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
目
标
要
求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暮、锦、饯、誉、暂、谊、凝、捺、辞”等9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李、孟、浩、仰、眺、酒、您、敬、若、虽”等10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情感目标: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重点
走进故事,走进古诗,走进名著,理解意思。
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之间的感情。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3课 黄鹤楼送别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暮、锦、饯、誉、暂、谊、凝、捺、辞”等9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李、孟、浩、仰、眺、酒、您、敬、若、虽”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长亭送别》歌曲。
教学过程:
一、歌曲激趣,导入新课
大家都喜欢听歌,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歌:《送别》。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会唱的可以跟着唱。
1.播放歌曲《长亭送别》。
听了这首歌,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离别之情。
是啊,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为离别而忧伤,为离别而落泪,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有的用歌抒情,有的则用诗来释怀。老师这还有一首送别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出示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A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唐代大诗人李白,大家都很熟悉,谁还记得我们学过他的哪几首诗?
B请同学们自读诗,说说你对这首诗的理解。提出要求:
(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齐读,指名读。检查自学效果。
①读准字音借助拼音读好生字。
②读顺诗文
③理解课文大概内容。
你们说的都很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随着李白,在这繁花似锦的春天,登上那飞檐凌空的黄鹤楼,去送一送孟浩然吧!板书:黄鹤楼送别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朗读全文。
2.指名口头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记忆字形,书写生字
(一)认读
1.出示生字“暮、锦、饯、誉、暂、谊、凝、捺、辞”,指名认读。
对比识记“幕”“墓”“慕”“暮”。
强调“谊”读音yì,不要误读为yí。
“暂”读平舌音zàn,不读卷舌音zhàn。
2.出示词语
暮春三月 烟雾迷蒙 繁花似锦 饯行 飞檐凌空
誉满天下 伫立 脍炙人口 凝视
繁花似锦 俯临长江 杨柳依依 沙鸥点点
依依惜别 按捺不住 浩浩荡荡 永世不绝
a指名读,师纠正字音
饯行:“饯”读jiàn,不读chí;意思是送别。
按捺不住:“捺”读nà,不读nài;意思是控制不住。
脍炙人口:比喻美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
b齐读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4.评价指出优缺点后齐读。
5.质疑问难。
(二)书写
1.出示“李、孟、浩、仰、眺、酒、您、敬、若、虽”
2.指导识记方ǐ法和à书写注意点
“孟”字,上下结构,弯钩起笔和出钩处直线对齐。
3.根据学生提到的字进行范写。
4.学生描红、临写字(师巡视纠正写姿)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用“√”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饯 行(qián jiàn) 暂 时(zhàn zàn) 友谊 (yì yí)
凝 视(nín níng) 按捺 (nà nài) 繁花似 (sì shì)锦 (jǐng jǐn)
二、我会拼。
lǐ zi hào hào dàng dàng yǎng wàng
yuǎn tiào hē jiǔ
三、形近字组词。
孟( ) 浩( ) 酒( ) 眺( )
猛( ) 造( ) 洒( ) 跳( )
四、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迷蒙—( ) 有意—( ) 敬仰—( )
结识—( ) 友谊—( ) 依然—( )
参考答案:
jiàn zàn yì níng nà sì jǐn
李子 浩浩荡荡 仰望 远眺 喝酒
三、孟家 猛然 浩荡 制造 酒气 洒水 眺望 跳水
四、迷茫 故意 仰慕 认识 友情 依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感受诗人话别的情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内容,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内容?。
教给概括方法:将记叙文的四大要素一一找出,然后组成一句话。
时间——暮春三月
地点——黄鹤楼
人物——李白和朋友孟浩然
事件——送别
本文叙述了暮春三月,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的事。
二、品读课文,体会感情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随着李白,在这繁花似锦的春天,登上那飞檐凌空的黄鹤楼,去送一送孟浩然吧!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一)学生自学课文。
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用笔划出来,学习小组讨论解决。
(二)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交流学习心得。
1.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心中情)
A提问: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难舍难分,谁也不愿意离开谁。板书:依依惜别之情
是啊,这依依惜别之情深深地藏在了他们的心底,让我们一起朗读一、二两节,体会一下这藏在心底的离别之情吧!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引读:因为李白和孟浩然难舍难分,谁也不愿意离开谁,所以……(生接读)。(因为他俩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所以……(生接读)
B配乐朗读
指导朗读这句话。(让我们把这种依依惜别之情读出来。)
“仰望”是怎样看?
