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检测卷
(150分 150分钟)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6分)
①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论语·雍也》)?
③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 (曹操《观沧海》)?
④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⑤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⑥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4分)
①《论语·述而》中,孔子论述君子对用不义的行为而得到的富贵的态度是“ 于我如浮云 ”。?
②《夜上受降城闻笛》中,李益通过描写月色,表现边塞荒寒凄冷的句子是“ 受降城外月如霜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我把鸟笼挂在窗前,那儿还有一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yōu的丛林里一样,从中传出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显得格外轻松自在。
阳光从窗外射入,透过这里,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的小叶,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班班驳驳,生意葱茏。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来,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的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鸟笼(lóng) 垂蔓(màn) 深yōu(幽)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班班驳驳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斑斑驳驳 。(2分)?
(3)“生意”在文中的意思是 生机勃勃(生机盎然) 。(2分)?
(4)画线句子运用了 比喻 的修辞手法。(2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西游记》中,沙僧原为天宫中的 卷帘大将 ,后来被贬下凡,在流沙河为妖,拜唐僧为师后保其取经终成正果,被封为 金身罗汉 。(2分)?
(2)《朝花夕拾》中的《 范爱农 》一文,饱含着鲁迅对一位潦倒的同乡旧友的思念与同情;《二十四孝图》一文,表明了鲁迅对封建孝道持 否定(或:批判) 的态度。(2分)?
4.某校开展以“保护野生动物”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存在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
(1)请你拟写一条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标语。要求紧扣主题,不超过20字。(3分)
示例一:保护野生动物,关爱自然。
示例二: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3分)
(2)班会前某同学准备了一份保护益鸟的倡议书,下面是其中的一段文字,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5分)
每年春回大地,正是百鸟做窝的季节。[A]喜鹊、燕子、啄木鸟和山雀等许多鸟都要在树上或屋檐下孵小鸟、下蛋、做窝。[B]为保护益鸟,给它们营造一个安全生存的环境和气氛,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我们向全校师生发出以下倡议:
一、不掏鸟窝,不摸鸟蛋,不捕捉益鸟。
二、[C]多栽树,多种草,为鸟类创造能否繁殖的良好环境。
三、向人们宣传保护益鸟的重要意义。
四、认真观察和研究鸟类的生活习性,学习保护益鸟的知识。
朋友们!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保护益鸟,为祖国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①[A]处画线句需要调整语序,应将“ 孵小鸟 ”和“ 做窝 ”调换。?
②[B]处画线句有词语搭配不当的问题,应将“ 营造 ”一词改为“ 创造 ”。?
③[C]处画线句前后语意不一致,应将“ 能否 ”一词删去。?
(3)假如你是主题班会的主持人,请你为班会写一段精彩的开场白。(4分)
