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第二课时
一、设计思想
本节课充分利用课件能够整合大量相关信息的特点,本着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最优化原则,与传统的方法和化学特点结合起来,互补互助。例如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虽然是主要目的,但我却并不急于给出答案,首先创设问题情景,从“氯气”杀人入手,充分利用多媒体提供多组图片和资料,形象直观,引起学生的探知欲望,从而主动积极地去探讨和研究氯气有关的性质,最后根据这些性质来解释氯气在社会中的应用,体现的是“走进生活—性质探究—社会应用”的一种教学思想,即“STS”的教学理念。探究结束,“基本程序”水到渠成。再如金属的燃烧试验好几组,都做不现实,一是污染性强,二是时间不允许,在课堂上利用视频图片,起到巩固知识,又节约时间的作用。这堂课贯彻新课标的要求,不是关注学生被灌输什么,而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平台上继续发展什么,我认为方法的学习在于体验 ,所以知识与方法两条线索并进 ,本节课以探究氯气的性质为明线,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为本节的暗线,这样使理论和具体实际相结合,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学生能自己做的尽量放手,如氯气能否与水反应的探究实验让学生在课堂上分组合作完成,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1)本节在必修化学教材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地位,是新课程中实现过程方法目标的重要载体;(2)本节教材内容将对学生后续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它将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化学;(3)本节教材中的栏目设置给教师的教学设计带来了方便,每一个栏目都给教师展示了教学活动进行的一种可行方式;(4)本节教材实现了化学知识和过程方法内容的融合统一,充分开发和挖掘了氯气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的多重教学功能;(5)教材设计很有新意,我们可以利用丰富的化学实验进行学习,印象深刻。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节课通过钠的学习,已基本知道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还有初中已经认识了氧气、氢气等物质的性质,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进行整合,并通过研究氯气的性质使他们体验应该怎样更科学、更合理的运用这些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并为学生提供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通过对氯气性质的研究,让学生体验如何运用研究物质性质的程序、怎样处理程序中的每一个环节等问题。
氯气是典型的非金属单质,既有非金属单质的通性,又有特性。本节以探究氯气的性质为明线,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为本节的暗线,这样使理论和具体实际相结合,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使学生学会研究物质的一般的方法和程序,并在具体的实际中学会应用。
②使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的化学性质(氯气与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水的反应)。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②运用化学知识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氯气的学习,学会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习惯
②培养学生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③通过学习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联系,感受化学之美
五、重点难点
重点和难点]
1.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
2.氯气的化学性质。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虽然是主要目的,但我却并不急于给出答案,为体现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先以氯气“杀人”和 “怎样逃生” 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探究氯气产生兴趣。探究结束,“基本程序”水到渠成。这堂课我希望通过引导,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让他们觉得化学就在身边,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本节课以探究氯气的性质为明线,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为本节的暗线,这样使理论和具体实际相结合,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学生能自己做的尽量放手,如氯气能否与水反应的探究实验让学生在课堂上分组合作完成,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课前准备
1.班级学生分组实验。
2.:实验药品:氯气、石蕊试液、硝酸银溶液、铁丝,锌粒,稀硫酸,镁条
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酒精灯,器普发生器,针管,集气瓶
3 .搜集氯气的相关资料并结合教学设计制作成多媒体课件(PPT)。
八、教学过程
【引言】想一想在学习钠的过程中学到了哪些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学生】观察法,试验法,分类法和比较法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了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那想不想知道研究物质的基本程序呢?
