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1-04 09:49: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如下图所示,居住在该样式房屋中的原始居民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2.黄河和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它们孕育了一代代辛勤聪颖的中国人。距今约五六千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居民是( )
A. 元谋人 B. 半坡聚落 C. 北京人 D. 河姆渡聚落
3.2007年1月19日,全国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和谐圣火”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点燃,大会组织者选择在元谋县采集圣火的主要原因是( )
A. 元谋县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地方
B. 元谋县是我国气温最高的地方
C. 元谋县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原始人类遗址的地方
D. 元谋县是我国遗留人类化石最多的地方
4.孙中山先生曾经这样评价他:“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他是(  )
A. 蚩尤 B. 大禹 C. 炎帝 D. 黄帝
5.“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据考古发现,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的是( )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半坡居民 D. 河姆渡居民
6.“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按照这一说法,我国的文明史最早可以追溯到( )
A. 山顶洞人时期 B. 河姆渡和半坡居民时期
C. 炎帝和黄帝时期 D. 尧舜禹时期
7.如果你到西安去旅游,除了游览西安古城墙、秦陵兵马俑外,还能参观( )
A. 河姆渡遗址 B. 山顶洞遗址
C. 大汶口遗址 D. 半坡遗址
8.相传,禹年老后,部落联盟推举舜为继承人。后来,舜又以同样的方式传位给禹。这种通过推举产生部落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什么制度( )
A. 推举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禅让制
9.英语单词“china”的意思是“瓷器”,当第一个字母大写即写成 “China”时,意思就是指中国,中国有名的瓷都是景德镇,著名的陶器有“唐三彩”等,其实早在几千年前有个地方的居民就已懂得烧制大量的彩陶(见下图),你还记得是哪个地方吗( )

A. 元谋 B. 半坡 C. 北京 D. 河姆渡
10.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聚落,是我国氏族社会时期的典型代表,当你来到陕西西安附近半坡村遗址参观时,你看到了什么呢( )
①居住的房屋大多是干栏式的
②那里的居民主要以粟为生
③他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④陶器已成为那时日常的主要用具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1.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处的长江流域气候湿润,草木茂盛,虫兽较多。因此,最适合他们居住的房屋样式是(  )

A. 答案A B. 答案B C. 答案C D. 答案D
12.依据图片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断,这是孙中山先生缅怀下列哪位历史人物( )

A. 黄帝 B. 炎帝 C. 周武王 D. 秦始皇
13.历史上,某人吸取父亲“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筑堤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把汹涌的洪水引入大海。他是谁( )
A. 尧 B. 舜 C. 鲧 D. 禹
14.下图的文物出土的地方是( )

A. 山顶洞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元谋人遗址 D. 河姆渡人遗址
15.最能证明“中国是水稻的故乡”的原始人类遗址是( )
A. 北京人遗址 B. 河姆渡人遗址
C. 半坡人遗址 D. 大汶口人遗址
16.“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文中“轩辕”指的是
A. 黄帝 B. 炎帝 C. 秦始皇 D. 汉武帝
17.下列发明与黄帝有关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
18.如果你到北京去旅游,除了登长城、看故宫,还可以参观哪些原始居民的生活遗址(  )
A. 元谋人、北京人 B. 北京人、蓝田人
C. 山顶洞人、元谋人 D. 北京人、山顶洞人
19.壬辰年(2012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前隆重举行,1万多名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缅怀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一一轩辕黄帝。黄帝的贡献包括
①建造宫室 ②教人挖井 ③发明舟车 ④发明甲骨文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20.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
①北京人 ②山顶洞人 ③河姆渡氏族部落 ④半坡氏族部落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材料二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称赞的是谁?他被尊称为什么?
(2)材料一中的“建此伟业”指的是他传说中的哪些功绩?至少写三条。
(3)材料二中的“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与哪个战役有关?
