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 (语文)学科集体备课表
备课时间
11.5
主 备 人
主 备 人
所在单位
复备时间
11.6
复备人
复备人所在单位
课 题
练习5
课 型
新授
课时分配
3课时
第1.2.3 课时
项 目
内 容
修改栏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能 力
语文与生活,通过“风”的综合训练,告诉学生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激发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
过 程
方 法
诵读与欣赏,认识诗人笔下的秋,用诗人的眼睛去看秋。
情 感
态 度
价值观
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
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
教学难点
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
教学、教具
(课件)
准 备
多媒体
教 学 流 程
评论或修改
教
学
环
节
教 师 活 动
预设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部分1. 出示图片,你见过这样倾斜生长的树吗?2. 自由读爸爸的话,认识这种树的名称——风成偏形树。3. 讨论,这些树为什么都向一个方向偏?二、教学第二部分1. 风是不同的,它有各种名称(出示各种风的名称)
2. 读一读这些风的名称,想一想它们这间的区别。(提示:朔shuo)风,指北风)3. (出示课文名子)在这些句子中,该填什么风呢?独立思考,并试着填一填。4. 交流核对。[(1)朔风(2)疾风(3)金风(4)狂风(5)凉风]5. 齐读填好的句子。三、教学第三部分1. 天气预报里,常用风级来表示风速,读一读《风速歌》,了解现同风速的特点。2. 正音:坍tan,指名朗读。3. 出示不同图片,让学生判断是几级风。(也可以结合当天天气情况让学生判断)4. 指导朗读,根据风速的大小,读出语势。四、作业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
一、诵读与欣赏1.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稻谷成熟,瓜果飘香,层林尽染,绚丽多姿……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都用手中笔描述秋天,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秋天,满山红叶,湖波荡漾……有一片红叶飘到了湖面上,似一叶扁舟,轻轻地荡来荡去,带来了秋的消息。)2.赏析小诗,体悟小诗用语之巧妙,感悟小诗之意境。(这首诗就那么一句,通过红叶表现秋的神韵,最令人称奇的是那个比方“如一叶扁舟,上面坐着秋天”一个坐字写活了秋天,写动了风景,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的空间。)3.指导美读4.让我们当一回诗人,用诗人的眼睛去看这个季节,说说你眼中的秋是什么样的。5.交流小结二、写好钢笔字1.审题2.有感情地诵读这段文字,唤起对《青海高原一株柳》的回忆,激发描练兴趣。3.观赏范字,从字的大小、布局、形状去观察、揣摩和感受文字的匀称美4.描练5.反馈三、作业描写秋天的成语和诗句
第三课时
一、口语交流1.电视是人们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也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媒介。当你每天打开电视机时,总会被缤纷的栏目、多彩的内容所吸引。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自己喜欢的电视栏目。板书:我最喜欢的电视栏目。2.思考:准备发言。(1)你最喜欢的电视栏目是什么?为什么喜欢?(2)这个栏目中你印象最深的内容是什么?3.以小组为单位,按“喜欢的栏目是什么”,“为什么喜欢”,“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是什么”的顺序有条理地表达,要求每一位同学发言、交流。4.集体交流,评议。5.总结。二、学写毛笔字1.审题。2.观察范字,分析书写要点。3.小结:左右分布均等的字,不容易找到主次,此时可以按里收外放,左紧右松的规律处理这类字。4.生练习。
5.反馈。三、作业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学生讨论回答:树木面迎盛行风向的一侧由于经常受较大风速吹袭,水分蒸发大大加速而使新生枝芽生长缓慢以至枯萎;而背风的一侧仍能继续生长,从而使树形成出现了不对称,在气候学上称之为“风成偏形树”。
学生独立思考,并试着填一填。
.自由读小诗,透过文字,你看到什么?
.
学生美读
.以小组为单位,按“喜欢的栏目是什么”,“为什么喜欢”,“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是什么”的顺序有条理地表达,要求每一位同学发言、交流。
学生练习学写毛笔字
从图片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顺利进入学习情境。增加风的知识,对于学生是很有帮助的。写好钢笔字在小学阶段仍是很重要的任务。
出示不同图片,让学生判断是几级风。(也可以结合当天天气情况让学生判断)
这首诗就那么一句,通过红叶表现秋的神韵,最令人称奇的是那个比方“如一叶扁舟,上面坐着秋天”一个坐字写活了秋天,写动了风景,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的空间。
板书
设计
练习5
口语交际
教
学
反
思
口语交际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在平时的口语交际教学中,我们往往把重点放在解决说什么,怎么说上。而这次的交际内容是说自己喜爱的电视栏目,对于孩子来说是比较感兴趣的,所以说什么不成问题,难的是怎么说。在课前,我就让学生进行了预习,想一想自己最喜爱的电视栏目是什么,回忆印象最深刻的一期节目。在课堂上,我先让大家说说自己喜欢的电视栏目,大家众说纷纭:《动物世界》、《走进科学》、《大风车》、《百家讲坛》……接着我要大家说说为什么喜欢。一开始,有些学生说得比较笼统,比如:这个节目给我带来了快乐;这个节目让我获得了很多知识……我就要求他们说得具体一些:获得了哪些知识?不妨列举两三点。他们很快就调整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