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敌我力量对比小组合作探究一:为什么前四次胜利了前三次反“围剿”中,毛泽东采取了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入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和打运动战的方针 ,第四次使用大兵团伏击敌人的战术。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小组合作二:说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故事,并分析失败的原因。中国共产党内“左倾”错误的发展
军事战略指导方针的错误湘江战役在国民党方面称作全州战役,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
湘江惨败直接导致在遵义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它是红军四处碰壁身处绝境时召开的,从此中国革命一个杰出人物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中国红军翻开崭新的一页。遵义会议会址_____年1月 ______会议会议内容:
批判了
肯定了
选举了
组成了(会后)
会议意义:
结束了
确立了
挽救了
是历史小卡片博古、李德在军事上的错误毛泽东军事上的正确主张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成立了三人军事指挥小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5遵义参加遵义会议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朱德模拟会场,讨论“红军队伍该由谁来指挥”。周恩来博古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及历史意义分别是什么?1)时间、地点:
2)内容:
3)意义:1935年1月;遵义1.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
2.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
3.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1.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
2.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3.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为什么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提示:可从会前红军的处境、会上的重大决议、会议产生的影响、会后的战争形势四个方面分析)。会前,左倾错误路线的领导,致使红军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
会上,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会议产生的影响: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会后,红军胜利完成长征,转到了抗日的前沿阵地,开始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阅读P71-74,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长征的胜利
①遵义会议后,红军继续长征,经过了哪些重要的地点和事件?
② 哪一事件使红军摆脱了蒋介石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掌握了作战的主动权?
③长征的胜利的时间?长征的意义?巧渡金沙江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先后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会师,长征胜利结束。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学习成果展示㈠.看图说事,展示学习成果。
看图说事,展示学习成果看图说事,展示学习成果看图说事,展示学习成果看图说事,展示学习成果。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抵达陕甘革命根据地吴起镇。陕北吴起镇1.会师陕甘会宁会师楼 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师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2.长征胜利3.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长征胜利的原因?1、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新的党中央正确的领导
2、全党全军和军民的团结
3、红军战士坚定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长征精神七十多年后的今天,当长征已如往事般渐行渐远,而长征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却历久弥新。那么,都有哪些精神财富呢?
长征精神: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课堂小结:红军长征原因:
时间:
过程:
精神:
意义: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10~1936.10开始:1934.10长征初期失利突破四道封锁线胜利会师:吴起镇会师1935.10遵义会议 1935.1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会宁将台堡会师1936.10锻炼了……保存了……留下了……鼓舞了……推动了…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不怕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课堂检测1、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红军( )
A.千里跃进大别山?????????B.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两万五千里长征?????????D.开辟敌后战场C2、毛泽东于1935年10月著诗《七律·长征》:“……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中表达了红军哪一次胜利会师的喜悦心情( )
A.遵义会议??? ? B.会宁会师????
C.井冈山会师??? D.吴起镇会师
3、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长征组歌。你认为“红军主力上征途”的主要目的是( )
A.准备北上抗日 B.保存实力,进行战略大转
C.红军的战略战术 D.扩大革命根据地,传播革命BB4、一个美国知名学者在谈到长征时说道:“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了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蒋介石的魔爪”具体是指( )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北伐战争
C.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D.南昌起义
5、长征,人类战争史的奇迹。红军长征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主要是指( )
A.国民党不再围剿红军 B.革命取得了成功
C.保存了革命的基干力量 D.国民党已无力围剿红军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