(4)材料一和材料二表达了对这个人物什么样的情感?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所示的图片是哪一原始居民住的什么房子?为什么会这样设计?
(2)材料二所示的图片是哪一原始居民住的什么房子?为什么会这样设计?
(3)以上两种房屋的设计思路说明了什么?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考查古代传说,帝尧的名字叫放勋。他严肃恭谨,明察是非,善于治理天下,宽厚仁和,诚实尽职,能够让贤,光辉普照四方,以至于天上地下。他能够明察有才有德的人,使同族人亲密团结。族人亲密和睦了,又明察和表彰有善行的百官,协调诸侯各国的关系,民众也随着变得友善和睦起来了。
——摘译自《尚书》
材料二 《大禹治水》是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常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家庭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记载尧主要生活在哪一地区?他“让贤”的方式历史上称为什么?
(2)尧、舜、禹的这种推选继承人的方式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什么精神?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书记载:尧虽是部落联盟的首领,却住在简陋的房子里,穿的是粗麻布衣服,吃的是粗米饭野菜汤,使用的是陶碗陶盆。但他对百姓十分关心,部落如有人挨饿受冻,他就觉得是自己的过错。舜也严于律己,处处以身作则,在他耕过田和捕过鱼的地方,人们受他的影响,都养成了谦让的好风气。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13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传说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后,采取同 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了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推举部 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______”。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请完成:
(1)尧、舜、禹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三位杰出首领,你觉得他们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材料二中横线上应填入的内容是什么?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我国的原始居民在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时期过着群居生活,他们还不会建造房屋,到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时期会建造房屋,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在干栏式的房屋里,半坡人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里,所以答案是C。
2.【答案】B
【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生活在黄河流域的距今约五六千前的半坡原始居民,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故选B。
3.【答案】C
【解析】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元谋人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远古人类,所以答案是C。
4.【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神州轩辕”“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可以判断这位始祖为黄帝。结合课本所学,黄帝又称轩辕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曾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大战蚩尤,他命令部下制造指南车,辨别方向,打败了蚩尤。D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不合题意,选择答案D。
点睛:材料性的选择题,要从材料中寻找有效信息,结合课本所学知识确定答案。本题有效提示信息“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等信息,可以判断出赞扬的是黄帝。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是开创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
5.【答案】C
【解析】半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最早种植粟。北京人、山顶洞人使用的是打制石器,不会种植农作物。河姆渡居民种植的是水稻,故选C。
6.【答案】C
【解析】“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按照这一说法,我国的文明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炎帝和黄帝时期,故选C。
7.【答案】D
【解析】半坡遗址位于陕西西安附近,所以到西安旅游,可以参观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山顶洞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大汶口遗址位于山东省。故选D。
8.【答案】D
【解析】推举即民主推选,舜“能力比较强,大家都信服”即德才兼备者。符合禅让制的特点。选D。
9.【答案】B
【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会烧制彩陶。因此选B。
10.【答案】B
【解析】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今天陕西西安附近半坡村,属于黄河流域。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和磨光的石器耕地,石刀收割庄稼,种植粟,饲养猪狗等动物,制造彩陶;住半地穴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①是河姆渡人的房屋,故选B。
11.【答案】B
【解析】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处的长江流域气候湿润、草木茂盛、虫兽较多,由此河姆渡居民建造了通风防潮的干栏式房屋,答案为B。C为河姆渡居民取水用的水井;D为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屋。
1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黄帝的有关知识。根据题干给出的图片中的信息“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可知人物是黄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了蚩尤部落。黄帝姓公孙,名轩辕。相传黄帝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还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他的属下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妻子嫘祖擅长纺织,会缫丝。BCD和图片信息无关,故选A。
13.【答案】D
【解析】大禹曾带领民众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解决了水患,答案选择D。
14.【答案】D
