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1-04 09:40: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与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有因果关系的是( )

A. 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B. 全民族抗战爆发,国共正式合作
C. 张、杨发动西安事变
D. 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张学良曾与杨虎城一起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爆发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 地方与中央的矛盾
B. 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
C. 国民党内部的矛盾
D. 国民党和共产党的矛盾
3.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 遵义会议 B. 洛川会议
C. 瓦窑堡会议 D. 中共七大
4.自安倍再次组阁以来,国际社会围绕中日“钓鱼岛”争端和安倍参拜靖国神社进行了深刻地大讨论,逐渐形成一个共识:历史真相不容掩盖,军国主义不得人心。下列历史事件中标志着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开始武装侵略并占领中国的是( )
A. 卢沟桥事变 B. 甲午战争
C. 南京大屠杀 D. 九一八事变
5.“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中国人民的巨大民族觉醒、空前民族团结和英勇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上述材料表明了(  )
A. 苏美对日作战,对中国的有力配合,是中国抗战胜利的外因
B. 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是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
C.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D.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
6.“晴天霹雳太行山,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意扶危局定神州。”诗中的“此役”指的是( )
A. 平型关战役 B. 台儿庄战役
C. 百团大战 D. 淮海战役
7.下列史实与结论搭配不正确的是
A. 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开始
B. 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 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D. 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战胜利做了重要准备
8.“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这段文字反映了( )
A. 东北三省的完全沦陷 B. 南京大屠杀惨案
C. 抗日将士血染卢沟桥 D. 重庆大轰炸惨案
9.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国共两党开始致力于( )
A. 打倒列强,推翻军阀 B. 停止内战,团结抗日
C. 避免内战,和平建国 D.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0.1945年8月15日,延安军民载歌载舞,欢庆胜利。这是庆祝( )
A. 百团大战胜利 B. 台儿庄战役胜利
C. 《双十协定》签订 D. 日本无条件投降
11.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共哪一次会议上成为党的指导思想的( )

A. 中共一大 B. 遵义会议
C. 中共七大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2.“时间:1937年;参战部队:八路军一一五师;战果:歼敌一千余人;历史地位: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首次重大胜利。”符合这些条件的应该是( )
A. 百团大战 B. 台儿庄战役
C. 平型关大捷 D. 平津会战
1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鲜明地确立了自己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是在( )
A. 遵义会议 B. 中共七大 C. 中共八大 D. 中共十五大
14.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
A. 粉碎国民党亲日派的企图
B. 为全民族的利益实现共同抗日
C. 力图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
D. 加剧国民党内部的矛盾
15.一位网友为纪念某一事件作诗一首“百年病体气悠悠,又遇独夫乱九州。安内为由兄害弟,引得鲜血灌卢沟。”该诗纪念的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卢沟桥事变
C. 台儿庄战役 D. 百团大战
16.日军发动进攻沈阳城的借口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卢沟桥事变 
C. 八一三事变  D. 柳条湖事件
17.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幅漫画,图中日本侵略者左脚深陷中国大陆,右脚艰难迈向太平洋。 下列符合其主题的是 ( )

(注:1941 年 12 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
A. 日本企图从海上封锁中国
B. 国共开始合作抗日
C. 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主要兵力
D. 日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18.当原子弹试爆成功、蘑菇云腾空而起时,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喃喃自语:“我们正在毁灭世界!”世界上第一个遭受核灾难的城市是( )
A. 柏林 B. 东京 C. 广岛 D. 纽约
19.中国近代反抗外国侵略的斗争曾经屡遭失败,这一局面彻底扭转的标志是( )
A. 北伐战争胜利 B. 抗日战争胜利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20.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
①是多方面协商的结果 ②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③标志着十年内战局面的基本结束 ④有利于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的到来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21.九年级一班同学对北京辖区内的抗日战争纪念遗迹开展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活动并回答问题。
活动一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
材料二:1936年12月12日清晨,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经过谈判斗争,迫使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合红军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局面。
请回答:
(1)材料一叙述的“夺我东三省”局面发生在哪次事变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蒋介石采取了什么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西安事变的发动者是谁?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面对今天中日在领土问题的种种争端,你认为我们应该以何种方式解决领土问题?
23.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在历时近半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牺牲,参战部队4.6万人,伤亡、失踪7500人,歼灭日军1万余人,它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心。