【学生】想
【教师】这也正是我们这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我相信这节课结束后好好听课的同学会有一个满意的答案(提出本节课学习目的)
【板书】第二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第二课时)
多媒体展示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横尸遍野的战场的图片及文字说明,1915年4月,在双方对峙的比利时伊珀尔战场,德军突然一下子开启了预先埋伏下的6000只压缩氯气钢瓶,刹那间,黄绿色的气体顺着风势涌向英法阵地,士兵们猝不及防,扑面而来的氯气使他们咳嗽、喘息、挣扎,最后满嘴吐黄液,极度痛苦地死去。这次战役中德军施放了近200吨氯气,使英法军队死亡5000多人。从此化学武器这个恶魔被写进了战争史。
材料二:图片及文字2005年3月29日晚,在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上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导致液氯大面积泄漏。氯气扩散,造成公路旁边三个乡镇村民重大伤亡,中毒死亡27人,送往医院治疗285人,组织疏散村民1万人。
资料三:图片展示氯气泄漏后中毒的人及氯气泄漏后受损的植物
(以上是情境素材,引出氯气)
【问题】1氯气究竟为何物?竟会有如此的杀伤力呢?
2. 如果我们就在现场,又该怎么逃生呢?
(激发学生探究氯气的兴趣)
【初识氯气】
【板书】一.氯气
【教师】认识物质先从观察开始
【第二版书】观察(引入研究物质性质的程序第一步)
【教师】我们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物质的物理性质
【投影】
色态 气味 是否有毒 密度比空气大还是小 溶解性 是否易液化
【实验1】取一只盛满氯气的集气瓶,观察氯气的颜色:用手轻轻地在瓶口煽动,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近鼻孔,闻氯气的气味。
【方法】找自告奋勇的学生闻,并告诉大家氯气的味道
【展示氯水(提示学生观察颜色)】
【问题】结合以上信息填写学案氯气的物理性质
【板书】(一).氯气的物理性质
【小结】氯气的物理性质
【学生】填表
色态 气味 是否有毒 密度比空气大还是小 溶解性 是否易液化
【引导预测】氧气和氯气都属于典型的非金属,能否根据氧气的性质,预测氯气可能的化学性质?
【板书】(二)。氯气的化学性质
【第二版书】预测性质
【学生】金属,非金属,
【板书】1.与金属反应
2.与非金属反应
【教师】预测氯气会与哪些物质反应呢?
【学生】钠,铁,氢气等
【第二版书】实验观察
【实验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
【过渡】从新闻材料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实验的危险 性,鉴于安全考虑,所以以下的实验论证阶段就交给老师,大家注意观察现象。
【演示实 验】
把烧得红热的一束细铁丝伸入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然后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
[学生]观察现象 填写学案
现象:铁丝剧烈燃烧,产生棕色的烟,溶液呈黄色。
【强调】生成FeCl3,而不是FeCl2
【演示实 验】 播放视频(节约时间,并减少污染) 把烧得红热的一束细铜丝伸入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然后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填写学案
学生回答实验现象:产生棕黄色的烟,溶液呈蓝绿色
填写学案
联系氯气与钠的反应
【教师】反应规律:在点燃或灼热的条件下氯气几乎能跟所有的金属发生反应,并且生成的为最高价的金属氯化物。
【学生】把氯气与金属的反应方程式写在学案上,同时让学生板书
(学生的掌握情况)
点燃
【板书】2Fe + 3Cl2 === FeCl3
点燃
Cu + Cl2 === CuCl2
点燃
2Na+CI2=2NaCI
【教师】评价学生的书写情况
【演示实验】在空气中点燃氢气,然后把导管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发生的现象。
【板书】
点燃
H2 + Cl2 = 2HCl
【预测】氯气能否与其它非金属反应呢?
【师生】答案是肯定的,还能与磷,硫等反应
【过渡】氯气比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得多,是不是与水反应的原因呢?
【学生实验探究】氯气与水的反应
【板书】3. 氯气与水的反应
分别取氯气2ml于试管中,分别做探究实验
1. 氯水中滴加石蕊溶液(第一二组学生做)
2.氯水中加镁条(三四组学生做)
3. 氯水中滴加AgNO3溶液(五六组学生做)
【学生】填表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结论
氯水中加镁条
氯水中滴加石蕊溶液
氯水中滴加AgNO3溶液
师生共同得到结论:氯气不仅能溶于水,还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HCl和HCl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l2 + H2O = HCl + HClO
【板书】Cl2 + H2O = HCl + HClO
【问题探究】究竟是氯气有漂白性,还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物质有漂白性?