生:抬头向上看。
那“远眺”呢?
生:向远处看。
表示看的词语有很多,你能举出几个吗?
生:俯视(低头看)、环视(向四周看)、窥探(偷偷看)、凝视(聚精会神地看)
生:端详(仔细地看)、东张西望、虎视眈眈,目不转睛……
两人都把这依依惜别之情深深地藏在了心底,时间慢慢地过去,终于,这藏在心底的深情再也抑制不住了,千言万语涌上了心头,李白举起了酒杯说……(生接读)
2.“孟夫字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话中情)
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说……(生接读)
A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体会到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难舍之情。
B提问: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难舍之情?
补充:“敬仰”表示尊敬和仰慕。那孟浩然有什么值得李白敬仰呢?生答后师补充孟浩然人格高尚的事例。
C让我们用朗读把这喷涌而出的师生情、手足情、离别情表达出来吧。
指名读。相机指导读出敬仰之情和依依惜别之情<伤感>。
D道不完的离别情,叙不完的朋友谊,让我们举起酒杯,再现这感人的话别场面,让它深深地印在心底吧!
同桌分角色表演读:一个演李白,一个演孟浩然,可以用上文中的语言,也可以发挥想象用上自己的语言,可以站起来。
E学生上台表演。
3.知己离别是惆怅的、是忧伤的,但不忍别、终要别。
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教师配图朗诵)(景中情)
“伫立”什么意思?能否改为“站立”?分别读读,说说两个词语有什么不同?(伫立重在强调长时间地站立。)
朋友已经远行,从此人海茫茫,天各一方,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见面啊!想到这,李白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了,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让我们也一起随着李白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送一送孟浩然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板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把描写诗句意思的语句勾画出来,然后,把整首诗的意思说说。
强调诗中一些重点词的意思:“下”:顺流而下。
“唯”:只。“尽”:完。
你从“烟花三月”的“烟花”看到了什么?
4.如果李白生活在现代,他一定会用现代的语言来表达此时激动的心情,假如你是李白,伫立在江边,目送着友人渐渐远去,你能把这首千古传诵的名诗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吗?
学生反复诵读、同桌讨论。
诗文对照,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布置作业
离别诗有很多,请同学们收集整理。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看拼音,写汉字。
nín hǎo jìng yǎng tǎng ruò suī rán
二、默写。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
, 。
三、查字典,填空。
1.“誉”字的部首是( ),再查( )画。在字典中有如下解释:①名誉;②称赞。在“称誉” 一词中应选第( )种解释;在“誉满天下”一词中应选第( )种解释。
2.故 :①本来,原来的;②缘故,原因;③老,旧,过去的;④意外的事情;⑤故意,有心,存心。
(1)遵守交通规则能减少事故的发生。 ( )
(2)“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 ( )
(3)“人是故乡亲,月是故乡明。 ” ( )
(4)今天他无缘无故地发了一通火。 ( )
(5)他在这里故弄玄虚,大家都非常着急。 ( )
(6)妈妈经常给我们讲故事。 ( )
四、按要求写句子。
1.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 (缩句)
。
2.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缩句)
。
参考答案:
一、您好 敬仰 倘若 虽然
二、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三、1.言 六 ② ①
2.(1)④ (2)③ (3)① (4)② (5)⑤
(6)③
四、1. 李白为孟浩然饯行。
2. 白帆远去,消失在尽头。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板书设计:
黄鹤楼送别
依依惜别之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对“文包诗”这类课文的教学把握还不够,它既不同于单纯的古诗教学,又不同于普通的课文教学,它要求在教学中做到诗和文不割裂,从文理解诗。可我在教学中比较重文,对文诗结合处理得还不够细腻。尽管我认为,只要理解了“文”,对诗的理解会水到渠成,但必要的“文”“诗”结合环节还是需进一步落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