——《抗战经典战例:台儿庄大捷》人民网
(1)台儿庄大捷发生在哪一年?指挥该战役的中国军队的司令长官是谁?
(2)台儿庄大捷在当时有何重要意义?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清时期的中日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给东南各地带来极大的破坏……甲午一役,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举国深感耻痛。
材料二:进入20世纪,日本的侵略行为变本加厉。据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1937年12月13日晨,日军进入南京的时候,一切抵抗活动都已经停止了……南京就像落入日军之手的猎物,不仅经受了战火、还经受了日军士兵以取乐和收刮为目的的犯下的无数罪行。……
材料三: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以立法的形式将每年12月l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中日关系逆转的表现。
(2)说出“甲午一役”的时间及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3)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述日本军国主义在南京大屠杀中犯下的滔天罪行。
(4)对于材料二中的判决及材料三中的决定,你有何认识?
25.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自近代以来,日本不断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决定购买原属于中国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引发中日冲突。中国政府严正声明,日本政府的所谓“购岛”完全是非法的,无效的,丝毫改变不了日本侵占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丝毫改变不了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土主权。中华民族任人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政府不会坐视领土主权受到侵犯。中方强烈敦促日方立即停止一切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不折不扣地回到双方达成的共识和谅解上来,回到谈判解决争议的轨道上来。如果日方一意孤行,由此造成的一切严重后果只能由日方承担。
(1)材料中“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被日方占领的背景是什么?
(2)近代卢沟桥之所以世人皆知,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有何重大影响?
(3)为什么文中说“中华民族任人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图片反映的是七七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之后国共两党正式合作,故选B。
2.【答案】B
【解析】西安事变的爆发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故本题选B。
3.【答案】D
【解析】中共七大通过新的党章,规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故选D。
4.【答案】D
【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日军占领东三省,标志着日本开始武装侵略并占领中国,故选D。
5.【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中国人民的巨大民族觉醒、空前民族团结和英勇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的信息可知,在抗日战争中,中共和国民党的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C项符合题意;AB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到,不符合题意;D项说法不符合题干材料的内容,排除;由此可知,ABD三项的内容都不符合题意;故选C。
6.【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后,国共再次合作,红军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抗战后期,为了振奋人心,争取抗战的胜利,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组织了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向日本发动大规模攻击,这就是著名的百团大战,本题选C。
7.【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9月,国民政府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国民党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所以,B项搭配错误,符合题意;ACD三项搭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8.【答案】B
【解析】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可知是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所以答案选B。
9.【答案】B
【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36年,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伟大的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党中央派出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最终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故选B。
10.【答案】D
【解析】1945年8月14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停战诏书》,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世界人民的胜利而告结束,故选D。
11.【答案】C
【解析】1945年,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在遵义会议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集体,故答案选C。
12.【答案】C
【解析】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台儿庄战役发生在1938年;平型关大捷发生在1937年,参战部队是八路军一一五师;平津会战是国民党的军队。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3.【答案】B
【解析】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从而使全党有了在思想上、工作上取得一致的牢固的理论基础,故选B。
14.【答案】B
【解析】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为全民族的利益实现共同抗日,故选B。
15.【答案】B
【解析】诗句内容所涉及到的事件有:中国衰落,日本入侵,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由此引发了七七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开始,所以与诗句内容相符的为B。
16.【答案】D
【解析】1931年9月18日晚,驻扎在我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了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事件”。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故本题选D。
17.【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抗日战争的作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使日本深陷中国军民的抗战泥潭之中,中国的抗日战争牵制了绝大部分的日军,有利地支援了二战的太平洋战场,正如题干漫画中描绘的“日本侵略者左脚深陷中国大陆,右脚艰难迈向太平洋”。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18.【答案】C
【解析】“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可知,世界上第一个遭受核灾难的城市是广岛,故选C。
19.【答案】B
【解析】抗日战争胜利彻底扭转了中国近代反抗外国侵略的斗争曾经屡遭失败的局面,故选B。
20.【答案】D
【解析】西安事变是中共、国民党内以宋美龄、宋子文为代表的亲英美派和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的两位将军共同协商努力的结果,①正确。中共之所以力主和平解决,目的是要团结一切抗日力量,一致抗日,因为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中日民族矛盾,②正确。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意味着十年内战局面基本结束。全民族开始团结抗日。所以③④都正确,答案应是D。
21.【答案】(1)