示例:野生动物是地球家庭的一员,是人类的朋友。观察野生动物——这些人类的朋友会使你更好地了解它们,了解它们会使你喜欢上它们,喜欢这些朋友会使你更有爱心。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它们为庄稼和森林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下面我们就请××同学说说他的爱心倡议吧!(4分)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17分)
燕子来时
王 琪
①燕子来时,衔风带雨,描红画绿。风是温柔的春风,雨是多情的春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几场春雨润物后,数阵春风传情间,慵懒的渭北大地,沉睡的黄土高原,也变得风流倜傥、英俊潇洒起来。原野上百草回芽,万木争荣;天地间桃红柳绿,莺歌燕舞。农人们栽瓜点豆,文人们敲诗吟句。真是燕子来时春正好,天也风流,地也风流。
②我从小便对燕子情有独钟。它美丽、优雅,傍人而居,小鸟依人。看到燕子,就看到了春天和希望。因此,每年三月,我都会在绿草如茵的春色里,寻觅燕子的身影,聆听燕语呢喃,静观燕舞晴空,让冬眠的心灵尽早舒展开来,让黯淡的心情尽快明亮起来。
③今年三月,我又看到了一场盛大的燕子舞会。那是一个天气晴朗的午后,我行走在一片绿意盎然的田陌间。阳光如流水般温柔,倾泻在我的周身,让人感到生命的美好。路边无数的绿叶,像顽皮的孩童,争先恐后地攀上枝头,着意卖萌;无数的花朵,如初恋的少女,在风中禁不住笑出声来,引得路人也驻足观望。当我来到一片苗圃旁时,我被一片啁啾的燕语吸引住了。我停下脚步,一只熟人似的燕子,就停在离我不远处的花枝上,它有着玄黑色的背,乳白色的腹以及剪刀一样的翅膀和尾羽。它那一双眼睛像宝石一样清澈晶莹,让人不忍惊扰它。
④当我抬眼向天空望去时,一幅群燕舞空的壮观图景,深深地震撼了我。只见一群燕子正在蓝天白云下,任意东西,往来穿梭,时聚时散,时停时飞,时高时低,时远时近。凝目处,如怀素狂草,项庄舞剑;纵目处,若离弦之箭,脱缰之马。十分壮观,异常美丽。我陶醉在这片美丽之中,久久地凝望着、伫立着,一动不动。燕子们争先展示自己优美的舞姿,感受着春光的爱抚和生活的乐趣。眼前的景象让我不禁陷入沉思。
⑤燕子是人类亲密的朋友,自古就与人们亲如一家,和睦相处。“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每年春天,它们都像那些出门在外的游子一样,不远千里万里,跋涉千山万水,为家乡引来百花满园,流水潺潺。小时候,老家的屋檐下,总有一个燕子窝,我天天看燕子觅食,听燕子闲谈,自然而惬意,古典而唯美。
⑥我常常惊叹于那些燕子,它们柔弱的身体,究竟蕴含了多少向上的力量,如何穿越高山阻挡,长河隔离,将春的消息一点儿一点儿传递给北国。我从它们身上不仅看到了无限的希望,更汲取了无穷的力量。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我都会想起那些小小的燕子。然而,这种优雅的景象,正渐渐淡出我的视线。
⑦近年来,随着城市乡村高楼大厦的快速崛起,燕子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燕子也越来越少。燕子头顶绕的美丽,或许将成为一份美好的回忆,一缕淡淡的乡愁。
(有删改)
5.概括作者“对燕子情有独钟”的原因。(3分)
①燕子美丽、优雅;②燕子傍人而居,小鸟依人;③燕子给人以希望。(每点1分,共3分)
6.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③段的画线句子。(3分)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燕子的眼睛比作珍珠,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燕子眼睛明亮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3分)
7.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BD)(5分)
A.文章第①段描写了燕子来时的美好春光:风是温柔的春风,雨是多情的春雨;万木争荣,桃红柳绿。
B.文章第③段写阳光、绿叶、花朵,为的是与盛大的燕子舞会形成对比,突出燕子给作者带来的特殊感受。
C.文章第⑤段通过回忆“我”与老家屋檐下燕子和睦相处的情景,表现了燕子和人类的亲密关系。
D.通观全文,作者以时间为线索,描写出燕子乖巧、伶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
E.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巧妙地将叙述经历、描写场景、抒发感情、思考现实等融为一体。
8.第⑥段中画线句“这种优雅的景象,正渐渐淡出我的视线”点出了什么现象?请简要分析结尾第⑦段在文章中的作用。(6分)
现象:燕子越来越少,正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燕子所带来的美丽、优雅的景象也许将不复存在。(2分)