【解析】图片中的工具是骨耜,而使用骨耜的原始人只有河姆渡人,故选择D。
15.【答案】B
【解析】解题时注意关键信息“水稻”,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的农耕,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就种植水稻,由此分析可知B项符合题意。
1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黄帝的有关知识。根据题干给出的“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可知文中“轩辕”指的是黄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7.【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传说中的黄帝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还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传说时代的炎帝教民耕种、发明医药;仔细审查①③④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18.【答案】D
【解析】回顾已学知识可知1929年,在北京西南的周口店的山洞里发现了一个完整的人类头盖骨化石,即北京人,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在距今约三万年,也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又生活着一群远古人,他们的骨骼化石是在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发现,称之为山顶洞人,故选D。
19.【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传说中的黄帝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教人挖井,还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商代的人发明甲骨文。仔细审查①②③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20.【答案】D
【解析】北京人靠采集、狩猎为生;山顶洞人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的农耕,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动地展现了长江流域原始农耕图景;在我国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发现了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半坡原始居民。故本题的答案是D。
21.【答案】(1)黄帝;人文初祖。
(2)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
(3)涿鹿之战。
(4)对人文初祖黄帝的尊敬、钦佩、赞美之情。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通过材料中的关键词:“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等,我们可以判断出,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称赞的是黄帝,他被尊称为“人文初祖”,反映了后人对华夏始祖黄帝的尊敬。
(2)本题考查的是华夏之祖黄帝的贡献,属于识记内容,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黄帝的主要贡献有: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正因为黄帝在历史上有如此巨大的贡献,所以后人称其为人文初祖。
(3)本题考查的是涿鹿之战的相关知识,距今约四五千年,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之战中大败蚩尤,从此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所以材料二中的“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指的是涿鹿之战。
(4)本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和把握,我们可以看出,后人对华夏始祖黄帝的尊敬之情,因为黄帝在历史上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人们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22.【答案】(1)河姆渡原始居民;干栏式房屋;因为河姆渡遗址位于南方的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干栏式房屋可以防潮、防虫蛇。
(2)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因为半坡遗址位于北方的黄河流域,气候寒冷干燥,半地穴式房屋可以抗寒,而且地窖可以贮藏过冬物质。
(3)说明了建造房屋要因地制宜;或者说明做事情要遵循客观规律。
【解析】(1)在浙江省余姚市,发现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农耕遗址。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动地展现了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图景。浙江地处南方,多雨潮湿,虫蛇较多,此种建筑可防蛇、虫、洪水、湿气等的侵害。河姆渡原始居民建造起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
(2)在我国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发现了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半坡原始居民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屋内有灶坑,供炊煮和取暖用。北方比较干旱, 所以这种半地穴式房子可以不怕干燥。
(3)早在几千年前的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就已经知道根据自己所居住的自然地理环境,因势利导,结合实际用途建造房屋。他们能够根据当地的气温、降水、光照、风力等因素,形成不同风格的建筑物。这些房屋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兼有避雨、遮阳、防风、纳凉等,同时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
23.【答案】(1)黄河流域。禅让制。
(2)公而忘私。
【解析】(1)材料一中记载尧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他“让贤”的方式历史上称为禅让制。
(2)尧、舜、禹的这种推选继承人的方式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公而忘私的精神。
24.【答案】(1)大公无私。关心集体,助人为乐,具有奉献精神等;在学习中敢于创新,敢于战胜困难;做任何事都应有一种坚持不懈、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2)禅让制。
【解析】(1)本题考查尧舜禹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由此可知,尧舜禹都具有的优秀品质是:大公无私,关心集体,助人为乐,奉献精神等。因此在学习中我们要学习他们敢于创新,敢于战胜困难;做任何事都应有一种坚持不懈、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2)本题考查禅让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时,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制。
点睛:尧舜禹时期禅让制的实质是民主推选,推选贤德之人。禅让制作为尧舜禹时期的政治制度,到启继承父位,被世袭制所取代。