(2)主题B补充的具体事例: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广州会战等
主题C补充的具体事例:百团大战
(3)目的:感知地道的设计,感受地道作战环境,想像民兵的勇敢、智慧,体会恶劣环境下的顽强强斗争精神。
步骤:考察前准备:网上了解纪念馆的位置、确定交通方式,了解馆内参观路线及相关资料、预约好时间,带好身份证或学生证、讲好注意事项(安全及禁止携带的物品等)
考察路线:先入陈列馆总体了解基本史实,可以边记录边拍照;进入供游客参观的地道区感知体验,注意安全;地道口出来后参观抗战民居,记录拍照留下资料
考察后:写考察报告与感受。
【解析】(1)根据抗日战争纪念遗迹开展主题探究活动,两个主题:A.抗日战争与国共合作,B.抗日战争与正面战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体现主题A.抗日战争与国共合作的历史资料,有1936年12月,蒋介石接受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接受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改编命令,国共共赴抗日前线,实行全民族抗战;因此填写选项②③。体现主题B.抗日战争与正面战场的历史资料,有1938年4月,国民政府军队在李宗仁指挥下取得台儿庄战役胜利;1940年5月至6月,国民党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率部在湖北枣阳、宜昌抗击武汉日军的进攻,壮烈殉国;所以台儿庄战役,枣阳、宜昌战役,属于国民党进行抗日的正面战场;因此填写选项④⑦。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表格中“抗日战争与正面战场”主题B相关的,是国民党组织的抗日会战还有,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广州会战等。与表格中“抗日战争与敌后抗战”主题C相关的,是共产党组织的抗日战场,还有彭德怀领导的百团大战等。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填写,“北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考察活动,
?考察目的:了解抗日战争时期,地道战的实地;感知地道的设计,感受地道作战环境,想像民兵的勇敢、智慧,体会恶劣环境下的顽强强斗争精神。
?考察前准备:网上了解纪念馆的位置、确定交通方式,了解馆内参观路线及相关资料、预约好时间,带好身份证或学生证、讲好注意事项(安全及禁止携带的物品等)。
?考察路线:先入陈列馆总体了解基本史实,可以边记录边拍照;进入供游客参观的地道区感知体验,注意安全;地道口出来后参观抗战民居,记录拍照留下资料等
?考察后:整理材料,写考察报告与感受。
22.【答案】(1)九一八事变 ;不抵抗。
(2)张学良、杨虎城。
(3)对话协商、和平谈判。
【解析】(1)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突然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发动了九一八事变,随后,日军陆续侵占了东三省,杀害了很多中国同胞。九一八事变爆发时,东北军要求抵抗日本侵略者,但是,蒋介石下令不抵抗,导致东北三省沦亡。
(2)面对日军的步步侵略,国民政府东北军将领张学良和十七路军将领杨虎城,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停止进攻红军,并多次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他们发动了西安事变。
(3)古今中外,每一次战争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和争端,所以战争不能解决中日之间的领土争端,只有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谈判的方式才是解决中日领土争端的最好途径。
23.【答案】(1)1938年。司令长官:李宗仁。
(2)意义: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它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心。
【解析】本题考查了台儿庄战役的基本史实及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24.【答案】(1)明朝中期倭寇在我国东南沿海烧杀掳掠,使百姓的生命财产惨遭损害。清朝时,日本悍然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2)时间:1894—1895年;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3)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的和平居民进行了血腥的大屠杀,有的被当作练习射击的靶子,有的被当作练习刺杀的对象,有的被活埋,仅6周内,日军就屠杀了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4)牢记历史,以史为鉴等(有理即可)
【解析】(1)材料一已经明确指出明清时期的中日关系逆转的原因是明朝中期倭寇在我国东南沿海烧杀掳掠,使我国东南沿海百姓的生命财产惨遭损害。清朝时,日本悍然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甲午中日战争发生于1894—1895年;结果,清政府战败求和,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剧了中国民族危机。
(3)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的和平居民进行了血腥的大屠杀,有的被当作练习射击的靶子,有的被当作练习刺杀的对象,有的被活埋,仅6周内,日军就屠杀了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4)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牢记历史,以史为鉴等,从历史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不重蹈覆辙。
25.【答案】(1)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将钓鱼岛与台湾一起割让给日本。
(2)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标志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全民族的抗战开始了。
(3)中国近代受到列强的欺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生产,改革开放。提高综合国力,中华民族已成为强大的民族,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条约中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这其中包括钓鱼岛。
(2)看到卢沟桥这三个字,我们自然想到,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中华民族也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
(3)只要根据中国现在的国情和国力回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