作用:结尾段对燕子越来越少的原因做了分析,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燕子的生存空间被挤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也许将成为过去。表达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遭到破坏的惋惜与忧虑,深化了主题。(4分)
[二](23分)
海子爷与老雪狼
郭雪波
①漠北苦寒之地,有一个大泽,老百姓管它叫天海子①。天海子的西畔一隅,扎着一座地窨子,里边住着海子爷。
②可以这么说,天海子周边百里就剩海子爷这么一位两条腿的活物了。当初大迁徙时,儿孙们跪着求他,一块儿走了吧。海子爷晃着脑袋说,不。儿子说,这儿已没法儿活人了。海子爷说,我有法儿活,开春儿我就往海子边上撒草籽儿插树条子。儿子没辙,留足过冬的食物抹着泪,一步三回头地走了。可没有熬到过年,一场沙尘暴就把海子爷的房子卷翻了,他便挨着天海子挖了一个地窨子穴居起来,如一只老狼般苦守着这片被抛弃的土地。
③天海子边崖下有一个洞穴,洞口上遮着沙蓬子。海子爷每天从那经过都要吹吹口哨,那丛沙蓬子下便有了动静,两点若有若无的绿光十分微弱地在那里闪动着。海子爷的嘴角呈现出微笑,心说:老伙计,还活着,活着就好。
④这天,如往常一般,海子爷来到天海子冰面,就往冰窟的深水放鱼钩和鱼线,等着鱼儿咬钩。今天的头条鱼,半个时辰之后才上钩。海子爷从钩上取下那条鱼,往身侧土筐里一扔,习惯性地回头望了望,想到不远处蹲着的老雪狼,兀自笑了。每当扔头条鱼时,他都会这样。
⑤那是三年前的事了。当他把头条鱼扔进身侧土筐里后,转瞬,鱼就被一只老狼叼走了。那老狼一瘸一瘸的,跑起路来歪歪扭扭,海子爷很快就追上了。他惊诧地发现:这只老雪狼竟是他多年前的“冤家对头”——当年被人们围剿后逃脱的那只母狼。海子爷还清晰地记得,它和一只公狼被大伙围剿到天海子边,公狼为保护它而掉进天海子的那一刹那,它惨烈地嚎叫起来。想到这,海子爷盯视它片刻,挥挥手说,你走吧!老雪狼冲海子爷摇了摇低垂的雪色长尾,咬着鱼蹒跚而去。海子爷一直目送着它回到天海子边沙崖下的那个洞穴,他终于相信了母狼一直守着天海子边的传说。
⑥想到这些,海子爷便心生感叹。在这冰天雪地的海子边,也只有他和这只老雪狼偏不肯逃离这片故土,还守在这里了。这些年,他们仿佛成了一对彼此熟悉的伴儿守在这片荒漠。
⑦海子爷每天钓完鱼,路过老雪狼的岩洞,总要从筐里拣出一条鱼,扔过去。老雪狼待他走远,便从那丛沙蓬子后走出来,找到那条鱼,冲着海子爷的背影呜呜嚎两声,便转回穴内。今天也不例外。
⑧昨日夜里北风刮得紧,天海子边传来老雪狼的哀号。一早醒来,想到老雪狼昨夜的哀号,海子爷放心不下,要去看看。到了洞口,海子爷依旧吹起口哨,似有似无的绿点过了好久才出现,他松下心来。
⑨海子爷下到天海子的冰面,凿了两个冰窟把鱼钩和鱼线放下去。可等了半天鱼就是不咬钩,他冻得坐不住了,准备收线回家。突然,鱼线哧溜溜往水里窜,海子爷大喊一声:“好大的鱼!”海子爷拼命拽住线不松手,大鱼拼命地往水下逃窜,海子爷猛地一个趔趄,便被那根鱼线倒拽进了冰窟里。海子爷从水下挣扎着冒出头,攀住冰窟边沿,不停地攀爬又滑落,滑落再攀爬,慢慢地,他的四肢开始变得僵直、麻木,海子爷有些无望了。突然,他的衣袖被什么东西紧紧地拽住了,海子爷抬头一看,竟是那只老雪狼。此时,老雪狼一双昏花模糊的老眼里冒出很强的绿光,它低着头,弓着腰身,撅着屁股,拼命拽拉渐渐下沉的海子爷。
⑩“谢谢你,老伙计!”海子爷冻紫的嘴巴张了张。
唿儿——唿儿。老雪狼的喉咙里滚动有声,显然是在催促着海子爷赶紧使劲爬。可他麻木的四肢已经不大听使唤了。老雪狼恼怒起来,呜呜低吼着,咆哮着,又拉又拽。老雪狼不走,也不松口,只一个姿势:低着头,弓着腰身,撅着屁股,拼命拽拉渐渐下沉的海子爷。慢慢地,它的身体变得僵硬,它的尖嘴自咬上海子爷的袖子就没有松开过,姿势也没有改变过。渐渐地,它的身躯连着海子爷一起被冻硬冻僵,纹丝不动了。
海子爷和老雪狼就这样成为一对连体的活标本,仿佛是一对冰雕矗立在天海子空旷的冰面上,成为天海子的一部分,守护着这片天和地。
(有删改)
[注]①海子:北方方言,指湖沼。
9.小说中的“海子爷”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①海子爷是一个倔强的人。当他的家人劝说他离开这个苦寒之地时,他坚持留下,苦守故土。②海子爷是一个善良的人。他经常拿鱼给老雪狼吃,时刻惦记着老雪狼的生存状态。③海子爷是一个坚守故乡的人。从“在这冰天雪地的海子边,也只有他和这只老雪狼偏不肯逃离这片故土,还守在这里了”能证实这一点。(每点2分,共6分)
10.第⑤段运用了什么叙述方法?有什么作用?(5分)
运用了插叙的手法。(1分)作用:①照应并说明了上文海子爷放走老雪狼,以及之后每次钓鱼时他都会“习惯性地回头”“兀自笑了”的原因;②体现了海子爷的善良和对与自己为伴守着天海子的老雪狼的深切同情与理解;③为下文老雪狼救海子爷做了铺垫。(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11.文章画线处两次描写老雪狼救海子爷这一细节,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
