
图8
A.该导体的电阻随电压的升高而增大
B.该导体的电阻随电压的升高而减小
C.导体两端电压为2 V时,电阻为0.5 Ω
D.导体两端电压为2 V时,电阻为1 Ω
答案 AD
解析 该导体的I-U图象为曲线,但根据R=知,某点与原点(0,0)连线的斜率的倒数表示电阻,故可知U=2 V时,R= Ω=1 Ω,且导体电阻随电压升高而增大,故A、D正确.
1.(对欧姆定律的理解)根据欧姆定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电阻即为零
B.导体中的电流越大,电阻就越小
C.当电压增大2倍时,电阻增大2倍
D.由I=可知,通过一段导体的电流跟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答案 D
解析 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公式R=只提供了测定电阻的方法,R与只是在数值上相等,当我们不给导体两端加电压时,导体的电阻仍存在,因此不能说导体的电阻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A、B、C错误.
2.(对伏安特性曲线的理解) (多选)甲、乙两个电阻,它们的伏安特性曲线画在同一个坐标系中,如图9所示,则( )
图9
A.甲的电阻是乙的电阻的
B.把两个电阻两端加上相同的电压,通过甲的电流是通过乙的电流的两倍
C.欲使有相同的电流通过两个电阻,加在乙两端的电压应是加在甲两端电压的3倍
D.甲的电阻是乙的电阻的2倍
答案 AC
3.(对伏安特性曲线的理解)如图10所示为一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电压U和电流I.图线上点A的坐标为(U1,I1),过点A的切线与纵轴交点的纵坐标为I2,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U1时,电阻等于( )
图10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由电阻的定义式R=可知,B正确,其他选项错误.要特别注意R≠.
4.(欧姆定律的应用)某金属导体两端所加电压为8 V时,10 s内通过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为0.16 C,求:
(1)导体的电阻;
(2)若导体两端电压为10 V,求通过导体的电流.
答案 (1)500 Ω (2)0.02 A
解析 (1)电压U1=8 V,10 s内通过的电荷量Q=0.16 C,
则电流I1== A=0.016 A,
电阻R== Ω=500 Ω.
(2)若导体两端电压为U2=10 V,则电流I2== A=0.02 A.
一、选择题
考点一 欧姆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1.根据欧姆定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
B.加在气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的电流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C.电流经过电阻时,沿电流方向电势要降低
D.虽然电解质溶液短时间内导电的U-I图线是一条直线,但欧姆定律并不适用
答案 C
解析 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无关,A错误;对气体,欧姆定律不适用,即≠常数,B错误;由U=IR知电流每经过一个电阻要产生一定的电势降落,欧姆定律适用于电解质溶液导电,C正确,D错误.
2.(多选)由欧姆定律I=导出U=IR和R=,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由R=知,导体的电阻由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决定
B.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及流过导体的电流的大小无关
C.对于确定的导体,其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它的电流的比值等于它的电阻值
D.电流相同时,电阻越大,其两端电压越大
答案 BCD
3.已知用电器A的电阻是用电器B的电阻的2倍,加在A上的电压是加在B上的电压的一半,那么通过A和B的电流IA和IB的关系是( )
A.IA=2IB B.IA=
C.IA=IB D.IA=
答案 D
解析 由I=得,IA∶IB=∶=UARB∶UBRA=1∶4,即IA=IB,故选D.
4.在电阻为4 Ω的导体中通以恒定电流,5 min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是45 C,这时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是( )
A.60 V B.6 V
C.0.6 V D.3.6 V
答案 C
解析 通过导体的电流为I== A=0.15 A,根据欧姆定律得,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是U=IR=0.15×4 V=0.6 V,故选C.
5.(多选)将阻值恒为R的电阻接在电压为U的电源两端,则描述其电压U、电阻R及流过R的电流I间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 )
答案 CD
解析 电阻的阻值R不随U、I的变化而改变,但电流I与电压U成正比,C、D正确.
考点二 伏安特性曲线的理解与应用
6.如图1为给出的几种电学元件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这四个图象都是伏安特性曲线
B.这四种电学元件都是线性元件
C.①②是线性元件,③④是非线性元件
D.这四个图象中,直线的斜率都表示元件的电阻
答案 C
解析 伏安特性曲线是以I为纵轴、U为横轴的,A错误;线性元件的I-U图象是必须过原点的直线,所以只有①②是线性元件,③④不是线性元件,B错误,C正确;在U-I图象中,过原点的直线的斜率才是导体的电阻,D错误.
7.(多选)如图2所示是某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
A.导体的电阻是25 Ω
B.导体的电阻是0.04 Ω
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0 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4 A
D.当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1 A时,导体两端的电压是2.5 V
答案 ACD
解析 由题图可知,导体的电阻:
R== Ω=25 Ω,
当电压U1=10 V时,电流I1== A=0.4 A,
当电流I2=0.1 A时,电压U2=I2R=0.1×25 V=2.5 V,故选A、C、D.
8.有四个金属导体,它们的U-I图象如图3所示,电阻最大的导体是( )
图3
A.a B.b
C.c D.d
答案 D
9.(2018·山东济宁市高一下期末)如图4所示,曲线MN为某白炽灯的一段伏安特性曲线,当白炽灯两端的电压由30 V升高到60 V时,其灯丝的电阻增加了( )
图4
A.10 Ω B.20 Ω C.30 Ω D.40 Ω
答案 A
解析 当电压为30 V时,R1= Ω=30 Ω
当电压为60 V时,R2= Ω=40 Ω
电阻增加了40 Ω-30 Ω=10 Ω,选项A正确.
10.某导体中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的变化关系如图5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5
A.加5 V电压时,导体的电阻大于5 Ω
B.加11 V电压时,导体的电阻可能为1.4 Ω
C.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增大,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
D.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减小,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
答案 D
解析 对某些电学元件,其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但曲线上某一点的值仍表示该点所对应的电阻值.本题中给出的导体在加5 V电压时,=5 Ω,所以此时电阻为5 Ω;当电压增大时,值增大,即电阻增大,综合判断可知A、B、C项错误,D项正确.
11.某同学在研究三种导电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时,他根据实验中所测得的数据,分别绘制了I-U图线如图6甲、乙、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6
A.图甲的元件可以作为标准电阻使用
B.图乙的元件的电阻随电压升高而减小
C.图丙的元件的电阻随电压升高而增大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答案 A
解析 题图甲元件的电阻不变,可作标准电阻使用,题图乙元件的电阻随电压升高而增大,题图丙元件的电阻随电压的升高而减小,故选A.
12.(多选)如图7所示为A、B两电阻的U-I图线,则关于两电阻的描述正确的是( )
图7
A.电阻A的阻值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电阻B的阻值不变
B.在两图线交点处,电阻A的阻值等于电阻B的阻值
C.在两图线交点处,电阻A的阻值大于电阻B的阻值
D.在两图线交点处,电阻A的阻值小于电阻B的阻值
答案 AB
二、非选择题
13.加在某导体上的电压变为原来的3倍时,导体中的电流增加了0.9 A,如果所加电压变为原来的时,导体中的电流变为多少?
答案 0.225 A
解析 设导体电阻为R,导体上原来的电压为U0,原来通过的电流为I0,则当电压变为原来的3倍时,由欧姆定律得:
I0=,I0+0.9 A=
由以上两式解得:=0.45 A.
当电压为U0时,I==×0.45 A=0.22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