【演示实验】将干燥的氯气通过盛有干燥红纸条的集气瓶和盛有湿润红纸条的集气瓶。
预测结果:若是干燥红纸条褪色,说明氯气有漂白性;若干燥红纸条不褪色,而湿润红纸条褪色,则氯气没有漂白性,是次氯酸有漂白性。(因为漂白是需要时间的,这样讨论既节约了时间,又练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得出结论:干燥的Cl2不具有漂白性。
HClO具有漂白性,它遇到有色物质时,能破坏其中的有机色质,使有色物质褪色。
【引导预测】根据氯气与水的反应判断氯气能否与碱反应?如能反应试推测产物?
【学生】回答
【投影】消防战士正在用碱液中和Cl2的图片
引出氯气与碱反应
4.与碱的反应
【教师】板书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应用:实验室常用NaOH溶液吸收或
除去多余的Cl2 ,以消除污染。
【教师】次氯酸具有漂白作用,但其不稳定,不好保存和使用,工业上常利用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来制取漂白粉,以用于漂白和消毒。漂白粉的制取
2Cl2+2Ca(OH)2== CaCl2 + Ca(ClO)2 + 2H2O
【师生共同小结】:氯气是活泼的非金属,能与铁、铜和钠等金属以及氢气、红磷、硫等非金属发生反应,还能与水,与碱反应。
【第二板书】解释和结论
【过渡】通过刚才氯气性质的探究,能不能整理得出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把程序呢?(鼓励学生讨论,然后发言)
学生:梳理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结合氯气性质的探究,结论水到渠成)
【板书】二。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师生小结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课件】 展示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小结】想一想今天我们收获了什么?
学生小结收获
教师投影强调
1. 研究物质性质的程序
2. 氯气的物理性质及氯气的化学性质(金属,非金属,水,碱)
你学会了吗?(习题巩固)
1.下列关于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①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 ②实验并观察现象 ③解释现象及得出结论;④预测物质的性质。排序正确的是( )。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④②③ D.④①②③
2.氯水可用来消毒、杀菌,又可作为漂白剂,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
A.Cl2 B.HClO C.HCl D.H2O
3. 可以用氯气灌洞的方法来消灭田鼠,这是利用了氯气的( )
A.密度比空气大 B.易液化
C.能溶入于水 D.有毒
4.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液氯 B.氯水 C.澄清石灰水 D.碘酒
5.用氯气跟单质化合不能制取的物质是 ( )
A.KCl B.FeCl2
C.FeCl3 D.CuCl2
拓展应用
6. 【交流研讨】
如果我们在氯气泄露现场,怎样逃生?
师生讨论得出结论:
发生氯气泄漏事件时,污染区居民切忌惊慌,应向上风向地区或高地转移,并用湿毛巾护住口鼻;到了安全地带要好好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心肺负担 。当然别忘了报警吆!
(再次联系生活实例,充分体现“STS”教学理念)
课后作业布置
1.上网查询氯气的用途,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
2.上网查询自来水消毒的方式有哪些?你所在的城市的自来水是采用什么方式消毒的?