这两句话运用神态和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老雪狼救海子爷时拼尽全力、不顾一切、绝不放弃的样子,体现出它报答海子爷的决心。(6分)
12.有人认为小说的主题是对故土的眷恋和坚守,也有人认为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你认同哪一种观点?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示例一:我认同第一种观点。因为无论是代表人类的海子爷,还是代表动物的老雪狼,他们都不顾环境的恶劣,坚守在漠北这片故土上,即使有人相劝、面对着生活的困境和孤独,都依然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因此小说表现了对故土眷恋和坚守的主题。
示例二:我认同第二种观点。因为当海子爷遇到危险的时候,他曾经帮助过的老雪狼冒着生命危险来帮助他,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也没有放弃。人类善待自然时,自然也会全力报答人类对它的爱护和尊重。互相关爱造就了这样的“永恒”: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不抛弃对方,甚至能够为对方牺牲自己。所以小说的主题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观点明确1分,理由充分5分;共6分)
[三](15分)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止有剩骨 止: 仅,只 ?
(2)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故: 旧,原来 ?
(3)一狼洞其中 洞: 挖洞 ?
(4)屠自后断其股 股: 大腿 ?
(5)盖以诱敌 盖: 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
1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2分)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的。(2分)
15.理解填空。(3分)
(1)本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情节曲折,通过屠户“遇狼—— 惧狼 ——御狼—— 杀狼 ”来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
(2)文中表明作者看法的句子是“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16.从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故事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3分)
示例: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耍怎样的花招,总是要被识破的。(或:对付像狼一样的恶人,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3分,言之成理即可,从狼的角度作答亦可)
三、写作(55分)
17.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
十五六岁,正值花季。我们率真,我们自信,我们积极进取,我们充满希望。在与亲人、同学、老师的交往中,在获取知识、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明白,生活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也有忧伤。我们学会了理解和分享,懂得了感恩和担当……在这个年龄,我们正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篇章。
请以“在我们这个年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
(1)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命题作文题。没有审题障碍,考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大部分考生多会围绕“在我们这个年龄”是接受知识的黄金季节,应该抓紧时间学习本领,为未来奋斗,为祖国效力等方面来写。这样千篇一律,容易雷同。写好该作文的关键是立意新颖、语言优美。可以选一个较小的角度来表现“在我们这个年龄”的特点,可以反映时代变迁、观念改变,也可以叙述自己经历的独特的事例等。写作时应注意要有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