3.学案B卷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第二课时
一.氯气的性质 二.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一)氯气的物理性质 观察
(二)氯气的化学性质 ↓
1.与金属反应Cu,Fe,Na, 预测
点燃
Cu + Cl2 === CuCl2 ↓
点燃
2Fe+ 3Cl2 ===2FeCl3 实验和观察
点燃
2Na + Cl2 === 2NaCl
2.与非金属反应
点燃 ↓
Cl2+H2===2HCI
3.与水的反应
Cl2 + H2O = HCl + HClO
4.与碱的反应
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结论
附:学案设计
第二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二课时)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知道氯气主要的化学性质(氯气跟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水及碱的反应)。
2通过氯气性质的学习,探究体会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氯气的化学性质,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方法在研究物质性质中的运用,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一般程序。
预习导学
1.氧气、氢气都是非金属单质。你能初步预测非金属单质能与哪些类别的物质反应吗?(知识储备)
2.通常从哪些方面入手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
一.实例——研究氯气的性质
(一)、认识氯气的物理性质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1.观察氯气的颜色2.用手轻轻地在瓶口煽动,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近鼻孔,闻氯气的气味。
〖实验2〗展示氯水
归纳总结并将氯气的物理性质填写在下表中
色态 气味 是否有毒 密度比空气大还是小 溶解性 是否易液化
(二)、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
氯气是一种非金属单质,你认为它可能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并希望通过哪些实验验证你的预测?(合理预测)
实验记录(实验验证)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推断生成物
氯气与铁的反应
氯气与铜的反应
氯气与钠的反应
氯气与氢气的反应
【交流与讨论】
1、从哪些事实证明氯气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2、根据实验现象推断生成物并书写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解释及结论
【结论】:氯气是一种_________色的气体,它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非金属单质,能与_____、_____ 、______等金属以及______、_____等非金属发生_____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于氯气化学性质_____,故氯元素在自然界里以________ 存在。
探究氯气的特性——氯气能与水反应吗?
实验探究
实验记录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结论
氯水+Mg
氯水+石蕊溶液
氯水+AgNO3
Cl2+干红纸条
Cl2+湿红纸条
【结论】:氯气不仅能_______还能与水_______,生成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氯水还具有__________。
【拓展延伸】
根据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的事实,推论氯气是否能与碱溶液反应?若能反应,请表述其产物并书写氯气分别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l2 + NaOH===
Cl2 + Ca(OH)2 ===
二.以氯气为例,小结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A 【当堂检测】
1.下列关于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①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 ②实验并观察现象 ③解释现象及得出结论;④预测物质的性质。排序正确的是( )。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④②③ D.④①②③
2.氯水可用来消毒、杀菌,又可作为漂白剂,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
A.Cl2 B.HClO C.HCl D.H2O
3. 可以用氯气灌洞的方法来消灭田鼠,这是利用了氯气的( )
A.密度比空气大 B.易液化
C.能溶入于水 D.有毒
4.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液氯 B.氯水 C.澄清石灰水 D.盐酸
5.用氯气跟单质化合不能制取的物质是 ( )
A.KCl B.FeCl2
C.FeCl3 D.CuCl2
拓展应用
6.把氯气(Cl2)通入水中,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氯水能杀死水中的细菌。所以自来水厂常用氯气来杀菌消毒。
请仔细阅读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不法商贩常用自来水假冒矿泉水或纯净水出售,坑害消费者。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识别用自来水假冒的矿泉水或纯净水。(简述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 。
交流研讨:
如果我们在氯气泄露现场,怎样逃生?
B卷 【课后达标】
7. 在下列物质中,不能由单质直接通过化合反应制备的是( )。
A. FeCl3 B. Na2O C. Na2O2 D. FeCl2
8. 在下列物质中,溶于水可以生成两种酸的是( )。
A. CO2 B. SO3 C. HCl D. Cl2
9.长途运输鱼苗的时候,应使水体溶解的氧气充足,并清除过多的CO2,防止细菌滋生,可
加一些药剂。已知Na2O2、HClO、CaO2和氯水均能供氧,但Na2O2释氧太快。则选用的最佳试剂是( )
A. Na2O2 B. HClO C. CaO2 D. 氯水
10、某同学应用如下所示装置研究物质的性质。其中气体A的主要成分是氯气,还含有少量空气和水蒸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
(2)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4)从物质性质方面来看,这样的实验设计还存在事故隐患,事故表现在____________。
11.完成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Na2O CuCl2
Na NaOH NaCl Cl2 FeCl3
Na2O2 HClO
课外作业
1.上网查询氯气的用途,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
2.上网查询自来水消毒的方式有哪些?你所在的城市的自来水是采用什么方式消毒的?
3. B卷 【课后达标】
A浓硫酸
干燥的有色布条
水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